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叶数对漳平市翠碧一号烟叶工业可用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程思逸 解彩军 +7 位作者 徐增汉 陈德清 吕鹏辉 余金钗 曹秋英 黄慧敏 张雪芹 张小强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2-77,共6页
为明确不同留叶数对漳平市翠碧一号烟叶工业可用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每株留有效叶14片、16片和18片3个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等烟比例和中等烟比例均呈下降、下等烟比例呈增加趋势,留叶18片处理的上等烟(53.58%)... 为明确不同留叶数对漳平市翠碧一号烟叶工业可用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每株留有效叶14片、16片和18片3个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等烟比例和中等烟比例均呈下降、下等烟比例呈增加趋势,留叶18片处理的上等烟(53.58%)比16片(54.52%)下降1.72%、比14片(54.92%)下降2.44%。留16片的上等烟比14片的下降0.73%,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而增大。去除不收购的等级后,18片处理的单产比16片和14片分别增加0.88%和3.60%,16片的单产比14片增加2.71%;18片处理的单位面积产值比16片和14片分别增加1.01%和3.93%。16片的产值比14片增加3.31%。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总体上以留叶数16片处理的更好一些。烟叶感官质量随着留叶数的增加稍有下降。叶质重和叶厚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趋于相对好一些。总体上漳平市翠碧一号单株留叶数以16片处理的烟叶工业可用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碧一号 留叶数 工业可用性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成熟度对烤烟翠碧一号中部叶工业可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解彩军 陈德清 +9 位作者 徐增汉 吕鹏辉 林文胜 郑建荣 程思逸 余金钗 曹秋英 张雪芹 冯永新 张石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70-176,共7页
[目的]明确采收成熟度对烤烟翠碧一号中部叶工业可用性的影响。[方法]进行了翠碧一号中部叶不同采收成熟度的对比烘烤试验,检测比较各处理烤后烟叶质量性状。[结果]烟叶外观质量、等级结构、均价均以成熟处理最好、尚熟次之、欠熟较差... [目的]明确采收成熟度对烤烟翠碧一号中部叶工业可用性的影响。[方法]进行了翠碧一号中部叶不同采收成熟度的对比烘烤试验,检测比较各处理烤后烟叶质量性状。[结果]烟叶外观质量、等级结构、均价均以成熟处理最好、尚熟次之、欠熟较差、过熟最差,成熟处理的上等烟比例(75.63%)高于尚熟(67.69%)11.73%、高于欠熟(63.92%)18.32%、高于过熟(12.38%)510.90%,成熟处理的均价(36.36元/kg)高于尚熟(35.24元/kg)3.18%、高于欠熟(34.08元/kg)6.69%、高于过熟(20.78元/kg)74.96%;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均趋于更好、化学成分更协调;香气成分总量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欠熟的香气成分总量(598.75μg/g)比尚熟(593.71μg/g)高0.85%、比成熟(540.53μg/g)高10.77%、比过熟(394.39μg/g)高51.82%;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对烟叶清香风格形成贡献最大的大马酮与对烟叶浓香风格形成贡献最大的茄酮的比值呈明显下降趋势,欠熟处理最高(7.83)、尚熟次之(6.18)、成熟第3(4.96)、过熟最低(3.90),意味着清香型风格在明显减弱。[结论]综合而言,以成熟处理的烟叶质量最好、工业可用性和经济收益最高,尚熟稍次之,过熟和欠熟较差;成熟和尚熟应为翠碧一号中部叶田间适宜采收成熟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翠碧一号 中部叶 采收成熟度 工业可用性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卷烟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薛云 吴艺虹 +6 位作者 刘远上 黄家乐 周鹏飞 白家峰 贾学伟 代玉祥 许春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2,共9页
为探究烟草精油微胶囊在卷烟纸加香的效果,首先通过水中蒸馏法制备烟草精油,采用复凝聚法,以烟草精油为芯材、壳聚糖为壁材、司班-80为乳化剂,制备烟草精油微胶囊并测定包埋产率,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等... 为探究烟草精油微胶囊在卷烟纸加香的效果,首先通过水中蒸馏法制备烟草精油,采用复凝聚法,以烟草精油为芯材、壳聚糖为壁材、司班-80为乳化剂,制备烟草精油微胶囊并测定包埋产率,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等对微胶囊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最后将微胶囊进行卷烟纸加香并对加香后的卷烟进行感官评价和烟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壳聚糖为壁材、烟草精油为芯材制备烟草精油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221.1 nm,包埋产率为75.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烟草精油微胶囊观察发现,其呈现表面光滑饱满的球状。对烟草精油、壳聚糖和烟草精油微胶囊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对比三者的特征吸收峰可以证明烟草精油被包埋在壳聚糖中。感官评吸结果表明,加香后的卷烟感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烟草精油微胶囊与烟草精油按体积比1∶2复配后加香效果更为显著,感官评吸得分可达86.6。与未加香空白组卷烟相比,添加复配溶液的卷烟烟气成分中烟碱、醇类、醛类、酸类、酯类、酮类成分的含量均有提高,卷烟香味、吃味和劲头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精油 微胶囊 卷烟纸加香 感官评价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薛云 曲利利 +6 位作者 杨雯静 刘远上 梁佳欣 梁永伟 吴攀 吴彦 许春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5-33,共9页
