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粪便来源双歧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路江浩 贾晓蒙 杨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4,共6页
为了筛选具有益生特性的优良菌株,该研究从健康婴儿粪便中分离筛选双歧杆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及全基因组测序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人工胃肠液耐受实验、抗生素耐药... 为了筛选具有益生特性的优良菌株,该研究从健康婴儿粪便中分离筛选双歧杆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及全基因组测序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人工胃肠液耐受实验、抗生素耐药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对其进行生物学表征。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双歧杆菌BAL531,经鉴定,该菌株为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其对14种常见肠道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9种常用抗生素敏感,经人工胃肠液处理后存活率均在55%以上,无口服及腹腔注射毒性反应。综上,乳双歧杆菌BAL531具有较好的胃肠液耐受性,并能够抑制肠道致病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作为一株潜在的优良益生菌菌株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婴儿 粪便 益生菌 筛选 鉴定 生物学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RI评价失眠障碍患者相关脑区脑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珂珂 武肖玲 +8 位作者 李中林 邹智 谷宇昂 贾淑蕾 张雪怡 张淼 李昊 杨玲 李永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188,206,共6页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睡眠障碍,长期失眠会导致日间功能障碍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也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ID已成为影响公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睡眠障碍,长期失眠会导致日间功能障碍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也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ID已成为影响公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手段,可以反映大脑的生理或病理功能状态,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ID患者脑区功能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ID患者在杏仁核、海马、额叶等多个脑区存在功能异常,通过fMRI技术,研究者能够观察到这些脑区在ID患者中的神经元活动变化。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采用基于fMRI分析评估ID患者相关脑区脑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索ID的神经病理学机制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影像学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相关脑区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介导的不同饮食模式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卢涵 赵可新 +2 位作者 薛玉玲 马新颖 王世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0-338,共9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种由于尿酸生成与排泄失衡所导致的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痛风及肾功能损伤。目前我国HUA/痛风的患病率逐年提升,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UA/痛风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种由于尿酸生成与排泄失衡所导致的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痛风及肾功能损伤。目前我国HUA/痛风的患病率逐年提升,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UA/痛风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相比存在失调现象,而不同饮食模式可介导肠道菌群影响尿酸水平。本文详细阐述了HUA/痛风病人的肠道菌群特征以及肠道菌群对尿酸的代谢机制,为HUA/痛风的预防、提早诊断和辅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总结了不同饮食模式对尿酸水平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指导患者通过调整饮食模式有效预防并延缓HUA/痛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肠道菌群 饮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改善老年人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博彤 李明煜 +5 位作者 薛源 蒲晓璐 甄翱翾 路江浩 朱宏 崔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50-358,共9页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由于肠道菌群失衡所引起的老年人罹患疾病的风险增加,日益受到关注。益生菌可通过竞争黏附位点、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保护肠黏膜并重建肠道菌群结构,从而缓解老年人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疾病。该文...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由于肠道菌群失衡所引起的老年人罹患疾病的风险增加,日益受到关注。益生菌可通过竞争黏附位点、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保护肠黏膜并重建肠道菌群结构,从而缓解老年人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疾病。该文总结了肠道菌群组成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老年人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疾病及改善途径,重点阐述了近几年益生菌在改善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和作用机制,以期为益生菌的合理使用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老年人 肠道菌群 疾病改善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B11调控肠道屏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贾晓蒙 路江浩 +6 位作者 李思童 李旭阳 贾洪利 梁丛丛 霍文敏 郭润晴 杨玲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文章以肠道菌群体外批量发酵系统与HT-29细胞相结合,分析了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11对肠道机械屏障的调控及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巨噬细胞RAW264.7影响,探讨B11对免疫... 文章以肠道菌群体外批量发酵系统与HT-29细胞相结合,分析了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11对肠道机械屏障的调控及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巨噬细胞RAW264.7影响,探讨B11对免疫屏障的调控。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B11可在体外发酵条件下拮抗ETEC对HT-29的损伤,提高HT-29黏蛋白MUC2和MUC5AC、紧密连接蛋白ZO-2、Claudin-1和Occudin的mRNA相对表达率至3.78、1.75、4.86、4.06和3.29。经过B11菌悬液处理RAW264.7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提升(17.48±2.49)%,吞噬率提升(21.63±9.85)%,促进了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分泌(P<0.05)。可知,两歧双歧杆菌B11能够增强肠道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 肠道屏障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免疫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全基因组测序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彦位 杨玲 +6 位作者 路江浩 严超 仵红岩 李玲 刘明月 齐世华 何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44-450,共7页
