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少建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2期61-61,共1页
沙县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县之一,80%以上的山林属所有。森林资源较好,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沙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森林资源资产市场,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森林资源流转速度较快。但是,... 沙县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县之一,80%以上的山林属所有。森林资源较好,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沙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森林资源资产市场,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森林资源流转速度较快。但是,评估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本文针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资产评估 现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沙县森工企业面临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陈长雄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5-57,共3页
从沙县森工企业生产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森工企业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5点技术对策。
关键词 森工企业 资源 营销 对策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企业设备更新决策的研究
3
作者 陈长雄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8-42,共5页
讨论了林业企业设备更新问题, 并给出了设备更新决策模型。
关键词 林业 设备更新 决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县林木资产评估研究
4
作者 徐少建 《现代园艺》 2013年第6期191-191,共1页
通过沙县开展林木资产评估的工作情况,分析沙县林木资产评估工作的程序与方法,为沙县林木资产的评估提供借鉴。
关键词 林木资产 林木评估 程序 福建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峦大杉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璐颖 康永武 +3 位作者 林智勇 陈文荣 高楠 张纪卯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3,共6页
应用来舟林业试验场24年生的峦大杉与杉木对比试验林为试材,通过样地调查和标准木树干解析探讨峦大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峦大杉树高平均生长量12年生时达到最大值0.96 m·a-1,连年生长量在10年生时达到最大值1.35 m·a... 应用来舟林业试验场24年生的峦大杉与杉木对比试验林为试材,通过样地调查和标准木树干解析探讨峦大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峦大杉树高平均生长量12年生时达到最大值0.96 m·a-1,连年生长量在10年生时达到最大值1.35 m·a-1,峦大杉树高的快速生长时期是造林后12 a内;胸径平均生长变化平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连年生长量增速较快,16年生时出现明显高峰值1.45 cm·a-1,且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材积连年生长量稳步增加,18年生时出现最大值为0.00543 m3·a-1,平均生长量在10年生之前变化平缓,10年生之后变化较大。利用理查德方程拟合峦大杉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过程,分别为:树高H=16.596(1-e-0.13554t)1.8279、胸径D=16078.496(1-e-0.00019t)1.2677、材积V=0.02276(1-e-0.02646t)1.3974拟合效果好,树高、胸径、材积拟合方程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1782、0.8528、0.0000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峦大杉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峦大杉人工林二元材积表的研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鲍晓红 张纪卯 +4 位作者 陈文荣 吴火和 康永武 张璐颖 高楠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1,97,共4页
应用南平、三明两地24年生、15年生的峦大杉人工林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选用多模型优选法研制峦大杉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选用相关指数、系统误差、平均误差和剩余标准差作为评价指标,并绘制残差图检验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 应用南平、三明两地24年生、15年生的峦大杉人工林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选用多模型优选法研制峦大杉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选用相关指数、系统误差、平均误差和剩余标准差作为评价指标,并绘制残差图检验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5个备选模型中有11个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经检验,用传统山本式编制的材积表完全符合生产上的精度要求,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峦大杉 二元材积公式 多模型优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地香叶树籽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游惠明 杨金德 +5 位作者 康永武 李建民 范辉华 苏良佺 尤龙辉 曾桂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01,共4页
