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FSHR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分析
1
作者 马世波 田启超 刘爱菊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0-13,共4页
为探究FSHR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使用在线生物软件和分析程序对山羊FSHR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结构域、信号肽、高级结构、蛋白互作网络、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山羊FSHR基因共编码695个氨基酸... 为探究FSHR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使用在线生物软件和分析程序对山羊FSHR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结构域、信号肽、高级结构、蛋白互作网络、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山羊FSHR基因共编码695个氨基酸,其蛋白顺序与绵羊、黄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8.27%、97.27%。山羊FSHR蛋白是1种不稳定、亲水性的分泌型蛋白,蛋白构象丰富,包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主要分布于内质网中(比例为44.4%);高级结构中α-螺旋比例为29.93%,β-折叠比例为18.71%,无规卷曲比例为51.37%,整个肽段中无规卷曲占比最大;与LHB、CGA、TSHB、CYP19、AMH、CYP17A1等10个蛋白发生互作。结论:山羊FSHR蛋白为亲水性跨膜蛋白,与10个蛋白发生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FSHR基因 理化性质 互作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CREBRF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萌 刘爱菊 +5 位作者 李闰婷 李玉华 李林 聂晓宁 王林青 陈龙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9-1609,共11页
【目的】对绵羊Luman/CREB3募集因子(CREBRF)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其在绵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探究CREBRF基因在绵羊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绵羊卵巢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和克隆绵羊CREBRF基因完整... 【目的】对绵羊Luman/CREB3募集因子(CREBRF)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其在绵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探究CREBRF基因在绵羊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绵羊卵巢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和克隆绵羊CREBRF基因完整CDS区序列,并进行相似性比对、系统进化树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REBRF基因在绵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绵羊CREBRF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920 bp,编码639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绵羊CREBRF氨基酸序列与山羊、牛、人、小鼠、猪、犬、马、鸡、鸭和斑马鱼的相似性分别为99.8%、99.1%、95.4%、93.6%、98.3%、97.5%、98.4%、88.0%、87.5%和61.3%。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绵羊与山羊、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斑马鱼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绵羊CREBRF蛋白分子式为C_(3126)H_(4914)N_(858)O_(1056)S_(21),分子质量为72.08 ku,等电点(pI)为4.77,半衰期为30 h,肽链N-端为蛋氨酸(Met),不稳定系数为54.83;CREBRF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内,不具备跨膜性,无信号肽,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CREBRF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47.57%)为主,其次为α-螺旋(37.09%)。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REBRF基因在绵羊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心脏、肾脏和卵巢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本试验获得了绵羊CREBRF基因CDS区全长序列,并初步研究了其组织表达规律,为研究绵羊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及提高繁殖力等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CREBRF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加工及零售环节中分离的沙门氏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邱青璐 王铄 +3 位作者 张召兴 刘冬 崔海明 张艳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6,共7页
为了研究河北省承德地区鸡肉加工及零售环节中沙门氏菌致病性、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对2021-2022年采集自河北省承德地区鸡屠宰场、加工厂及零售样品257份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玻板凝集试... 为了研究河北省承德地区鸡肉加工及零售环节中沙门氏菌致病性、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对2021-2022年采集自河北省承德地区鸡屠宰场、加工厂及零售样品257份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玻板凝集试验、PCR方法及K-B药敏纸片法检测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情况。结果显示,从257份样品中分离到70株致病性沙门氏菌,70株沙门氏菌中有12种血清型,其中以肠炎沙门氏菌(24.3%)、鼠伤寒沙门氏菌(21.4%)、都柏林沙门氏菌(17.1%)为流行优势血清型;毒力质粒基因spvA、spvB、spvC、spvR检出率在12.9%~88.6%之间,毒力岛基因SPI-1 SPI-2、SPI-3、SPI-5检出率在27.0%~90.0%之间;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磺胺间氧嘧啶等7种药物耐药率在51.4%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5.7%~40%之间,以耐10(15.0%)、9(20.0%)、8(17.1%)种药物为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TetA、TetM、TetR、aac(3)-Ⅰv、aac(6′)-Ⅰb检出率在45.7%~97.1%之间,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在8.6%~17.1%之间,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除酰胺醇类、多黏菌素类)基本呈正相关。结果表明,从承德地区鸡肉加工及零售环节中分离的70株致病性沙门氏菌具有多种血清型、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性严重,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沙门氏菌 致病性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貉腹泻性奇异变形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石建存 刘冬 +2 位作者 张召兴 高桂生 史秋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2-77,共6页
