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颜利求 廉铮 +6 位作者 韩立宪 曹绪芬 赵荣诚 郑晔 郭楠 韩佳 于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50-3752,共3页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与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因疑诊冠心病于我院行冠脉造影的1449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结果:与绝经后冠心病组比较,绝经前冠心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与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因疑诊冠心病于我院行冠脉造影的1449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结果:与绝经后冠心病组比较,绝经前冠心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患病率低(P<0.01),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吸烟率高(P<0.01),不稳定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高(P<0.01),双支、三支病变以及B型、C型病变的发生率低(P<0.01),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比例低(P<0.05),接受氯吡格雷、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以及降糖药物治疗的比例低(P<0.05)。结论:绝经前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及复杂程度低,但不稳定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高,接受血运重建患者的比例低,药物治疗方面不如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积极。这可能是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高及不良预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女性 围绝经期 危险因素 冠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迎花 华琦 +7 位作者 王云飞 李小明 吴晴晴 李博宇 刘志 孔强 张钰聪 李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ST段回落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观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行急诊PCI,且术后TIMI血流3级的STEMI患者127例,以ST段回落是否...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ST段回落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观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行急诊PCI,且术后TIMI血流3级的STEMI患者127例,以ST段回落是否≥50%,分为ST段完全回落组和ST段回落不良组,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探讨ST段回落不良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ST段回落不良组入院心率大于ST段完全回落组(80.3±11.9比73.3±17.5,P=0.023);其他基线资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症状发作到冠状动脉开通时间(OR:0.998,95%CI:0.996-0.999,P=0.014)、左冠状动脉闭塞(OR:0.341,95%CI:0.122-0.951,P=0.040)是STEMI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再灌注治疗时机和病变解剖部位与STEMI患者ST段回落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ST段回落 左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心脏瓣膜钙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孔强 张迎花 +6 位作者 华琦 王云飞 李小明 江大川 薛淞 吴晴晴 李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4期262-267,共6页
目的:分析合并心脏瓣膜钙化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出主动脉瓣膜或二尖瓣膜钙化病例,分为心脏瓣膜钙化组( VC组,89例)和无心脏瓣膜钙化... 目的:分析合并心脏瓣膜钙化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出主动脉瓣膜或二尖瓣膜钙化病例,分为心脏瓣膜钙化组( VC组,89例)和无心脏瓣膜钙化组( NVC组,9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NVC组和VC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6.07±11.67)岁和(67.06±10.93)岁(t=6.035,P=0.001);急性心肌梗死Killip分级分别为1.28±0.61和1.53±0.72(t=2.593,P=0.018);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别为1.67±0.85和2.16±0.81(t=3.694,P=0.001);入院时心率分别为(72.92±14.94)次/min和(79.42±18.10)次/min(t=2.646,P=0.016);两组吸烟史分别为61例(67.1%)和38例(42.7%)(χ2=17.709,P=0.000)。住院期间,VC组死亡11例(12.4%), NVC组无死亡病例(χ2=11.979,P=0.001)。院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VC组8例(10.25%),NVC组2例(2.19%)(χ2=4.899,P=0.027)。 COX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Killip分级(OR:1.753,95%CI:1.135~2.705,P=0.011)及瓣膜钙化(OR:2.643,95%CI:1.043~6.701,P=0.041)是院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瓣膜钙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近、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瓣膜钙化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巍 李红梅 +1 位作者 马春梅 高志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正后壁心肌梗死 心前区疼痛 左束支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致多脏器栓塞1例
5
作者 王佳旺 肖夏 曹绪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1-842,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胸闷1 d,剑突下疼痛7 h于2020年12月1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冷汗,伴黑矇及四肢乏力,症状持续约30 min后缓解,未重视。患者入院前7 h出现剑突下疼痛,呈闷痛,伴恶心、呕吐... 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胸闷1 d,剑突下疼痛7 h于2020年12月1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冷汗,伴黑矇及四肢乏力,症状持续约30 min后缓解,未重视。患者入院前7 h出现剑突下疼痛,呈闷痛,伴恶心、呕吐,呈非喷射样,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大汗,胸痛持续不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肌梗死 肠系膜动脉栓塞 肾动脉栓塞 脾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治疗非特异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王长厚 万艳芳 +3 位作者 于娜 刘静 费玲 陈树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讨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技术在非特异性心包积液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颐分析2000年8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非特异性心包积液患者诊疗情况,所有患者均行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并配合相关药物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心包切开... 目的探讨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技术在非特异性心包积液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颐分析2000年8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非特异性心包积液患者诊疗情况,所有患者均行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并配合相关药物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的成功率100%,术后心脏压塞症状立即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例患者出现切口处轻微感染征象,均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随访12个月,5例出现局限性心包增厚及心包黏连现象,所有患者均未再次出现心脏压塞表现。结论应用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技术治疗非特异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非特异性 心包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心包镜在中大量心包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长厚 牛和平 +2 位作者 万艳芳 费玲 刘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观察纤维心包镜在中大量心包积液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8例中大量心包积液病因不明患者进行剑突下心包开窗术及纤维心包镜检查,明确心包积液病因及镜下表现。结果癌性心包炎90例,心包积液多为血性,符合镜下特征51例,临床病因诊断... 