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帆 赵若熙 +5 位作者 陈园春 景佳星 刘海叶 高飞 马文璨 于文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33-2143,共11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肾活血方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两...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肾活血方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两血管阻断法(2-VO)复制大鼠VD模型,补肾活血方组以10.14 g·kg^(-1)体质量给予补肾活血方药液灌胃,尼莫地平组大鼠以11 mg·kg^(-1)体质量尼莫地平药液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均以10 mL·kg^(-1)体质量灌服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8天。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学习和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大脑的海马病理形态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脑海马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突触素(SYN)及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表达;高尔基染色法(Golgi)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形态;Western blot和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V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明显,神经元树突分支异常。海马组织中SYN、PSD-95蛋白表达降低(P<0.05),PI3K、Akt、pAkt和mTOR的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P<0.05),补肾活血方可减轻VD大鼠学习记忆损伤,改善海马神经元及突触形态,提高突触标志蛋白SYN和PSD-95表达以及信号分子PI3K、Akt、p-Akt、mTOR蛋白和mRNA表达(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该方药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血管性痴呆 海马 突触可塑性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无障碍设施现状分析及改进意见——以石家庄市盲道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悦 薛平聚 +3 位作者 武梦竹 邵怡晖 宋玉 孙东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487,共3页
本文以石家庄市盲道为例,采用随机抽取方式,选取3个区的30条街道,对盲道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显示,69%现有盲道可以正常使用,其余存在着铺设不合理、被占用和破损情况,各占8%、11%、12%。本文从科学合理铺设、加强监管与维护、加... 本文以石家庄市盲道为例,采用随机抽取方式,选取3个区的30条街道,对盲道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显示,69%现有盲道可以正常使用,其余存在着铺设不合理、被占用和破损情况,各占8%、11%、12%。本文从科学合理铺设、加强监管与维护、加强宣传教育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以改善盲道现状,提高使用率,促进视力障碍者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道 无障碍设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静 张晓哲 +1 位作者 卢桂花 杨继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捻转泻法组、留针对照组和理疗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针刺捻转泻法、针刺留针及理疗三种方法治疗。各组治疗前后比较耳鸣严重...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捻转泻法组、留针对照组和理疗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针刺捻转泻法、针刺留针及理疗三种方法治疗。各组治疗前后比较耳鸣严重程度评分、耳鸣临床疗效、耳鸣致残量表评分,3个疗程后对比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各组耳鸣严重程度、耳鸣致残量表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捻转泻法组评分均低于理疗对照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评分差值捻转泻法组均高于留针对照组及理疗对照组(P<0.05),3组耳鸣显效率分别为60%、40%、31.4%,捻转泻法组和留针对照组显效率均高于理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捻转泻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针刺 捻转泻法 肝火上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内涵及临床配伍规律探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倩倩 陈豪 +3 位作者 辛泰然 吴薇 丁跃玲 董尚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34-2439,共6页
目的现在对葶苈大枣泻肺汤的研究多集中于应用其泻肺机理治疗多种肺系及心系疾病,但对其泻肺本身研究阐释较少,且临床多重用葶苈子而忽视大枣的重要配伍作用,故本文对葶苈大枣泻肺汤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析"泻肺"内涵及临床配... 目的现在对葶苈大枣泻肺汤的研究多集中于应用其泻肺机理治疗多种肺系及心系疾病,但对其泻肺本身研究阐释较少,且临床多重用葶苈子而忽视大枣的重要配伍作用,故本文对葶苈大枣泻肺汤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析"泻肺"内涵及临床配伍规律,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为数据库,检索筛选葶苈大枣泻肺汤相关文献,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的文献中涉及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文献281篇,涉及方剂347首,中药243味。葶苈大枣泻肺汤单方加减应用最多;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葶苈子;药物二项、三项、四项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依次是9、16、6项;聚类数目为六类时较好。结论通过对葶苈大枣泻肺汤文献的数据挖掘,深入挖掘出"泻肺"的内涵一为泻肺水,一为泻肺热。泻肺中水饮时多配伍利水、通阳药物;泻肺热降气化痰浊时多配伍清热降气化痰药物,且葶苈力峻多配伍护正之品。临床适应病证不同,应用配伍也多有异,需注意恰当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葶苈大枣泻肺汤 泻肺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传递环状RNA介导肿瘤化疗耐药 被引量:4
5
