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40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恒乐 张晓宇 +5 位作者 康晓宁 李会欣 武峰 孙丹 靳丽君 王遵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选择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40例TNB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选择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40例TNB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选择保乳手术后化疗,观察组选择化疗后保乳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3年内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 1,TK1)、Ki-67以及免疫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用时[(45.25±7.89)min vs.(80.50±8.61)min]、术中出血量[(130.55±9.23)ml vs.(245.50±8.9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5.0%vs.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内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EA、CA-125、Ki-67和TK1浓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组与对照组CA-153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患者选择NAC联合保乳手术,可促进康复、增强免疫力、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扩大保乳手术优势和提升远期生存预后水平,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沧州市中心医院 保乳手术 糖类抗原125 观察组 局部复发率 糖类抗原1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和全球肝癌疾病负担趋势分析与比较及未来15年预测
2
作者 殷雨来 张银旭 +2 位作者 崔枫宁 姬汉书 张晓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80,共13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描述1990—2021年中国和全球肝癌年龄和性别负担的时间趋势,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并将中国与全球疾病负担进行比较,对未来15年中国与全球的肝癌疾病负担... 目的 本研究旨在描述1990—2021年中国和全球肝癌年龄和性别负担的时间趋势,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并将中国与全球疾病负担进行比较,对未来15年中国与全球的肝癌疾病负担情况进行预测。方法利用1990—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Database,GBD)的开放数据,分析了中国和全球肝癌疾病负担的特征,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s的变化。使用Joinpoint计算平均年百分比变化(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和相应的95%CI,以反映肝癌疾病负担的趋势。从年龄、性别、时间段等多个维度对中国与全球的肝癌疾病负担差异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并采用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预测了未来15年中国和全球肝癌疾病负担情况。结果 1990—2021年,中国肝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ASIR)从10.581/10万下降到9.518/10万,而全球ASIR从5.903/10万上升到6.152/10万。中国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ge-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ASPR)从13.515/10万下降到13.287/10万,而全球ASPR从7.760/10万上升到8.681/10万。中国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ASMR)从10.754/10万下降到8.350/10万,而全球ASMR从5.864/10万下降到5.646/10万。中国的年龄标准化DALYs率(age-standardize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rate,ASDR)从334.524/10万下降到239.906/10万,而全球ASDR从172.856/10万下降到149.287/10万。中国ASIR、ASPR、ASMR和ASDR的AAPC分别为-0.3%、0、-0.7%和-1.0%,而全球肝癌疾病负担的AAPC分别为0.1%、0.3%、-0.1%和-0.5%。年龄和性别对肝癌疾病负担的影响不同。ASIR和ASPR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ASMR和ASDR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无论是从中国还是全球范围来看男性肝癌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未来15年,中国女性肝癌的ASIR和ASDR呈现整体下降趋势,而中国男性肝癌的ASIR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全球男性和女性肝癌的ASIR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而全球男性和女性肝癌的ASDR则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结论 1990—2021年,中国肝癌的疾病负担逐步减轻,而全球肝癌的疾病负担却有所加重,但中国和全球肝癌死亡率和DALYs均有所下降则说明了医疗水平的进步及相关卫生政策的科学有效性。肝癌的疾病负担与年龄有关,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 亡率最高。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患肝癌,死亡风险更高。因此,肝癌仍然是中国和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疾病负担 发病率 患病率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