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钦塔拉自然保护区元宝枫不同年龄古树种子含油特征的研究
1
作者 闫婷 鲁敏 +4 位作者 孟显悦 乌日恒 师鹏飞 海龙 杨宏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0,共5页
元宝枫为我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选育高含油优质种源是其产业发展急需解决问题。采用野外单株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科尔沁沙地代钦塔拉自然保护区元宝枫不同年龄古树种仁脂肪酸及其组成的含量。结果表明,元宝枫古树种仁具... 元宝枫为我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选育高含油优质种源是其产业发展急需解决问题。采用野外单株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科尔沁沙地代钦塔拉自然保护区元宝枫不同年龄古树种仁脂肪酸及其组成的含量。结果表明,元宝枫古树种仁具有高含油特点,且不同树龄古树种仁脂肪酸及其组成含量差异不显著。元宝枫古树种仁油脂质量分数为46.76%~49.97%,平均质量分数48.19%;元宝枫古树种仁脂肪酸组成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6.23%、34.91%;棕榈酸、顺-11-二十碳烯酸、13-二十二碳酸和二十四碳烯酸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44%、8.18%、14.54%和4.60%。脂肪酸随着古树年龄增加,脂肪酸含量总体呈现出增加趋势,神经酸含量总体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代钦塔拉自然保护区百年以上元宝枫古树具有相对稳定的高含油特征,树龄差异不是影响元宝枫种仁脂肪酸及其各组成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元宝枫 古树 脂肪酸 神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油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酶活性及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高海燕 杨制国 +2 位作者 张胜男 黄海广 闫德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目的】研究科尔沁沙地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变化及酶活性变化过程,为该地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流动沙地为对照(0 a),选择固沙18、34、48、56 a油松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壤样品分层采集,用于土壤化学性质... 【目的】研究科尔沁沙地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变化及酶活性变化过程,为该地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流动沙地为对照(0 a),选择固沙18、34、48、56 a油松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壤样品分层采集,用于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测定;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林龄土壤酶活性变化过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相比,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全钾、速效氮则无明显变化。不同林龄0~2 cm土层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中性蛋白酶活性随林龄增加均显著高于对照并具有明显表聚现象,蔗糖酶活性在18 a时活性最高,随后下降。林龄、土层及其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全钾、速效磷、速效钾与土壤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7种化学性质在前两轴累积解释土壤酶活性的76.06%,对土壤酶活性影响重要性排序为全氮>速效磷>全钾>有机质>全磷>速效钾>速效氮,全氮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差异的关键因子。【结论】油松人工林能有效改善沙地土壤肥力,提高土壤酶活性,并随林龄增加改善作用增强;同时人工造林56 a时,油松人工林地未出现衰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油松人工林 土壤酶活性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云杉针叶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丽 包秀兰 +3 位作者 王福德 福升 刘丽洁 霍凯宇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7,共9页
探究不同云杉针叶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的关系,为云杉的保育研究及优良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以呼和浩特树木园引种栽培25年以上的15种云杉为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针叶解剖结构并分析相关指标。1)15种云杉针叶均由角质层、表皮层、... 探究不同云杉针叶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的关系,为云杉的保育研究及优良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以呼和浩特树木园引种栽培25年以上的15种云杉为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针叶解剖结构并分析相关指标。1)15种云杉针叶均由角质层、表皮层、下皮层、叶肉组织、内皮层、中柱组织等部分组成。叶肉无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分化。2)15种云杉针叶解剖结构不同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中柱面积变异系数最大(22.83%),角质层厚度变异系数最小(9.69%)。3)云杉针叶解剖结构各指标对其抗旱性贡献为下皮层厚度>中柱面积>中柱厚度>针叶横截面面积>角质层厚度>内皮层细胞长度>表皮层厚度>针叶横截面气孔数>内皮层厚度。4)聚类分析将15种云杉分为4类,反映供试植物在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转输组织发达程度上的差异。15种云杉针叶解剖结构对环境适应形式多样,通过构建发达角质层、表皮细胞、叶肉细胞与中柱组织,提高水分贮存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使其在干旱环境下能正常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针叶 解剖结构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元宝枫古树种仁脂肪酸含量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闫婷 鲁敏 +4 位作者 孟显悦 乌日恒 师鹏飞 海龙 杨宏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4-18,共5页
