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康 尹玉洁 +3 位作者 李雅文 秘红英 李红蓉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59-1664,共6页
中医医案作为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观点的载体,历来是中医传承研究的重中之重。传统的“个人领悟式”方法在分析医案时难以避免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案中隐藏信息的医案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 中医医案作为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观点的载体,历来是中医传承研究的重中之重。传统的“个人领悟式”方法在分析医案时难以避免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案中隐藏信息的医案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医案研究中的应用也日益深入。现通过对目前医案研究领域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软件及平台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每种方法在医案研究中的适用领域进行简要评述,以期为医案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为传承医案中蕴含的诊疗经验及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案 中医诊疗经验 数据挖掘 统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宋梦蝶 李晓宁 +1 位作者 张丽 毛宇湘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3087-3091,3096,共6页
收集并整理近5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文献,从胃癌前病变病因病机、辨证分治、经方、验方、中成药加减治疗及其他治疗方面概述本病的中医特征,总结各名家经验和临床试验研究,同时对中医药治疗机制研究进行概括。归纳中医药... 收集并整理近5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文献,从胃癌前病变病因病机、辨证分治、经方、验方、中成药加减治疗及其他治疗方面概述本病的中医特征,总结各名家经验和临床试验研究,同时对中医药治疗机制研究进行概括。归纳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与不足,指出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病因病机 辨证分治 经方 验方 中成药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刘亚娴治疗妇科疾病“不补补之法”经验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莉 贾海波 +4 位作者 梁晓香 林燕 刘亚娴 刘欢颜 范风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28,共4页
刘亚娴教授中医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辨证论治。"不补补之"之法源于魏玉璜,刘亚娴教授认为,"不补补之"法的关键在于"不补气血而补肝肾,通过补肝肾而补气血,即不补气血而使气血得补",引申言之即&qu... 刘亚娴教授中医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辨证论治。"不补补之"之法源于魏玉璜,刘亚娴教授认为,"不补补之"法的关键在于"不补气血而补肝肾,通过补肝肾而补气血,即不补气血而使气血得补",引申言之即"不以补法而补之"。妇科疾病繁杂多样,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刘教授采用"不补补之法"对妇科疾病崩漏、乳腺癌及宫颈癌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将刘亚娴教授运用"不补补之法"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漏 乳腺癌 宫颈癌 不补补之法 刘亚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方剂在晚期肝癌患者疼痛减轻和生存期延长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钱金花 魏美美 +1 位作者 宋梦蝶 张志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11-211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剂的运用在晚期肝癌患者疼痛减轻和生存期延长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89例晚期肝癌患者,按照病人治疗意愿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以止痛等减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药方剂辨证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剂的运用在晚期肝癌患者疼痛减轻和生存期延长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89例晚期肝癌患者,按照病人治疗意愿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以止痛等减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药方剂辨证治疗;患者疼痛情况主要以患者主观感受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估,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后VAS评分和患者肝功能指标及1月、2月、3月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显著减轻(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第1月时VAS评分为(5.7±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两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观察组在1月、2月、3月时的生存率分别是88.89%、75.95%、6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前、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部分肝功能指标(ALT、AST、Tb)及甲胎蛋白(AFP),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下降,观察组ALT(93.2±11.5)U/L、AST(96.5±13.8)U/L、Tb(54.3±4.7)μmol/L、AFP(705±203)μg/L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方剂可有效减轻肝癌晚期患者的疼痛,普遍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方剂 肝癌晚期 疼痛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杆推力转速及扭矩相结合法测定煤体应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春华 刘亚强 +1 位作者 赵亚芝 郝志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5-171,261,共8页
为了准确判定煤体应力的大小,采用钻杆推力转速及扭矩相结合的方法来反推判断煤体应力。通过对新型钻机钻孔过程中钻头、钻杆的力学分析,建立了钻头、钻杆的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得出了钻杆推力、转速、扭矩与煤体应力的关系以及转... 为了准确判定煤体应力的大小,采用钻杆推力转速及扭矩相结合的方法来反推判断煤体应力。通过对新型钻机钻孔过程中钻头、钻杆的力学分析,建立了钻头、钻杆的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得出了钻杆推力、转速、扭矩与煤体应力的关系以及转速与扭矩、推力的关系。在理论上给出了利用钻杆推力、转速、扭矩计算煤体应力的可行性。利用推力-转速-扭矩数据采集传感器装置,测试了不同煤体应力下钻杆推力、转速、扭矩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钻杆推力、转速、扭矩均呈现出先增大后稳定再减小的规律,但三者相比,转速、扭矩稳定时间段较长;在相同钻机及钻具条件下,钻杆推力和转速随煤体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钻杆扭矩随煤体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钻杆转速越大,钻杆推力相应呈线性递增关系,反之,钻杆速度越小,钻杆推力越小;钻杆扭矩随钻杆转速的变化相应呈二次方增加的关系。研究结果为煤矿冲击地压的预测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扭矩 钻杆转速 钻杆推力 冲击地压 煤体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用药特点及疗效 被引量:13
