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光眼滤过术应用丝裂霉素C后低眼压致黄斑病变1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瑞新 李朝霞 冯雪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5-856,共2页
青光眼术中丝裂霉素C等抗代谢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能因抑制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使术眼长期处于低眼压的水平,导致视力下降、黄斑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本文报道了1例青光眼滤过术应用丝裂霉素C后低眼压致黄斑病变病例及其相应治疗。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手术 丝裂霉素C 低眼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LASIK术后角膜损伤修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牛广增 范玉香 +2 位作者 陈海婷 王志学 赵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LASIK患者114例(228眼)。患者左右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LASIK患者114例(228眼)。患者左右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照组不应用。测定两组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时泪液分泌量、BUT、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和角膜知觉。对上述4个指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前泪液分泌量和BUT分别为(26.35±0.90)mm、(9.88±0.48)s;术后1d分别为(11.59±1.04)mm、(1.76±0.20)s,较术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术后3个月分别为(25.82±0.89)mm、(8.76±0.40)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术前泪液分泌量和BUT分别为(26.59±0.10)mm、(10.06±0.45)s;术后1d、术后3个月时变化趋势与治疗组相同,与治疗组同时期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泪液分泌量和BUT分别为(20.35±0.89)mm、(6.18±0.45)s;对照组分别为(17.24±0.77)mm、(4.71±0.23)s;治疗组两个指标的恢复程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2、3.293,均为P<0.01)。治疗组术前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和角膜知觉分别为(1588.00±173.53)μm、(60.00±0.00)mm;术后1d分别为(254.00±53.29)μm、(0.59±0.04)mm,较术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术后1个月为(208.00±32.58)μm、(15.59±1.81)mm,术后3个月为(588.00±65.18)μm、(41.18±3.44)mm,均低于术前水平(均为P<0.05)。对照组术前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和角膜知觉分别为(1134.00±68.50)μm、(60.00±0.00)mm;术后1d、1个月、3个月时变化趋势与治疗组相同,与治疗组同时期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ASIK术后早期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有利于角膜表面损伤的修复,缓解术后干眼症状;但对于角膜神经的损伤修复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角膜知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霖霞 苏娜 +8 位作者 郭宁宁 白国欣 张云娜 赵晓鹏 纪桂梅 高芳 王光亚 许金秀 高瑞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沧...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底摄片结果,分为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组(no DR,NDR)组,背景期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 DR,BDR)组和增殖期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R,PDR)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相关生化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DR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34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NDR组125例、BDR组118例、PDR组97例,对照组100例。4组间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NDR组、BDR组、 PDR组的病程逐渐增长(P=0. 003), NDR组、 BDR组、 PDR组糖化血红蛋白A1C (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血清胱抑素C (serum cystatin C,Cys-C)、LP-PLA2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5(OH)D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 05); NDR、BDR、PDR组间两两比较,Hb A1c、GA、CysC、LP-PLA2、25(OH)D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HbA1c、GA、Cys-C及LPPLA2与DR呈正相关(P均=0. 000),25(OH)D与DR呈负相关(P=0. 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 A1c、Cys-C、LP-PLA2、25(OH)D与DR及其严重程度均独立相关(P均<0. 05)。结论 25(OH)D、LP-PLA2水平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5(OH)D是其保护因素,而LP-PLA2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干眼症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被引量:6
4
作者 牛广增 范玉香 陈海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1-594,共4页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症较为普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舒适度和视觉质量。我们就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损伤修复对术后干眼症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干眼症 角膜神经 角膜知觉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眼黄斑区OCT的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高瑞新 卫玉彩 李朝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近视眼黄斑区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及其变化特征。方法收集我院屈光门诊18~32岁的近视患者68例(101眼),受试者分为中低度近视组23例(40眼)、高度近视组24例(40眼)、正常对照组正视眼21例(21眼)。分别进行Zeiss-Humphrey光...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近视眼黄斑区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及其变化特征。方法收集我院屈光门诊18~32岁的近视患者68例(101眼),受试者分为中低度近视组23例(40眼)、高度近视组24例(40眼)、正常对照组正视眼21例(21眼)。