【目的】探明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为烟叶分类贮存,实施精准养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库、保湿库和机械库中分别选取5个醇化时间(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的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 【目的】探明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为烟叶分类贮存,实施精准养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库、保湿库和机械库中分别选取5个醇化时间(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的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品种均为云烟87,采用连续流动仪和GC-MS技术测定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探究不同贮存条件下烟叶醇化的质量。【结果】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2种烟叶的烟碱、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其中,醇化18个月后,3个贮存库中福建龙岩CFS烟叶的烟碱、还原糖及总糖含量较醇化3个月时的降幅分别为23.13%~16.79%、18.82%~16.27%及19.14%~13.33%,以机械库贮存烟碱、还原糖、总糖含量降幅最大。醇化18个月时,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中贵州遵义CFSE1烟叶的烟碱含量分别较醇化3个月时降低4.55%、10.13%、6.58%;还原糖降幅分别为7.37%、4.49%、12.23%;总糖降幅分别为7.25%、9.96%、13.30%。醇化18个月时,3个贮存库中福建龙岩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糖碱比均在适宜范围,贵州遵义烟叶还原糖、总糖含量、糖碱比未在适宜范围内,需延长醇化时间。3个贮存库中2种烟叶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均随醇化时间延长而增加,醇化18个月时机械库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贮存库对2种烟叶的挥发性成分影响显著。【结论】醇化18个月后,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挥发性成分总量均在机械库最高,且福建龙岩CFS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糖碱比适宜。综合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挥发性成分总量考虑,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宜贮存于机械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烤烟 贮存方式 烟叶醇化 常规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法烟草薄片与天然烟叶吸湿-解湿行为差异性研究
5
作者 李自娟 冯东民 +8 位作者 陈娇娇 赵海洋 刘玉斌 孙朔 吕萱 马燕玲 高杨 李宜馨 李晓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119,共8页
采用多种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在制丝生产线环境下的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拟合,借助最优等温吸湿模型与解湿动力学模型,对其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LP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等温吸湿行为拟合效果最好,二者的... 采用多种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在制丝生产线环境下的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拟合,借助最优等温吸湿模型与解湿动力学模型,对其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LP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等温吸湿行为拟合效果最好,二者的等温吸湿线分别为Ⅲ型和Ⅱ型,等温吸湿行为有较大差异;烟草薄片的吸湿滞后现象不明显,而天然烟叶在相对湿度较低时,吸湿滞后现象明显。Page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解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在干燥前期,温度升高加快了烟叶的解湿速率,而在干燥后期,温度升高使得解湿速率降低;相同环境下,烟草薄片的失水速率高于天然烟叶。经验证,Page模型对烟草薄片与天然烟叶含水率的理论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在5%内,能够较好地预测其在实际生产环境下的解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薄片 天然烟叶 等温吸湿 解湿动力学 环境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断丝技术在卷烟生产分组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李自娟 王海涛 +8 位作者 邓国栋 陈娇娇 孙朔 赵海洋 吕萱 冯子贤 牛志鹏 王红素 乔宝合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的】探究制丝分组加工烟丝结构分布变化对卷制适用性的影响。