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县水南国有林场森林碳储量特征
1
作者 徐永兴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福建省沙县水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模型,探讨了沙县水南国有林场森林碳储量分布。结果表明,森林碳储量主要集中于杉木、马尾松林,因林场大力发展阔叶林,木荷与其他阔叶类林分的碳储量也相对较高... 利用福建省沙县水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模型,探讨了沙县水南国有林场森林碳储量分布。结果表明,森林碳储量主要集中于杉木、马尾松林,因林场大力发展阔叶林,木荷与其他阔叶类林分的碳储量也相对较高。各林分的碳储量主要分布在成熟林龄级、中大径材经营方式及肥沃级与较肥沃级立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沙县水南国有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县水南国有林场科学发展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俊钦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通过对福建省沙县水南国有林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国有林场科学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成就与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木采伐迹地不同土壤管理措施的水肥流失阻控效果
3
作者 邹显花 李静凯 +3 位作者 童浩 陈贵斌 姬绍晖 黄荣珍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1-570,共10页
为探究松材线虫灾毁迹地地表快速覆盖和有效控制坡面水肥流失的技术措施,运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的方法,分析比较生物膜(SWM)、防草布(FCB)覆盖和施用聚丙烯酰胺(PAM)等土壤管理措施对松材线虫灾毁迹地的径流、泥沙及养分流失量的阻控效... 为探究松材线虫灾毁迹地地表快速覆盖和有效控制坡面水肥流失的技术措施,运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的方法,分析比较生物膜(SWM)、防草布(FCB)覆盖和施用聚丙烯酰胺(PAM)等土壤管理措施对松材线虫灾毁迹地的径流、泥沙及养分流失量的阻控效果。结果表明:SWM-95%处理的泥沙流失阻控效果最佳,其养分流失量低于其他处理。SWM-67%处理的泥沙及养分流失量最高。FCB、PAM处理的水肥流失量在处理时间为90、180 d时均低于对照(CK),且PAM处理效果更优,95%-PAM处理的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在处理时间为90、180 d时分别比CK降低了52.1%、75.6%和71.7%、73.0%。PAM处理对氮、钾流失的阻控效果较优,而对泥沙流失中磷养分的阻控效果不佳。PAM处理的水肥流失阻控效果在处理时间为270 d时显著减弱,而FCB处理的阻控效果仍优于其他处理,且表现为95%处理梯度>67%处理梯度。对林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处理的养分含量总体上均高于CK,其中,SWM-67%处理的全磷、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PAM、FCB处理则对氮、钾的全量与速效养分有较好的保持作用。此外,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处理均促进了新造林杉木树高的生长,其中FCB、PAM处理效果更优。综合可见,在松材线虫灾毁迹地,可采用95%-PAM处理,使裸露地表的水土流失短期内得到快速有效控制,对于立地条件要求较高的林地可采取95%-PAM处理与67%-FCB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达到最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灾毁迹地 地表土壤管理 聚丙烯酰胺 防草布 生物膜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家系对松材线虫病的抗性及选择
4
作者 曾丽琼 蔡守平 +4 位作者 童浩 张标强 陈志云 陈亚斌 苏顺德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5,14,F0003,共7页
在自然条件下以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式,对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的30个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抗性测定,以死亡率为指标分析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抗性的遗传变异规律,并筛选抗性家系。结果表明,接种松材线虫后,不同家系死亡率差异显著,家系间死亡... 在自然条件下以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式,对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的30个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抗性测定,以死亡率为指标分析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抗性的遗传变异规律,并筛选抗性家系。结果表明,接种松材线虫后,不同家系死亡率差异显著,家系间死亡率的遗传变异系数为37.03%,广义遗传力为0.6323,证实了马尾松在家系水平上对松材线虫病的抗性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以抗性遗传增益不低于20%为标准筛选出9个相对抗性家系,获得29.62%的抗性遗传增益。其中59号家系抗性最强,死亡率仅5.79%,比群体均值低14.48%,抗性遗传增益达到4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马尾松 抗性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注射甲维盐制剂对松材线虫病林间防效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宋高飞 张标强 +4 位作者 童浩 蓝文丰 张治昊 汤陈生 蔡守平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为了明确高压注射2%甲维盐乳油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注射甲维盐后林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体内残留量的时间动态变化及甲维盐对树体内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种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注射甲维盐对寄主... 为了明确高压注射2%甲维盐乳油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注射甲维盐后林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体内残留量的时间动态变化及甲维盐对树体内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种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注射甲维盐对寄主马尾松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功能微生物的影响,从不同层面综合评价了甲维盐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直接和间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维盐注干18个月后,试验区马尾松植株保存率超过98%。