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背三七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克 刘姣 +3 位作者 刘丽华 李彩霞 王康 申晓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01-2504,共4页
目的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组、白背三七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组、白背三七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给药6周后测各组大鼠糖耐量(GT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和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T-PCR法检测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InsR)mRNA表达。结果高剂量及中剂量白背三七总黄酮组大鼠的糖耐量得到显著改善(P<0.01),FPG、GHb、FINS及HOMA-IR水平显著减少(P<0.01),ISI水平显著上升(P<0.01),肝细胞膜InsR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白背三七总黄酮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InsR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三七总黄酮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病理与临床生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叶立红 王翀奎 +3 位作者 邵晨 张海丛 刘志权 王泰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分析胆管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各病理亚型的病理与临床生化学特点,进而验证DILI病理分类的划分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6年1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及2003年10月-2014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胆管细胞... 目的分析胆管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各病理亚型的病理与临床生化学特点,进而验证DILI病理分类的划分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6年1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及2003年10月-2014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胆管细胞损伤型DILI患者112例。依据不同病理亚型分为混合性肝炎组(混合组)40例,淤胆性肝炎组(淤胆组)40例,单纯性淤胆组(单纯组)32例。分析各亚型用药种类、病程、R值、肝生化学各指标高峰值及变化趋势、以及肝生化各指标达峰时间及恢复时间等特点。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引起DILI的药物分类中,中药及西药在胆管细胞损伤型DILI约各占一半。中药主要包括治疗骨关节病、椎间盘膨出、脱发、排石利胆、壮阳、皮肤病等药物,其中淤胆组中药所占比例最高,高达65%(26例),混合组为40%(16例),单纯组为40.6%(13例);引起DILI前两位的西药分别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混合组、淤胆组、单纯组ALT峰值、AST峰值及R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4.77、44.21、51.95,P值均<0.001),其他肝生化指标峰值在三亚型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混合组及淤胆组具有TBil达峰时间滞后于ALT达峰时间的特点。病程、肝生化各指标达峰及恢复时间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胆管细胞损伤型DILI各亚型具有各自独特的临床及生化学特点,了解该特点可以更准确的判断临床分型及病变损伤靶点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胆管细胞损伤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跨膜转运蛋白在胆管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叶立红 郑欢伟 +4 位作者 黄肖雨 郭立杰 张海丛 刘志权 王翀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62-1566,共5页
目的探讨ABCB11(胆汁酸盐输出泵,BSEP)、ABCC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和ABCB4(多药耐药糖蛋白3,MDR3)在胆管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肝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收集收集2010年1月-2017年6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有明确用药史、... 目的探讨ABCB11(胆汁酸盐输出泵,BSEP)、ABCC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和ABCB4(多药耐药糖蛋白3,MDR3)在胆管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肝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收集收集2010年1月-2017年6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有明确用药史、经肝穿组织病理诊断为胆管细胞损伤型DILI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混合性肝炎组(混合组,n=40)、胆汁淤积性肝炎组(胆汁淤积组,n=40)及单纯性胆汁淤积组(单纯组,n=32),同时选取20例无胆汁淤积的HBV携带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病例肝穿组织进行BSEP、MDR3、MRP2免疫组化标记,观察三者的阳性表达特点及与病理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对比三亚型组间3种转运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分析3种转运蛋白表达与TBil、DBil、ALP、GGT、TBA之间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SEP、MDR3、MRP2在混合组、胆汁淤积组和单纯组肝组织中均表现为阳性表达减少(F值分别为48. 765、45. 424、77. 434,P值均<0. 05),进一步两两比较,BSEP、MRP2、MDR3在胆汁淤积组表达减弱程度较混合组和单纯组更明显(P值均<0. 05)。BSEP、MRP2、MDR3在胆汁淤积区阳性表达减少越显著,肝细胞胆汁淤积肿胀及羽毛样变性越明显。胆汁淤积组BSEP与TBA值呈中等强度负相关性(r=0. 640,P=0. 008),单纯组MRP2与TBil、DBil值呈中等强度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 597、-0. 643,P值分别为0. 019、0. 011)。结论 BSEP、MDR3、MRP2在胆管细胞损伤型DILI各病理亚型肝组织阳性表达减少,是药物性胆汁淤积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载体蛋白质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引起胆管消失综合征的病理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叶立红 王翀奎 +4 位作者 金鹏 赵亮亮 张海丛 刘志权 唐亚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9-363,共5页
目的比较药物性肝损伤(DILI)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引起的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患者的病理学特征,总结临床鉴别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2018年1月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经肝穿刺病理明确诊断合并VBDS的DILI患者(D-VBDS组) 42例... 目的比较药物性肝损伤(DILI)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引起的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患者的病理学特征,总结临床鉴别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2018年1月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经肝穿刺病理明确诊断合并VBDS的DILI患者(D-VBDS组) 42例、PBC患者(P-VBDS组) 43例,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血清学指标等数据,观察病理形态学特征。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组患者均以40~50岁女性多见。D-VBDS组发生皮肤巩膜黄染较P-VBDS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 683,P=0. 017)。肝生化各指标高峰值比较,D-VBDS组TBil(Z=-2. 020,P=0. 043)、DBil (Z=-2. 910,P=0. 