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化瘀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患者有效及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总计纳入15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进行分组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组与中药组,各组75...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化瘀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患者有效及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总计纳入15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进行分组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组与中药组,各组75例,西医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中药组患者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清热燥湿化瘀方治疗,研究过程中各组均脱落2例,各73例,比较各组数据: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等肾功能指标变化、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 h UPQ)及血清白蛋白(levels of serum albumin,Alb)、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胆固醇(cholesterol,TC)等四项指标变化、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及补体C3水平等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治疗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治疗效果(93.15%,68/73)优于西医组(82.19%,60/73),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BUN、SCr及GFR)、四项指标(24 h UPQ、Alb、TG及TC)、免疫功能指标(IgA、IgG及补体C3)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BUN、SCr及GFR)、四项指标(24 h UPQ、Alb、TG及TC)均改善,且中药组指标改善优于西医组,P<0.05;各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IgA、IgG及补体C3)均降低,中药组低于西医组,P<0.05;中药组治疗不良反应率(4.11%,3/73)比西医组(13.70%,10/73)更低,P<0.05。结论清热燥湿化瘀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血脂情况,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呼吸操联合清金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12月于医院呼吸一科就诊的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呼吸操及清金化痰汤治疗,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肺功能指标[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FVC)]、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CD_(3)^(+)、CD_(4)^(+)以及CD_(4)^(+)/CD_(8)^(+))。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47/50)、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MR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M、IgA、IgG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以及CD_(4)^(+)/CD_(8)^(+)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操联合清金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患者疗效确切,在改善呼吸功能、提升免疫功能方面效果明显,适合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化瘀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患者有效及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总计纳入15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进行分组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组与中药组,各组75例,西医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中药组患者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清热燥湿化瘀方治疗,研究过程中各组均脱落2例,各73例,比较各组数据: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等肾功能指标变化、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 h UPQ)及血清白蛋白(levels of serum albumin,Alb)、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胆固醇(cholesterol,TC)等四项指标变化、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及补体C3水平等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治疗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治疗效果(93.15%,68/73)优于西医组(82.19%,60/73),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BUN、SCr及GFR)、四项指标(24 h UPQ、Alb、TG及TC)、免疫功能指标(IgA、IgG及补体C3)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BUN、SCr及GFR)、四项指标(24 h UPQ、Alb、TG及TC)均改善,且中药组指标改善优于西医组,P<0.05;各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IgA、IgG及补体C3)均降低,中药组低于西医组,P<0.05;中药组治疗不良反应率(4.11%,3/73)比西医组(13.70%,10/73)更低,P<0.05。结论清热燥湿化瘀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血脂情况,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