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针刺即时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郑艳霞 张沧霞 +1 位作者 邵春燕 魏宝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针刺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即时效应,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42例(60眼)AION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联合针刺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后5min检测视网膜中...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针刺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即时效应,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42例(60眼)AION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联合针刺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后5min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及眼动脉的血流参数及3个疗程结束时视力。结果与针刺前[(11.50±3.31)cm·s-1、(3.57±1.77)cm·s-1]比较,针刺后5min睫状后短动脉的收缩期峰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velocity,EDV)明显增高,分别为(14.58±2.74)cm·s-1、(5.43±1.28)cm·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64,P<0·001;t=6.0016,P<0·001);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为0.65±0.07,比针刺前0.68±0·0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85,P<0.001);针刺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RI分别为(11.04±1.14)cm·s-1、(4.64±0.81)cm·s-1、0·63±0·06,与针刺前[(10.37±1.71)cm·s-1、(4·03±1.51)cm·s-1、0.67±0·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脉的PSV、EDV、RI分别为(38.01±7.23)cm·s-1、(10.13±3.01)cm·s-1、0.69±0.06,与针刺前[(36.32±8.96)cm·s-1、(9.76±3·34)cm·s-1、0.71±0.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后视力均值为0.493±0.145,与治疗前0.276±0.163比较视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P<0·001)。结论针刺为主联合药物治疗AION可以通过患眼球后血流的即时效应,改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针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血流参数 即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针刺效应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邵春燕 张沧霞 +1 位作者 郑艳霞 魏宝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9期671-673,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针刺治疗前后的血流参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51眼)AION患者分别于针刺前5min、针刺后5min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针刺治疗前后的血流参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51眼)AION患者分别于针刺前5min、针刺后5min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及眼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5min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速、舒张末期流速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6227,P<0.001;t=6.0248,P<0.001),阻力指数明显降低(t=2.5210,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眼动脉的收缩期峰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阻力指数针刺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AION的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血流参数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针刺 即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