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主轴承保持架断裂故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存良 王德伟 +1 位作者 巩孟祥 可成河 《轴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26,共3页
航空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振动值超上限,分解发现主轴承保持架断裂,从轴承的损伤特征、保持架表面粗糙度Ra、兜孔转角R尺寸、金相组织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了保持架的失效性质,并对其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为预防改进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航空发动机 保持架 断裂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发动机高压涡轮工作叶片叶尖裂纹修复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军和 唐晓辉 王克亮 《航空发动机》 2008年第3期31-34,26,共5页
采用激光熔焊方法,修复了高压涡轮工作叶片叶尖裂纹,有效降低了发动机修理成本,提高了发动机修理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激光熔焊 涡轮叶片 叶尖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主轴承保持架兜孔偏磨故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存良 可成河 赵铁军 《轴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38,共3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主轴承保持架兜孔的偏磨故障,进行了尺寸测量和加工过程复查,结果表明,兜孔偏磨的原因是兜孔横梁对端面的垂直度过大,并对此提出了预防改进措施。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实体保持架 航空发动机 偏磨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发动机机加火焰筒焊接修复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军和 王科 王福德 《航空发动机》 2007年第3期50-54,共5页
针对某型发动机机加火焰筒在工作中产生的裂纹、掉块等故障,从结构、材料、氩弧补焊修理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冷热疲劳、应力、热拉伸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焊接修复技术降低了火焰筒报废率,提高了火焰筒的可靠性。
关键词 机加火焰筒 航空发动机 氩弧焊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后轴承故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军和 唐晓辉 +1 位作者 张银东 杨树林 《轴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3,共4页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后轴承的故障,进行了形貌观察、硬度检测、能谱分析以及尺寸测量,试验表明,故障与外来物、供油条件等没有直接关系,滚子尺寸超差导致轴承组件异常磨损是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航空发动机 磨损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发动机用三点接触球轴承失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梁霄 贾朝波 +1 位作者 高福达 魏涛 《轴承》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针对某发动机高压转子前支点三点接触球轴承失效、轴承保持架碎裂的案例,通过理化检验和相关异常部件的分析以及故障模拟试验,得出了保持架碎裂的主要机理和原因,并对此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 三点接触球轴承 发动机 高压转子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锆热障涂层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保岐 段绪海 《航空工艺技术》 1999年第3期33-34,47,共3页
航空发动机正在向高性能、长寿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目标发展,热障涂层是实现这一目标较为理想的技术之一。文中介绍了氧化锆基热障涂层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关键词 氧化锆 航空发动机 热障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主轴轴承外圈开裂故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梁霄 张友辉 +2 位作者 贾朝波 高福达 赵宁宁 《轴承》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47,共3页
介绍了某发动机主轴轴承外圈开裂、断裂故障的形貌特征,对钢球剥落、外圈开裂故障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双半内圈 三点接触 外圈 开裂 疲劳剥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转子叶尖高速磨复合加工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翟淳 刘丛辉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19期49-51,共3页
高速叶片叶尖磨削工艺,通过高速的工件转速,使转子叶片在高速条件下获得足够大的离心力,具有大活动量的叶片在贴紧鼓筒榫槽的状态下进行磨削与在线测量,磨削后的外径尺寸与工作状态保持一致,是保障发动机性能,使压气机转子在最小的工作... 高速叶片叶尖磨削工艺,通过高速的工件转速,使转子叶片在高速条件下获得足够大的离心力,具有大活动量的叶片在贴紧鼓筒榫槽的状态下进行磨削与在线测量,磨削后的外径尺寸与工作状态保持一致,是保障发动机性能,使压气机转子在最小的工作间隙下确保发动机耗油率所实施的重要工艺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转子 复合加工技术 叶尖 磨削工艺 转子叶片 工作状态 发动机性能 压气机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掉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霄 可成河 +1 位作者 赵四洋 赵宁宁 《轴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3,共4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压前支承轴承内沟道裂纹和剥落掉块故障,通过理化检测和电子显微镜对故障套圈进行了检查及分析。