为探明不同种源地香叶树作为油料树种的开发价值,采集了全国6省20县市的香叶树果实,对香叶树全果、果肉及籽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ward法对不同种源地香叶树籽油脂肪酸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叶树全果、果肉以... 为探明不同种源地香叶树作为油料树种的开发价值,采集了全国6省20县市的香叶树果实,对香叶树全果、果肉及籽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ward法对不同种源地香叶树籽油脂肪酸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叶树全果、果肉以及籽的平均油脂含量分别为43.31%、42.38%及46.12%;全果油脂肪酸组成以月桂酸、油酸和癸酸为主;果肉油以油酸和棕榈酸为主;而籽油则以月桂酸和癸酸为主,月桂酸含量为53.20%~70.30%,月桂酸和癸酸总含量达76.40%~90.10%;聚类分析将不同种源地香叶树分为3大类,云南省、贵州省及广西的香叶树属低月桂酸类型,福建省、江西省及湖南省的香叶树属中高月桂酸型。香叶树可作为生产中碳链脂肪酸的新晋树种,福建省的香叶树籽油脂含量高,且籽油中月桂酸含量高,作为中碳链脂肪酸的原料地具有明显的开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树籽 油脂 脂肪酸 中碳链脂肪酸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红椿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纪卯 陈文荣 +3 位作者 鲍晓红 张璐颖 连书钗 康永武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年第4期224-230,共7页
利用福建省现有的毛红椿人工林,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和10株邻近木综合标准差比较法,研究毛红椿候选优树的生长量标准和形质标准。结果表明,毛红椿人工林的优树选择应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优树的生长量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胸径... 利用福建省现有的毛红椿人工林,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和10株邻近木综合标准差比较法,研究毛红椿候选优树的生长量标准和形质标准。结果表明,毛红椿人工林的优树选择应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优树的生长量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56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的1.389 5倍,且形质得分应达4.72分以上,该选择标准准确、适用,可作为今后毛红椿人工林优树选择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优树 选择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冬青扦插育苗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楠 丁珌 +4 位作者 廖燕瑜 黄茂根 李建民 杨金德 康永武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54-57,105,共5页
2018年在福建省沙县富口镇溪口村沙县金德苗木有限公司苗圃开展北美冬青扦插育苗试验,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插穗类型、插穗长度、扦插季节对北美冬青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以ABT 500 mg·L^(-1)生根效... 2018年在福建省沙县富口镇溪口村沙县金德苗木有限公司苗圃开展北美冬青扦插育苗试验,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插穗类型、插穗长度、扦插季节对北美冬青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以ABT 500 mg·L^(-1)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8.00%,生根条数达25.77条,平均根长达3.50 cm;半木质化插穗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6.67%,生根条数达25.10条,平均根长达3.46 cm;5 cm长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6.67%,生根条数达24.90条,平均根长达3.40 cm;春季扦插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89.33%,生根条数达25.93条,平均根长达3.60 cm。综合结果表明,北美冬青扦插育苗宜在春季,采用5 cm长、半木质化的插穗,ABT 500 mg·L^(-1)溶液快蘸10 s后扦插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扦插育苗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与峦大杉人工混交林杉木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康永武 张璐颖 +2 位作者 林智勇 高楠 张纪卯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56-61,共6页
用来舟林业试验场24年生杉木与峦大杉人工混交林试验样地数据,以及杉木树干解析资料,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树高连年生长量在8年生时达到最大,为1.00m/a;树高平均生长量在幼林时期较大,在2年生和4年生时分别是1.75、1.20 m/a,4年生... 用来舟林业试验场24年生杉木与峦大杉人工混交林试验样地数据,以及杉木树干解析资料,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树高连年生长量在8年生时达到最大,为1.00m/a;树高平均生长量在幼林时期较大,在2年生和4年生时分别是1.75、1.20 m/a,4年生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逐年平稳降低趋势。胸径连年生长量波动较大,前后出现3次生长高峰,分别是在4年生、16年生和22年生,其连年生长量分别达到0.74、1.27cm/a和0.70 cm/a;胸径平均生长量变化平缓,2次出现高峰值分别在18年生、22年生,其值均为0.61 cm/a。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20年生,为0.003 16 m3/a,22年生时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为0.001 03 m3/a;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接近24年生时相交,表明此时的树龄为杉木的数量成熟龄。利用Mat Lab软件,拟合了杉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Richards方程,拟合效果好、精度高,拟合的数学模型可作为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树干解析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毛红椿嫁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冰 陈文荣 +4 位作者 康永武 张璐颖 张纪卯 鲍晓红 张毅清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年第3期181-184,共4页