6
作者 钱金花 魏美美 +1 位作者 宋梦蝶 张志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51-2653,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药特点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0月医院接受中医辨证施治的9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时的辨证分型不同分为A、B、C 3组,分...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药特点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0月医院接受中医辨证施治的9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时的辨证分型不同分为A、B、C 3组,分别采用的中药方剂为黄芪建中汤加减、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一贯煎加减服用治疗。观察A、B、C 3组的用药特点和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85.19%,B组的总有效率为82.76%,C组总有效率为86.49%;3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ALT、AST、GGT的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多以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分型,用药时多采用具有免疫调节、疏肝理气、滋阴补肾、健脾等功效的药物治疗,且中医辨证论治,对症施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时有优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中医辨证治疗 疗效 用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间质转分化在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尹玉洁 张倩 +1 位作者 旷湘楠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内皮间质转分化是内皮细胞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紧密连接丢失,逐步丧失内皮特异性标记物表达,并获得间质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表达及其运动和收缩特性的一种生物过程。不仅在心脏和血管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了心、肺、肾等重要... 内皮间质转分化是内皮细胞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紧密连接丢失,逐步丧失内皮特异性标记物表达,并获得间质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表达及其运动和收缩特性的一种生物过程。不仅在心脏和血管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了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纤维化变性过程,可能成为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防治的关键病理环节。该文将对内皮间质转分化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内皮间质转分化 内皮细胞 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间质转分化在器官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依 尹玉洁 +3 位作者 李真 王亚芬 郝苑洁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4-1019,共6页
纤维化是各组织器官在受到损伤刺激后启动的修复反应,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研究发现,内皮间质转分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参与心脏、肺脏、肾脏、肝脏、胰腺等多种器官纤维化的生理病理过程,已成为纤维... 纤维化是各组织器官在受到损伤刺激后启动的修复反应,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研究发现,内皮间质转分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参与心脏、肺脏、肾脏、肝脏、胰腺等多种器官纤维化的生理病理过程,已成为纤维化疾病研究的一个重点。该文将总结EndMT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器官纤维化中作用,以及以EndMT为靶点的相关治疗进展,以期为器官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间质转分化 内皮细胞 TGF-Β信号通路 NOTCH信号通路 心肌纤维化 肺纤维化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白海燕 郝旭蕊 +3 位作者 李娜 刘凯娟 李维康 杨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感染(Hp)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CAG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先予...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感染(Hp)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CAG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先予标准四联杀菌疗法服用2周,继予安慰剂口服,每日1剂。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黏膜征象积分、病理学组织改变积分、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细胞毒素(VacA)及尿素酶B(UreB)水平变化;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3个月记录Hp根除率,并随访6个月,观察Hp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的胃镜黏膜征象积分、病理学组织改变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PGⅠ、PG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GⅡ、G-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2组CagA、VacA及UreB的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P<0.05~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证CAG伴Hp感染,抑杀Hp效果好,复发率低,且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病理组织学病变、促进黏膜修复,其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agA、VacA、UreB、PGⅠ、PGⅡ、PGR及G-17的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毒力因子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普利酮抑制盐皮质激素受体活化减缓梗阻性肾病细胞自噬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柴亚男 马雪莲 +4 位作者 郝娟 张雨轩 赵绮悦 高晓萌 许庆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对梗阻性肾病细胞自噬的作用和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普利酮组,通过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制备动物模型。依普利酮组给予依普利酮100 mg·kg^-1·d^-1,10 ... 目的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对梗阻性肾病细胞自噬的作用和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普利酮组,通过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制备动物模型。依普利酮组给予依普利酮100 mg·kg^-1·d^-1,10 d后摘取梗阻侧肾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R3C2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SGK-1、p-mTOR、Atg5、Beclin-1和LC3的表达。