注射甲维盐1 a后,马尾松树体内树干和枝条均可检测到残留,在树体上部、中部及冠层枝条呈下降趋势,树体下部在试验期间呈上升趋势且马尾松体内残留量均高于LC_(95)(0.05μg·g^(-1));注射甲维盐后,室内外马尾松植株体内松材线虫数量较对照显著下降(P<0.05),室内马尾松幼苗体内松材线虫数量下降61.02%,林间松材线虫高携带单株(≥5000)和低携带单株(<5000)体内松材线虫携带量分别减少93.01%和71.09%;注射甲维盐能显著提升马尾松植株体内ROS水平(P<0.05),室内接种松材线虫的马尾松幼苗、林间松材线虫高携带量和低携带量的马尾松个体的ROS水平分别为对照的7.96、1.90和6.59倍;马尾松中抗性相关微生物Penicillium的丰度均显著提高(P<0.05),松材线虫携带量高和低的马尾松体内较对照分别提升19.12%和3.15%。研究结果表明了树干注射甲维盐2%乳油可显著林间降低马尾松植株体内的松材线虫数量,并提升寄主马尾松的活性氧水平及Penicillium属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马尾松 2%甲维盐乳油 残留量 ROS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县地区杉木人工林地径与树高、材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潘荣荣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5期218-220,共3页
在收集福建省沙县水南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地径、胸径、树高与材积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树高、材积随地径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杉木的地径与树高和材积的回归模型,利用几种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拟合曲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拟合方程可靠有效... 在收集福建省沙县水南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地径、胸径、树高与材积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树高、材积随地径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杉木的地径与树高和材积的回归模型,利用几种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拟合曲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拟合方程可靠有效,可用于林木蓄积量的调查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地径 树高 材积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列密度对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孟庆银 江先桂 +6 位作者 陈耀升 张标强 伊昊 叶礼东 李天星 卢世泉 陈杨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2022年12月,开展40孔育苗穴盘不同排列密度(A处理20株、B处理23株、C处理24株)与对照(D处理40株)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处理、B处理和C处理苗高生长相对D处理(CK)分别低出9.5%、15.6%和20.3%,4个处理苗高之间差... 2022年12月,开展40孔育苗穴盘不同排列密度(A处理20株、B处理23株、C处理24株)与对照(D处理40株)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处理、B处理和C处理苗高生长相对D处理(CK)分别低出9.5%、15.6%和20.3%,4个处理苗高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处理、B处理和C处理地径生长相对D处理(CK)分别高出15.2%、15.2%和9.1%,4个处理地径之间差异显著(P<0.05);A处理和C处理生物量相对D处理(CK)分别增长了17.4%和6.7%,4个处理生物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处理、B处理和C处理高径比、根冠比均优于D处理(CK);A处理、C处理和B处理苗木质量指数(QI)值相对D处理(CK)分别高出44.4%、36.7%和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容器苗 排列密度 生长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植密度对不同杉木良种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连雲虹 《福建林业》 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
对不同初植密度下3年生杉木良种的树高、地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筛选适宜种植的杉木初植密度。结果表明:(1)良种对树高存在显著影响,密度对地径、单株材积存在显著影响。良种与密度的交互作用对杉木树高、地径、单株... 对不同初植密度下3年生杉木良种的树高、地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筛选适宜种植的杉木初植密度。结果表明:(1)良种对树高存在显著影响,密度对地径、单株材积存在显著影响。良种与密度的交互作用对杉木树高、地径、单株材积均存在显著影响。(2)普通杉木、尤溪3代在低初植密度(2500株·hm^(-2))下,林分生长状况较好,且尤溪3代优于普通杉木;官庄红心杉在高初植密度(3300株·hm^(-2))下,林分生长状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苗木栽培 树高 地径 单株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方式下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对比分析
9
作者 叶礼东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58-61,共4页
为研究不同育苗方式下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状况,以2023年采用沙床、穴盘和沙床+穴盘3种育苗方式下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开展生长量、生长量区间和生物量方面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床培育的容器苗生长量和生物量表现较优,相... 为研究不同育苗方式下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状况,以2023年采用沙床、穴盘和沙床+穴盘3种育苗方式下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开展生长量、生长量区间和生物量方面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床培育的容器苗生长量和生物量表现较优,相较于3种育苗方式下培育的容器苗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总数均值分别高出10.7%、2.6%和13.0%;3种育苗方式下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苗高在20~30cm和30~40cm的分布频率差异显著(P<0.05),苗高在10~20cm分布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地径在各区间的分布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容器苗 育苗方式 生长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速生家系树高生长对初植密度的早期响应
