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薏苡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陈孜旋 佟苗苗 +5 位作者 吴庆林 孙佳婷 尹小溪 吕添熠 张睦清 李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9-376,共8页
目的:研究薏苡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炎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其改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7 d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同时给予小鼠灌胃薏苡仁水提物进... 目的:研究薏苡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炎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其改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7 d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同时给予小鼠灌胃薏苡仁水提物进行治疗,试验期间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小鼠结肠长度。通过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结肠内炎症因子的水平,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肠道菌群变化,并通过Pearson系数对关键差异菌的相对丰度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薏苡仁可以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减轻,DAI评分升高,结肠缩短(其中CE组结肠平均长度恢复至7.27 cm),肠屏障受损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等病理状态(P<0.05),有效调节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在门水平上,薏苡仁水提物可降低结肠炎小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a)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薏苡仁水提物可以增加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与肠屏障修复相关菌属的相对丰度。进一步关联性分析发现薏苡仁调节的关键菌的相对丰度与炎症因子的水平高度关联。结论:薏苡仁可通过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修复结肠粘膜屏障,进而缓解结肠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噬通路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对db/db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王开爽 马赟 +6 位作者 杨帆 张学琴 张天伟 吴媛 刘照 刘冬梅 陈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16,I0001,共8页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对db/db小鼠肾脏保护作用,并基于自噬通路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8周龄db/db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化瘀通络组(Z组),恩格列净组(E组)每组8只;以同群体杂合型db/m小鼠8只为正常组(N组)。适应性喂养1周...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对db/db小鼠肾脏保护作用,并基于自噬通路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8周龄db/db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化瘀通络组(Z组),恩格列净组(E组)每组8只;以同群体杂合型db/m小鼠8只为正常组(N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Z组、E组分别予化瘀通络中药颗粒、恩格列净,N组、M组小鼠予纯水,每日1次。干预12周。检测UACR、BUN、Scr、GA;留取肾组织标本,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WB及IHC法检测Nephrin、CD2AP、LC3B-Ⅱ、p62、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UACR、BUN、GA显著升高,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轻度增厚,Nephrin、CD2AP、LC3B-Ⅱ、Bcl-2表达减少,p62、Bax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Z组、E组UACR下降;肾脏病理改变减轻;肾脏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及CD2AP的表达增加,同时LC3B-Ⅱ、Bcl-2的表达升高,p62、Bax的表达降低(P<0.01),两治疗组间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络中药可不依赖于降糖作用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效果与应用恩格列净相似,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足细胞自噬,抑制足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自噬 凋亡 糖尿病肾病 化瘀通络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菟丝子黄酮类化合物治疗不孕症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孟娜 徐双坤 +3 位作者 吕维瑶 边文会 王倩男 林晓华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4期857-862,共6页
菟丝子黄酮类化合物在卵泡发育、排卵、精卵结合、胚胎着床等环节均可发挥重要作用。菟丝子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降低卵母细胞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卵巢功能和卵泡质量,促进卵子排出;可以通过改善生殖解剖环境为精卵结合... 菟丝子黄酮类化合物在卵泡发育、排卵、精卵结合、胚胎着床等环节均可发挥重要作用。菟丝子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降低卵母细胞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卵巢功能和卵泡质量,促进卵子排出;可以通过改善生殖解剖环境为精卵结合和胚胎着床创造有利条件;可以通过改善微生物菌群从而维持内环境稳态,改善免疫和代谢紊乱;可以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表达从而改善不孕女性焦虑抑郁情绪。本文对以上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研究菟丝子黄酮类化合物治疗不孕症的药理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黄酮类化合物 不孕症 槲皮素 山奈酚 芦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脏论治咽异感症撷要
4
作者 张亚茜 郭立芳 +2 位作者 赵薇 代佳晴 姜宇轩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咽异感症病因复杂,病程迁延反复,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位在咽喉,与肝、脾、肺、心、肾五脏相关,五脏失调为其病机之本,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肺失宣降、心失所养、先天不足互相影响,均可导致此病发生。临床治疗应以五脏为中心,从肝,... 咽异感症病因复杂,病程迁延反复,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位在咽喉,与肝、脾、肺、心、肾五脏相关,五脏失调为其病机之本,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肺失宣降、心失所养、先天不足互相影响,均可导致此病发生。临床治疗应以五脏为中心,从肝,或疏肝气,或清肝火,或行肝郁;从脾胃,或健脾气,或化脾湿,或和胃气;从肺,或宣肺气,或化肺痰,或养肺阴;从心,或温心阳,或补心血,或安心神;从肾,或补肾阳,或滋肾阴。同时还应注重日常生活调护,畅达情志,如此咽部气血运行顺畅,咽异感症得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咽异感症 梅核气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痹性斜视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浩楠 胡鑫 白世淼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98-101,共4页