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NR3C2在假手术组表达于肾小管远端上皮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内未见表达,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表达明显增强,主要见于细胞核,与模型组相比,依普利酮组NR3C2在细胞核表达明显减弱;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SGK-1、Atg5、Beclin-1、LC3Ⅱ/Ⅰ表达增强,p-mTOR表达减弱,给予依普利酮治疗后SGK-1、Atg5、Beclin-1、LC3Ⅱ/Ⅰ表达被下调,p-mTOR被上调。结论依普利酮可以通过抑制盐皮质激素受体活化,减缓梗阻性肾病细胞自噬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普利酮 梗阻性肾病 盐皮质激素受体 细胞自噬 NR3C2 SGK-1 P-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相关性胃炎病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及胃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杜艳茹 任玉青 +4 位作者 章蒙 任雪童 狄紫蕊 张哲 付冰倩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155,161,共5页
目的:观察HP相关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中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胃酸等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HP相关胃炎病人220例,萎缩性胃炎113例,非萎缩性胃炎107例,另外随机选取健康志愿... 目的:观察HP相关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中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胃酸等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HP相关胃炎病人220例,萎缩性胃炎113例,非萎缩性胃炎107例,另外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1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胃酸含量,通过甲烷氢气呼气试验检测各组SIBO的发生率。结果:甲烷氢气呼气试验中,萎缩性胃炎组SIBO发生率为69%,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42.9%,两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O阳性组与SIBO阴性组比较,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胃酸的含量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相关性胃炎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密切,与胃黏膜炎症的程度相关;胃酸降低有利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且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甲烷氢呼气试验 HP相关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益肾胶囊防治糖尿病肾病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树泉 路菲菲 +1 位作者 苏秀海 王元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比较三黄益肾胶囊与雷米普利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的干预作用,探析肾脏保护深层机制,为临床防治DN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米普利组、三黄益肾胶囊低剂量(0.4 g/kg)组、... 目的:比较三黄益肾胶囊与雷米普利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的干预作用,探析肾脏保护深层机制,为临床防治DN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米普利组、三黄益肾胶囊低剂量(0.4 g/kg)组、三黄益肾胶囊中剂量(0.8 g/kg)组、三黄益肾胶囊高剂量(1.6 g/kg)组6组,每组10只。给药治疗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肌酐(SCr)、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光镜下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肾病蛋白(nephrin)、单核细胞超化蛋白-1(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蛋白表达,RT-PCR观察nephrin mRNA、MCP-1mRNA及IGF-1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大鼠TG、TC、SCr、BUN、24 h尿微量白蛋白、MCP-1及IGF-1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nephrin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黄益肾胶囊组TG、TC、SCr、BUN、24 h尿微量白蛋白、MCP-1及IGF-1 mRN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nephrinmRNA水平明显上升(P<0.05),并能改善大鼠肾组织病变。结论:三黄益肾胶囊可能通过下调IGF-1、MCP-1mRNA表达,上调nephrinmRNA表达,改善肾组织病变并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益肾胶囊 糖尿病肾病 基因 蛋白 肾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调控VEGF通路抑制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对侧肾脏淋巴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晓萌 赵绮悦 +5 位作者 刘子骞 刘令今 陈格格 郝娟 王香婷 许庆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539-1547,共9页
观察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对侧肾脏淋巴管新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侧输尿管结扎组(UUO)、依普利酮治疗组(EPL)和中药治疗组(TCM),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结扎单... 观察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对侧肾脏淋巴管新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侧输尿管结扎组(UUO)、依普利酮治疗组(EPL)和中药治疗组(TCM),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结扎单侧输尿管(UUO)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术后10天摘取大鼠对侧肾脏,HE、Masson检测肾脏病理,免疫荧光及组化方法检测NCC、VEGF-C、VEGFR-3、LYVE-1、PDPN、α-SMA、Viment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CC、VEGF-C、VEGFR-3和α-SMA的蛋白表达。病理结果显示UUO大鼠对侧肾脏小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并伴局灶胶原纤维沉积;NCC及VEGF-C表达增强;淋巴管生成标志物LYVE-1、VEGFR-3、PDPN表达增强并与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Vimentin呈共表达;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可抑制NCC表达、淋巴管生成及表型转化。以上结果说明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可调控VEGF通路,抑制梗阻性肾病对侧肾脏淋巴管生成及表型转化,减缓肾脏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解毒中药 VEGF-C 淋巴管新生 LYVE-1 单侧输尿管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亚萍 石瑞 +3 位作者 孙玲玲 谢占维 崔怡娴 田军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09-1717,共9页