结果表明:高压前轴承内沟道表面裂纹为应力裂纹,系磨削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产生局部二次淬火所致;剥落掉块应为轴承在工作...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压前支承轴承内沟道裂纹和剥落掉块故障,通过理化检测和电子显微镜对故障套圈进行了检查及分析。结果表明:高压前轴承内沟道表面裂纹为应力裂纹,系磨削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产生局部二次淬火所致;剥落掉块应为轴承在工作过程中裂纹扩展所致。通过采取相应控制措施,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轴承 三点角接触球轴承 套圈 剥落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轴承故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霄 可成河 +1 位作者 赵四洋 赵宁宁 《轴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7,共5页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轴承的故障形貌特征,利用尺寸检测、扫描电镜、金相检测、材料及热处理检查等手段对轴承零件损坏的原因进行了排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钢球冷冲压过程中形成的折叠缺陷是最终引发轴承故障的诱因,通过采取相应的...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轴承的故障形貌特征,利用尺寸检测、扫描电镜、金相检测、材料及热处理检查等手段对轴承零件损坏的原因进行了排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钢球冷冲压过程中形成的折叠缺陷是最终引发轴承故障的诱因,通过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双半内圈 钢球 冲压折叠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滚轮制造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2-23,共2页
一、前言缓进给磨削主要优点是:吃刀深度大(可达几毫米至十几毫米),工作台进给速度低(10至30毫米/分)。适用于磨削各种高精度复杂曲线型面及用淬火钢、耐热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制成的零件,可代替车、铣、刨、磨等切削工序,将毛坯一次... 一、前言缓进给磨削主要优点是:吃刀深度大(可达几毫米至十几毫米),工作台进给速度低(10至30毫米/分)。适用于磨削各种高精度复杂曲线型面及用淬火钢、耐热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制成的零件,可代替车、铣、刨、磨等切削工序,将毛坯一次加工成型并能达到所要求的精度和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而金刚石滚轮是缓进给磨削设备所必需的砂轮成型修整工具,可用于平磨、内圆磨、外磨、无心磨、螺纹磨等各类磨床上,生产效率提高3~5倍,型面精度可达3~5μ,表面粗糙度达Ra^(0.40),使用寿命为10000次以上(修整量为0.02mm/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石滚轮 制造 应用 砂轮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GEAE公司对协作者提出的要求看国外在我国选择高技术领域合作伙伴的新动向
13
作者 孙秋生 《航空工艺技术》 1994年第4期21-23,共3页
通过分析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航空发动机分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对其配套、生产率、系统管理及其它方面提出的严格要求,指出:在高技术领域的对外合作中,国内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建立新的管理技术与设备,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求得发展。
关键词 高技术领域 航空工业 生产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涂层残余应力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志平 董祖珏 +1 位作者 李丽 韩松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8-285,共8页
利用改进的Almen 试验方法对多种热喷涂涂层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首次提出了热喷涂涂层应变滞后于温度或外加应力这种现象的物理模型,并提出了因热喷涂涂层本身的多孔特性而引起的“气塞”作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利用改进的Almen 试验方法对多种热喷涂涂层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首次提出了热喷涂涂层应变滞后于温度或外加应力这种现象的物理模型,并提出了因热喷涂涂层本身的多孔特性而引起的“气塞”作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试验证明了热喷涂涂层的残余应力与涂层的厚度是线性关系,并且无论涂层的残余应力是压应力还是拉应力,它们都随涂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本文还证实了热喷涂工艺方法对涂层残余应力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热喷涂涂层的残余应力与喷涂颗粒的温度和飞行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残余应力 涂层厚度 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锥齿轮动态响应的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颖强 何大为 +2 位作者 刘更 高平 宋乐民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5-110,共6页
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某航空发动机齿轮传动系统中螺旋锥齿轮的固有特性和动态响应。同时介绍了运用四质量模型确定齿轮啮合动载荷的方法来研究齿轮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在齿轮正常工作转速范围内、存在1~3节径型振动,本文就... 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某航空发动机齿轮传动系统中螺旋锥齿轮的固有特性和动态响应。同时介绍了运用四质量模型确定齿轮啮合动载荷的方法来研究齿轮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在齿轮正常工作转速范围内、存在1~3节径型振动,本文就一节径型位移响应进行具体计算,且讨论了动载荷对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共振 四质量模型 锥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合金超塑性变形及其力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润广 蒋浩民 +2 位作者 姜勇 韩雪 王少刚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6-38,59,共4页