分别进行Zeiss-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Cirrus Hd-OCT4000)测量,对被检眼的黄斑区进行OCT快速扫描,将黄斑区分为9个区域:中心凹区(A1)、上方内圈(A2)、颞侧内圈(A3)、下方内圈(A4)、鼻侧内圈(A5)、上方外圈(A6)、颞侧外圈(A7)、下方外圈(A8)、鼻侧外圈(A9),分别测定各区域的视网膜厚度,再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A1、A5区视网膜厚度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2、A3区视网膜厚度正常对照组[(322.48±18.90)μm、(306.43±14.98)μm]、中低度近视组[(320.80±15.67)μm、(305.50±15.71)μm]分别与高度近视组[(311.98±16.14)μm、(296.85±18.32)μm]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中低度近视组A4、A6、A7、A8、A9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与高度近视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正常对照组与中低度近视组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黄斑区域视网膜厚度分布存在区域特异性,随屈光度的增加出现区域选择性变薄,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变薄是确实存在的,主要在旁中心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视网膜厚度 黄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干眼大鼠的角结膜上皮组织学改变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慧芹 李颖 许永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50,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干眼模型并进行评价,比较正常大鼠和干眼大鼠角结膜上皮组织形态学特点。方法采用苯扎氯铵滴眼诱导大鼠出现干眼,麻醉后处死动物,取正常大鼠和干眼大鼠角结膜组织行HE染色,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角结膜超微结构。结果干眼大鼠角... 目的建立大鼠干眼模型并进行评价,比较正常大鼠和干眼大鼠角结膜上皮组织形态学特点。方法采用苯扎氯铵滴眼诱导大鼠出现干眼,麻醉后处死动物,取正常大鼠和干眼大鼠角结膜组织行HE染色,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角结膜超微结构。结果干眼大鼠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出现上皮细胞缺失,结膜上皮杯状细胞减少,电镜下观察干眼大鼠角膜结膜上皮细胞微绒毛缺失,断裂,出现基底膜溶解,细胞内线粒体溶解。结论苯扎氯铵诱导的大鼠干眼模型与人干眼发生后角膜结膜发生的改变相似,此干眼模型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苯扎氯铵 上皮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用于近视眼视网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瑞新 李朝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探讨不同程度近视眼不同部位视网膜的功能状态,并与正常人作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8~32岁的病例68例(101眼),分为中低度近视组(23例40眼)、高度近...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探讨不同程度近视眼不同部位视网膜的功能状态,并与正常人作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8~32岁的病例68例(101眼),分为中低度近视组(23例40眼)、高度近视组(24例40眼)和正常对照组(21例21眼)。所有病例均应用德国罗兰公司的mERG仪记录各环N1波、P1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再比较3组各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别。结果 3组N1波和P1波的振幅密度在第1环最大,随离心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潜伏期在第1环最小,随离心度增加而逐渐延长。经统计学处理,高度近视组N1波和P1波各环的振幅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及中低度近视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低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N1波和P1波各环的振幅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N1波P1波第1环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及中低度近视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mERG各环振幅密度较正常眼下降,1环潜伏期较正常眼延长;中低度近视眼与正常眼振幅密度及潜伏期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 近视 视网膜 黄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risin、PTX3及MALAT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程度的关系及联合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博 刘明远 +5 位作者 李幸 张新桥 曹婷婷 王曦 李朝霞 柏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0-475,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鸢尾素(Irisin)、长正五聚蛋白3(PTX3)、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情程度的关系及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沧州市中心医院2型糖尿病(T2DM)合并DR患者85例设为DR组... 目的研究血清鸢尾素(Irisin)、长正五聚蛋白3(PTX3)、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情程度的关系及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沧州市中心医院2型糖尿病(T2DM)合并DR患者85例设为DR组,85例单纯T2DM患者设为非DR组,同时期85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将DR组患者以是否处于增生型DR为标准分为增生型组(38例)与非增生型组(47例)。收集DR组患者病例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舒张压、年龄、收缩压、病程、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吸烟史、甘油三酯(TG)、饮酒史、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糖尿病家族史、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risin、PTX3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ALAT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测血清Irisin、PTX3及MALAT1水平与DR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DR患者病情程度的影响因素。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Irisin、PTX3及MALAT1单独诊断DR的价值。ROC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分析含与不含血清Irisin、PTX3及MALAT1方案诊断DR的价值。