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骨代谢水平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泽文 褚娜利 +3 位作者 闫石 乔建启 于巧亚 张靖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80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骨髓瘤骨病(MBD)患者骨代谢指标对病情评估及疗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4例初诊MM患者,根据血液离心结果,分为对照组119例(样本自上而下依次为血...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骨髓瘤骨病(MBD)患者骨代谢指标对病情评估及疗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4例初诊MM患者,根据血液离心结果,分为对照组119例(样本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胶体、红细胞),异常组15例(样本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红细胞、胶体、红细胞),根据影像学表现将MBD分为0-4级,0-2级为骨病较轻者,3-4级为骨病较重者,分析两组患者MBD的分级情况,并对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MBD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分析治疗前后血液分离结果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β2-微球蛋白(MG)与骨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0-2级69例,3-4级50例;异常组0-2级5例,3-4级10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血清β2-MG、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骨钙素(O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对照组95例疗效≥部分缓解(PR),其血液分离结果未改变;24例疗效<PR,其中5例血液分离结果转为异常。异常组9例疗效≥PR,血液分离结果均转为正常;6例疗效<PR,其中5例血液分离结果仍为异常。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疗效≥PR的患者β-CTX、β2-MG水平显著降低,而P1NP、OC水平显著升高(均P<0.001);异常组疗效≥PR的患者β-CTX、β2-MG水平亦显著降低(P<0.001,P<0.01),而P1NP、OC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01)。两组疗效<PR的患者各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与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血液分离结果未改变的患者β-CTX、β2-MG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P1NP、OC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而血液分离结果转为异常的患者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异常组治疗后血液分离结果转为正常的患者β-CTX、β2-MG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P1NP、OC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01),而血液分离结果未改变的患者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清β2-MG与β-CTX水平呈正相关(r=0.709,P<0.001),与P1NP、OC水平呈负相关(r=-0.410、-0.412,均P<0.001)。结论:存在血液异常分离结果的MBD患者骨病分级较高、预后较差,与骨吸收指标β-CTX水平显著升高,骨形成指标P1NP、OC水平显著降低,引起更严重的骨代谢动态平衡紊乱密切相关。血液分离结果联合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可作为MBD患者病情、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的综合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分离 骨代谢指标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胸椎椎管内神经节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闫石 冯红卫 +1 位作者 曹立秋 冯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神经节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交感神经节细胞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后纵隔、腹膜后、肾上腺髓质。椎管内神经节细胞瘤临床上较为罕见,好发于颈椎和胸腰椎,以手术治疗为主。河北省沧州市人民院收治1例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术前行胸椎核磁检... 神经节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交感神经节细胞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后纵隔、腹膜后、肾上腺髓质。椎管内神经节细胞瘤临床上较为罕见,好发于颈椎和胸腰椎,以手术治疗为主。河北省沧州市人民院收治1例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术前行胸椎核磁检查,手术行后正中入路肿瘤全切术,经病理诊断为位于胸3~4左侧椎间孔区、椎管内的神经节细胞瘤,HE染色可见基质内散在生长的成熟的神经节细胞,无核分裂像。术后3个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细胞瘤 胸椎 椎管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