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络病变证治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贾振华 魏聪 +1 位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4-490,共7页
络脉具有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功能,可以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和运行血液的血络。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主治节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肺之络脉和气道结构功能的正常。感冒、肺痿、肺痈、肺积等病证均可见肺络病变,肺络病变... 络脉具有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功能,可以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和运行血液的血络。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主治节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肺之络脉和气道结构功能的正常。感冒、肺痿、肺痈、肺积等病证均可见肺络病变,肺络病变主要的病机有络虚不荣、肺络郁滞、肺络绌急、热毒滞络、肺络瘀阻、肺络损伤和络息成积。肺络病变常始于气络病变,逐渐发展至血络病变,往往伴有气道壅滞、气道瘀阻、气道绌急等气道病变。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连花清瘟胶囊、养正消积胶囊对于肺络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对肺之气络、肺之血络和气道的功能、病机变化及常见肺络病变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气道 气络 血络 肺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病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104
2
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5-1085,共11页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的创新理论,开辟了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的新途径。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基石,将临床有效组方转化为系列中药创新药物,在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微血管病变、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防治及抗衰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络病证治 脉络学说 气络学说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气虚大鼠NEI网络共同化学信号分子变化规律及通心络干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袁国强 吴以岭 +3 位作者 贾振华 吴士珍 朱慧明 李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气虚大鼠NEI网络共同化学信号分子变化规律及通心络(超微粉碎)的干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气虚模型组、通心络组,每组15只。前两组大鼠按10ml/kg给予CMC-Na灌胃,1次/d;通心络组大鼠按10... 目的:探讨缺氧气虚大鼠NEI网络共同化学信号分子变化规律及通心络(超微粉碎)的干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气虚模型组、通心络组,每组15只。前两组大鼠按10ml/kg给予CMC-Na灌胃,1次/d;通心络组大鼠按10ml/kg给予通心络(超微粉碎,1.2g生药/kg)灌胃,1次/d;气虚模型组与通心络组大鼠灌胃后置于常压低氧舱内,每天7h,每周6d,共计5周。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的生物学表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5-HT)、多巴胺(DA)、IFN-γ的含量,放免法测定皮质酮、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IL-1β、TNF-α水平。放免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垂体促甲状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ELISA法测定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气虚模型组大鼠生物学表征评分明显增高(P<0.01),动脉血PaO2显著降低(P<0.05);血清5-HT、DA释放减少(P<0.0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兴奋;血清NE及E释放减少(P<0.0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抑制;IL-1β、IFN-γ、TNF-α等免疫调节因子释放增加(P<0.01)。通心络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生物学表征评分,升高血氧分压,增加5-HT、DA释放、抑制HPA轴与HPT轴的兴奋、降低IL-1β、IFN-γ水平。结论:采用常压慢性缺氧方法可成功制备气虚大鼠模型。模型大鼠NEI调控网络处于紊乱失衡状态,这可能是缺氧气虚证候产生的重要病生理学基础之一;通心络可增强大鼠耐缺氧能力,改善气虚证候,其机制与调节整体NEI网络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气虚 下丘脑-垂体系统 通心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通路在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ET-1与eNOS中的作用及通心络干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袁国强 王玲玲 +4 位作者 杨海涛 吴士珍 贾振华 李娟 吴以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观察p38 MAPK信号通路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内皮素-1(ET-1)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中的作用及通心络干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放免法及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TNF-α(0、2.5、5、10、15、20μg&... 目的观察p38 MAPK信号通路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内皮素-1(ET-1)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中的作用及通心络干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放免法及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TNF-α(0、2.5、5、10、15、20μg·L-1)在不同时间点(0、1、2、4、8、12、24h)干预后HUVEC培养上清液中ET-1和eNOS含量;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TNF-α干预24h后HUVEC中ET-1、eNOS蛋白及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NF-α干预10min、30min、60min后HUVEC磷酸化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TNF-α随时间延长均明显增加HUVEC培养上清液中ET-1含量,降低eNOS含量;TNF-α升高细胞中ET-1蛋白及mRNA水平、降低eNOS蛋白及mRNA水平、在各时间点均可升高细胞p-p38 MAPK蛋白表达。通心络可降低TNF-α诱导的HUVEC培养上清ET-1含量、降低细胞中ET-1蛋白及mRNA的异常升高;增加HUVEC培养上清中eNOS的表达、增加细胞中eNOS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细胞p-p38 MAPK表达。结论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TNF-α诱导HUECV细胞分泌ET-1和eNOS,通心络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机制与抑制该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p38 MAPK 内皮素-1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信号通路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通心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疗法的抗衰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红蓉 马静 +3 位作者 尹玉洁 常丽萍 高美兰 魏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608-3615,共8页
中医药在养生抗衰、长寿延年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现代研究发现针灸、按摩推拿、穴位埋线、拔罐、膏方等中医特色疗法都具有一定... 中医药在养生抗衰、长寿延年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现代研究发现针灸、按摩推拿、穴位埋线、拔罐、膏方等中医特色疗法都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其中针刺、艾灸的抗衰老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认知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殖功能、提高骨密度、改善皮肤衰老等方面;穴位埋线除具有上述作用外,还可用于改善绝经后肥胖;推拿按摩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提高骨密度、改善皮肤衰老;拔罐、膏方则主要体现在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皮肤衰老。上述特色疗法和传统健身功法在临床应用中均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衰老症状,提高生命质量。虽然相关研究较多,但大部分是药效动物实验,且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前沿性、创新性、针对性、多样性和权威性,高水平临床研究尤其缺乏,在方案设计、模型建立、指标选择、实验技术等方面亦有待提高,后续应加强中医特色疗法抗衰老的临床研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中国贡献中医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疗法 针刺 艾灸 按摩推拿 穴位埋线 拔罐 抗衰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运动性疲劳与运动缺乏对Wistar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袁国强 吴士珍 +4 位作者 杨海涛 高怀林 梁俊清 贾振华 吴以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2-276,共5页
目的:观察长期运动性疲劳与运动缺乏2种不同状态对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运动性疲劳模型组、运动缺乏模型组,每组20只。采用"基础饮食复合负重游泳"方法(2周)建立运动... 目的:观察长期运动性疲劳与运动缺乏2种不同状态对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运动性疲劳模型组、运动缺乏模型组,每组20只。采用"基础饮食复合负重游泳"方法(2周)建立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采用"限制活动"方法建立运动缺乏大鼠模型,时间共计10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爬杆时间、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含量;放射免疫均相竞争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与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以及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etraiodothyronine,T4)含量,以评价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HPA)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o-pituitary-thyroid,HPT)轴功能。结果:2模型组大鼠爬杆时间明显缩短;运动性疲劳模型组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与HPA轴功能抑制,HPT轴无变化;运动缺乏模型组大鼠HPA轴功能亢进、HPT轴功能抑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无变化。结论:长期运动性疲劳与运动缺乏均能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其调节机制失衡,但二者的作用靶标及趋势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运动缺乏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 -甲状腺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