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淋巴细胞亚群及外周血IL-17、IL-35和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1
作者 徐昭娟 赵冬 +3 位作者 李付平 王英芳 肖汇颖 王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44-1448,共5页
河北中医学院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 河北中医学院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IFN-γ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升高;MMⅢ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MMⅢ期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清IL-17水平依次为MM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依次为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Treg细胞比例依次为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则对照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IL-17、IL-35和IFN-γ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白介素IL-17、IL-35和γ-干扰素(IFN-γ)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和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35和IFN-γ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Treg细胞比例升高;MMⅢ期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MMⅢ期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清IL-17水平依次为MMⅢ期>Ⅱ期>Ⅰ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依次为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P<0.05);Treg细胞比例依次为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进展期>稳定期>对照组,血清IL-35和IFN-γ水平则对照组>稳定期>进展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IL-17、IL-35和IFN-γ水平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白介素-17 白介素-35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通过抑制肝脏纤维化及炎症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江霞 白建英 +3 位作者 李付平 张秀芬 徐昭娟 赵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0-1135,共6页
目的:探讨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对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花色苷进行干预后,测量小鼠肝脏重量,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目的:探讨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对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花色苷进行干预后,测量小鼠肝脏重量,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肝脏组织经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小鼠组织形态、脂滴沉积和胶原纤维增生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IL-10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情况及肝脏组织趋化因子CCL7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能显著抑制由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肝重、ALT、AST、TG、TC及LDL-C的增高;肝脏切片染色显示花色苷能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纤维化及炎性细胞的浸润;花色苷能降低肝脏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及炎性趋化因子CCL7和MCP-1的水平。结论: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显著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中的炎性因子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并降低炎性趋化因子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主动半监督大规模网络结构发现算法
3
作者 柴变芳 曹欣雨 +1 位作者 魏春丽 王建岭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3-250,共8页
在线变分期望最大(online variational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onlineVEM)算法可快速发现大规模网络的聚类模式,但在网络结构复杂时算法的处理结果稳定性和准确性欠佳.为更快更准地识别其聚类模式,提出一种主动半监督在线变分期望最... 在线变分期望最大(online variational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onlineVEM)算法可快速发现大规模网络的聚类模式,但在网络结构复杂时算法的处理结果稳定性和准确性欠佳.为更快更准地识别其聚类模式,提出一种主动半监督在线变分期望最大(active semi-supervised onlineVEM,ASonlineVEM)算法.算法首先自动选择代表节点,确定类的个数,并基于代表节点初始化模型;然后迭代执行3个任务:运行在线算法onlineVEM、主动选节点及模型更新,直至算法达到准确率的设定阈值或收敛.在不同结构的人工网络和真实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ASonlineVEM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均优于同类算法.ASonlineVEM算法利用主动选择的节点先验信息提高了网络聚类模式发现的稳定性及准确性,提高了在线算法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大规模网络 半监督聚类 主动学习 在线变分期望最大算法 成对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网络结构发现的批量主动学习算法
4
作者 柴变芳 魏春丽 +1 位作者 曹欣雨 王建岭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0-1029,共10页
网络结构发现可识别网络多类型聚类模式,但其准确率有待提升.批量主动学习选择质量高的节点集合构造先验,可提升无监督网络结构发现的性能.面向属性网络分类的主动学习BMAL(Batch Mode Active Learning)只考虑链接信息实现网络节点选择... 网络结构发现可识别网络多类型聚类模式,但其准确率有待提升.批量主动学习选择质量高的节点集合构造先验,可提升无监督网络结构发现的性能.面向属性网络分类的主动学习BMAL(Batch Mode Active Learning)只考虑链接信息实现网络节点选择,但不能有效选择使模型性能提升至最优的节点集合,且依赖初始人工标注及参数.提出一个新的批量主动学习算法,利用目标函数的子模性迭代选择最优的节点集合.该方法基于未标记节点的不确定性和非冗余影响力选择最优节点集合,不确定性依据节点及其邻居的类隶属度,影响力依据节点的非重叠中心性,两个指标的权重依据熵权法自动确定.人工和真实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选择使结构发现性能提升最大的节点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量主动学习 节点集合选择 网络结构发现 半监督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