麻痹性斜视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眼病,多急性发作。该病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历史悠久。中医采取辨证分型、专方、穴位药物注射、针刺及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治疗麻痹性斜视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以上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 麻痹性斜视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眼病,多急性发作。该病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历史悠久。中医采取辨证分型、专方、穴位药物注射、针刺及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治疗麻痹性斜视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以上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起到叠加疗效、缩短疗程的作用,临床尤以中西结合治疗应用最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斜视 中医学 辨证分型 中医专方 穴位注射 针灸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通过NLRP3/Caspase-1/GSDMD细胞焦亡通路对膜性肾病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常蕊蕊 潘华荣 +4 位作者 毛竞宇 檀淼 唐淼 赵缓 檀金川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01-2408,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焦亡效...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焦亡效应蛋白消皮素D(Gasdermin-D,GSDMD)细胞焦亡通路的影响,探讨改善膜性肾病大鼠肾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建立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10 mg/kg)、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16.7、33.3、66.7 mg/kg),另设有正常组,每组均为10只。各给药组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 h UTP)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8;采用光镜、电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24 h UTP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丹参多酚酸盐中、高剂量组和盐酸贝那普利组大鼠血清TP和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TC和TG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可见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经各组药物治疗后病理损伤逐渐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1β、IL-18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以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大鼠肾保护作用与调控NLRP3/Caspase-1/GSDMD细胞焦亡通路,改善炎症状态,减轻肾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膜性肾病 NLRP3/Caspase-1/GSDMD通路 细胞焦亡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骏吉 逯子衡 +2 位作者 蔡青城 杨家祥 王艳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以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退行性关节疾病,慢性低度炎症起核心作用。针刺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治疗效果显著,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未明确。针刺减轻KOA炎症反应的机制涉及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肠道... 膝骨关节炎(KOA)是以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退行性关节疾病,慢性低度炎症起核心作用。针刺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治疗效果显著,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未明确。针刺减轻KOA炎症反应的机制涉及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肠道菌群、炎症信号通路等方面。本文总结近年关于针刺减轻KOA炎症反应的相关文献,对针刺减轻KOA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作一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刺机制 炎症反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养脾胃调营卫论治失眠经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嘉祎 李鑫 +3 位作者 高天慈 李亚云 杜泽坤 梅建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32-2035,共4页
本文从营卫、脏腑理论立论,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失眠的发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向。失眠属中医之不寐范畴,其病因病机与脾胃和营卫密切相关,脾胃升降失常、营卫循行受阻为其发病的病理基础,饮入于胃,积而不化,扰心烦神,夜间辗转难眠,为不... 本文从营卫、脏腑理论立论,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失眠的发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向。失眠属中医之不寐范畴,其病因病机与脾胃和营卫密切相关,脾胃升降失常、营卫循行受阻为其发病的病理基础,饮入于胃,积而不化,扰心烦神,夜间辗转难眠,为不寐之诱发期;脾胃升降无序,清浊不分,渐化气、痰、瘀之邪,阻碍气机,扰动营卫运行,致睡眠节律紊乱,为不寐之持续期;脾胃运化不足、营卫二气虚弱为其发展的关键环节,邪气积滞日久,脾胃运化失职,濡养之力不足,营卫亏虚,见眠浅而难寐,为不寐之进展期;久则波及肝肾,阴阳虚馁,浮阳虚越于上,烦扰心神,致阴阳难合,营卫不交,为不寐之顽固期。治疗以养脾胃、调营卫为核心思想,通过和调气机、平衡升降,行瘀化痰、和胃通络,补中益气、健运脾胃,扶肾调肝、摄纳浮火,分期论治失眠,以期改善各类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拓宽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寐 养脾胃 调营卫 分期论治 因果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火相感,神志俱悲”从肺心肾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失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馨悦 王丹妮 +2 位作者 曹艳敏 梁敬哲 何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95-898,共4页