目的:基于脑肠轴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YHHJ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脑和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YHHJP低、中、高... 目的:基于脑肠轴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YHHJ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脑和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YHHJP低、中、高剂量组(TCM-L/TCM-M/TCM-H)。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治疗3 d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HE染色观察脑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ELISA检测脑组织IL-1β、IL-6、TNF-α和血清LPS含量,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清D-乳酸(D-L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ZO-1、Claudin-5和结肠组织ZO-1、Claudin-1基因表达,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和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肠道菌群微生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神经功能损伤加重,脑梗死面积增加,脑组织IL-1β、IL-6、TNF-α和血清LPS、D-LA含量升高,脑组织ZO-1、Claudin-5及结肠组织ZO-1、Claudin-1基因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YHHJP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和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肠道菌群微生态紊乱得到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脑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结肠组织ZO-1、Claudin-1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YHHJP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LPS、D-LA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ZO-1、Claudin-5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YHHJP可改善CIRI,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抑制肠道细菌代谢产物LPS、D-LA释放,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Claudin-1基因表达,下调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帆 赵若熙 +5 位作者 陈园春 景佳星 刘海叶 高飞 马文璨 于文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33-2143,共11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肾活血方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两...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肾活血方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两血管阻断法(2-VO)复制大鼠VD模型,补肾活血方组以10.14 g·kg^(-1)体质量给予补肾活血方药液灌胃,尼莫地平组大鼠以11 mg·kg^(-1)体质量尼莫地平药液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均以10 mL·kg^(-1)体质量灌服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8天。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学习和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大脑的海马病理形态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脑海马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突触素(SYN)及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表达;高尔基染色法(Golgi)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形态;Western blot和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V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明显,神经元树突分支异常。海马组织中SYN、PSD-95蛋白表达降低(P<0.05),PI3K、Akt、pAkt和mTOR的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P<0.05),补肾活血方可减轻VD大鼠学习记忆损伤,改善海马神经元及突触形态,提高突触标志蛋白SYN和PSD-95表达以及信号分子PI3K、Akt、p-Akt、mTOR蛋白和mRNA表达(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该方药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血管性痴呆 海马 突触可塑性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娄莹莹 李佃贵 +4 位作者 霍永利 贾宁 徐伟超 王亚敏 李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99-3201,共3页
目的验证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化浊解毒方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化浊解毒方高、... 目的验证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化浊解毒方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化浊解毒方高、低剂量组分别予41.6、20.8 g/kg化浊解毒方灌胃,美沙拉嗪组给予0.3 g/kg美沙拉嗪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以蒸馏水10 mL/kg灌胃,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组织病理学、结肠上皮细胞Bax、caspase-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化浊解毒方可降低大鼠DAI评分,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下调Bax、caspase 9蛋白表达,以化浊解毒方高剂量组最明显,与美沙拉嗪组效果相当。结论化浊解毒方能下调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细胞Bax、caspase-9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细胞过度凋亡,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进一步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法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卫通络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玉洁 马柳一 +4 位作者 贾振华 张军芳 王宏涛 单星阁 刘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63-1467,共5页
