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木种子园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林木种子园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江祥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1期72-74,共3页
通过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林木种子园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场林木种子园已成为初具规模的高世代、多层次、多树种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但仍然存在树龄老化问题突出、稳产高产形势严峻、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通过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林木种子园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场林木种子园已成为初具规模的高世代、多层次、多树种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但仍然存在树龄老化问题突出、稳产高产形势严峻、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应合理利用老化种子园,探索稳产高产新技术,其规范经营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子园 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场外森林资源合作经营初报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开汉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2期69-71,共3页
该文阐述了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场外森林资源合作经营目的意义,介绍了合作经营现状,剖析了合作经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个人、社会团体、国有林场今后开展森林资源合作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合作经营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保障性苗圃建设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以沙县官庄国有林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廖燕瑜 《现代园艺》 2021年第21期186-187,共2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保障性苗圃项目的建设已成为了林业部门首要的工作任务。在开展国有林场保障性苗圃建设工作时,应当按照“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促转型”的要求,有效提升苗圃设施条件与装备水平,转变苗木培育经营方式,促进...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保障性苗圃项目的建设已成为了林业部门首要的工作任务。在开展国有林场保障性苗圃建设工作时,应当按照“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促转型”的要求,有效提升苗圃设施条件与装备水平,转变苗木培育经营方式,促进苗木培育,以此实现“良种化、设施化、标准化、多样化和产业化”,切实解决林木种苗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满足工程造林、林分质量提升、生态修复和城乡绿化对于多品种以及多规格良种幼苗的实际需求。基于此,主要阐述了三明市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现状,分析了福建省保障性苗圃建设现状形成的原因,由此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市 林业保障性 苗圃建设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培育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友森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8期198-198,共1页
森林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森林资源系统不仅保护了整个林业生态的平衡而且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对自然资源的发展尤为重要,也为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保障。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培育发展 途径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经济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5
作者 陈丽萍 《绿色科技》 2013年第4期257-259,共3页
指出了经济计划管理是组织指导生产经营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阐述了计划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国有林场经济计划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三明地区国有林场经济计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林场实际工作,从精心编制计划、层层分解... 指出了经济计划管理是组织指导生产经营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阐述了计划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国有林场经济计划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三明地区国有林场经济计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林场实际工作,从精心编制计划、层层分解计划、认真执行计划、积极跟踪计划、及时调整计划、严格考核计划等6个层次探讨了如何加强三明地区国有林场经济计划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更好地服务于林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经济计划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提高国有林场木材检验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6
作者 魏阳琼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8期232-233,共2页