本文基于《素问·解精微论篇》中“水火相感,神志俱悲”理论,提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文简称“慢阻肺”)伴失眠要从肺心肾三脏出发,笔者团队认为此病发病部位首先要责之于肺,同时亦牵及心、肾二脏,既明确了“悲”的自身致病,又... 本文基于《素问·解精微论篇》中“水火相感,神志俱悲”理论,提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文简称“慢阻肺”)伴失眠要从肺心肾三脏出发,笔者团队认为此病发病部位首先要责之于肺,同时亦牵及心、肾二脏,既明确了“悲”的自身致病,又阐述了水与火、神与志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关作用,丰富了“水火相感,神志俱悲”的理论内涵,探讨了论治慢阻肺伴失眠的治疗新思路。其病机以肺失宣降,悲而不眠、心肾失交,神志不宁为主,治疗时强调了调节肺脏的宣与肃、心肾的升与降以及恢复三脏间的内在联系在辨治此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遵循调肺、清心、养肾的原则,以调宣降、清浮火、滋肾阴为针刺治法,同时遵此大法辅以方药,针药合治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状态。本文基于《内经》理论的重新思考,以肺心肾三脏的相互联系丰富了慢阻肺伴失眠的中医治疗思路,望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失眠 水火相感 升降理论 肺心肾 针药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玄府理论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针灸治疗方案的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玉茱 刘文珊 +2 位作者 李宏坤 刘湘 王艳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5期131-134,共4页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作为一种临床难治性皮肤病,以风团伴瘙痒为主要症状,皮损多反复发作且发作时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以玄府理论为指导,阐明“玄府开阖失司”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核心病机。根据该病机树立扶正祛邪、调畅...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作为一种临床难治性皮肤病,以风团伴瘙痒为主要症状,皮损多反复发作且发作时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以玄府理论为指导,阐明“玄府开阖失司”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核心病机。根据该病机树立扶正祛邪、调畅玄府的治疗原则,并确立针刺和刺血疗法合用,以中脘、关元、天枢和足三里等穴位为针刺主方,辅以大椎、膈俞作为刺血主方,经腧穴-经络-脏腑玄府系统,祛风扶正,散瘀通络,宣通皮玄府及脏腑玄府,通利气血循行,使邪去正复,疹退体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玄府理论 针灸 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腰椎黄韧带有限元模型国内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李永辉 贾露露 +5 位作者 齐娇 李滕 朱雨桐 张欲翔 师梦雅 王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84-89,共6页
目的基于Cite Space探讨腰椎黄韧带有限元模型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3大数据库中,腰椎黄韧带有限元模型的相关中文文献;运用Cite Space 5.7.R5软件生成作者、机构合作... 目的基于Cite Space探讨腰椎黄韧带有限元模型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3大数据库中,腰椎黄韧带有限元模型的相关中文文献;运用Cite Space 5.7.R5软件生成作者、机构合作、关键词等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1395篇,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核心作者丁宇发文最多;发文量最多机构为上海大学期刊社;关键词中“生物力学”出现频次最高;生成了“生物力学”等9个聚类;时间线路图中,最大的节点为“姿势性脊柱后凸”;突现图中“活动度”的研究持续至今。结论腰椎黄韧带有限元模型领域的研究总体增加,主要热点是“生物力学”,“脊柱”将是未来有限元领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黄韧带 有限元模型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玉庸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用药规律挖掘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卉 魏晓娜 +2 位作者 郑琳琳 陆艾阳子 丁英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40-243,I0003,共5页
目的:基于R3.5软件对赵玉庸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门诊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总结其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赵玉庸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中药首诊处方共384首。使用Excel2013对处方中药物的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进行频次统计,使用R3.5... 目的:基于R3.5软件对赵玉庸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门诊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总结其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赵玉庸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中药首诊处方共384首。使用Excel2013对处方中药物的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进行频次统计,使用R3.5软件对数据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384张处方共包含247味药物。药性以温性、平性药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归肝、脾、肺、肾经,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算法所得出的核心药物包含12味药,以益气活血、清热利湿药为主;聚类分析算法结合赵玉庸教授临床经验得出5个有效聚类方。结论:赵玉庸教授治疗膜性肾病以扶正为本,兼顾清热利湿通络,用药多清轻缓和,并善用虫类药入络搜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R3.5软件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启膈散防治食管癌机制研究概述
13
作者 张明蕊 范焕芳 +3 位作者 陈佳琪 许绍青 金明哲 杨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205-1211,共7页
启膈散为专治噎膈的经验效方,具有理气开郁、化痰润燥等功效,于临床辨证加减治疗或辅助治疗食管癌颇有疗效。文章检索近年来启膈散防治食管癌的基础研究文献,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侵袭、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和增强... 启膈散为专治噎膈的经验效方,具有理气开郁、化痰润燥等功效,于临床辨证加减治疗或辅助治疗食管癌颇有疗效。文章检索近年来启膈散防治食管癌的基础研究文献,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侵袭、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和增强化疗敏感性等方面对启膈散拮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和总结,发现启膈散可通过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参与Caspases蛋白酶级联反应环节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并可调控miR-133a/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通过增强细胞粘附作用、抑制细胞骨架重构和抑制血管生成干预食管癌迁移侵袭的多个环节;通过提高白介素(interleukin,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水平、影响免疫细胞活性从而提升机体免疫功能;还可增强食管癌细胞化疗敏感性,与顺铂联用可协同增效。本文对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了启膈散防治食管癌的作用机制和相关数据挖掘进展,旨在为启膈散的临床应用及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启膈散 噎膈 食管癌 恶性肿瘤 基础实验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彦刚教授基于“核心病机观”辨证论治手足逆冷常用角药