探讨接穗母树树龄、砧木地径及嫁接季节对毛红椿嫁接成活率及之后发梢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对嫁接效果存在影响,秋接毛红椿苗木成活率显著高于春接,但成活发梢率显著低于春接;秋接总抽梢率略低于春接,但未见显著差异;秋接新梢长度... 探讨接穗母树树龄、砧木地径及嫁接季节对毛红椿嫁接成活率及之后发梢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对嫁接效果存在影响,秋接毛红椿苗木成活率显著高于春接,但成活发梢率显著低于春接;秋接总抽梢率略低于春接,但未见显著差异;秋接新梢长度显著低于春接。砧木地径对嫁接效果存在影响,嫁接成活率、成活抽梢率、总抽梢率以及新梢长度均随地径增粗而增大,不同砧木地径分组所对应的新梢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接穗母树树龄对嫁接存在影响,各项指标随着接穗母树树龄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总体来看,毛红椿嫁接推荐使用中幼林的优树穗条,选用粗壮苗木作砧木,在秋季进行嫁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嫁接 季节 砧木地径 母树树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木莲毛竹混交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康永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14-20,共7页
对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砍伐杉木后形成的乳源木莲毛竹新林型的生长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源木莲毛竹枝叶分布层次明显,乳源木莲位于林分上层,林分结构合理,物种多样性较高;乳源木莲在2002—2012年的10年间能够保持较高生长... 对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砍伐杉木后形成的乳源木莲毛竹新林型的生长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源木莲毛竹枝叶分布层次明显,乳源木莲位于林分上层,林分结构合理,物种多样性较高;乳源木莲在2002—2012年的10年间能够保持较高生长量,有利于培育乳源木莲大径材;3种混交处理中,2002—2012年不同密度乳源木莲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虽有差异,但差异较小;不同处理毛竹高径生长、产笋量和总产材量均存在差异,以RD处理、RC处理为好。乳源木莲毛竹混交林是拟自然更新的林型,能够改善林地土壤肥力,具有省工、适用、高效的经营特点,适宜在中亚热带林区高丘低山区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木莲 毛竹 混交 生长状况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康永武 潘军 +3 位作者 张清 欧建德 周东雄 王金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8期5742-5743,5770,共3页
[目的]探索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方法]在福建沙县进行细叶青蒌藤扦插试验,研究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穗条年龄、粗度与切口位置与方法对细叶青蒌藤扦... [目的]探索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方法]在福建沙县进行细叶青蒌藤扦插试验,研究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穗条年龄、粗度与切口位置与方法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成苗率及新梢长度均有着极显著性差异性影响(P〈0.01)。1~2年的穗条的成苗率与梢长显著优于3~4年穗条的扦插繁殖效果(P〈0.05);3~4年穗条的成苗率与梢长显著优于5年以上穗条的扦插繁殖效果(P〈0.05)。大于0.20cm粗度穗条扦插繁殖的成苗率与新梢长度显著优于小于0.20cm粗度穗条(P〈0.05)。节下1.5~2.5cm的插穗切口位置效果优于2.5~3.5cm的,单削斜口处理效果优于平剪处理。切口位置因素效应均大于切口处理因素,双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该试验进行了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穗条年龄、粗度、切口处理方面的研究,发现在节下1.5~2.5cm进行单削斜口的穗条处理结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青蒌藤[Piper kadsura(choisy)ohwi] 扦插繁殖 穗条年龄 穗条粗度 切口处理 成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下培育乳源木莲绿化大苗新技术 被引量:19
14
作者 廖云程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6期47-49,共3页
在 14a生杉木林下套种乳源木莲 ,以培育乳源木莲绿化大苗为目标。经 7a试验结果表明 :上层杉木林保留株数 12 0 0~ 180 0株 /hm2 ,郁闭度控制在 0 3~ 0 75之间 ,林下乳源木莲生长良好 ,在自然状态下平均树高 5 6~ 6 1m ,平均胸径... 在 14a生杉木林下套种乳源木莲 ,以培育乳源木莲绿化大苗为目标。经 7a试验结果表明 :上层杉木林保留株数 12 0 0~ 180 0株 /hm2 ,郁闭度控制在 0 3~ 0 75之间 ,林下乳源木莲生长良好 ,在自然状态下平均树高 5 6~ 6 1m ,平均胸径 4 6~ 5 4cm。采取间歇式半围法断根和整形、修枝、截顶等技术 ,能够达到控制高度 ,分拔超密 ,树形美观的效果 ,衬托出美的集群形态 ,可以快捷、经济培育绿化大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套种 乳源木莲 绿化大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肥和透光度对细叶青蒌藤扦插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康永武 李建民 +3 位作者 欧建德 潘军 周东雄 王金盾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0期17-19,共3页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叶面肥和透光度对细叶青蒌藤扦插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叶面肥对细叶青蒌藤扦插苗的生长和质量存在着正效应,透光度对细叶青蒌藤扦插苗的生长和苗木质量有着负效应。