元宝枫(Acer truncatum)是集生态、观赏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木本油料植物,选育高含油优质种源是其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野外单株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科尔沁沙地元宝枫分布范围内3个自然保护区的古树种仁脂肪酸及... 元宝枫(Acer truncatum)是集生态、观赏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木本油料植物,选育高含油优质种源是其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野外单株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科尔沁沙地元宝枫分布范围内3个自然保护区的古树种仁脂肪酸及其组成含量。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元宝枫古树种仁脂肪酸和神经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松树山、代钦塔拉和乌旦塔拉3个自然保护区元宝枫古树的种仁脂肪酸平均含量分别为47.18%、47.77%和42.86%,神经酸平均含量分别为5.27%、4.77%和5.56%。3个自然保护区元宝枫古树单株种仁脂肪酸含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松树山和代钦塔拉古树单株种仁脂肪酸在45.00%~50.00%的株数占采集总株数的65.91%和58.54%,而乌旦塔拉古树单株种仁脂肪酸在40.00%~45.00%的株数占采集总株数的58.33%。综合考虑种仁脂肪酸高含油特征和高含油样品占取样总数的占比,可将松树山和代钦塔拉元宝枫古树划分为种仁脂肪酸含量极高种群,乌旦塔拉元宝枫古树划分为种仁脂肪酸含量较高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脂肪酸 神经酸 科尔沁沙地 古树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乌珠穆沁沙地近20 a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海广 韩兆恩 +3 位作者 党晓宏 李元昊 张胜男 张帆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3-18,共6页
乌珠穆沁沙地是环北京风沙带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距离北京较近的沙地,也是京津冀沙尘暴的来源地。本研究以乌珠穆沁沙地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为依据,使用ENVI软件和ArcGIS软件对研究区近20 a的动态变化以... 乌珠穆沁沙地是环北京风沙带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距离北京较近的沙地,也是京津冀沙尘暴的来源地。本研究以乌珠穆沁沙地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为依据,使用ENVI软件和ArcGIS软件对研究区近20 a的动态变化以及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乌珠穆沁沙地总面积从1995年的38.34万hm^(2)减少到了2015年的20.13万hm^(2)。(2)沙地类型中,1995—2000年重度沙化土地占比最高,2000年之后中度沙化土地占比最高,2010年甚至达到了76%。(3)近20 a研究区的荒漠化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过程,总体来说有下降趋势,可以看出近20 a乌珠穆沁沙地的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针对乌珠穆沁沙地治理现状,继续开展沙地治理工程,同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珠穆沁沙地 动态变化 NDVI 荒漠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磴口县农林业对蜜蜂授粉的依赖程度分析
6
作者 吴秀花 姜永智 +5 位作者 张嘉益 张颖 杨荣 郭烨 白雪 张振业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了解农林业生产中对蜜蜂授粉的依赖程度,本研究收集整理了2010—2020年磴口县主要依赖蜜蜂授粉作物的种植数据。研究表明,近10 a磴口县5大类、23种主要依赖蜜蜂授粉作物的种植面积平均增长了130.86%,增长较快的大田瓜果、牧草、油料... 为了解农林业生产中对蜜蜂授粉的依赖程度,本研究收集整理了2010—2020年磴口县主要依赖蜜蜂授粉作物的种植数据。研究表明,近10 a磴口县5大类、23种主要依赖蜜蜂授粉作物的种植面积平均增长了130.86%,增长较快的大田瓜果、牧草、油料作物也恰是对蜜蜂授粉依赖程度较高的作物;与2011年相比,2020年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的增幅为531.6%。同时,近年当地农林业对蜜蜂授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建议及时增加人工饲养蜂群的数量和商业授粉蜜蜂的比例,以满足农林业生产中依赖蜜蜂授粉作物的授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授粉 农林业 授粉作物 种植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多伦县流动沙地飞播成效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德仁 黄海广 +1 位作者 闫婷 胡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46-48,57,共4页
长期连续定位调查结果对客观评价飞播固沙成效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典型样地定位调查方法,连续测定了2004—2018年浑善达克沙地多伦县流动沙地飞播区植物生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飞播后植物生长年限的增加,播区植物生长... 长期连续定位调查结果对客观评价飞播固沙成效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典型样地定位调查方法,连续测定了2004—2018年浑善达克沙地多伦县流动沙地飞播区植物生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飞播后植物生长年限的增加,播区植物生长经历了一个缓慢并波动的过程,植物密度和植物种类均呈现多项式模型,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均为指数模型。典型样方内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植物种类从8种逐渐增加到19种,多年生乡土植物种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加到6种,植被平均盖度从21.65%增加到60.00%,生物量从22.30 g/m 2增加到56.70 g/m 2。植被盖度、生物量、植物种类和年度降雨具有显著相关性,而植物种密度和年降雨的相关性较差。飞播固沙后植物生长经历了一个缓慢并波动的过程,植被盖度、多年生乡土植物逐渐增加,群落结构逐渐发生实质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飞播固沙 成效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土厚度及土壤水分对五角枫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鲁敏 吴振廷 +4 位作者 闫婷 尚海军 师鹏飞 王美珍 乌日恒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18-23,共6页