14
作者 刘蕊 张晓建 +2 位作者 王俞铧 周平平 王彦刚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6期157-161,共5页
医家多从虚、寒论治手足逆冷,然临床以补虚散寒之法收效不佳。随着人们饮酒、煎炸炙煿之品摄入增多等饮食习惯的改变,王彦刚教授认为手足逆冷患者的核心病机多为“湿热中阻,阳郁不通”。湿热郁久易化生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加重病情,... 医家多从虚、寒论治手足逆冷,然临床以补虚散寒之法收效不佳。随着人们饮酒、煎炸炙煿之品摄入增多等饮食习惯的改变,王彦刚教授认为手足逆冷患者的核心病机多为“湿热中阻,阳郁不通”。湿热郁久易化生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加重病情,故王教授在以清利湿热为核心治法的基础上,兼以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补脾扶正之法。临证中重视四诊合参、整体观念,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用角药,灵活加减,疗效显著。特附验案1则以佐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逆冷 核心病机观 湿热 阳郁 角药 王彦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正骨理筋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永辉 王博 +4 位作者 王静西 范向荣 高天慈 张永旺 杜双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0期93-99,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整体性正骨理筋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在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发表的评价整体性正骨理筋手法治疗KOA的文献,提取文...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整体性正骨理筋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在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发表的评价整体性正骨理筋手法治疗KOA的文献,提取文献信息,采用Rev 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涉及922例KOA患者,其中治疗组464例,对照组458例。治疗组干预措施为整体性正骨理筋手法,对照组干预措施为膝关节局部手法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D=0.15,95%CI:0.10~0.20,P<0.00001)。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MD=-0.80,95%CI:-0.97~-0.63,P<0.00001)、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疼痛评分(MD=-1.19,95%CI:-1.70~-0.68,P<0.00001)、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僵硬评分(MD=-0.61,95%CI:-0.91~-0.31,P<0.0001)、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功能障碍评分(MD=-6.27,95%CI:-7.55~-4.98,P<0.00001)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0,95%CI:-0.02~0.03,P=0.83)。结论整体性正骨理筋手法治疗KOA在有效性和症状功能改善方面优于膝关节局部手法治疗,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正骨理筋手法 整体 临床研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琳琳 高卉 魏晓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4月—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血液透析室行规律血液透析、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根据指南指导摄入适量... 目的:观察艾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4月—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血液透析室行规律血液透析、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根据指南指导摄入适量蛋白质、能量,行规律血液透析等基础治疗。治疗组于此基础上加用艾灸,取穴为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干预时间为12周,观察记录两组人体测量学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SGA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等,分析艾灸对MHD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G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BMI、T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可以降低MHD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其虚证证候;同时艾灸可提高患者SGA评分、BMI、TSF,改善其营养状态。因此艾灸可作为临床治疗MHD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态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者并行”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兼而治之
17
作者 曹桦 张乃霖 +4 位作者 王雅倩 薛田雨 李星 张霞 刘启泉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081-2084,共4页
“间者并行”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贯穿应用于后世医家的诊疗之中,其理论得到丰富和创新。“间者并行”的辨治理念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能够帮助医家把握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的发展传变之规律、邪正之盛衰、寒热之变化、病... “间者并行”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贯穿应用于后世医家的诊疗之中,其理论得到丰富和创新。“间者并行”的辨治理念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能够帮助医家把握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的发展传变之规律、邪正之盛衰、寒热之变化、病理之兼夹,归纳了湿热阴伤、脾虚胃壅、虚瘀毒结、寒热错杂四种复杂病机证候,临证灵活运用理气、化湿、清热、解毒、调血、养阴、补虚等多法,同时兼顾多方面的矛盾,兼而治之,实现清湿热与养阴津、理胃气与补脾气、补气血与化瘀毒、调寒热与通壅滞的综合调理,以达升降相因、气血同调、攻补兼施之效。处方用药在分清标本缓急、虚实主次时,对多种治法分层次、有序地组合,有先后、有缓急、有轻重的“并行”调治,以使众药杂投,繁而不乱,面面俱到。以期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截断逆转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者并行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兼而治之 升降相因 气血同调 攻补兼施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