叶面肥与透光度对细叶青蒌藤扦...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叶面肥和透光度对细叶青蒌藤扦插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叶面肥对细叶青蒌藤扦插苗的生长和质量存在着正效应,透光度对细叶青蒌藤扦插苗的生长和苗木质量有着负效应。叶面肥与透光度对细叶青蒌藤扦插苗生长量指标的新梢鲜质量、新梢长度、叶片数量、叶面积与地下根系鲜质量、主根数量有着极显著性影响;叶面肥因素作用高于透光度因素;叶面肥与透光度双因素在细叶青蒌藤扦插苗的梢鲜质量、叶片数量、叶面积性状方面存在显著性或极显著性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青蒌藤 叶面肥 透光度 扦插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花楠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阿水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研究不同基质、容器规格、遮阳率以及不同肥料配方对刨花楠容器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容器规格、肥料配方对苗木生长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遮阳率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刨花楠容器育苗的最佳组合为:容器规格(上... 研究不同基质、容器规格、遮阳率以及不同肥料配方对刨花楠容器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容器规格、肥料配方对苗木生长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遮阳率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刨花楠容器育苗的最佳组合为:容器规格(上口直径×高)10 cm×12 cm,基质为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为8∶1∶1,遮阳率75%,肥料N、P、K配比为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楠 容器育苗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树扦插育苗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永武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以红豆树嫩枝及硬枝插条为材料,采用ABT类生根粉为生长调节剂进行红豆树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嫩枝扦插枝条生根效果优于硬枝扦插,带顶芽主枝插穗生根效果最佳;同时ABT类生根粉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红豆树插条的植物生根,以ABT6100 ... 以红豆树嫩枝及硬枝插条为材料,采用ABT类生根粉为生长调节剂进行红豆树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嫩枝扦插枝条生根效果优于硬枝扦插,带顶芽主枝插穗生根效果最佳;同时ABT类生根粉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红豆树插条的植物生根,以ABT6100 mg·L-1处理15 min,红豆树的扦插效果及各形态指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扦插育苗 生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竹丰产林施肥试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清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1-23,共3页
对苦竹丰产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提高苦竹林的产笋量、产材量和现存竹材产量,但不同施肥处理对苦竹林生长和产量影响程度不同,氮肥对苦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影响较小;发育于花岗斑岩的红壤可以不施或少施钾肥。
关键词 苦竹 丰产林 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优良无性苗木造林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东雄 张清 李文贵 《福建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55-57,共3页
通过对不同来源无性苗木、无性苗木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以及与实生林对比试验 ,分析了无性造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经选择的优良无性苗木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关键词 杉木 无性苗森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油茶芽苗砧嫁接方法田间育苗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清 《绿色科技》 2014年第4期107-109,共3页
以油茶闽43#优良无性系为试材,在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油茶芽苗砧胚茎劈接和切接两种嫁接方法对油茶苗木田间繁育成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是影响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嫁接方法对油茶优... 以油茶闽43#优良无性系为试材,在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油茶芽苗砧胚茎劈接和切接两种嫁接方法对油茶苗木田间繁育成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是影响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嫁接方法对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苗木高度和地径存在不同的影响,其中对成活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苗木高度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对地径的影响则不显著;用油茶芽苗砧胚茎切接技术繁育油茶优良无性系苗木的平均成活率、苗高和地径比用油茶芽苗砧胚茎劈接技术繁育的油茶苗分别提高8.0%、19.0%和10.1%,且嫁接口愈合好,苗木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优良无性系 芽苗砧 嫁接方法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