种子覆土厚度及土壤水分供应量是影响其萌发和幼苗建成的关键生境因子。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覆土厚度(0、1、2、4、6、8、10 cm)及土壤相对含水量(4%、8%、12%、16%、20%、30%和40%)对五角枫种子萌发特征、幼苗早期生长及生物... 种子覆土厚度及土壤水分供应量是影响其萌发和幼苗建成的关键生境因子。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覆土厚度(0、1、2、4、6、8、10 cm)及土壤相对含水量(4%、8%、12%、16%、20%、30%和40%)对五角枫种子萌发特征、幼苗早期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角枫种子出苗率随覆土厚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当覆土厚度为1~2 cm时,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覆土厚度≥4 cm时抑制出苗;覆土10 cm时种子无法出苗。覆土厚度增加对幼苗高生长表现出明显抑制,幼苗总茎长、主根长以及鲜重随覆土厚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幼苗根茎比及地径则呈先降后增趋势。随土壤相对含水量升高,五角枫种子出苗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时,种子能够萌发出苗,但出苗率低(59.26%);当土壤相对含水量由8%提高到30%,种子出苗率由67.78%提高为85.19%,且出苗较整齐,其中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时种子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当土壤相对含水量提高到40%时,过高的土壤水分又导致出苗率下降。水分条件对五角枫幼苗早期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升高,幼苗株高、主根长、基径、幼苗鲜重均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综上所述,对五角枫种子覆土1~2 cm并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30%,其种子出苗率高且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角枫 覆土厚度 土壤相对含水量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的饲用价值及对育成牛生长性能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梁嘉琪 刘瑞香 郭占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48,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藜麦的饲用价值及其对肉牛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一:选择藜麦品种(系WQ1409、WQ1545、WQ1664、WQ1708、WQ1721、WQ1860作为试验材料,于开花后期采集藜麦全株,测定其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 本文旨在研究藜麦的饲用价值及其对肉牛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一:选择藜麦品种(系WQ1409、WQ1545、WQ1664、WQ1708、WQ1721、WQ1860作为试验材料,于开花后期采集藜麦全株,测定其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使用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对饲草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个藜麦品种(系)干物质含量为25.34%~32.75%,粗蛋白质含量为16.18%~21.67%,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7.23%~50.9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4.08%~37.44%。RFV与GI饲草等级划分总体趋势相同,6个藜麦品种(系)皆为2级饲草及以上。试验二:选择体重相近的20头7月龄育成牛和20头10月龄育成牛,饲喂藜麦全株22 kg。试验期60 d,其他饲养方式不变。结果表明:试验1、2组的育成牛平均体高较对照1、2组分别提高了1.29、1.4 cm(P <0.05)。试验1、2组的育成牛平均体重较对照组1、2分别提高了8.59、11.69 kg(P <0.05)。综上所述,藜麦全株的饲用价值较高,适宜作为草食动物的粗饲料来源,日粮中添加藜麦可以有效改善育成牛的生长性能,并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饲用价值 育成牛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酸枣自然居群果实性状变异分析及仁用种质综合评价筛选
10
作者 鲁敏 师鹏飞 +5 位作者 刘雪锋 闫婷 海龙 张宏武 薄文浩 王莉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9-1320,共12页
为了解内蒙古酸枣资源果实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合理筛选优异资源,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10个酸枣自然居群的果实性状开展分析比较,并利用层次-灰色关联法对其仁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6个果实表型... 为了解内蒙古酸枣资源果实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合理筛选优异资源,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10个酸枣自然居群的果实性状开展分析比较,并利用层次-灰色关联法对其仁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6个果实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7.96%,其中多仁率的变异系数最高。居群间果实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介于10.69%~31.01%,其中阿拉善左旗腾格里额里斯镇的变异系数最高。(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实、果核及种仁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此外,果实横径、核纵径与经度,果实纵径、核纵径与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核纵径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单仁率与年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种仁药用成分皂苷A、斯皮诺素含量与经纬度、年均降雨量、海拔均无显著相关性。(3)运用层次-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建立酸枣仁用品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10个居群的仁用综合品质从优到劣依次为:P8、P5、P1、P7、P2、P9、P4、P3、P6、P10。其中,杭锦旗巴拉贡居群在仁用方面的综合表现最佳。本研究为酸枣资源的保护利用及仁用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种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酸枣自然居群 遗传多样性 仁用种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兰屯地区典型天然林群落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丽 郭春燕 +2 位作者 张文军 王晓江 刘平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53-1359,共7页