【方法】针对分组加工A模块采用薄板烘丝,B模块采用气流烘丝,利用柔性断丝技术分组M_(0)(A、B模块均不断丝)、M_(1)(A断丝、B不断丝)、M_(2)(A不断丝、B断丝)、M_(3)(A、... 【目的】探究制丝分组加工烟丝结构分布变化对卷制适用性的影响。【方法】针对分组加工A模块采用薄板烘丝,B模块采用气流烘丝,利用柔性断丝技术分组M_(0)(A、B模块均不断丝)、M_(1)(A断丝、B不断丝)、M_(2)(A不断丝、B断丝)、M_(3)(A、B均断丝)优化烟丝结构,分析烟丝结构变化对烟支物理指标、卷制过程的影响。【结果】4种试验模式下,制丝各工序综合稳定性系数控制在97%以上,批次间稳定性好。(1)贮丝柜出口、集丝箱和跑条工序M_(2)组烟丝结构均匀性系数高于其他3组,烟丝尺寸分布较集中,集丝箱至跑条,M_(2)组长丝转化为中短丝的转化率最高,转化为碎丝率最低,烟丝造碎最小;(2)卷制过程中M_(2)组烟支密度分布一致性系数h值较小,密度一致性较好;端部落丝量、缺嘴、过轻和过重的剔废率均改善明显;(3)柔性断丝M_(3)组卷制烟支重量标偏、吸阻标偏、密度一致性系数均较小,即3项指标稳定性优于不断丝的M0组卷制烟支样品。【结论】单独对B模块柔性断丝最有利于改善烟丝结构分布,提升卷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结构 柔性断丝技术 分组加工 烟支烟丝密度 物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禹 段斌 +10 位作者 杨代云 周艳宾 朱宏强 刘凯义 褚建忠 王戈 王娜 白羽祥 杜宇 代惠娟 周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7,共7页
探究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为红河基地单元植烟土壤改良、烤烟优质适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法,共设置4个处理:烟草专用复合肥(CK)、烟草专用复合肥+有机肥(B1)、烟草专用复合肥+有机肥+... 探究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为红河基地单元植烟土壤改良、烤烟优质适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法,共设置4个处理:烟草专用复合肥(CK)、烟草专用复合肥+有机肥(B1)、烟草专用复合肥+有机肥+巨大芽孢杆菌(B2)、烟草专用复合肥+有机肥+哈茨木霉菌(B3),对比分析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理化特性、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经济性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pH值;在农艺性状方面,与CK相比,移栽90 d时,B3处理的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均显著增加;B3处理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和赤星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分别较CK降低1.58、2.79、5.24百分点;B1处理外观质量评分高于其余处理;B2、B3处理烟叶化学成分赋值评分分别为87.19、89.68分,烤后烟叶较协调;B3处理的产量和产值相较于CK分别提高270.41 kg/hm^(2)和14845.06元/hm^(2),中上等烟比例相较于CK提高7.36百分点。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特性、烤烟农艺性状,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其中以烟草专用复合肥+有机肥+哈茨木霉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微生物菌剂 土壤理化特性 烤烟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健康株与根结线虫发病株根际微生态差异分析
8
作者 袁国议 吴豪 +8 位作者 李恩星 王戈 王娜 周鹏 杜宇 朱宏强 周艳宾 代惠娟 白羽祥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
为解析根际土壤环境微生态因子与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阿子营乡选择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的典型烟田,采集发病烟株和健康烟株的根际土壤,测定分析根结线虫2龄幼虫数、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 为解析根际土壤环境微生态因子与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阿子营乡选择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的典型烟田,采集发病烟株和健康烟株的根际土壤,测定分析根结线虫2龄幼虫数、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根结线虫病原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相比,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根结线虫数增加4.29倍(p<0.01),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 pH、有效磷含量分别降低86.98%(p<0.05)、0.33个单位(p<0.01)、45.53%(p<0.05),蔗糖酶升高57.36%(p<0.05),微生物均衡性、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降低,真菌多样性增加但丰富度降低。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细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富集,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富集。根结线虫2龄幼虫数与蔗糖酶活性和鞘氨醇单胞菌属丰度显著正相关,与pH、酸性磷酸酶、有效磷和子囊菌门丰度显著负相关。