目的观察纤维心包镜在中大量心包积液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8例中大量心包积液病因不明患者进行剑突下心包开窗术及纤维心包镜检查,明确心包积液病因及镜下表现。结果癌性心包炎90例,心包积液多为血性,符合镜下特征51例,临床病因诊断符合率56.7%;非特异性心包炎67例,诊断符合率56.7%;结核性心包炎22例,诊断符合率63.6%;化脓性心包炎8例,诊断符合率100%。术中曾出现心率减慢、血压偏低7例,气胸6例,腹膜损伤3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30例,减压性肺水肿6例,经相应治疗或自行缓解。结论纤维心包镜对中大量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心包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应用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裴玮娜 谢瑞芹 +6 位作者 崔炜 郭楠 刘凡 杨秀春 郝玉明 杨晓红 谷国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并观察联用常规剂量100mg/d的阿司匹林对该影响的干预作用。方法:107例患者依据用药途径不同分为静脉达肝素钠组(n=29)、皮下达肝素钠组(n=27)、静脉达肝素钠加阿司匹林组(n=...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并观察联用常规剂量100mg/d的阿司匹林对该影响的干预作用。方法:107例患者依据用药途径不同分为静脉达肝素钠组(n=29)、皮下达肝素钠组(n=27)、静脉达肝素钠加阿司匹林组(n=25)和皮下达肝素钠加阿司匹林组(n=26)。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静脉及皮下应用低分子肝素后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变化,并观察联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干预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途径应用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激活的影响: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水平:静脉达肝素钠组注射0.5h后和皮下达肝素钠组注射2天后均较其注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水平:静脉达肝素钠组注射0.5h后较其注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对不同途径应用低分子肝素激活血小板的干预作用:静脉达肝素钠加阿司匹林组和皮下达肝素钠加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水平、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水平,2组各时间点较注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水平,静脉达肝素钠加阿司匹林组注射0.5h后较其注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或皮下应用低分子肝素均可以激活血小板,且联用常规剂量100mg/d的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由低分子肝素引起的血小板活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 血小板激活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费玲 张军 +3 位作者 王长厚 牛和平 付金国 马晓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0-72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0例,另选除外冠心病的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术前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0例,另选除外冠心病的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术前1h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应用血管内超声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及测量参数,比较3组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34.08±10.57)mU/L vs(11.38±8.56)mU/L,(9.50±6.24)mU/L,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斑块纤维帽厚度、管腔面积明显小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偏心指数及重构指数明显大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偏心指数、重构指数呈正相关(r=0.355,r=0.297,P<0.05),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367,P<0.01)。结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血管内超声的斑块易损性指标存在相关性,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一个炎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冠状血管造影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切开取出冠脉支架同时完成冠脉支架术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佳旺 曹绪芬 郭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8-249,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主因间歇胸痛、胸闷10余年,加重2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最高达180/100mmHg。入院身体检查:血压135/80mmHg(1mmHg=0.133kPa),心率68次/min,无阳性体征。入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I、avL、V1...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主因间歇胸痛、胸闷10余年,加重2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最高达180/100mmHg。入院身体检查:血压135/80mmHg(1mmHg=0.133kPa),心率68次/min,无阳性体征。入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I、avL、V1~V6导联T波双向、倒置。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脱落 切开桡动脉 冠脉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建国 张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 支架置入治疗 疗效分析 大动脉 腹主动脉瘤 血管腔内 首次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肝素钠和达肝素钠对血小板激活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楠 崔炜 +6 位作者 鲁静朝 都军 刘凡 谢瑞芹 杨晓红 谷国强 杨秀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了解肝素钠(UFH)与低分子肝素(LWMH)对血小板激活的影响有无差别。方法59例新入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UFH组和达肝素钠组,分别于基线状态下、给药(UFH或达肝素钠5000 IU)后30 min、1 h取血,测定CD62P、GPⅡb/Ⅲ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 目的了解肝素钠(UFH)与低分子肝素(LWMH)对血小板激活的影响有无差别。方法59例新入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UFH组和达肝素钠组,分别于基线状态下、给药(UFH或达肝素钠5000 IU)后30 min、1 h取血,测定CD62P、GPⅡb/Ⅲ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结果UFH组静脉给药后30 min GPⅡb/Ⅲa、血浆CD62P及vWF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给药后1 h GPⅡb/Ⅲa及vWF的水平仍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血浆CD62P的水平虽仍较给药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予达肝素钠5000 IU30min后GPⅡb/Ⅲa及血浆CD62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但在给药后1 h即与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WF的水平在给予达肝素钠后30 min、1 h均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UFH及达肝素钠均可激活血小板;但达肝素钠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达肝素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AX积分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钢 华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1期75-78,共4页
作为第一个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TAXUS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治疗三支病变和(或)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SYNTAX研究已经成为DES时... 作为第一个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TAXUS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治疗三支病变和(或)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SYNTAX研究已经成为DES时代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SYNTAX积分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伏治疗静脉滴注多巴胺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9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鲁服从 穆丽苹 杨连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987-987,共1页
关键词 碘伏 治疗 静脉滴注 多巴胺 外渗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