为了解天然林的群落特征及其相关性,提升天然林的管理及生态防护功能,以大兴安岭扎兰屯天然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纯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高度、胸径、冠... 为了解天然林的群落特征及其相关性,提升天然林的管理及生态防护功能,以大兴安岭扎兰屯天然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纯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高度、胸径、冠幅、盖度等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结构特征,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1)3个群落中落叶松林的乔木层树高、胸径和灌木层的地径、盖度均最高,草本层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2)落叶松林、白桦-落叶松林中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和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的重要值均明显高于其他灌木树种;白桦林灌木层只有兴安柳(Salix hsinganica);3种林分草本层均以兴安苔草(Carex chinganensis)为优势种。(3)乔木层、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表现出:白桦-落叶松林>落叶松林>白桦次生林;草本层以落叶松林最为丰富,其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以白桦林为最大;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Pielou指数均以白桦-落叶松林为最大。(4)PCA排序结果显示,随着林分郁闭度、乔木树高、胸径及灌木盖度、高度、基径的增大,灌木层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增加明显,草本层多样性降低;草本高度越高、盖度越大,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越高。研究表明:乔木层郁闭度、灌木层生长特征(盖度、高度和基径)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因,林分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群落结构特征 植物多样性 耦合关系 PC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中部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莎仁图雅 刘坤 +1 位作者 张翠霞 乌日恒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3,共7页
为揭示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林分密度对林分结构的影响,探讨其近成熟林分适宜生长的密度,为其林分结构优化和人工林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内蒙古阴山中部40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0种林分密度(975、1050、1150、... 为揭示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林分密度对林分结构的影响,探讨其近成熟林分适宜生长的密度,为其林分结构优化和人工林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内蒙古阴山中部40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0种林分密度(975、1050、1150、1225、1250、1325、1575、1600、1700和2050株/hm^(2))样地,对其进行径阶分布、树高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明晰各密度林分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显示:(1)秩和检验显示参试各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林分密度递增,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呈现减小趋势,枝下高则呈增加趋势,树高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2)林分径阶分布基本呈现偏态分布规律,20 cm或22 cm径阶为主要峰值区,密度大于1575株/hm^(2)峰值发生左偏,中小径阶乔木优势增强。(3)林分树高主要集中分布在15.0~19.9 m,高度结构单一。(4)林分角尺度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随机木占比近半数,随密度增加林分角尺度减小,中密度林分1150、1225、1250、1325、1575株/hm^(2)为随机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阴山中部华北落叶松近成熟人工林保持稳定发展的林分密度上限是1575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林分密度 林分结构 角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苗期生长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恭祥 邢钰坤 +7 位作者 季蒙 闫茂林 崔全友 王志波 李银祥 杨跃文 赵福洲 吕美萍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5,共5页