10
作者 童浩 《福建林业》 2024年第5期36-40,共5页
为了筛选不同杉木速生家系适宜的初植密度,利用杉木第3代种子园中的5个速生优良家系,在5种初植密度下造林试验,分析了试验林3 a林龄时的树高生长和保存率差异。结果表明:3 a林龄时,树高异速生长性、累积生长量,保存率在两两家系间具有... 为了筛选不同杉木速生家系适宜的初植密度,利用杉木第3代种子园中的5个速生优良家系,在5种初植密度下造林试验,分析了试验林3 a林龄时的树高生长和保存率差异。结果表明:3 a林龄时,树高异速生长性、累积生长量,保存率在两两家系间具有不同的差异关系。家系F1的树高异速生长性对初植密度具有敏感性,在2500株·hm^(-2)的初植密度下单株间分化较小,变异系数为31.51%,比变异系数最大的密度低9.02个百分点。除家系F2外的4个家系的树高累积生长量对初植密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但都在3500株·hm^(-2)的初植密度下具有最大树高生长优势。家系F2、F5的保存率对初植密度敏感,在3100株·hm^(-2)的初植密度下保存率可达93%以上。为每个家系筛选了适宜的初植密度,使这些家系造林3 a后的平均树高达到2.60 m,比杉木第3代种子园良种提高8.96%,单株间树高异速生长性降低10.93%,保存率提高5.5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速生家系 初植密度 树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杉、杉木和马尾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楠 余孟杨 +9 位作者 林庆富 章进峰 肖祥希 孙代珍 曾华浩 刘晓辉 赖金全 苏志鹏 邓宗杰 赖振民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对成熟人工林的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油杉木材的气干湿胀性、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最优,杉木木材的全干干... 对成熟人工林的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油杉木材的气干湿胀性、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最优,杉木木材的全干干缩率、气干干缩率和吸水后湿胀性最优,马尾松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端面硬度和弦面硬度最优。木材密度的表现为马尾松>油杉>杉木;木材稳定性的表现为杉木>油杉>马尾松;木材力学的表现为油杉>马尾松>杉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力学性质 木材 油杉 杉木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树苗木根瘤及其对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天汉 张俊钦 黄承梅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5期58-60,共3页
红豆树根瘤的形成时间和根瘤的数量与圃地土壤的质量有关,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环境中,1 a生苗木中的根瘤少见,且根瘤个体极小;在土壤较贫瘠的圃地中,红豆树根瘤十分发达,数量多且形成时间早。红豆树根瘤能够促进苗木生长,有根瘤生长比无... 红豆树根瘤的形成时间和根瘤的数量与圃地土壤的质量有关,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环境中,1 a生苗木中的根瘤少见,且根瘤个体极小;在土壤较贫瘠的圃地中,红豆树根瘤十分发达,数量多且形成时间早。红豆树根瘤能够促进苗木生长,有根瘤生长比无根瘤生长的1年生红豆树植株中,根系的干物质增长率46%、根系鲜重的增长率41.9%、茎干物质增长率40.3%、植株总干物质的增长率35.0%、植株总鲜重增长率22.4%、植株叶的干物质增长率14.8%。截根处理有助于根瘤菌感染苗木植株,苗木生长更健壮:截根处理的苗木径高比为4.1%,未截根处理的为3.4%;截根处理促进根系的发育,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47cm/株、未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为26cm/株、侧根增加率为80.8%,截根处理的须根总长度228cm/株、未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为102cm/株、须根增加比率123.5%;截根处理促进苗木根幅的扩大,比未截根处理的根幅增大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根瘤 生长量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酶活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世江 蔡培菁 +3 位作者 汪凤林 陈钢 徐永兴 曹光球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年第4期217-222,共6页
以宁化县紫色土区油茶成熟人工林、马尾松成熟人工林、杉木成熟人工林及阔叶林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4种森林类型0~10、10~20 cm土层的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等4种土壤酶活性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土壤酶活... 以宁化县紫色土区油茶成熟人工林、马尾松成熟人工林、杉木成熟人工林及阔叶林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4种森林类型0~10、10~20 cm土层的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等4种土壤酶活性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呈降低趋势。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油茶人工林的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马尾松林蔗糖酶活性最高,而杉木林的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基本处于最低水平;影响4种土壤酶活性最关键的理化因子为土壤容重、全C含量、全N含量和有效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森林类型 土壤酶活性 宁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函数排序法在县级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正花 潘辉 李宝福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39,共6页
本文把正交函数排序法应用于气候区划,以福建省沙县为例进行具体实施,选取年平均气温、积温和年降雨量三个气候因子进行排序计算,结果分为4个气候区。区划结果与气候条件及自然环境相符合,可以为农、林业综合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正交函数排序法 气候区划 农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高产与低产无性系代谢表达谱标记鉴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汉洋 何祯祥 +4 位作者 李志真 卢世明 郑登耿 陈耀升 赖标祯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8-12,共5页
