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塔城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婧 李胜楠 +2 位作者 井立红 毛炜峄 井立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6-359,共14页
利用塔城地区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选用国际通用的10个极端气温指数,分析塔城地区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塔城地区极端气温指数暖化趋势明显,最低气温极低值以0.97℃·(10a)^(-1)... 利用塔城地区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选用国际通用的10个极端气温指数,分析塔城地区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塔城地区极端气温指数暖化趋势明显,最低气温极低值以0.97℃·(10a)^(-1)的倾向率显著升高,最高气温极高值以0.09℃·(10a)^(-1)的倾向率不显著升高;冷昼、冷夜、霜冻、冰冻日数分别以1.75、5.24、4.07、1.84 d·(10a)^(-1)的趋势减少,暖昼、暖夜、夏季、热夜日数分别以1.79、5.89、2.18、2.08 d·(10a)^(-1)的趋势显著增加;选取的10个极端气温指数未来变化趋势均与过去58 a趋势相同,且持续性较强。(2)冷指数与暖指数变幅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最低气温极低值变幅大于最高气温极高值,夜指数的变幅大于昼指数;大部分极端气温指数表现为地区北部的变暖幅度大于地区南部。(3)最低气温极低值、冷昼、冷夜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暖突变;暖昼、暖夜、夏季、热夜、霜冻在90年代中期发生暖突变。(4)整体上来看,大气环流变化对冷指数的影响高于暖指数,其中冷昼、冷夜、霜冻、冰冻日数与冬季北半球、亚洲极涡面积指数正相关,与太平洋、北美、大西洋欧洲区极涡面积及欧亚、亚洲经向环流指数正相关,与欧亚、亚洲纬向环流、西藏高原指数负相关;暖昼、暖夜、夏季、热夜日数与夏季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及西藏高原指数正相关。(5)冷、暖指数受大西洋、热带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存在差异;夜指数比昼指数对海表温度的响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事件 变化特征 环流指数 海表温度 新疆塔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麓一例黑风暴天气的成因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禹 王旭 +2 位作者 肖开提 刘小枚 谭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气象自记记录和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对1998-04.18由南支冷锋爆发性发展生成的干飑线触发的天山北麓黑风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沙尘暴和黑风暴过境时风、压、温、湿在短时间内出现突变,跃变幅度...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气象自记记录和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对1998-04.18由南支冷锋爆发性发展生成的干飑线触发的天山北麓黑风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沙尘暴和黑风暴过境时风、压、温、湿在短时间内出现突变,跃变幅度黑风暴远大于强沙尘暴,黑风暴嵌于强沙尘暴时变化幅度比强沙尘暴弱。沙尘壁具有等温性,水平厚度4-9km。影响黑风暴的天气因素中,地面大风形成主要源于冷锋的加强和锋后强冷平流,高空急流的加强及其形成的次级环流使高空动量有效下传到地面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混合层是有利于黑风暴在干旱环境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这次过程深厚混合层的形成是深厚干对流和黑风暴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它的形成则是长时间地面加热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风暴 干飑线 动量下传 混合层 自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苏大雾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彦杰 马琳 +1 位作者 闫勇 白学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147-15148,15207,共3页
通过乌苏1954~2009年的大雾实测资料,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苏地区大雾天气主要发生在秋末至翌年春初,以12月出现最多,1月最少,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和季节分布特征,但年际间大雾日数呈不规律状,虽与全国近10年雾日... 通过乌苏1954~2009年的大雾实测资料,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苏地区大雾天气主要发生在秋末至翌年春初,以12月出现最多,1月最少,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和季节分布特征,但年际间大雾日数呈不规律状,虽与全国近10年雾日呈减少的趋势一致,但表现却并不显著。高空均压场和地面气压场形势与大雾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气候特征 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城地区南部棉花冷害监测预警指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井立军 井立红 +2 位作者 高婧 周斌 毛荣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20期138-141,共4页
利用新疆塔城地区南部沙湾、乌苏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实测数据及同期棉花生育期观测资料,建立以旬为单位的模糊隶属度函数以计算热量指数,进而开发基于CIMISS数据环境的棉花热量条件监测预警业务系统,结合热量条件、棉田观测等情况对棉... 利用新疆塔城地区南部沙湾、乌苏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实测数据及同期棉花生育期观测资料,建立以旬为单位的模糊隶属度函数以计算热量指数,进而开发基于CIMISS数据环境的棉花热量条件监测预警业务系统,结合热量条件、棉田观测等情况对棉花低温冷害进行综合判识,实现对棉花冷害的动态监测和及时预警服务,最大程度减轻低温冷害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害 监测预警指标 热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新疆沙湾辣椒精细化气候区划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森 井立军 +2 位作者 刘纪疆 李战超 张山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0期57-61,共5页
利用新疆沙湾县及周边15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回归分析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对7月平均气温、≥15℃积温、4—5月最低气温≤0℃天数、6—8月最高气温≥35℃天数等指标因子构建模糊隶属度函数,综合... 利用新疆沙湾县及周边15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回归分析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对7月平均气温、≥15℃积温、4—5月最低气温≤0℃天数、6—8月最高气温≥35℃天数等指标因子构建模糊隶属度函数,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将气候资源分布图与灾害风险等级图进行重分类,分为1、2、3、4共4个等级,进行模糊叠加,将沙湾县辣椒种植区域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沙湾县辣椒最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沙湾县铁路和乌奎高速公路两侧;适宜区在乌奎高速公路以南少部分区域和中部偏北大部分地区;次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和南部狭长区域;不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部沙漠地区、南部低山和中高山区域,该区不适宜大面积发展辣椒生产,应选取耐寒品种,以提高种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精细化 气候区划 沙湾县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气温变化对塔城地区南部植棉区棉花播种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彦杰 白学甫 +1 位作者 马琳 闫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745-15746,15748,共3页
利用乌苏-沙湾近39年春季气温资料,对塔城南部棉区棉花播种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苏-沙湾植棉区春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棉花播种期受春季气温、开春期、终霜期、≥10℃初日、同期气象灾害等影响;乌苏-沙湾棉区棉花播... 利用乌苏-沙湾近39年春季气温资料,对塔城南部棉区棉花播种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苏-沙湾植棉区春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棉花播种期受春季气温、开春期、终霜期、≥10℃初日、同期气象灾害等影响;乌苏-沙湾棉区棉花播种期呈提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气温变化 棉花播种期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城地区南部暴雪天气特征及环流分型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斌 毛荣 +3 位作者 郭翔 哈依夏 李杏 杨丹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4期145-147,共3页
利用塔城地区南部乌苏、沙湾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6h (1°X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塔城地区南部暴雪天气的时间变化及环流特征,以500hPa环流为依据将暴雪天气划分为西西伯利低槽东移南下型、南北... 利用塔城地区南部乌苏、沙湾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6h (1°X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塔城地区南部暴雪天气的时间变化及环流特征,以500hPa环流为依据将暴雪天气划分为西西伯利低槽东移南下型、南北2支锋区结合型、乌拉尔山低槽东移型3种类型。以期对塔城地区南部暴雪天气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进而提高对暴雪天气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天气 环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