为筛选适合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文冠果优良种源,本研究在达拉特旗对13个种源文冠果株高、地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13个种源文冠果的株高、地径存在显著差异(P<0.05)。依据株高生长优势筛选出6个较优种源,依据地径生长优势筛选出7... 为筛选适合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文冠果优良种源,本研究在达拉特旗对13个种源文冠果株高、地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13个种源文冠果的株高、地径存在显著差异(P<0.05)。依据株高生长优势筛选出6个较优种源,依据地径生长优势筛选出7个较优种源。利用最短距离法和最长距离法,通过株高、地径对不同种源文冠果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可将13个种源文冠果划分为生长较优、良好和较差3类。结合文冠果株高、地径生长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内蒙古敖汉旗(NCA)、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NCK)、内蒙古红山区(NCH)、内蒙古准格尔旗(NEZ)、陕西靖边县(SYJ)、内蒙古巴林左旗(NCB)6个较优种源。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高原地区文冠果良种选育和种源筛选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种源 生长特性 鄂尔多斯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白皮杨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丽 李佳陶 +3 位作者 鲁敏 乌日恒 赵江 刘平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33-37,共5页
对白皮杨进行不同基质扦插试验,探讨基质对白皮杨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沙子、草炭、土为基础基质,通过不同比例复配,调查不同基质下白皮杨生长情况,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质下... 对白皮杨进行不同基质扦插试验,探讨基质对白皮杨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沙子、草炭、土为基础基质,通过不同比例复配,调查不同基质下白皮杨生长情况,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质下白皮杨扦插苗生长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苗高、地径、节间数、地上干重和地上鲜重均以草炭+土配比最佳,其中草炭+土配比苗高为75 cm,是沙子为基质苗高的2.48倍;苗高、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在主成分分析中具有较高载荷;基质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苗高、地径、节间距、节间数、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苗高、地上鲜重与基质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4个指标得出的回归方程系数R 2分别为0.874和0.916,其中有机质对苗高、地上鲜重贡献率最大。结果表明,草炭+土配比为最佳基质,苗高生长、地上生物量的积累均与基质中有机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杨 土壤养分 相关性分析 扦插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洒荒漠藻对库布齐沙漠植物群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丽 刘雪锋 +5 位作者 李佳陶 鲁敏 乌日恒 福升 刘平生 虎日乐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揭示荒漠藻对土壤养分改良及植被恢复的影响,在鄂尔多斯高原北缘的半固定沙地进行喷洒荒漠藻试验,调查未喷荒漠藻样地、喷荒漠藻样地内植被与土壤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喷荒漠藻样地相比,喷荒漠藻对样地灌木层植物组成影响不大,但草... 为揭示荒漠藻对土壤养分改良及植被恢复的影响,在鄂尔多斯高原北缘的半固定沙地进行喷洒荒漠藻试验,调查未喷荒漠藻样地、喷荒漠藻样地内植被与土壤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喷荒漠藻样地相比,喷荒漠藻对样地灌木层植物组成影响不大,但草本层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其天然优势种由1 a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草本植物过渡,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狼尾草明显增加,1 a生草本植物刺藜、雾冰藜被取代;与未喷荒漠藻样地相比,喷荒漠藻后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均增加,第3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植被丰富度与土壤全磷呈显著正相关,植被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其他植被特征与各土壤指标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植被丰富度与植被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喷荒漠藻后,明显促进植被恢复与土壤养分改良,加速了自然植被的恢复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藻 植被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和激素处理对雪果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佳陶 梁海荣 +4 位作者 赵丽 鲁敏 乌日恒 刘平生 牛艳飞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雪果当年生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通过不同基质、激素和浓度的对比试验,探讨基质、激素和浓度对雪果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河沙为基质雪果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90%,生根数最多,达40.40条,以45园土+15珍珠岩配比的基质,其扦插生根率仅... 以雪果当年生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通过不同基质、激素和浓度的对比试验,探讨基质、激素和浓度对雪果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河沙为基质雪果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90%,生根数最多,达40.40条,以45园土+15珍珠岩配比的基质,其扦插生根率仅为50%,生根数为20.80条;不同激素和浓度对雪果插穗根系生长影响显著,NAA 200 mg·L^(-1)处理生根数最多为50.20条,ABT 200 mg·L^(-1)处理插穗根系最长为13.28 cm,但对生根率促进作用不显著,ABT 200 mg·L^(-1)和NAA 1000 mg·L^(-1)处理对插穗生根率存在明显抑制作用;激素种类对雪果扦插生根方式影响显著,NAA 200 mg·L^(-1)和CK处理的插穗仅有愈伤生根类型出现,ABT 200 mg·L^(-1)和IBA 200 mg·L^(-1)处理可明显促进雪果插穗皮部生根,总体上看,雪果插穗应该属于愈伤部位生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果 嫩枝扦插 扦插基质 生根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压立式PE纱网沙障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德仁 高海燕 +5 位作者 胡小龙 黄海广 袁立敏 杨制国 张胜男 高颖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3-17,共5页
