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炔草胺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贵启 司长俊 郭双梅 《河北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了戊炔草胺对杂草和草坪草的毒力。结果表明:播后苗前,用50%戊炔草胺可湿性粉剂344.7-849.2 g/hm2喷洒土壤,对马唐、牛筋草、稗、雀麦和反枝苋的鲜重抑制率达90%以上;苗后早期用药,对草坪的安全性明显好于...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了戊炔草胺对杂草和草坪草的毒力。结果表明:播后苗前,用50%戊炔草胺可湿性粉剂344.7-849.2 g/hm2喷洒土壤,对马唐、牛筋草、稗、雀麦和反枝苋的鲜重抑制率达90%以上;苗后早期用药,对草坪的安全性明显好于播后苗前用药,对白三叶的安全性高于黑麦草、高羊茅、剪股颖和早熟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炔草胺 生物测定 室内毒力 杂草 草坪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性二元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海连 刘鹏 +4 位作者 吕国华 刘栋 花成文 赵军龙 苟小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8-321,332,共5页
以三聚氯氰,2,2,6,6-四甲基哌啶-4-醇为原料得到中间体化合物2,4-二(哌啶-4-氧基)-6-氯-s-三嗪化合物(Ⅱa和Ⅱb),再与2-羟基苯并三唑类衍生物(Ⅲa,Ⅲb和Ⅲc)反应,得到6个二元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化合物(Ⅳ)。用1HNMR、IR和ESI-HRMS确定了... 以三聚氯氰,2,2,6,6-四甲基哌啶-4-醇为原料得到中间体化合物2,4-二(哌啶-4-氧基)-6-氯-s-三嗪化合物(Ⅱa和Ⅱb),再与2-羟基苯并三唑类衍生物(Ⅲa,Ⅲb和Ⅲc)反应,得到6个二元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化合物(Ⅳ)。用1HNMR、IR和ESI-HRMS确定了目标产物的结构。初步研究了其紫外吸收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光稳定性能。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在360 nm左右均有较强的吸收,最大摩尔消光系数ε分别为3.67×105、4.06×105、4.22×105、3.99×105、4.65×105,5.31×105L·mol-1·cm-1;6种光稳定剂的热和光稳定性能良好,其光稳定剂失重1%(质量分数)时的温度依次为:210、225、224、238、181和185℃,当掺杂光稳定剂化合物的样品的质量分解率达到10%的时候,所需要时间大于1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阻胺光稳定剂 2 2 6 6-四甲基哌啶 苯并三唑 三嗪 橡塑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L-组氨酸离子交换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铁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丹丹 王嘉楠 倪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09-311,共3页
为探讨一种测定水中痕量铁新方法,以Sehiff碱水杨醛缩L-组氨酸为显色剂,对离子交换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铁的可行性及测定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醛L-组氨酸为显色剂离子交换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检测的最大吸收波长... 为探讨一种测定水中痕量铁新方法,以Sehiff碱水杨醛缩L-组氨酸为显色剂,对离子交换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铁的可行性及测定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醛L-组氨酸为显色剂离子交换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检测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3nm,检测溶液的pH值用0.1mol/L HCl溶液调节,Fe(Ⅲ)含量在0~700ug/L时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7.23u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5.94×10^5L/(mol·cm),灵敏度比溶液相分光光度法提高290倍。水杨醛缩L-组氨酸为显色剂离子交换树脂相分光光度法对水样中铁含量的测定值与原子吸收法测定值无显著差异。说明水杨醛缩L-组氨酸为显色剂离子交换树脂相分光光度法可应用于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相分光光度法 Fe(Ⅲ) 水杨醛缩L-组氨酸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吡啶二羧酸合成尾气吸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兵兵 任建坡 +1 位作者 沈志红 蒋志强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76,102,共4页
2,3-吡啶二羧酸合成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氯气,必须完全除去氯气,尾气才可达标排放。采用亚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尾气吸收液进行对照实验,并考察了影响尾气吸收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吸收氯气效果优于氢氧化钠,适当降... 2,3-吡啶二羧酸合成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氯气,必须完全除去氯气,尾气才可达标排放。采用亚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尾气吸收液进行对照实验,并考察了影响尾气吸收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吸收氯气效果优于氢氧化钠,适当降低流速以及提高吸收液浓度有利于吸收氯气。用3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吸收液p H可最大程度发挥亚硫酸钠吸收氯气的能力,每50 g喹啉反应对应需要300 g 20%亚硫酸钠和500 g 30%氢氧化钠吸收尾气中的氯气。整个反应中尾气未检测到氯气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吸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吡啶二羧酸 氯气 亚硫酸钠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修饰金属催化材料在电解水析氢领域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纪烈义 任建坡 张庆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4,共5页
氢能被公认为未来最有前景的能源之一,电解水析氢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制氢方法备受关注。疏松多孔的聚苯胺作为催化剂载体、模板或纳米掺杂颗粒与具有低析氢过电压、高电流密度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相结合,能有效增大... 氢能被公认为未来最有前景的能源之一,电解水析氢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制氢方法备受关注。疏松多孔的聚苯胺作为催化剂载体、模板或纳米掺杂颗粒与具有低析氢过电压、高电流密度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相结合,能有效增大活性比表面积、增加活性位点、提供导电通道,从而降低金属催化剂的析氢过电位,提高电解水析氢活性。综述了近年来聚苯胺修饰金属催化剂在电解水析氢领域的发展动态,指出电解水析氢负载型催化剂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电解水析氢 电催化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