木材检验员是国有林场生产一线"五大员"(即木材检验员、护林员、驾驶员、仓管员、安全员)之一,木材检验员的工作贯穿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经营活动过程的始终,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全社会,是树立国有林场形象的重要"窗口"... 木材检验员是国有林场生产一线"五大员"(即木材检验员、护林员、驾驶员、仓管员、安全员)之一,木材检验员的工作贯穿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经营活动过程的始终,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全社会,是树立国有林场形象的重要"窗口",每个木材检验员就是国有林场的"活名片",木材检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国有林场木材检验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木材检验员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家系对松材线虫病的抗性及选择
7
作者 曾丽琼 蔡守平 +4 位作者 童浩 张标强 陈志云 陈亚斌 苏顺德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5,14,F0003,共7页
在自然条件下以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式,对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的30个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抗性测定,以死亡率为指标分析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抗性的遗传变异规律,并筛选抗性家系。结果表明,接种松材线虫后,不同家系死亡率差异显著,家系间死亡... 在自然条件下以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式,对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的30个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抗性测定,以死亡率为指标分析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抗性的遗传变异规律,并筛选抗性家系。结果表明,接种松材线虫后,不同家系死亡率差异显著,家系间死亡率的遗传变异系数为37.03%,广义遗传力为0.6323,证实了马尾松在家系水平上对松材线虫病的抗性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以抗性遗传增益不低于20%为标准筛选出9个相对抗性家系,获得29.62%的抗性遗传增益。其中59号家系抗性最强,死亡率仅5.79%,比群体均值低14.48%,抗性遗传增益达到4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马尾松 抗性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注射甲维盐制剂对松材线虫病林间防效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宋高飞 张标强 +4 位作者 童浩 蓝文丰 张治昊 汤陈生 蔡守平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为了明确高压注射2%甲维盐乳油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注射甲维盐后林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体内残留量的时间动态变化及甲维盐对树体内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种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注射甲维盐对寄主... 为了明确高压注射2%甲维盐乳油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注射甲维盐后林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体内残留量的时间动态变化及甲维盐对树体内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种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注射甲维盐对寄主马尾松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功能微生物的影响,从不同层面综合评价了甲维盐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直接和间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维盐注干18个月后,试验区马尾松植株保存率超过98%。注射甲维盐1 a后,马尾松树体内树干和枝条均可检测到残留,在树体上部、中部及冠层枝条呈下降趋势,树体下部在试验期间呈上升趋势且马尾松体内残留量均高于LC_(95)(0.05μg·g^(-1));注射甲维盐后,室内外马尾松植株体内松材线虫数量较对照显著下降(P<0.05),室内马尾松幼苗体内松材线虫数量下降61.02%,林间松材线虫高携带单株(≥5000)和低携带单株(<5000)体内松材线虫携带量分别减少93.01%和71.09%;注射甲维盐能显著提升马尾松植株体内ROS水平(P<0.05),室内接种松材线虫的马尾松幼苗、林间松材线虫高携带量和低携带量的马尾松个体的ROS水平分别为对照的7.96、1.90和6.59倍;马尾松中抗性相关微生物Penicillium的丰度均显著提高(P<0.05),松材线虫携带量高和低的马尾松体内较对照分别提升19.12%和3.15%。研究结果表明了树干注射甲维盐2%乳油可显著林间降低马尾松植株体内的松材线虫数量,并提升寄主马尾松的活性氧水平及Penicillium属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马尾松 2%甲维盐乳油 残留量 ROS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注射2%甲维盐乳油对马尾松林多光谱特征的影响
9
作者 董玉光 郭芷晴 +4 位作者 蔡守平 曾丽琼 黄丹泠 陈志云 苏军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于2022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对14年生的马尾松纯林(2代种子园)开展树干高压注射2%甲维盐(EB)乳油试验(以不注射作为对照),选用大疆精灵4RTK作为飞行平台,首先提取注射前不同马尾松植株的健康度相关光谱特征,综合人工智能模... 于2022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对14年生的马尾松纯林(2代种子园)开展树干高压注射2%甲维盐(EB)乳油试验(以不注射作为对照),选用大疆精灵4RTK作为飞行平台,首先提取注射前不同马尾松植株的健康度相关光谱特征,综合人工智能模型,将样地中所有单株分成3类:健康、(线虫)轻度感染与(线虫)重度感染类群;同时以与健康度高度正相关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值、以及与松树感病程度负相关的NIR、Red Edge为核心,研究注射2%EB乳油90、120、180 d后3个类群健康度和松树感病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注射2%EB乳油后马尾松林分枯死率比对照组下降80%。