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目视觉的废旧零件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涛 李晓宇 +2 位作者 魏敏 张昭 高艳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98,115,共7页
针对再制造过程中废旧零件三维重建难度大和尺寸检测精度差、依赖人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式双目视觉的废旧零件三维重建方法。首先,通过双目相机采集废旧零件的照片,采用张正友标定算法获取相机内外参数,并对左右图像进行极线校... 针对再制造过程中废旧零件三维重建难度大和尺寸检测精度差、依赖人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式双目视觉的废旧零件三维重建方法。首先,通过双目相机采集废旧零件的照片,采用张正友标定算法获取相机内外参数,并对左右图像进行极线校正;其次,利用改进的AD-Census算法获取视差图,包括基于正态分布的Census变换改进和基于最短臂长的自适应权重设置,以提高匹配精度;最后,通过三角测量原理将得到的视差图转化为三维点云图,实现对零件的三维重建,并进一步进行尺寸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废旧零件三维重建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在尺寸测量方面的绝对测量误差控制在0.1 mm以内,能够满足废旧零件尺寸测量的检测精度要求,适用于实际生产中废旧零件表面信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双目标定 立体匹配 三维重建 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生命周期评价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汉东 陈意 +2 位作者 李恩重 史佩京 徐滨士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197-2203,共7页
基于再制造和产品服务系统的特征提出了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RPSS)的概念,根据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框架建立了RPSS LCA模型,并以柴油发动机RPSS为案例对模型开展应用研究。研究发现,确保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避免产品使用... 基于再制造和产品服务系统的特征提出了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RPSS)的概念,根据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框架建立了RPSS LCA模型,并以柴油发动机RPSS为案例对模型开展应用研究。研究发现,确保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避免产品使用过程消耗大于新品是企业通过实施RPSS获得环境效益的关键;企业开展面向再制造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再制造率,可以降低RPSS生命周期环境影响;RPSS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旧件来源,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熔覆原位合成TiB增强钛基复合涂层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梦清 于鹤龙 +5 位作者 王红美 尹艳丽 魏敏 乔玉林 张伟 徐滨士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1-118,共8页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化(90%钛(原子分数,下同)+10%硼)预置涂层的方法在Ti6Al4V基体表面制备感应熔覆原位TiB增强Ti基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等研究复合涂层的显微结构、物相构成及微纳米力...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化(90%钛(原子分数,下同)+10%硼)预置涂层的方法在Ti6Al4V基体表面制备感应熔覆原位TiB增强Ti基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等研究复合涂层的显微结构、物相构成及微纳米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感应熔覆钛基复合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内部无裂纹和孔隙,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过程中Ti与B充分反应生成TiB增强相,涂层基质相由α-Ti和少量β-Ti构成。原位TiB增强体在涂层内部分布均匀,体积分数约为9.4%,纳米压痕硬度和弹性模量高达35 GPa和545 GPa。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525HV0.2,较Ti6Al4V基体材料提高了约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熔覆 TIB 原位合成 钛基复合涂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喷涂NiCrBSi涂层的纳米力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于鹤龙 张伟 +3 位作者 王红美 尹艳丽 吉小超 徐滨士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3,共6页
为揭示热喷涂涂层在不同尺度下的力学性能,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平均厚度为750μm的火焰喷涂NiCrBSi涂层,利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不同压痕深度下涂层表/截面力学性能、弹塑性和压痕变形行为。结果表明:涂层表/截面力学性能均呈现明显的尺... 为揭示热喷涂涂层在不同尺度下的力学性能,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平均厚度为750μm的火焰喷涂NiCrBSi涂层,利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不同压痕深度下涂层表/截面力学性能、弹塑性和压痕变形行为。结果表明:涂层表/截面力学性能均呈现明显的尺寸效应,硬度、弹性模量、弹塑性随压入深度增加不断降低。涂层表面表现出高弹性,其压痕弹性功与总压痕功的比值ηIT在500nm深度内达到52%,而涂层截面为40%;涂层截面具有高硬度和高模量,其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在2000nm深度内比涂层表面分别高28%和33%。涂层压痕变形表现为理想塑性、凹陷、凸起和裂纹等多种特征,随着压入深度增加,涂层表/截面弹塑性差异逐渐降低,并在2500nm深度同时下降到35%。涂层单一薄层结构在不同方向具有相同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但随压入深度增大,压头包含的涂层体积增大,相邻薄层,特别是孔隙、裂纹、层间边界等缺陷对涂层性能的影响逐渐增强,导致涂层表/截面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差异性随压痕深度增加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痕 火焰喷涂 NICRBSI 力学性能 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醛树脂/C9石油树脂自修复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贺子腾 张伟 +2 位作者 马万鹏 于鹤龙 赵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1,共5页
原位合成了以脲醛树脂为壁材,C9石油树脂/苯乙酸乙酯为芯材的自修复微胶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同步热分析仪对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粒径、热稳定性、化学结构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原位合成了以脲醛树脂为壁材,C9石油树脂/苯乙酸乙酯为芯材的自修复微胶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同步热分析仪对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粒径、热稳定性、化学结构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脲醛树脂/C9石油树脂微胶囊囊壁致密,在243℃之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粒度的分布具有正态分布特点。制备了微胶囊含量为20%的丙烯酸酯自修复涂层,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划痕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石油树脂 脲醛树脂 微胶囊 自修复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