004)明显高于P-VBDS组。病理形态学分析显示,P-VBDS组在汇管区炎症、汇管区纤维化、汇管区肉芽肿病理形态学评分高于D-VB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 136、-2. 710、-2. 913,P值分别为0. 002、0. 007、0. 005);肝小叶内形态学评分结果分析显示,D-VBDS组在小叶内炎症、毛细胆管胆栓、活化吞噬细胞的病理形态学评分高于P-VB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 255、-2. 455、-4. 398,P值分别为0. 001、0. 014、<0. 001)。结论肝组织病理形态特点是D-VBDS与P-VBDS较为客观准确的鉴别点,对明确诊断、了解病变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疾病特征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对肥须亚麻蝇幼虫发育积温和头咽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楠 牛晓莉 +3 位作者 梁婕 杨帆 徐红俊 梁文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观察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对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s)幼虫发育积温和头咽骨的影响,探讨利用尸源性蝇类头咽骨形态学指征和积温推测尸体死后间隔时间的可行性。方法自然条件下,用含吗啡的兔肉(取自... 目的观察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对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s)幼虫发育积温和头咽骨的影响,探讨利用尸源性蝇类头咽骨形态学指征和积温推测尸体死后间隔时间的可行性。方法自然条件下,用含吗啡的兔肉(取自用不同剂量盐酸吗啡注射后处死的兔)饲养肥须亚麻蝇幼虫,每隔12h留取幼虫标本,直至离食期。将幼虫烫死并保存。将实验期间的日均温累加计算积温。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出幼虫头咽骨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头咽骨的形态学指征进行测定。结果 (1)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肥须亚麻蝇幼虫的积温和历期。(2)自然条件下,幼虫口钩和咽骨的面积进入三龄期后维持基本恒定,而头咽骨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均随积温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直至三龄期结束。幼虫口钩、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达到最大值的积温明显大于二者面积达到最大值的积温。结论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显著改变了肥须亚麻蝇幼虫发育积温,但肥须亚麻蝇幼虫口钩和咽骨的骨化面积、平均光密度均随积温的增加而增加,呈现良好的线性趋势,并一直维持到三龄期后,它们结合积温可推测死后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条件 积温 肥须亚麻蝇 吗啡 死后间隔时间 头咽骨 骨化面积 平均光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西汀减轻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炎症损伤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建平 李付平 +5 位作者 徐昭娟 白建英 杨江霞 张秀芬 李翠轻 赵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39-2142,共4页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脑出血大鼠的干预作用以及对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以及长春西汀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均通过注射VII型胶原酶的方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长春西汀低剂...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脑出血大鼠的干预作用以及对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以及长春西汀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均通过注射VII型胶原酶的方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长春西汀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0.5、1.0和1.5 mg/kg长春西汀,每天1次,共给药7 d。给药完成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称重法计算脑组织的含水量,检测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脑出血组相比,给予长春西汀干预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脑组织中TLR4、NF-κB、ICAM-1与VCAM-1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长春西汀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以及ICAM-1与VCAM-1的表达来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脑出血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期对宁夏六盘山冷凉地区黄芩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建军 石悄然 +3 位作者 毛福英 林丽珍 王建寰 赵云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33-37,44,共6页
为确定采收期对宁夏六盘山冷凉地区黄芩质量的影响,以甲醇-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4 nm,建立黄芩药材HPLC指纹图谱,指认并测定指纹图谱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含量。结果表明,在9月20日以后采收的... 为确定采收期对宁夏六盘山冷凉地区黄芩质量的影响,以甲醇-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4 nm,建立黄芩药材HPLC指纹图谱,指认并测定指纹图谱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含量。结果表明,在9月20日以后采收的黄芩样品中黄芩苷与汉黄芩苷含量较高,且指纹图谱共有峰总峰面积最大。黄芩素、汉黄芩素与千层纸素A在7—8月采收的样品中含量较高。说明宁夏六盘山冷凉地区栽培的黄芩宜在9月20日左右采收,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价不同采收时期黄芩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采收期 HPLC指纹图谱 质量 宁夏六盘山冷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不同类型胆管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8
作者 张天鹏 叶立红 +2 位作者 高红霞 董金红 王翀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65-1672,共8页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类型胆管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生化、病理、病程及预后特点。方法 选取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5年3月-2020年10月经肝穿刺组织病理明确诊断为胆管损伤型DILI 4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历次实验室检...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类型胆管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生化、病理、病程及预后特点。方法 选取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5年3月-2020年10月经肝穿刺组织病理明确诊断为胆管损伤型DILI 4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历次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预后情况,并对肝脏病理形态进行半定量评分,对比分析4例患者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胆管损伤型DILI女性患者多见,多数预后较好。胆管损伤的部位、级别、范围及再生修复不同,其相应的临床症状、肝生化指标及预后亦不同。结论 肝穿刺组织病理仍然是胆管损伤型DILI明确诊断、了解病变损伤情况及判断预后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胆汁淤积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白芍总苷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清 甄亚钦 +4 位作者 曹文利 高乐 王迎春 张雪静 牛丽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25-3028,共4页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白芍总苷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柴胡皂苷组(500mg/kg)、白芍总苷组(500 mg/kg)、柴胡皂苷白芍总苷配伍组(柴胡皂苷、白芍总苷各500mg/kg)、苯巴比妥组(80mg/kg)...