②与对照相比,注射2%EB乳油180 d后,马尾松植株的整体健康度显著提升,表现为NDVI和简单比率值指数(MSR)值比对照均有极显著的提升(P<0.01)。NIR、RedEdge、NDVI值与注射前相比,重度感染类群植株有显著提升,分别为1.18、1.36、1.55倍(P<0.05);健康类群和轻度感染类群植株也有不同程度提升,分别为1.42、1.20、1.24倍(P<0.05)和1.08、1.09、1.22倍(P<0.05);与对照相比,健康、(线虫)轻度感染与(线虫)重度感染类群植株显著提升1.17、1.34、1.39倍(P<0.05)。③时间尺度上,对照组的NIR、Red Edge、NDVI值均无显著变化或稍有下降。说明树干高压注射2%EB乳油能够有效改善马尾松林的健康状况,并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林间马尾松植株枯死情况观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松材线虫病 甲维盐 树干高压注射 无人机近地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实生容器苗与裸根苗幼林初期生长对比分析
10
作者 伊昊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对杉木容器苗与裸根苗营建的幼林早期生长量测定,结果表明,造林生长第1年时,杉木裸根苗幼林树高、地径生长量相对于杉木容器苗幼林树高、地径分别增长了28.6%和56.8%,杉木裸根苗幼林树高、地径增长量相对于杉木容器苗幼林树高、地径分... 对杉木容器苗与裸根苗营建的幼林早期生长量测定,结果表明,造林生长第1年时,杉木裸根苗幼林树高、地径生长量相对于杉木容器苗幼林树高、地径分别增长了28.6%和56.8%,杉木裸根苗幼林树高、地径增长量相对于杉木容器苗幼林树高、地径分别增长了26.0%和66.7%;造林生长第2年时,杉木裸根苗幼林树高、地径生长量相对于杉木容器苗幼林树高、地径分别增长了6.2%和14.8%,杉木容器苗幼林树高、地径增长量相对于杉木裸根苗幼林树高、地径分别增长了4.0%和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容器苗 裸根苗 生长量 增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条件下杉木轻基质容器苗生长性状及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孟庆银 孟雯昕 +7 位作者 郑增禄 黄丹泠 陈道顺 伊昊 戚建增 张涵语 陈静雯 王婷婷 《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6-19,共4页
为研究不同育苗条件下杉木实生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状况,2024年开展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育苗试验,从生长量、生物量、区间分布、质量指数、隶属函数值和相关性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除根部干重和根冠比外,其他各项生长... 为研究不同育苗条件下杉木实生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状况,2024年开展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育苗试验,从生长量、生物量、区间分布、质量指数、隶属函数值和相关性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除根部干重和根冠比外,其他各项生长和干重指标均存在差异显著(P<0.05),沙埋穴盘苗高、地径、高径比、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全株干重、根冠比、质量指数和ΣU_(ij)分别是26.6 cm、4.6 mm、57.9、3.2 g、0.69 g、3.9 g、0.21、0.06和3.0611;架空穴盘苗高、地径、高径比、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全株干重、根冠比、质量指数和ΣU_(ij)分别是1.8 g、0.63 g、2.5 g、0.34、0.05和2.9967。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高分别有100%和37.5%的苗木分布在20~40 cm,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地径分别有98.9%和52.3%的苗木分布在4~8 mm。综合对比分析,沙埋穴盘苗优于架空穴盘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育苗方式 生长量 生物量 隶属函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沙县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昌春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3,共4页
通过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平均密度、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915株.hm-2、25.54 m、30.2 cm和672.76 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 通过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平均密度、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915株.hm-2、25.54 m、30.2 cm和672.76 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则分别达473.58 t.hm-2和471.22 t.hm-2,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66.45%)>根(16.91%)>枝(16.64%);枝主要分布在12 m以上;与杉木相比,杂种马褂木生长较快,材积数量成熟龄短(18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马褂木 生物量 生产力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列密度对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庆银 江先桂 +6 位作者 陈耀升 张标强 伊昊 叶礼东 李天星 卢世泉 陈杨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2022年12月,开展40孔育苗穴盘不同排列密度(A处理20株、B处理23株、C处理24株)与对照(D处理40株)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处理、B处理和C处理苗高生长相对D处理(CK)分别低出9.5%、15.6%和20.3%,4个处理苗高之间差... 2022年12月,开展40孔育苗穴盘不同排列密度(A处理20株、B处理23株、C处理24株)与对照(D处理40株)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A处理、B处理和C处理苗高生长相对D处理(CK)分别低出9.5%、15.6%和20.3%,4个处理苗高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处理、B处理和C处理地径生长相对D处理(CK)分别高出15.2%、15.2%和9.1%,4个处理地径之间差异显著(P<0.05);A处理和C处理生物量相对D处理(CK)分别增长了17.4%和6.7%,4个处理生物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处理、B处理和C处理高径比、根冠比均优于D处理(CK);A处理、C处理和B处理苗木质量指数(QI)值相对D处理(CK)分别高出44.4%、36.7%和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容器苗 排列密度 生长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青冈播种容器育苗基质配比试验
