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集诱导发光效应材料制备及其智能响应性——综合化学实验设计
1
作者 董翠芳 张雪琪 +3 位作者 郑温馨 胡宾 李耀坤 刘长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选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的典型分子四苯乙烯醛(TPA)和壳聚糖(CS)为原料,利用醛基和氨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亚胺键制备AIE材料。利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AIE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亚胺键的“动态可逆”对AIE材料酸碱响应进行探... 选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的典型分子四苯乙烯醛(TPA)和壳聚糖(CS)为原料,利用醛基和氨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亚胺键制备AIE材料。利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AIE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亚胺键的“动态可逆”对AIE材料酸碱响应进行探究。该实验操作过程简单、AIE效应明显、动态响应速度快,有助于学生理解有机反应机理和响应性能、掌握仪器表征和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开展全过程科学研究的能力。该综合实验将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超分子化学和仪器分析等学科知识集合于一体,内容丰富,难度适中,适合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阶段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动态亚胺键 酸碱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花色苷的抗酸性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微球的缓释研究
2
作者 李煦 储若晴 +3 位作者 刘欣茹 刘长霞 叶霞 范小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2-160,共9页
为拓宽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应用范围,构筑可食用的花色苷(ACNs)递送体系,采用反相乳液法,以玉米油为连续相,水杨醛(SA)为交联剂,制备了具有抗酸性能的载ACNs羧甲基壳聚糖(CMCS)凝胶微球(ACNs/CMCS-SA),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研究了其稳定性... 为拓宽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应用范围,构筑可食用的花色苷(ACNs)递送体系,采用反相乳液法,以玉米油为连续相,水杨醛(SA)为交联剂,制备了具有抗酸性能的载ACNs羧甲基壳聚糖(CMCS)凝胶微球(ACNs/CMCS-SA),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研究了其稳定性、溶胀性能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ACNs/CMCSSA具有微米级粒径,表面光滑呈圆形;ACNs/CMCS-SA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溶胀和缓释过程展现pH响应性;ACNs的释放行为符合Weibull模型,pH7和9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复合释放机制控制,pH3和5时为菲克扩散和Case Ⅱ transport(0级-溶胀依赖性释放)联合释放机制控制。ACNs/CMCS-SA制备方法简单,过程绿色;对ACNs展现良好的胃酸保护和肠道释放性能,为环境友好型药物包封材料的开发和ACNs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ACNs) 释放性能 动力学 PH 响应 反相乳液法 凝胶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灰基分子筛的制备及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3
作者 石磊 王倩 +4 位作者 赵晓胜 刘宏臣 车远军 段玉 李庆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50-661,共12页
针对油页岩灰基分子筛的类型和结构与其吸附染料分子能力间构效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以北票油页岩灰(BPA)为原料制备了NaP1、NaX和NaA三种不同类型的分子筛,并将其用于吸附亚甲基蓝(MB),考察了分子筛用量、MB初始浓度、pH、吸附温度和时间... 针对油页岩灰基分子筛的类型和结构与其吸附染料分子能力间构效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以北票油页岩灰(BPA)为原料制备了NaP1、NaX和NaA三种不同类型的分子筛,并将其用于吸附亚甲基蓝(MB),考察了分子筛用量、MB初始浓度、pH、吸附温度和时间对吸附的影响规律,阐明了分子筛吸附MB过程的吸附机理,明确了不同类型分子筛与其吸附MB能力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对其吸附能力影响较大,在最优化吸附条件下,NaP1、NaX和NaA型分子筛对MB的去除率分别为99.7%、94.5%和96.5%,且均具有良好的可再生重复利用性能。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NaP1型分子筛对MB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熵增过程;NaX和NaA型分子筛对MB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的熵减过程。吸附机理研究表明,静电引力、氢键和孔扩散是分子筛吸附MB过程的主要推动力。可为油页岩灰的资源化利用以及低成本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和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灰 分子筛 亚甲基蓝 吸附机理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花色苷的壳聚糖-水杨醛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煦 董翠芳 +3 位作者 刘长霞 凌含悦 李英 范小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118,共8页