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白芍总苷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柴胡皂苷组(500mg/kg)、白芍总苷组(500 mg/kg)、柴胡皂苷白芍总苷配伍组(柴胡皂苷、白芍总苷各500mg/kg)、苯巴比妥组(80mg/kg)。除苯巴比妥组连续4d腹腔注射给药外,其他各组均连续15d灌胃给药。采用Cocktail探针底物与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HPLC测定肝微粒体中各探针底物的代谢消除率,评价各组对肝微粒体CYP450酶活性的影响;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水平,测定肝组织内MDA、SOD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柴胡皂苷组CYP2E1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柴胡皂苷白芍总苷配伍组CYP450各同工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变化;柴胡皂苷组、白芍总苷组、柴胡皂苷白芍总苷配伍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且肝组织内MDA水平增加,SOD水平下降(P<0.05)。结论柴胡皂苷可升高CYP2E1的活性,柴胡皂苷白芍总苷配伍后可影响柴胡皂苷提高CYP2E1活性的作用,柴胡皂苷、白芍总苷单独或配伍给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 白芍总苷 肝微粒体 CYP450酶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法的防风药材及其伪品的鉴别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丹 木盼盼 +5 位作者 郭梅 郑开颜 李国川 侯芳洁 郭龙 郑玉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3-379,共7页
为对防风药材及其伪品进行鉴别,利用高效液相法(HPLC)对防风药材及其伪品中4个色原酮类成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矛酚苷)的含量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其化学指纹图谱,标定了其中的9个共有峰,相似度分析结果发现各批... 为对防风药材及其伪品进行鉴别,利用高效液相法(HPLC)对防风药材及其伪品中4个色原酮类成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矛酚苷)的含量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其化学指纹图谱,标定了其中的9个共有峰,相似度分析结果发现各批次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在0.087~0.997之间,说明防风及其伪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在此基础上,以4个色原酮类成分作为原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HPLC法可将正品防风和伪品防风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揭示了防风及其伪品在化学定量指标之间的差异,为防风药材质量和真伪进行客观综合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法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通过抑制肝脏纤维化及炎症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江霞 白建英 +3 位作者 李付平 张秀芬 徐昭娟 赵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0-1135,共6页
目的:探讨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对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花色苷进行干预后,测量小鼠肝脏重量,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目的:探讨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对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花色苷进行干预后,测量小鼠肝脏重量,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肝脏组织经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小鼠组织形态、脂滴沉积和胶原纤维增生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IL-10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脏组织中巨噬细胞、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情况及肝脏组织趋化因子CCL7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能显著抑制由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肝重、ALT、AST、TG、TC及LDL-C的增高;肝脏切片染色显示花色苷能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纤维化及炎性细胞的浸润;花色苷能降低肝脏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及炎性趋化因子CCL7和MCP-1的水平。结论:白刺果提取物花色苷显著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中的炎性因子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并降低炎性趋化因子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来源的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
12
作者 田秀丽 乔莲 裴明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232-236,共5页
目的分析3种不同来源的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外泌体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构建大鼠RIF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 目的分析3种不同来源的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外泌体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构建大鼠RIF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mniotic fluid MSC,AFMSC)-外泌体(exosomes,Ex)组(AFE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SC,UC-MSC)-Ex组(UCE组)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al MSC,PMSC)-Ex组(PE组)。AFE组、UCE组和PE组分别在术后24 h通过尾静脉注射250μg对应外泌体,之后每隔2 d注射1次,共注射3次。于规定时间对大鼠体质量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分析。治疗14 d后处死大鼠,对肾脏组织中胶原沉积、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Α1(type I collagenΑ1,COL1A1)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ine oxidase like protein 2,LOXL2)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分析,综合评价MSC外泌体对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抑制效果。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结构破坏严重,炎性因子、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大量生成,模型组、AFE组、UCE组和PE组大鼠体质量、E-cadherin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降低,血清尿氮素、血清肌酐、肾组织胶原容积分数、N-cadherin、TGF-β1、α-SMA、COL1A1和LOXL2蛋白质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3种不同来源的围产期MSC外泌体干预后,AFE组、UCE组和PE组大鼠肾脏组织得到部分恢复,炎性因子、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生产减少。大鼠体质量、E-cadherin蛋白质表达量显著升高,血清尿氮素、血清肌酐、肾组织胶原容积分数、N-cadherin、TGF-β1、α-SMA、COL1A1和LOXL2蛋白质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3个治疗组比较,UCE组大鼠体质量、肾脏结构、炎症浸润等改善最明显。结论3种不同来源的围产期MSC外泌体均可减轻大鼠肾组织病理性损伤,延缓大鼠RIF的进程,其中脐带MSC外泌体延缓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肾间质纤维化 尿氮素 肌酐 胶原容积分数 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