偏低的土壤pH、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效磷含量以及偏高的蔗糖酶活性,可能是诱导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际 根结线虫 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植烟土壤碳氮变化及其与细菌群落特征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贾孟 周维玉 +8 位作者 朱宣全 王戈 王娜 白羽祥 周鹏 杜宇 朱宏强 周艳宾 代惠娟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目的】探讨连作植烟土壤碳氮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烟草-玉米隔年轮作、烟草连作3年和5年土壤碳氮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细菌群落的关系。【结果】(1)相较于轮作,烟草连作显著降低土壤pH和C/N,显... 【目的】探讨连作植烟土壤碳氮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烟草-玉米隔年轮作、烟草连作3年和5年土壤碳氮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细菌群落的关系。【结果】(1)相较于轮作,烟草连作显著降低土壤pH和C/N,显著提高有机质、碱解氮和全氮含量,其中连作3年和5年的土壤C/N分别降低了24.46%和30.01%。(2)随连作年限增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Candidatus_Koribacter、Candidatus_Solibacter、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相对丰度呈升高趋势,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和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相对丰度则逐渐降低。(3)FAPROTAX功能分析表明,轮作土壤以碳循环功能为主,相关功能占90.01%;连作则以氮循环功能为主,相关功能占40.70%~50.67%。(4)随机森林分析表明,多态放线菌属(Actinopolymorpha)、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海洋杆菌属(Pontibacter)可能与土壤C/N变化过程相关。(5)Mantel test分析表明,土壤碳氮相关功能丰度与有机质、总氮以及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显著相关。【结论】烟草连作通过影响关键细菌物种进而改变碳、氮循环相关功能占比,最终降低土壤C/N,研究结果为解析烟草连作障碍发生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连作障碍 碳氮变化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GC-MS的不同油分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10
作者 高子婷 付光明 +5 位作者 王海洋 韦凤杰 常剑波 杨建新 刘玲玲 姬小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3-240,共8页
为探究不同油分档次烟叶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其关键香味物质,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三门峡地区不同油分档次的云烟87烟样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并用内标法定量,利用方差分析、热图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分析... 为探究不同油分档次烟叶的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其关键香味物质,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三门峡地区不同油分档次的云烟87烟样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并用内标法定量,利用方差分析、热图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油分档次烟叶间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异同。结果表明,初烤烟叶中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成分,多、有、稍有、少油分烟叶分别鉴定出56、55、55、54种挥发性成分。对各油分档次烟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分类可知,少油分烟叶香气成分中酮类化合物占比最高,达到44.70%,多、有、稍有油分烟叶中皆是酸类占比最高,分别达到53.27%、62.60%和66.49%,进一步统计分析得知,不同油分档次烟叶间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多油分烟叶中糠醛、乙酸乙酯、糠醇、新植二烯、吡啶的含量显著较高,有油分和稍有油分烟叶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含量相近,均含有较高的乙酸,而少油分烟叶中的甲醇含量显著较高。在此基础上,利用OPLS-DA模型筛选出了不同油分烟叶间包括乙酸、1-羟基丙酮、新植二烯、糠醇、甲醇、2,3-丁二醇和糠醛在内的7个标志差异性挥发性成分,筛选出的7个成分在各油分档次烟叶间的含量差异可能是造成不同油分烟叶品质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油分 烤烟品质 TD-GC-MS 挥发性成分 香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用BOPP包装膜透油墨问题的相关检测指标研究
11
作者 吕萱 林洁 +5 位作者 赵海洋 王云霞 李洁 李自娟 杨蕾玉 王美怡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9,共6页