14
作者 张斌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1期53-55,58,共4页
[目的]筛选出小叶青冈播种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比。[方法]通过观测5种不同基质配比处理对小叶青冈播种容器苗成活率、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的影响,找出最佳基质配比。[结果]不同基质配比对小叶青冈播种容器苗的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均... [目的]筛选出小叶青冈播种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比。[方法]通过观测5种不同基质配比处理对小叶青冈播种容器苗成活率、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的影响,找出最佳基质配比。[结果]不同基质配比对小叶青冈播种容器苗的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成活率、苗高方面,不同基质配比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结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在小叶青冈播种容器育苗生产实践中可尽量采用基质配比为水稻田土∶泥炭土∶珍珠岩=3∶5∶2。这样的基质配比不仅可提高小叶青冈播种容器苗苗木成活率,还可促进苗木苗高、地径生长,适度提高小叶青冈苗木径高比,也更有利于提高小叶青冈苗木质量等级,同时还可适应降低育苗成本,进而提高育苗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青冈 播种容器育苗 基质配比 苗木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元素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黄恒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9期93-96,共4页
为探究N元素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2021年开展杉木幼林施肥试验,肥料为尿素,采用4个施肥处理,即30 g/株、60 g/株、90 g/株和不施肥对照(CK)。结果表明:30 g/株施肥处理杉木树高和地径相对CK分别增长了0.2%和38.3%;60 g/株施肥处理杉木... 为探究N元素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2021年开展杉木幼林施肥试验,肥料为尿素,采用4个施肥处理,即30 g/株、60 g/株、90 g/株和不施肥对照(CK)。结果表明:30 g/株施肥处理杉木树高和地径相对CK分别增长了0.2%和38.3%;60 g/株施肥处理杉木树高和地径相对CK分别增长了7.6%和54.2%;90 g/株施肥处理杉木树高和地径相对CK增长了6.3%和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施肥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密度对杉木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16
作者 伊昊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6-28,52,共4页
为了提高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实生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开展杉木实生大田苗不同育苗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育苗密度对杉木实生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高径比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了提高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实生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开展杉木实生大田苗不同育苗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育苗密度对杉木实生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高径比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杉木苗高、地径、苗木单株生物量与苗木质量指数值均随育苗密度呈现负相关。综合试验数据得出,杉木实生苗育苗密度在70株·m^(−2)时育苗密度最佳,苗木质量指数最高可达0.16,苗木单株生物量可达16.36 g,为杉木实生苗培育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育苗密度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沉降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元素动态变化 被引量:43
17
作者 樊后保 刘文飞 +4 位作者 徐雷 李燕燕 廖迎春 王启其 张子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46-2553,共8页
在12年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开展模拟氮沉降试验,分N0(对照)、N1、N2、N3等4种处理,N沉降量依次为0、60、120、240kgNhm-2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2a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经N0、N1、N2、N3处理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 在12年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开展模拟氮沉降试验,分N0(对照)、N1、N2、N3等4种处理,N沉降量依次为0、60、120、240kgNhm-2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2a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经N0、N1、N2、N3处理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平均含量分别为46.47%、46.35%、46.79%、46.6%,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随着分解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氮沉降明显增加了凋落物中的N含量,且随着沉降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凋落物C的分解系数依次为0.739、0.744、0.936、0.708,周转期为4.26a、4.26a、3.46a、4.41a;而N的分解系数分别为0.458、0.543、0.776、0.565,周转期为6.26a、5.44a、3.91a、5.20a。