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预测及优化方法研究
1
作者 缪俊杰 汪东 +2 位作者 蔡伊雯 尹超 范育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4-263,共10页
为实现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的快速优化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预测及优化方法。根据CFD仿真数据库,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速喷管壁面压力、温度分布预测模型,并结合优化算法对其发汗冷却... 为实现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的快速优化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预测及优化方法。根据CFD仿真数据库,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速喷管壁面压力、温度分布预测模型,并结合优化算法对其发汗冷却性能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先验的预测模型(PBPM)框架的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的超声速喷管壁面压力、温度分布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平均预测误差≯1%)和预测效率(相比传统CFD方法加速2~3个量级);注入率对壁面最大温度、综合冷却效率和轴向推力的影响程度均最大,轴向推力受材料孔隙率的影响次之,而壁面最大温度和综合冷却效率则受冷却总温的影响次之;结合喷管壁面压力、温度预测模型和混合优化算法对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可使得综合冷却效率由0.9117提升至0.9934(相对增加8.96%),同时轴向推力由40714N提高至41374N(相对增加1.62%),能在满足材料限温的要求下实现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效率和轴向推力的双向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喷管 发汗冷却 卷积神经网络 性能预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飞行力学建模及操纵策略研究
2
作者 杨洋 黄维宁 +2 位作者 杨永文 徐亮 李华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81-2489,共9页
双螺旋桨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同时具备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优势,是目前高速飞行器的研究热门之一。针对双螺旋桨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进行了飞行力学相关分析和操纵策略研究。首先,以干扰因子的方式构建旋翼对机翼的气动干扰模型,... 双螺旋桨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同时具备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优势,是目前高速飞行器的研究热门之一。针对双螺旋桨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进行了飞行力学相关分析和操纵策略研究。首先,以干扰因子的方式构建旋翼对机翼的气动干扰模型,机身模型采用风洞实验数据,然后,建立该直升机的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针对操纵冗余问题,提出一种操纵策略,以权重系数来分配操纵通道,通过添加平均螺距杆纵向通道,由螺旋桨平均螺距控制前飞速度。在此基础上进行配平,实现了各个杆操纵量在3个模式间的光滑过渡,从而验证了操纵策略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桨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 操纵冗余 飞行动力学模型 操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引导自动着舰干扰因素误差影响研究
3
作者 甄冲 曲晓雷 +1 位作者 王翼丰 韩凤鸣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0,共7页
针对雷达引导架构下自动着舰流程,根据自动着舰典型场景与着舰引导雷达参数,详细分析了雷达引导定位的测量误差成因、误差类型、误差量级;计算得到的雷达定位测量精度与公开的AN/SPN-42雷达部分性能一致。设计了机上引导自动着舰系统架... 针对雷达引导架构下自动着舰流程,根据自动着舰典型场景与着舰引导雷达参数,详细分析了雷达引导定位的测量误差成因、误差类型、误差量级;计算得到的雷达定位测量精度与公开的AN/SPN-42雷达部分性能一致。设计了机上引导自动着舰系统架构并构建了基于F/A-18A舰载机的全自动着舰仿真,引入雷达引导误差、自动着舰系统延迟、舰尾流、甲板运动和机载传感器噪声干扰因素。通过统计着舰点偏差标准差衡量着舰性能,结合回归分析定量刻画了干扰因素对最终着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板运动幅度对着舰点偏差标准差具有最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着舰系统 雷达引导 回归分析 机上引导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迭代法重构电弧增材AA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研究
4
作者 周志杰 池元清 +3 位作者 蔡舒鹏 张琪 唐雪松 张永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7-1137,共11页
残余应力是影响电弧增材制造构件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测量与仿真难以完整高效地分析增材构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为此基于本征应变相容原理,提出一种通过应力迭代重构电弧增材AA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有限... 残余应力是影响电弧增材制造构件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测量与仿真难以完整高效地分析增材构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为此基于本征应变相容原理,提出一种通过应力迭代重构电弧增材AA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有限的残余应力实测数据与基函数构造应力分量,并使用APDL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将应力分量映射至有限元模型迭代重构残余应力场。结果表明,重构的残余应力场与X射线衍射法实测值、热弹塑性模型仿真值误差较小,证明了该方法用于电弧增材薄壁件的全局残余应力场重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残余应力场 应力迭代法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尹超 罗雨 +1 位作者 李宪开 王浩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0,共10页