在蓝莓花色苷(ACNs)存在下,以水杨醛为交联剂原位构筑了负载ACNs的壳聚糖水凝胶(ACNs/CS-SA),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研究了其稳定性、溶胀性能和缓释性能。FT-IR和XRD表征结果表明ACNs通过物理包埋均匀分散在水凝胶三维网络结构中;TG-DTG... 在蓝莓花色苷(ACNs)存在下,以水杨醛为交联剂原位构筑了负载ACNs的壳聚糖水凝胶(ACNs/CS-SA),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研究了其稳定性、溶胀性能和缓释性能。FT-IR和XRD表征结果表明ACNs通过物理包埋均匀分散在水凝胶三维网络结构中;TG-DTG表征结果表明凝胶包埋显著提高了ACNs的热稳定性;ACNs/CS-SA的溶胀性能和缓释性能均展现出pH响应性;在pH2.7、4.6、6.7介质中,ACNs/CS-SA 24 h累计释药率分别为74.28%±4.58%、40.72%±4.04%和15.70%±1.71%;释放过程符合Weibull方程,R^(2)分别为0.99405、0.95165和0.99712。鉴于ACNs/CS-SA的pH响应性能和对ACNs热稳定性的提高,本研究有望为新型药物包封材料的开发和ACNs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壳聚糖水凝胶 稳定性 PH响应 缓释性能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叶酸复合凝胶的制备及Pb^(2+)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崔维真 王洪玲 +3 位作者 张红娟 李勇亮 刘长霞 范小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50-2957,共8页
叶酸(FA)通过离子交联壳聚糖构筑了壳聚糖-叶酸水凝胶(CS-FA-HG),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子扫描显微镜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CS-FA-HG对Pb^(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A、壳聚糖醋酸盐(CS-Ac)浓度均为35 mg/mL,Na_(2... 叶酸(FA)通过离子交联壳聚糖构筑了壳聚糖-叶酸水凝胶(CS-FA-HG),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子扫描显微镜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CS-FA-HG对Pb^(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A、壳聚糖醋酸盐(CS-Ac)浓度均为35 mg/mL,Na_(2)CO_(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时,FA钠盐通过静电作用离子交联CS-Ac,形成CS-FA-HG,微观呈枝状纤维结构;在pH 5.0,吸附温度30℃的条件下,80 mg干CS-FA-HG在50 mL初始浓度15 mg/L的Pb^(2+)溶液中,对Pb^(2+)的吸附量为8.14 mg/g;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CS-FA-HG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方面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叶酸 水凝胶 Pb^(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交联壳聚糖构筑新型壁材包囊花椒油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洪玲 崔维真 +2 位作者 刘强 周晨阳 刘长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9-204,共6页
该研究以水杨醛和壳聚糖的席夫碱反应产物为壁材,花椒油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得到花椒油微胶囊产品(Zanthoxylum bungeanum oil microcapsule, ZBOM),表征ZBOM的结构、形貌和粒径并测定了产品的热稳定性,同时探究了壁芯质量比、乳化剂... 该研究以水杨醛和壳聚糖的席夫碱反应产物为壁材,花椒油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得到花椒油微胶囊产品(Zanthoxylum bungeanum oil microcapsule, ZBOM),表征ZBOM的结构、形貌和粒径并测定了产品的热稳定性,同时探究了壁芯质量比、乳化剂质量浓度和蠕动泵进料速度3个因素对包埋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SA-CS壁材通过物理作用包埋花椒油,成功制得球形花椒油微胶囊。优化后工艺为:壁芯质量比1∶0.75,乳化剂质量浓度1.95 g/L,蠕动泵进料速度300 mL/h,此条件下包埋率为(67.2±0.6)%。ZBOM成囊效果好,囊壁光滑,无粘连现象,具有一定热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微胶囊壁材的选择,有望进一步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水杨醛 花椒油 微胶囊 喷雾干燥法 包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O活化过硫酸盐催化降解氧氟沙星
7