N1处理表现出促进N释放的作用,但对C释放影响不明显;N2处理促进了凋落物C、N元素的释放,而N3处理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氮沉降处理也明显降低了凋落物的C/N比,N1、N2、N3处理使C/N比分别比N0下降8.59%、14.20%和1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 凋搭物分解 c动态 N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袁颖红 樊后保 +4 位作者 刘文飞 张子文 孟庆银 胡锋 李辉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在杉木人工林中开展模拟氮沉降试验,设计N0(对照)、N1(60kg N/hm2.a)、N2(120kg N/hm2.a)和N3(240kg N/hm2.a)4种氮沉降水平。通过连续7年的处理后,研究外加氮源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及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相同N沉降... 在杉木人工林中开展模拟氮沉降试验,设计N0(对照)、N1(60kg N/hm2.a)、N2(120kg N/hm2.a)和N3(240kg N/hm2.a)4种氮沉降水平。通过连续7年的处理后,研究外加氮源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及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相同N沉降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氮沉降对土壤有机碳具有促进作用,中-低氮沉降(N1、N2)增加幅度大,高氮沉降(N3)增加幅度小。低氮(N1)处理促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增加,而中、高氮(N2、N3)则抑制;各氮沉降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N3、N2>N1>N0。40-60cm土壤微生物量碳与蔗糖酶、纤维素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除40-60cm土层的β-葡糖苷酶外,各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氮沉降增加将会对土壤碳累积与分解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杉木人工林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 被引量:50
19
作者 樊后保 刘文飞 +3 位作者 杨跃霖 张子文 曹汉洋 徐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3,共6页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杉木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N0(0 kg/(hm2.a),对照)、N1(60 kg/(hm2.a))、N2(120 kg/(hm2.a))、N3(240 kg/(hm2.a)),每种处理重复3次。经660 d分解后,N0、N1、N2、N3处理凋落...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杉木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N0(0 kg/(hm2.a),对照)、N1(60 kg/(hm2.a))、N2(120 kg/(hm2.a))、N3(240 kg/(hm2.a)),每种处理重复3次。经660 d分解后,N0、N1、N2、N3处理凋落物残留率分别为24.58%、21.99%、15.46%和25.17%,分解系数分别为0.776 4、0.807 6、1.018 8和0.760 8,95%的凋落物分解所需时间分别为3.99、3.95、3.06和4.11年,表明N1、N2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而N3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模拟氮沉降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凋落叶中的氮含量,从而降低了碳氮比。除N3处理外,凋落物分解系数与凋落物中的氮含量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而与碳氮比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氮沉降 凋落物分解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优树多父本杂交子代测定及母本选择 被引量:28
20
作者 郑仁华 苏顺德 +5 位作者 肖晖 许鲁平 李林源 林文龙 张子文 孟庆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4-50,共7页
为选择优良杂交母本,调查分析27年生杉木优树多父本杂交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性质,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立木材积在参试组合间差异极显著;胸径受遗传控制相对较强,家系遗传力0.325;木材基本密度在组合间差异显著;红心率、偏... 为选择优良杂交母本,调查分析27年生杉木优树多父本杂交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性质,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立木材积在参试组合间差异极显著;胸径受遗传控制相对较强,家系遗传力0.325;木材基本密度在组合间差异显著;红心率、偏心率、树皮率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的家系遗传力为0.202。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利用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构建选择指数方程筛选出‘F三明74-5’、‘F桃3’、‘F桃2’等11个速生优质杂交母本,家系的胸径、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增益分别为3.19%和1.21%。对比分析12年生时和27年生时对胸径的选择结果,表明中期生长性状选择的入选率为19%时具有最高的选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优树 多父本杂交 子代测定 选择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