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在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益生菌都是乳酸菌。近年来,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蓬勃发展,大大促进了乳酸菌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基于乳酸菌的全基因组信息可以系统... 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在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益生菌都是乳酸菌。近年来,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蓬勃发展,大大促进了乳酸菌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基于乳酸菌的全基因组信息可以系统且全面地了解菌株的代谢特征、潜在的益生功能与应用方向,可以更加准确地探究乳酸菌的遗传、进化和分类。乳酸菌安全性评价程序要求在基因组水平检索是否存在耐药、毒力和致病性相关基因,并判定相关基因是否可水平转移。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比较不同代次菌株基因组中基因序列和结构差异,可高效、完整地判定乳酸菌在产业化应用过程中的遗传性和稳定性。在全基因组信息基础上,重构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可模拟并预测菌体细胞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能系统地指导菌株的代谢工程策略。本文对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乳酸菌代谢特性、遗传进化、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乳酸菌基因组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基因组学 安全性 稳定性 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 (GS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S131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旭阳 郭润晴 +4 位作者 路江浩 鄢梦洁 张鹏 刘明月 杨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7-252,共6页
该实验旨在研究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131调节免疫力的功能,并对其提升免疫力的作用机制进行解析。首先,对菌株定殖肠道和产胞外多糖的能力进行评价;然后,通过细胞实验检测菌株对巨噬细胞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 该实验旨在研究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131调节免疫力的功能,并对其提升免疫力的作用机制进行解析。首先,对菌株定殖肠道和产胞外多糖的能力进行评价;然后,通过细胞实验检测菌株对巨噬细胞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吞噬及对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S131具有较好的黏附能力,可以高产胞外多糖。其处理RAW264.7细胞后其相对增殖率和吞噬率分别为131.11%和115.13%,且可促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IL-12细胞因子。综上所述,嗜热链球菌S131可黏附于肠道,可高产胞外多糖,同时可激活巨噬细胞,引起生理性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能够用于提升免疫力功能食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131 RAW264.7细胞 肠道定殖 调节机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条件下不同乳酸菌对旅行者腹泻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思童 贾晓蒙 +5 位作者 路江浩 郭红敏 刘明月 孙策 任磊 杨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0,共6页
为探究乳酸菌对旅行者腹泻(TD)的干预机制,该研究采用HT-29细胞及肠道菌群批量发酵模拟系统考察乳酸菌拮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损伤肠道屏障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45、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 为探究乳酸菌对旅行者腹泻(TD)的干预机制,该研究采用HT-29细胞及肠道菌群批量发酵模拟系统考察乳酸菌拮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损伤肠道屏障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45、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28、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519、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BAL531及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131、S709能够抑制ETEC生长并特异性缓解其造成水通道蛋白(AQP-3)、紧密连接蛋白、黏蛋白(MUC2、MUC5AC)表达下调,同时对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上调和肠上皮细胞凋亡有一定缓解作用。菌株S131抑制ETEC生长和促进HT-29细胞增殖的效果最好,菌株LP45使AQP-3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显著提升(2.77±0.60)倍(P<0.05),菌株S869使IL-8分泌显著下降(35.07±3.19)%(P<0.05),菌株LP45和S709使MUC2、MUC5AC(mRNA)相对表达分别显著提升(2.39±0.15)、(1.89±0.21)倍(P<0.05);菌株S869分别使ZO-1、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显著上调(15.24±0.93)倍、(9.06±0.09)倍(P<0.05),菌株LR519和BAL531分别使ZO-2 mRNA相对表达显著上调(14.83±1.60)、(13.27±1.01)倍(P<0.05)。综上,乳酸菌可缓解ETEC造成的肠道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旅行者腹泻 干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乳中SPME-GC-MS检测丁酸及应用
9
作者 宋保阔 张栋 +2 位作者 杨玲 贾晓蒙 王世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57,共7页
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以内标法测定发酵乳制品中丁酸含量的萃取方法。以5株乳酸菌发酵脱脂乳所得发酵乳制品为原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丁酸浓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 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以内标法测定发酵乳制品中丁酸含量的萃取方法。以5株乳酸菌发酵脱脂乳所得发酵乳制品为原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丁酸浓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发酵乳制品短链脂肪酸丁酸定量检测方法的最优萃取条件。得到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温度48℃、萃取时间28 min、加盐量为1.65 g、样品质量为5.8 g。并用优化后的检测方法测定5株乳酸菌发酵脱脂乳所得发酵乳的挥发性成分及丁酸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丁酸 发酵乳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