目的针对卷烟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烟用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包装膜因喷码油墨易发生迁移而污染内侧纸盒的问题,明确问题成因,找到控制薄膜质量的关键检测指标。方法对影响烟用BOPP包装膜透墨性能的... 目的针对卷烟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烟用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包装膜因喷码油墨易发生迁移而污染内侧纸盒的问题,明确问题成因,找到控制薄膜质量的关键检测指标。方法对影响烟用BOPP包装膜透墨性能的相关质量指标如薄膜的化学组成、厚度、水蒸气透过量、氧气透过量、薄膜接触角、表面微观形貌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对比透墨烟膜与正常烟膜相同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薄膜的厚度、接触角、水蒸气透过量、氧气透过量等指标对于烟用BOPP包装膜的抗油墨透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薄膜上的微小孔洞是油墨发生透膜迁移从而污染纸盒的主要原因。结论可以将烟用BOPP包装膜的接触角、水蒸气透过量及氧气透过量作为薄膜生产厂家出厂检验或卷烟企业入库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拉伸聚丙烯 油墨 阻隔性能 检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SiO_(2)皮克林乳液空气净化剂的研发
12
作者 蔡秀玲 霍梓豪 +1 位作者 胡雪敏 阎瑾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49,共6页
文中以负载银的介孔二氧化硅为乳化剂,薄荷精油为油相,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皮克林乳液,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明银纳米粒子均匀负载在介孔二氧化硅表面,且载银后的皮克林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制备的皮克林乳液喷洒或整理到织物表面,对... 文中以负载银的介孔二氧化硅为乳化剂,薄荷精油为油相,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皮克林乳液,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明银纳米粒子均匀负载在介孔二氧化硅表面,且载银后的皮克林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制备的皮克林乳液喷洒或整理到织物表面,对其香味释放和抗菌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织物经整理剂喷洒或整理后,具有良好的香味缓释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这种皮克林乳液可作为空气净化材料喷洒或整理到家用纺织品上,用于室内环境的改善和纺织品功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皮克林乳液 抗菌 香味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周艳宾 李敏 +5 位作者 马建彬 张碰元 刘峰 郑振兴 冯佳 王杰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39-43,共5页
为了探究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计CK(常规追肥+施药,追肥采用固态水溶肥)、T1(水肥药一体化模式,追肥采用固态水溶肥)、T2(水肥药一体化模式,追肥采用氨基酸... 为了探究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计CK(常规追肥+施药,追肥采用固态水溶肥)、T1(水肥药一体化模式,追肥采用固态水溶肥)、T2(水肥药一体化模式,追肥采用氨基酸活性肽肥+菌利素)。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和T2处理的烟田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显著,以T2表现最佳,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12.8%、3.98%、10.49%、4.95%、23.33%和34.55%,土壤团聚体1~2 mm及0.5~1 mm占比显著高于CK;T1和T2处理的烟田有蚜株率显著低于CK,烟蚜防效均在86%以上,且防效相对稳定,具有持久性;进入平顶期后,T1和T2处理的烤烟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59%~5.62%、7.69%~17.58%、5.56%~12.5%、4.09%~6.43%、3.18%~6.37%和8.41%~14.33%,促生效果显著。且烤烟各项经济性状均有显著提升,其中T2处理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分别较CK增加了3.52%、6.03%、2.43%和17.07%,不同等级烟叶评吸得分较CK增加了1.91%~2.57%。上述结果表明,水肥药一体化(氨基酸活性肽肥2000倍/667m^(2)+菌利素300 g/667m^(2)+20%吡虫啉100 g/667m^(2))可以有效改善蔚县烟区植烟土壤理化性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升烤烟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水肥药一体化 土壤肥力 病虫害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翻压量对宣威市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史航 徐娥 +10 位作者 张临超 王国军 刘光远 郭启超 凡善意 李蕊 彭胜强 闫宏伟 杨祖恒 梁梅 李先才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57-61,共5页