作者 耿秀超 李强 王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9,共13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作为非编码RNA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类共价闭环结构的单链RNA,没有多聚腺苷酸尾和5′-与-3′末端,显示出高度稳定性、丰富性和物种保守性等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circRNA与肿瘤化疗耐药、恶性进展等在内的...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作为非编码RNA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类共价闭环结构的单链RNA,没有多聚腺苷酸尾和5′-与-3′末端,显示出高度稳定性、丰富性和物种保守性等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circRNA与肿瘤化疗耐药、恶性进展等在内的多种生物学进程密切相关,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外泌体是由机体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的细胞外磷脂双层膜小囊泡,是肿瘤细胞间或肿瘤细胞与基质细胞间通信的重要介质,其可作为封装和转移circRNA等多种功能性分子的载体。当前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化疗耐药的存在成为病程转归的巨大障碍,外泌体可通过转移circRNA发挥化疗耐药性传递的作用。外泌体传递circRNA介导肿瘤化疗耐药的相关研究处于其研究的最前沿,是一片亟待开发的蓝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故本文归纳整理外泌体传递circRNA、外泌体分选非编码RNA"货物"机制、circRNA介导肿瘤化疗耐药和外泌体传递circRNA介导肿瘤化疗耐药,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肿瘤化疗耐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外泌体 化疗耐药 肿瘤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血脂异常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耿秀超 张雨豪 +6 位作者 王梓 蔡紫赟 尹艳紫 张晓蕾 孙坤举 李强 于文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6-1107,共12页
目的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医药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组成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1979-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 目的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医药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组成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1979-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等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中药复方治疗血脂异常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其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熵聚类方法分析,研究防治血脂异常方药组成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KEGG通路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研究高频核心药物的生物信号通路,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共计786篇文献符合检索条件,包含314味中药,发现48味高频中药,按照药物使用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健脾补肾为主)、利水渗湿药、消食化积药;药物性味以温、苦为主,归肝经和脾经最多;进一步关联分析得到高频药对(药组)17个;经过熵聚类分析发现潜在药物组合22个和新方组合11个。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对核心药组"山楂、泽泻和决明子"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发现其主要通过作用于包括雌激素受体1(ESR1)、大麻素受体1型(CNR1)、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环氧合酶2(PTGS2/COX2)等潜在靶点,干预三羧酸(TCA)循环、脂质代谢、脂肪酸降解等调节血脂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而发挥调节血脂作用。结论中药治疗血脂异常以健脾补肾治其本,活血化瘀、消痰化积治其标的方法为主,核心药组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脂质代谢和基础代谢相关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网络药理学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景佳星 骆姗 +2 位作者 杨帆 于文涛 佘延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9-216,共8页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模型自噬的影响。方法52周龄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VD组)、模型+补肾活血方组(BSHX组)、模型+雷帕霉素组(Rap组)和模型+3-甲基腺嘌呤组(3-MA组),...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模型自噬的影响。方法52周龄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VD组)、模型+补肾活血方组(BSHX组)、模型+雷帕霉素组(Rap组)和模型+3-甲基腺嘌呤组(3-MA组),每组10只大鼠。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两血管阻断法(2-VO)建立VD模型。BSHX组中药灌胃治疗28天;自噬干预组于造模前30 min侧脑室给药。运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尼氏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形态及自噬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大鼠海马Beclin-1、P62以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VD组比较,BSHX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升(P<0.05),镜下观察BSHX组和3-MA组的细胞形态及数量均有改善,自噬小体鲜见,Beclin-1以及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6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降低VD大鼠海马区Beclin-1和LC3蛋白及mRNA的表达,提高P62的表达,通过抑制自噬的发生,减轻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补肾活血方 自噬 雷帕霉素 3-甲基腺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