结果3组患者血清Irisin、PTX3、MALA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增生型组患者病程长于非增生型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血清Irisin水平均低于非增生型组,阻力指数、FPG、HbA1c、TG、FINS、HOMA-IR及血清PTX3、MALAT1水平均高于非增生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R患者血清Irisin水平与DR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512,P<0.001),PTX3、MALAT1水平与DR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r=0.497、0.573,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FPG、HbA1c、TG、FINS、HOMA-IR、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血清Irisin、PTX3、MALAT1水平均为DR病情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均为P<0.05)。血清Irisin、PTX3、MALAT1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3、0.811、0.773。与常规诊断方案比较,含有血清Irisin、PTX3、MALAT1水平的新诊断方案的AUC明显增大(Z=2.708,P=0.007),NRI、IDI分别为0.039(95%CI:0.022~0.069)、0.026(95%CI:0.014~0.047)(均为P<0.05)。结论DR患者血清Irisin水平降低,PTX3、MALAT1水平升高,且与患者DR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含有血清Irisin、PTX3、MALAT1指标的诊断方案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sin PTX3 MALAT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情程度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婷婷 陈桂芬 +2 位作者 范玉香 王志学 李朝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2-775,共4页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在不同时期进行光凝及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进行比较,探索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75例BRVO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单眼。将所有患者分为...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在不同时期进行光凝及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进行比较,探索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75例BRVO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单眼。将所有患者分为5组,A组14例、病程为3~6个月,B组16例、病程〈3个月,以上两组入选后即行黄斑区局部格栅样光凝及颞上象限局部光凝治疗,C、D、E组均为入选后即行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4 mg,注射后光凝时间分别为2周、4周、6周,每组15例。对比观察5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结果。结果 BCVA:5组中以C组BCVA改善最为显著,优于A、B、D、E组(均为P〈0.05)。OCT结果:C组最终黄斑中心凹厚度与A、B、D、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E组均明显低于A、B组(均为P〈0.05)。mfERG结果:C、D、E各组黄斑区(即1、2环)P1、N1波振幅密度分别与A、B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光凝治疗BRVO效果优于单纯激光治疗,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2周后行激光光凝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光凝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泪液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与角膜知觉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广增 苏蕊 +2 位作者 范玉香 陈海婷 黄新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泪液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含量、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角膜知觉、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等指标,探讨角膜... 目的通过测定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泪液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含量、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角膜知觉、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等指标,探讨角膜知觉与泪液中NGF含量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拟行LASIK的107例患者214眼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d、1个月、3个月测定泪液分泌量、BUT、泪液中NGF含量、角膜中央上皮下神经丛的密度及角膜知觉,采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泪液中NGF含量为(51.97±3.81)ng.L-1,术后1d、1个月泪液中NGF含量明显增加,分别为(225.29±29.29)ng.L-1和(104.77±10.33)ng.L-1(均为P<0.05),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为(58.15±5.74)ng.L-1(P>0.05)。术前BUT为(10.06±0.45)s,术后1d、1个月BUT明显缩短,分别为(1.47±0.21)s和(4.71±0.23)s(均为P<0.05),术后3个月已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为(9.41±0.43)s(P>0.05)。术后泪液分泌量的变化趋势与BUT的变化趋势相同,术前为(26.59±0.10)mm、术后1d、1个月、3个月分别为(12.12±1.03)mm、(17.24±0.77)mm和(24.53±0.92)mm。术前角膜中央上皮下神经丛密度(以共焦显微镜所获图像中可辨别的神经纤维总长度计算)为(1134.00±68.50)μm,术后1d、1个月、3个月角膜中央上皮下神经丛密度明显降低,分别为(200.00±56.30)μm、(228.00±33.34)μm和(570.00±80.61)μm(均为P<0.05)。术后角膜中央知觉的变化趋势与上皮下神经丛密度的变化趋势相同,术前为(58.82±0.53)mm,术后1d、1个月、3个月分别为(0.58±0.04)mm、(13.53±1.86)mm和(43.82±3.24)mm。结论 LASIK术后泪液中NGF含量先升高后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时泪液分泌量、BUT、泪液中NGF含量均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而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和角膜中央知觉远未恢复到术前水平,提示NGF相关药物在LASIK术后应用有着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干燥症 角膜神经 角膜知觉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炎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广增 梁勇 +1 位作者 王文英 陈海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36-937,共2页
眼内转移癌在临床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对1例以虹膜炎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的分析,探讨其诊治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避免误诊、漏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肺肿瘤 虹膜转移癌 首发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