目的观察"营卫通络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交感神经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复合模型组、桂芍通络高(GSTL-H)、桂芍通络低(GSTL-L)剂量组,阿托伐他汀(ATO)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饮食建... 目的观察"营卫通络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交感神经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复合模型组、桂芍通络高(GSTL-H)、桂芍通络低(GSTL-L)剂量组,阿托伐他汀(ATO)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复合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实施高脂饮食复合右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灌胃(ig)给药,qd,GSTL-H组给予桂芍通络0.6 g·kg^(-1)·d^(-1),GSTL-L组给予桂芍通络0.3 g·kg^(-1)·d^(-1),ATO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连续至4周时取材。生化法检测各组血脂水平变化,HE染色检测颈动脉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动脉壁中NE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NGF,TH分布密度,Western blot检测NGF及TH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和复合模型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复合模型组内膜增生程度,NE含量、交感神经分布密度(NGF,TH蛋白分布与表达)较高脂组更重(P<0.01);与复合模型组相比,桂芍通络高、低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减轻血脂水平及内膜增生程度,降低管壁NE含量及交感神经密度(P<0.05,P<0.01)。结论 "营卫通络方"-桂芍通络能够减轻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动脉壁交感神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外膜 营卫通络方 桂芍通络 阿托伐他汀 交感神经 神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亚芬 旷湘楠 +5 位作者 尹玉洁 韩宁馨 郝苑洁 魏亚茹 王晓琪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54-1658,1664,共6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为特征的慢性睡眠呼吸疾病,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OSAS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速AS的发生和发展。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为特征的慢性睡眠呼吸疾病,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OSAS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加速AS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有理论提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动脉壁氧供需不平衡,而OSAS的典型特征是慢性间歇性缺氧(CIH),所以推测CIH可能是OSAS加速AS形成的中间机制,然而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现就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缺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内皮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代谢失调 血小板聚集和活化 交感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连花清咳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靳培培 尹玉洁 +2 位作者 魏聪 郭静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7-116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连花清咳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可能作用的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UniProt Knowledgebase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连花清咳片的活性成分及相...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连花清咳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可能作用的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UniProt Knowledgebase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连花清咳片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使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连花清咳片-COVID-19”靶点调控网络,结合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Tools1.5.6软件将关键作用靶点与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和类药性(drug-like properties,DL)作为筛选条件,获得连花清咳片中药物活性成分287个,药物疾病交集基因86个,核心靶点58个。KEGG富集分析预测连花清咳片治疗COVID-19主要涉及p53信号通路(p53 signaling pathway)、补体途径(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等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证实连花清咳片中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活性。结论连花清咳片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参与COVID-19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咳片 COVID-19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靶点 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补防颤方对Ach-CaCl_(2)诱导大鼠阵发性房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璐 尹玉洁 +4 位作者 侯云龙 徐登峰 王亚芬 李真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85-1392,共8页
目的探索通补防颤方对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_(2))诱导大鼠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防治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补防颤方低、中、高剂量组、胺碘酮组。采用尾静脉注射Ach-Ca... 目的探索通补防颤方对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_(2))诱导大鼠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防治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补防颤方低、中、高剂量组、胺碘酮组。采用尾静脉注射Ach-CaCl_(2)混合液建立PAF大鼠模型。通过心电图检测大鼠房颤易感性,电Mapping检测大鼠心房传导离散度,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大鼠左心房直径及左心房面积,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房肌组织纤维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结果Ach-CaCl_(2)尾静脉注射7 d后大鼠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与模型组相比,通补防颤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胺碘酮组不同程度延长大鼠房颤诱发时间,缩短房颤持续时间;降低心房传导离散度;缩小左心房直径及左心房面积;改善心房肌组织排列,减少纤维沉积;降低TH蛋白平均分布密度及分布不均一程度;下调TH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通补防颤方可降低Ach-CaCl_(2)诱导PAF大鼠的房颤易感性、心房传导离散度,改善电重构、结构重构及神经重构,为通补防颤方在防治PAF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以期提高PAF的临床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通补防颤方 房颤易感性 心房传导离散度 交感神经 酪氨酸氢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