作者 周自成 徐大伟 +3 位作者 张士雨 曲炳硕 罗天琦 范小振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uO,并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纳米CuO作为过硫酸盐降解氧氟沙星的活化剂,基于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考察了K_(2)S_(2)O_(8)浓度、水体初始pH值等参数对废水中氧氟沙星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uO,并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纳米CuO作为过硫酸盐降解氧氟沙星的活化剂,基于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考察了K_(2)S_(2)O_(8)浓度、水体初始pH值等参数对废水中氧氟沙星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中氧氟沙星浓度10 mg/L、CuO投加量0.003 0 g/L、K_(2)S_(2)O_(8)投加量1.0 mmol/L、废水初始pH=3.5条件下,氧氟沙星降解率为95.6%。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自由基SO_(4)^(-)·和O_(2)^(-)·是实现氧氟沙星催化降解的活性物种,并给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 过硫酸盐 氧氟沙星 催化降解 活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SiO_(2)改性密胺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苗成朋 郭琳琳 +3 位作者 王洪玲 周自成 李笑笑 韩凯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2-266,共5页
以密胺酯海绵为基体,通过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PDMS)与正硅酸乙酯(TEOS)反应生成低表面能聚硅氧烷(PDMS),利用疏水气相纳米SiO_(2)构造粗糙度,将海绵在PDMS/SiO_(2)复合溶液中充分浸润后取出,干燥固化后制得超疏水亲油海绵。通过红... 以密胺酯海绵为基体,通过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PDMS)与正硅酸乙酯(TEOS)反应生成低表面能聚硅氧烷(PDMS),利用疏水气相纳米SiO_(2)构造粗糙度,将海绵在PDMS/SiO_(2)复合溶液中充分浸润后取出,干燥固化后制得超疏水亲油海绵。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仪等手段对改性海绵的官能团、微观结构和疏水性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海绵疏水性能随着复合溶液中SiO_(2)粒子含量增加而逐渐增加,当SiO_(2)与PDMS质量比为0.3时,海绵的水接触角大于150°,具有超疏水性,可以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并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胺海绵 聚硅氧烷 超疏水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壳聚糖马来酸盐水凝胶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9
作者 李英 李煦 +3 位作者 王洪玲 陈思远 丁俊阳 刘长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0-256,共7页
本实验旨在构筑具有pH响应性能的生物基水凝胶药物缓释载体。以马来酸为离子交联剂,构筑了壳聚糖水凝胶(CS-Ma-Gel);负载模型药物阿莫西林(Am)制备了载药水凝胶(Am/CS-Ma-Gel),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其结构和... 本实验旨在构筑具有pH响应性能的生物基水凝胶药物缓释载体。以马来酸为离子交联剂,构筑了壳聚糖水凝胶(CS-Ma-Gel);负载模型药物阿莫西林(Am)制备了载药水凝胶(Am/CS-Ma-Gel),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并研究了其在不同pH介质中的溶胀性能和药物缓释性能。结果表明,Am较好地分散于CS-Ma-Gel水凝胶中,无分相现象;凝胶溶胀性能和药物缓释性能展现了pH响应性,在pH2.00、4.00、6.86和9.18的介质中,溶胀率分别为800%、2200%、760%和1300%;42 h累计Am释药率分别为24.6%、70.4%、35.7%和50.4%,释药能力与溶胀性能呈现正相关,而且酸性、碱性介质中的溶胀率、释药率高于中性介质。Am/CS-Ma-Gel制备方法简单、绿色,展现两性离子型pH响应水凝胶特性,为开发新型壳聚糖缓释材料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马来酸盐 水凝胶 PH响应 溶胀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冲击包埋ANAMMOX颗粒低温脱氮性能分析
10
作者 吴文婧 曹业启 +6 位作者 张晶 张林华 贺洁雅 王国钊 张佩 郑翔 陈建伟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第9期4945-4954,共10页
针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低温脱氮困难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冷冲击成功强化了ANAMMOX包埋颗粒污泥在不同低温下的脱氮性能(R3).结果表明:23~6°C下,R3颗粒的脱氮效率显著高于未冷冲击的包埋颗粒(R2)和未包埋的ANAMMOX污泥(R1);尤其... 针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低温脱氮困难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冷冲击成功强化了ANAMMOX包埋颗粒污泥在不同低温下的脱氮性能(R3).结果表明:23~6°C下,R3颗粒的脱氮效率显著高于未冷冲击的包埋颗粒(R2)和未包埋的ANAMMOX污泥(R1);尤其在12和6°C下,R3的优势更加显著.R3颗粒比ANAMMOX活性(SAA)和生物量浓度(MLVSS)较高是其维持低温脱氮效率的关键.12和6°C下,R3的SAA是R1的20~22倍、R2的12~14倍;R3的MLVSS高达6059~4732mg/L.这与冷冲击改善了功能菌的代谢增殖、胞外聚合物(EPS)调节能力和EPS中蛋白质(PN)二级结构有关.值得注意的是,R3内Candidatus Brocadi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使其在极端低温下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活性,而颗粒内ANAMMOX菌属和相关耐冷菌属丰度的增加利于调节EPS分泌,提高生物聚集能力.本研究为促进ANAMMOX工艺的低温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凝胶包埋 冷冲击 低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