GH4169高温合金经超细化预处理工艺后,在变形温度T为1000℃、初始应变速率5为1.14×10-3s-1的拉伸变形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超塑性,其最高延伸率8max为467%,最低流动应力amin为43.1MPa。合金在较宽的变形温度范围(T为940~... GH4169高温合金经超细化预处理工艺后,在变形温度T为1000℃、初始应变速率5为1.14×10-3s-1的拉伸变形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超塑性,其最高延伸率8max为467%,最低流动应力amin为43.1MPa。合金在较宽的变形温度范围(T为940~1020℃)和应变速率范围内(10-4~10-3s-1)显示出良好的超塑性。这对实际生产中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控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可以表征材料超塑性性能的高低,但不能完全衡量超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超塑性 M值 力学性能 超细化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718合金奥氏体点阵常数、δ相含量和固溶元素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文昌 姚枚 +3 位作者 陈宗霖 姜照群 王少刚 李伟红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1-36,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在910℃加热条件下奥氏体点阵常数和δ相含量,给出了奥氏体点阵常数与δ相含量、奥氏体点阵常数与固溶合金元素含量和固溶元素含量与δ相含量关系式。
关键词 Δ相 点阵常数 镍合金 IN718合金 固溶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Inconel 718合金的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文昌 姚枚 +3 位作者 陈宗霖 姜照群 王少刚 李伟红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3-38,共6页
研究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的再结晶行为及退火过程中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910C退火温度下,奥氏体完全再结晶,随冷轧变形量增加,完成90%再结晶所需要的时间降低,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硬度的变化取决于奥氏... 研究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的再结晶行为及退火过程中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910C退火温度下,奥氏体完全再结晶,随冷轧变形量增加,完成90%再结晶所需要的时间降低,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硬度的变化取决于奥氏体的回复与再结晶和б、γ″、γ′相的析出。在910℃退火温度下,硬度急剧降低,达到极小值后又增加,极小值点的硬度随冷轧变形量增加而增加。在860C退火温度下,奥氏体的回复与再结晶使冷轧变形大于25%试样的硬度降低,随后γ″、γ′相的析出使硬度增加,达到极大值后又降低,在2h后硬度缓慢增加或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再结晶 硬度 析出相 冷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富集元素和沉淀相对1Cr11Ni2W2MoV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宗霖 姜照群 王少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3,23,共4页
富集于晶界的有害元素导致电渣重熔的1Cr11M2W2MoV钢韧性严重下降,它是该钢“600℃;回火脆性”的主要诱因;颗粒细小、均布于基体和晶界的M_(23)C_6沉淀相,使1Cr11M2W2MoV钢具有优良的抗点蚀、... 富集于晶界的有害元素导致电渣重熔的1Cr11M2W2MoV钢韧性严重下降,它是该钢“600℃;回火脆性”的主要诱因;颗粒细小、均布于基体和晶界的M_(23)C_6沉淀相,使1Cr11M2W2MoV钢具有优良的抗点蚀、应力腐蚀和蠕变性能;反之,颗粒粗大的M_(23)C_6晶界沉淀相会使该钢的上述性能严重下降。为此建议修改目前仍推荐的540~600℃不合理的回火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 富集元素 沉淀相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径角挤压提高耐热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钢 王立民 +3 位作者 刘正东 史凤岭 方波 马凤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7-40,共4页
研究了用等径角挤压变形与热处理工艺相结合提高耐热钢综合力学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等径角挤压变形后再进行固溶+回火热处理工艺,难以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而采用固溶+回火+等径角挤压变形+回火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综合力... 研究了用等径角挤压变形与热处理工艺相结合提高耐热钢综合力学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等径角挤压变形后再进行固溶+回火热处理工艺,难以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而采用固溶+回火+等径角挤压变形+回火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技术条件规定的回火温度范围内,回火温度在下限时,屈服强度可提高60%,且塑性满足技术要求,强度的显著提高主要是由形变强化造成的;回火温度在上限时,铁素体基体可发生再结晶,显著细化了晶粒,可同时提高强度和塑性,但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角挤压 耐热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