为探讨不同绿肥翻压量对宣威市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105为研究对象,设置冬闲地块无绿肥翻压(CK)和绿肥地下部根系翻压、绿肥地上部1/3翻压、绿肥地上部1/2翻压、绿肥地上部2/3翻压、绿肥全部翻压5个绿肥翻... 为探讨不同绿肥翻压量对宣威市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105为研究对象,设置冬闲地块无绿肥翻压(CK)和绿肥地下部根系翻压、绿肥地上部1/3翻压、绿肥地上部1/2翻压、绿肥地上部2/3翻压、绿肥全部翻压5个绿肥翻压量处理,分析对土壤肥力、烤烟生长、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闲田相比,绿肥翻压提升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提升率为13.21%~35.85%;降低了土壤容重,降低6.25%~20.83%;增加了孔隙度,增加6.61%~17.49%。同时,绿肥翻压显著降低了烟草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率(P<0.05),绿肥地上部1/3、1/2、2/3、全部翻压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烟草根黑腐病的发病率(P<0.05)。烤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和常规化学成分综合得分比CK分别提高4.05%~18.92%和14.29%~38.78%,产值提高2.53%~12.57%。其中,绿肥地上部2/3翻压和绿肥全部翻压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翻压 云烟105 植烟土壤 土壤改良 土壤理化性质 烟叶品质 经济效益 云南省宣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蓝山烟区土壤理化性质对烟叶特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周鹏涛 范运涛 +5 位作者 康迪 崔扶芸 刘远上 马娅 何梦洁 李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42-48,共7页
为探究湖南蓝山烟区土壤理化性质对烟叶特性的影响,研究根据蓝山早禾基地单元烤烟种植分布确定了24个采样点,分析植烟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和烟叶特性,并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比烟叶生长土壤养分适宜范围和化学成分适宜范围,... 为探究湖南蓝山烟区土壤理化性质对烟叶特性的影响,研究根据蓝山早禾基地单元烤烟种植分布确定了24个采样点,分析植烟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和烟叶特性,并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比烟叶生长土壤养分适宜范围和化学成分适宜范围,蓝山县烟田土全N含量、全P含量极高,而全K含量极低,土壤速效钾含量偏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碱解氮含量、pH值适中,烤烟化学品质整体适宜,但烟叶总氮含量偏低,同时有20.83%的烟叶钾含量偏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土壤碱解氮和土壤pH值显著影响烤烟品质。该烟区可优化氮肥和钾肥的施用方式,提高烟叶整体品质和当地烟农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烟叶特性 相关性 回归分析 湖南蓝山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山植烟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土壤适宜性评价
16
作者 刘远上 范运涛 +3 位作者 周富强 谢煜 牛丽娜 李强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8-43,共6页
为探究蓝山植烟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以及对蓝山各植烟土壤类型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分别于2000年和2020年在蓝山烟区采集土壤样品并选取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磷、有效硫、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硼9个土壤肥力指标,采用主成分分... 为探究蓝山植烟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以及对蓝山各植烟土壤类型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分别于2000年和2020年在蓝山烟区采集土壤样品并选取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磷、有效硫、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硼9个土壤肥力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蓝山县植烟土壤各土壤肥力指标间相关性趋势中,75.00%标本数量未呈现显著变化,维持原有关联特征,2000年和2020年蓝山县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分别为0.349和0.458,2020年较2000年增幅分别为9.52%和31.23%,总体呈升高趋势,更有利于优质烟叶生产。综上,在烟叶生产过程当中,该区应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平衡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养分 适宜性 评价 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亚微米微胶囊的制备及在加热卷烟中应用研究
17
作者 许春平 黄家乐 +5 位作者 刘远上 郝辉 梁佳欣 曹源 李天笑 芦昶彤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2,共11页
研究烟草香精微胶囊化后在加热卷烟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烟草香精亚微米微胶囊,优化制备工艺,表征理化特性,并研究其在加热卷烟降温段的感官效果,以及在气溶胶中逐口释放行为。结果表明:(1)复凝聚法制备烟草香精亚微米微胶囊... 研究烟草香精微胶囊化后在加热卷烟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烟草香精亚微米微胶囊,优化制备工艺,表征理化特性,并研究其在加热卷烟降温段的感官效果,以及在气溶胶中逐口释放行为。结果表明:(1)复凝聚法制备烟草香精亚微米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量0.18%,芯材量0.40%,乳化剂量0.30%,该条件下平均粒径为219.40 nm,包埋率为71.80%。(2)分析红外谱图的特征峰及峰强度可知烟草香精被成功包埋;分析热重曲线图可知烟草香精亚微米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3)添加烟草香精亚微米微胶囊加热卷烟感官质量较对照明显提升,当添加量为10 mg/支时,感官评吸效果最好,可减轻刺激性,柔和烟气,提高香气质,增加香气量,减少逐口感官香气的差异性。(4)添加亚微米微胶囊的加热卷烟气溶胶中逐口香味物质总含量增加48.68%,数量增加6种,增加主要为L-薄荷醇、糠醇、茄酮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复凝聚法 亚微米微胶囊 加热卷烟 逐口释放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包皮壳衬纸分层失效的多因素分析与工艺优化研究——基于材料耐温性验证
