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对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培 付君秋 +4 位作者 邵铁梅 焦展 李雪 仵陶 安胜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1-996,共6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B)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单独用药、二者配伍对SpragueDawley(SD)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下,SAB和TA有效成分配伍对大鼠胸...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B)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单独用药、二者配伍对SpragueDawley(SD)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下,SAB和TA有效成分配伍对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方法检测SAB和TA对大鼠胸主动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SAB和TA有效成分配伍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SAB和TA单独用药均可不同程度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通过一系列浓度筛选,分别获得3个有效浓度,将其两两组合后比较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TA(10^(-8)mol·L^(-1))和SAB(10-5mol·L^(-1))组合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而且,TA(10^(-8)mol·L^(-1))和SAB(10^(-5)mol·L^(-1))配伍组合亦能对AngⅡ诱导的细胞增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SAB、TA及二者配伍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SAB和TA配伍明显地阻滞细胞在G_0/G_1期。对AngⅡ预刺激的细胞,SAB和TA组合,也明显阻滞细胞在G_0/G_1期;而SAB和TA分别给药,细胞主要被阻滞在S期。结论SAB和TA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AngⅡ诱导的细胞增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将细胞阻滞在G_0/G_1期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丹参 增殖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人胰岛素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花生中的表达
2
作者 仵陶 安胜军 +4 位作者 邵铁梅 朱正歌 焦展 刘培 李雪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42-46,共5页
制备和培养含微型人胰岛素基因的转基因花生植株,从而利用转基因花生表达微型人胰岛素。首先按照植物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了修饰C肽的微型人胰岛素基因(mini insulin,MI),其中胰岛素B链通过丙-丙-赖三肽和A链相连接,在表达载体pBI121上... 制备和培养含微型人胰岛素基因的转基因花生植株,从而利用转基因花生表达微型人胰岛素。首先按照植物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了修饰C肽的微型人胰岛素基因(mini insulin,MI),其中胰岛素B链通过丙-丙-赖三肽和A链相连接,在表达载体pBI121上构建了由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驱动表达微型人胰岛素的重组质粒RIG。质粒RIG经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至花生胚和去胚子叶中,抗生素筛选得到转基因花生苗,之后利用PCR和Western-blot对转基因花生幼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试验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花生转基因技术,并且得到了转基因花生苗;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结果显示,微型人胰岛素基因成功转入花生叶片基因组中,且在花生叶片中表达,其中以花生胚为外植体长出的再生苗的阳性检测率为2.27%。目前正在探索微型人胰岛素基因在花生油体中高效表达的方法,为转基因花生规模化生产微型人胰岛素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医药农业 转基因花生 微型人胰岛素 载体构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木酚素通过抑制TXNIP和激活NLRP3炎症小体减轻慢性间歇性低氧小鼠肾脏炎症损伤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寒 郭亚净 +3 位作者 赵亚硕 任静 周健 吉恩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31-1638,共8页
目的:探讨亚麻木酚素/开环异落叶松脂素二葡萄糖苷(SDG)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小鼠肾脏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SPF及雄性C57BL/6N小鼠分为正常组、CIH组和SDG治疗组。记录小鼠体重变化;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生化检测... 目的:探讨亚麻木酚素/开环异落叶松脂素二葡萄糖苷(SDG)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小鼠肾脏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SPF及雄性C57BL/6N小鼠分为正常组、CIH组和SDG治疗组。记录小鼠体重变化;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生化检测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含量;羟胺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等促炎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XNIP、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含CARD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caspase-1]、IL-1β和IL-18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3组小鼠的体重和肾脏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显示,CIH组肾小球形态不规则,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浆模糊,出现轻微的水泡变性,经SDG治疗后有所改善。与正常组相比,CIH组小鼠血清肌酐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IH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NLRP3和TXNI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SDG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CIH组肾脏组织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多(P<0.05),TXNIP、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的蛋白水平上调,且经过SDG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亚麻木酚素可减轻CIH小鼠的肾脏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低氧 肾脏炎症损伤 亚麻木酚素/开环异落叶松脂素二葡萄糖苷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NLRP3炎症小体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菊叶龙胆酮通过调节Nrf2/HO-1和caspase-3通路减轻阿霉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江立 贾玉涛 +4 位作者 田雨卿 崔清卓 周勇杰 武若愚 李爱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目的:探究雏菊叶龙胆酮(bellidifolin)对阿霉素(adriamycin;又称多柔比星,doxorubicin, DOX)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出DOX和雏菊叶龙胆酮的作用浓度和时间。将H9c2细胞随机分... 目的:探究雏菊叶龙胆酮(bellidifolin)对阿霉素(adriamycin;又称多柔比星,doxorubicin, DOX)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出DOX和雏菊叶龙胆酮的作用浓度和时间。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OX组和DOX+雏菊叶龙胆酮组进行相应处理,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 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 HO-1)、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基(glutamate cysteine ligase modifier subunit, GCLM)、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 NQO1]、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0.5~40μmol/L DOX处理H9c2细胞24 h,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其中5μmol/L DOX处理24 h使细胞活力下降到59%。50μmol/L雏菊叶龙胆酮预处理H9c2细胞10 h可显著提高DOX诱导的细胞活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DOX组H9c2细胞中Keap1、Nrf2、HO-1、GCLM和NQO1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0.05),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比例增多(P<0.05);雏菊叶龙胆酮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DOX处理的H9c2细胞中Keap1、Nrf2、HO-1、GCLM和NQO1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P<0.05),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并减少细胞凋亡(P<0.05)。结论:雏菊叶龙胆酮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caspase-3通路来减轻DOX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雏菊叶龙胆酮 心肌细胞 Nrf2/HO-1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