流动沙地铺设沙障后土壤种子库变化对自然植被恢复评价和有效预测生态恢复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野外取样和温室内发芽测定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活化风蚀坑铺设不同规格纱网沙障后,0~5 cm土层深度内土壤种子库的变化特征。... 流动沙地铺设沙障后土壤种子库变化对自然植被恢复评价和有效预测生态恢复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野外取样和温室内发芽测定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活化风蚀坑铺设不同规格纱网沙障后,0~5 cm土层深度内土壤种子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 m×4 m网格沙障内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547.20粒,分别比4 m带状和6 m带状沙障增加143.00粒和288.90粒。网格沙障内积沙部位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718.75粒,风蚀部位为每平方米350.00粒。在4 m带状沙障前段位置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412.50粒,中段位置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645.80粒,沙障后段位置土壤种子库每平方米只有154.20粒。铺设沙障后,沙化草地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675.00粒,比平缓风蚀坑内土壤种子库高70.00%。直压立式PE纱网沙障对土壤种子具有明显的拦截作用,其中4 m×4 m网格沙障对土壤种子的拦截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纱网沙障 风蚀坑 土壤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固沙材料对风蚀和土壤环境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海广 张胜男 +3 位作者 闫德仁 袁立敏 杨制国 高海燕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3期72-76,共5页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是造成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化学固沙由于能够迅速固定流沙表面、减少风蚀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化学固沙在治理沙化土地方面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综述了化学固沙材料对...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是造成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化学固沙由于能够迅速固定流沙表面、减少风蚀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化学固沙在治理沙化土地方面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综述了化学固沙材料对土壤抗风蚀性、水分、植被及土壤性质方面的影响,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流沙的生态治理与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固沙 固沙剂 风蚀控制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灌溉与覆盖保墒措施对昭林杨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赵丽 鲁敏 +6 位作者 乌日恒 李佳陶 赵江 郗雯 蔡丽艳 杨沫 刘平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24-27,共4页
对昭林杨开展灌溉与不同覆盖保墒措施试验,探讨灌溉与覆盖保墒措施对昭林杨生长的影响,为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林木生产经营降低生产耗水、促进林木生长提供探索。本试验采取灌溉次数与覆盖保墒措施2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结果表明:灌溉次数... 对昭林杨开展灌溉与不同覆盖保墒措施试验,探讨灌溉与覆盖保墒措施对昭林杨生长的影响,为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林木生产经营降低生产耗水、促进林木生长提供探索。本试验采取灌溉次数与覆盖保墒措施2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结果表明:灌溉次数、覆盖保墒措施对昭林杨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灌溉次数以6次·a-1最好,覆盖保墒措施以坑内施有机肥和地膜覆盖为佳;隶属函数评价表明,适宜昭林杨最佳的节水保墒措施为灌溉5次·a-1+坑内施有机肥和灌溉5次·a-1+地膜覆盖2种复合模式,采用地膜覆盖作为保墒措施更具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覆盖保墒 灌溉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元宝枫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敏 乔伟光 +3 位作者 师鹏飞 尚海军 闫婷 孟显悦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6-9,共4页
本试验以元宝枫(Acer truncatum)种子为材料,研究完整种子、去除果皮、去除种皮在不同浸种方式(不浸种、25℃浸种、55℃浸种)及3种培养基质(灭菌滤纸、灭菌湿细砂、灭菌脱脂棉)条件下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元宝枫翅果千粒重为170.90 g,... 本试验以元宝枫(Acer truncatum)种子为材料,研究完整种子、去除果皮、去除种皮在不同浸种方式(不浸种、25℃浸种、55℃浸种)及3种培养基质(灭菌滤纸、灭菌湿细砂、灭菌脱脂棉)条件下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元宝枫翅果千粒重为170.90 g,果皮及种皮占翅果总重量30%左右;其种皮较薄,种仁长度占翅果长的13。元宝枫完整种子浸种24 h后可吸水至饱和状态,其果皮透水性较好,种皮对水分吸收存在一定抑制作用。剥除种皮处理方式是元宝枫种子萌发的最优种子处理方法,25℃是元宝枫种子发芽的最适浸种温度,培养基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剥除种皮后25℃浸种处理24 h,于灭菌滤纸上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0.07%。该研究可为元宝枫播种繁育和苗木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果皮 种皮 吸水特性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