18
作者 陈萌熙 王小勇 +4 位作者 赵俊江 刘小坤 赵育明 陈思涛 陶绪碧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6-121,142,共7页
针对烟包产品在极端温湿度环境下易发生的皮壳衬纸界面分层失效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究其多因素耦合失效机理,并提出系统性工艺优化策略,以显著提升产品在严苛环境中的界面可靠性。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通过多因子耦合分析方法,设计了对... 针对烟包产品在极端温湿度环境下易发生的皮壳衬纸界面分层失效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究其多因素耦合失效机理,并提出系统性工艺优化策略,以显著提升产品在严苛环境中的界面可靠性。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通过多因子耦合分析方法,设计了对照实验,全面测试了纸张基材、水性上光油、覆膜胶水及塑料薄膜等关键材料的环境适应性性能。利用–20℃低温、60℃高温、85℃/85%RH高温高湿等加速环境模拟测试,重点对比了不同胶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薄膜表面电晕值、胶水涂布量及水性上光油配方对界面分层的影响规律。实验数据表明,胶水在低温条件下的脆性断裂是导致分层的主因,通过采用-20℃≥T_(g)的特种高弹性胶水体系,可显著降低分层失效发生率,该结果验证了多因素协同优化的有效性,同时为提升烟包产品的极端环境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可实施的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盒包装 分层失效 胶水 低温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辊工艺对翠碧一号上部烟叶打叶质量和出片率的影响
19
作者 冯永新 崔英 +5 位作者 李科都 张腾健 卢敏瑞 王芳 杨阳 李萌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提高翠碧一号上部烟叶打叶质量和出片率,明确打辊工艺对打后片烟结构、叶中含梗率和出片率的影响,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不同打辊转速组合,在打叶复烤生产线开展打叶实验,应用回归分析构建一至四级打辊转速与片烟结构、叶中含梗率和出片率... 为提高翠碧一号上部烟叶打叶质量和出片率,明确打辊工艺对打后片烟结构、叶中含梗率和出片率的影响,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不同打辊转速组合,在打叶复烤生产线开展打叶实验,应用回归分析构建一至四级打辊转速与片烟结构、叶中含梗率和出片率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对四级打辊转速参数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大片率、中片率、大中片率和碎片率与打辊转速线性回归模型均在P<0.01水平显著,叶中含梗率与打辊转速线性回归模型在P<0.05水平显著,出片率与打辊转速线性模型相关系数为0.83,但在P<0.05水平不显著;在其他工艺条件恒定时,大片率、中片率、大中片率受一级打辊转速和二级打辊转速影响较大,碎片率受一级打辊转速和三级打辊转速影响较大,叶中含梗率受一级打辊转速影响较大,出片率受一级打辊转速、二级打辊转速和四级打辊转速影响较大;优化后一至四级打辊转速分别为585 r/min、590 r/min、680 r/min和690 r/min,较现行工艺大片率降低了9.59%、中片率提高了17.41%、出片率提高了1.33%,有效提升了翠碧一号上部烟叶的打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碧一号 打辊转速 打叶质量 出片率 均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改善低次烟叶品质的工艺优化及对香气成分的影响
20
作者 刘远上 吴攀 +4 位作者 赵怡凡 董露 曲利利 田数 许春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9-170,共12页
为改善低次烟叶品质,提升其可用性,采用产香酵母菌(Y8-12)与不同的生物酶制剂协同发酵低次烟叶,筛选可以明显提升烟叶品质的最佳菌酶制剂组合,随后以品质改善程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系统优化该组合发酵参数,最终对... 为改善低次烟叶品质,提升其可用性,采用产香酵母菌(Y8-12)与不同的生物酶制剂协同发酵低次烟叶,筛选可以明显提升烟叶品质的最佳菌酶制剂组合,随后以品质改善程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系统优化该组合发酵参数,最终对比分析菌酶协同发酵最适条件下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生物酶制剂协同产香酵母菌发酵均能有效改善烟叶品质。其中,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脂肪酶+产香酵母菌组成的G4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其品质改善程度达0.94,挥发性香气成分总量提升至197.57μg/g;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结合实际操作,确定最适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4 d、温度37℃、酶添加量0.4%,在此条件下烟叶品质改善程度提高至1.15;菌酶协同最适工艺条件处理下,烟叶中还原糖、氯、总糖含量分别上升了18.28%、-13.33%、9.62%,苯乙醇、4-氧代异佛尔酮、香叶基丙酮、巨豆三烯酮及苯乙酸乙酯等特征香气物质含量明显提升。综上,菌酶协同发酵在适宜条件下具有处理时间短且效果好的优点,可以丰富低次烟叶品质提升手段,为微生物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次烟叶 菌酶协同 响应面优化 香气成分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