为明确引起仔貉腹泻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特征,本研究于2017年-2020年采集秦皇岛、唐山、石家庄、沧州地区患腹泻病仔貉的肛拭子、粪便以及死亡的仔貉肝脏病料组织283份,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和PCR方法对采集的病料组织进行奇异变形杆菌(Pro... 为明确引起仔貉腹泻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特征,本研究于2017年-2020年采集秦皇岛、唐山、石家庄、沧州地区患腹泻病仔貉的肛拭子、粪便以及死亡的仔貉肝脏病料组织283份,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和PCR方法对采集的病料组织进行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试验、PCR方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奇异变形杆菌致病性、毒力基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09株P.mirabilis,其中78株P.mirabilis对小鼠具有不同致病性,其死亡率在40%~100%之间,毒力基因ureC、zapA、mrpA、ucaA、rsbA、pmfA、atfA检出率在79.5%~100%之间,其它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在43.6%~47.4%之间;78株致病性P.mirabilis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新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率在41.0%以上,对其它药物的耐药率在5.1%~30.8%之间,以耐10、11、12种药物的分离菌株为主,耐药基因Sul1、Sul2、adA、aac(6')-Ib、TetA、TetM检出率在48.7%~79.50%之间,其它耐药基因检出率在2.6%~16.7%之间,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首次报道致仔貉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的致病性、毒力基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等生物特性,为今后仔貉腹泻性奇异变形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貉 腹泻 奇异变形杆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α-淀粉酶活性提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白静 王君 +1 位作者 李末 宋立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58-162,共5页
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酶,作用于淀粉分子的α-1,4糖苷键,降低淀粉黏度。作为动物饲料中常用的添加剂,α-淀粉酶能够弥补动物淀粉酶的不足,加速饲料中淀粉糖化过程,提高淀粉糖化效率和麦芽糖得率,提升饲料饲用价值。从生物活性和可获得性... 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酶,作用于淀粉分子的α-1,4糖苷键,降低淀粉黏度。作为动物饲料中常用的添加剂,α-淀粉酶能够弥补动物淀粉酶的不足,加速饲料中淀粉糖化过程,提高淀粉糖化效率和麦芽糖得率,提升饲料饲用价值。从生物活性和可获得性来看,微生物来源的α-淀粉酶最具应用潜力,而细菌α-淀粉酶具有更突出的优势。深入研究细菌α-淀粉酶可提高淀粉利用率,进而改善动物生长。文章综述了α-淀粉酶的来源、细菌α-淀粉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细菌α-淀粉酶活性提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细菌α-淀粉酶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淀粉酶 细菌 催化机制 活性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R 1介导TGF-β/Smad信号通路对绵羊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悦欣 刘爱菊 +4 位作者 马晓菲 郑忠 胡伯欣 智云霞 田树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35-3347,共13页
旨在探究TGFβR1介导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绵羊颗粒细胞功能的机制。本试验收集绵羊卵巢颗粒细胞,通过构建pcDNA3.1(+)-TGFβR1和pcDNA3.1(+)-SMAD4过表达质粒载体及shRNA-TGFβR1和shRNA-SMAD4干扰表达质粒载体,对绵羊颗粒细胞中TGF... 旨在探究TGFβR1介导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绵羊颗粒细胞功能的机制。本试验收集绵羊卵巢颗粒细胞,通过构建pcDNA3.1(+)-TGFβR1和pcDNA3.1(+)-SMAD4过表达质粒载体及shRNA-TGFβR1和shRNA-SMAD4干扰表达质粒载体,对绵羊颗粒细胞中TGFβR1和SMAD4基因分别进行过表达和干扰,利用CCK-8细胞增殖检测、流式细胞术、Annexin-V FITC/PI双染技术检测绵羊颗粒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功能,并结合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GFβR1、SMAD4的mRNA水平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及TGF-β/Smad信号通路中TGFβR1、TGFβR2、SMAD2/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过表达TGFβR1和SMAD4均极显著促进颗粒细胞从G0/G1期进入S期的能力(P<0.01)、颗粒细胞增殖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1),抑制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P<0.01)。干扰TGFβR1和SMAD4均极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P<0.01),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TGFβR1可促进TGF-β/Smad信号通路中TGFβR1、TGFβR2及SMAD2/3磷酸化水平(P<0.01),并极显著促进SMAD4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干扰TGFβR1则显著抑制TGFβR1、TGFβR2(P<0.01)及SMAD2/3的磷酸化水平(P<0.05),并抑制SMAD4的蛋白表达(P<0.01);过表达SMAD4则会显著促进TGFβR1蛋白的表达(P<0.01)。研究表明,TGFβR1促进绵羊颗粒细胞的增殖及周期进程,抑制颗粒细胞凋亡,通过介导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2/3及SMAD4的表达正向调控绵羊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周期,并负向调控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R1 绵羊 颗粒细胞 TGF-Β/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浊红球菌LPD0628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学婧 白静 +5 位作者 韩靖轩 柏潇萌 韩然 李泊颖 郝雅如 张兆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87,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浑浊红球菌PD630 (Rhodococcus opacus PD630) LPD06283蛋白的结构与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PD06283蛋白的理化性质、亲水性、疏水性、双性α螺旋、同源性、信号肽、跨膜区、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磷酸化修饰... 试验旨在探究浑浊红球菌PD630 (Rhodococcus opacus PD630) LPD06283蛋白的结构与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PD06283蛋白的理化性质、亲水性、疏水性、双性α螺旋、同源性、信号肽、跨膜区、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磷酸化修饰位点、相互作用蛋白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LPD06283蛋白是一种稳定酸性亲水蛋白,N端疏水区形成双性α螺旋,与红球菌RHA1 (Rhodococcus jostii RHA1) MLDS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无信号肽和跨膜区;LPD06283蛋白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81.88%)、β转角(3.62%)和无规则卷曲(14.49%)构成,N端存在一个载脂蛋白结构域,三级结构采用综合法预测得到且质量较高;LPD06283蛋白含有19个磷酸化位点,相互作用最强的蛋白质是XRE家族DNA结合蛋白。研究表明,LPD06283蛋白可能参与浑浊红球菌的脂质代谢,可作为微生物油脂研发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D06283蛋白 浑浊红球菌PD630 微生物油脂 蛋白结构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