于2020年,在福建省沙县水南国有林场的油茶无性系评比试验林中选择3株高产油茶树和3株低产油茶树,采用GC-MS技术开展与油茶产量性状相关的代谢表达谱分析与代谢标记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从高产组和低产组代谢表达谱中筛选出2种含量达显... 于2020年,在福建省沙县水南国有林场的油茶无性系评比试验林中选择3株高产油茶树和3株低产油茶树,采用GC-MS技术开展与油茶产量性状相关的代谢表达谱分析与代谢标记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从高产组和低产组代谢表达谱中筛选出2种含量达显著性差异的化合物:角鲨烯的相对含量高产组为4.07%,低产组为35.87%,低产组显著高于高产组(P<0.01);保留时间为17.227 min的化合物A在高产组中相对含量为31.85%,而在低产组中没有检测到。这些代谢表达物可能作为油茶优良无性系选择的代谢标记,为油茶高产品种的选择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GC-MS分析 代谢产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及其纯林乔木层的净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永兴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树干解析法与样地调查,2015年对15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混交林及其纯林的乔木层净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深山含笑纯林(43.26 t·hm(-2))>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32.63 t&#... 采用树干解析法与样地调查,2015年对15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混交林及其纯林的乔木层净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深山含笑纯林(43.26 t·hm(-2))>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32.63 t·hm(-2))>杉木纯林(28.75 t·hm(-2)),且混交林单株树干生物量的积累均高于纯林;乔木层净生产力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5.63 t·hm(-2)·a(-1))>深山含笑纯林(4.12 t·hm(-2)·a(-1))>杉木纯林(3.75 t·hm(-2)·a(-1));年凋落物量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3.30 t·hm(-2)·a(-1))>深山含笑纯林(2.94 t·hm(-2)·a(-1)>杉木纯林(2.61 t·hm(-2)·a(-1))。表明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比杉木纯林更有利于林分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养分归还量,有利于林分养分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深山含笑 混交林 生物量 凋落物 净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粤栲在紫色土林地生长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清 周东雄 陈建华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9-81,共3页
对紫色土林地栽培的闽粤栲林分生长量、生物量、林分生长过程、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5年生闽粤栲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立木材积分别为 1 8 5cm、1 2 1m和 1 0 9 72 5 0m3 ·hm-2 ,生长量较高 ,是较好的... 对紫色土林地栽培的闽粤栲林分生长量、生物量、林分生长过程、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 5年生闽粤栲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立木材积分别为 1 8 5cm、1 2 1m和 1 0 9 72 5 0m3 ·hm-2 ,生长量较高 ,是较好的速生用材造林树种。同时闽粤栲在紫色土林地还表现出 :侧根发达 ,分布较浅 ,根量减少 ,板根明显的特点 ,与红壤林地根系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栲 紫色土 生长量 根系特点 造林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播种育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廖正花 《经济林研究》 1998年第3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红豆杉 播种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和烯效唑对2种美人蕉的矮化效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安慧珍 罗水金 傅瑞树 《南方林业科学》 2017年第1期32-33,50,共3页
采用浓度200~600 mg/L多效唑、100~300 mg/L烯效唑喷施水生美人蕉和紫叶美人蕉进行矮化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和烯效唑均极显著降低美人蕉株高,并对其显花性有较大影响;其中浓度200 mg/L多效唑对水生美人蕉、100 mg/L... 采用浓度200~600 mg/L多效唑、100~300 mg/L烯效唑喷施水生美人蕉和紫叶美人蕉进行矮化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和烯效唑均极显著降低美人蕉株高,并对其显花性有较大影响;其中浓度200 mg/L多效唑对水生美人蕉、100 mg/L烯效唑对紫叶美人蕉矮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美人蕉 紫叶美人蕉 多效唑 烯效唑 矮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种林分造林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永兴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以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3个不同人工林分为研究对象,首先对3个林分蓄积量和出材量进行了分析讨论,接着应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收益成本比、土地期望值和净效益投... 以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3个不同人工林分为研究对象,首先对3个林分蓄积量和出材量进行了分析讨论,接着应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收益成本比、土地期望值和净效益投资比等动态经济指标对3个林分的造林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个林分中,杉木林分平均单株材积、蓄积量和经济材出材量最高,杉木林的NPV、IRR、LEV、B/C、N/K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经济效益 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