针对涡轮发动机隐身需求提出了一种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设计方法,确定了吸波导流环主要设计参数。将涡轮发动机中的导流支板等结构替换为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结构,并对两种结构气动性能与隐身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 针对涡轮发动机隐身需求提出了一种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设计方法,确定了吸波导流环主要设计参数。将涡轮发动机中的导流支板等结构替换为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结构,并对两种结构气动性能与隐身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型支板,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结构雷达散射面积(RCS)在P波段平均下降1.55dB,L波段平均下降2.70dB,X波段平均下降10.23dB,而从气动性能角度,同样压比条件下,换算流量下降约1.7%~1.8%,总压恢复系数下降约0.04%~0.1%,而进气道出口总压畸变指数下降约0.2%。进气导叶与吸波导流环一体化结构可以明显提高进气系统隐身性能,而对气动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发动机 吸波导流环 一体化结构 气动 隐身 雷达散射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驱动的自组织蜂群柔性阵列波束赋形算法研究
6
作者 梁军利 涂宇 +3 位作者 马云红 李立欣 陈永红 方学立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7-529,共13页
根据无人机蜂群构型自组织调整位置和权向量能够实现波束指向特定方向的任务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任务驱动的自组织蜂群柔性阵列波束赋形算法。首先,建立以无人机蜂群距离为约束、以无人机机载天线坐标位置及权向量为优化变量的波... 根据无人机蜂群构型自组织调整位置和权向量能够实现波束指向特定方向的任务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任务驱动的自组织蜂群柔性阵列波束赋形算法。首先,建立以无人机蜂群距离为约束、以无人机机载天线坐标位置及权向量为优化变量的波束赋形数学模型。接着,应用Lawson准则简化目标函数,将天线坐标位置及权向量的两类变量优化问题简化为天线坐标位置的单类变量优化,解决了波束赋形模型优化变量耦合带来的求解难题。同时,引入辅助变量,进行约束和复杂目标函数的分离,并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求解,降低了包含约束的高度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求解难度。此外,该文将上述算法扩展至目标方向不精确的应用场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波束赋形峰值旁边电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阵列 波束赋形 自组织无人机蜂群 非凸优化 雷达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电子系统的云存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范超 韩忠 赵琳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74,80,共7页
传统单服务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很难满足航空电子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使用云存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设计了一种适合航空电子系统数据访问特征的云存储方案,用于提高数据访问的实时性。将数据分散地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将... 传统单服务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很难满足航空电子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使用云存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设计了一种适合航空电子系统数据访问特征的云存储方案,用于提高数据访问的实时性。将数据分散地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将任务依据数据存储的特征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由子任务并发访问多个服务器,从而提高数据访问的实时性。测试结果表明,多机协同的云存储系统比传统单机工作的存储系统具有更高的访问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子系统 云存储 任务分解 协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电子系统的云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海军 郭勇 陈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11486-11499,共14页
云技术是提高分布式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的关键技术,在航空电子系统中引入云技术可以降低产品研发周期和成本,但首先需要设计符合机载环境需求的云模型。在分析商用云的服务模型结构基础上,结合行业内的相关标准,给出了一种新型航空电子... 云技术是提高分布式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的关键技术,在航空电子系统中引入云技术可以降低产品研发周期和成本,但首先需要设计符合机载环境需求的云模型。在分析商用云的服务模型结构基础上,结合行业内的相关标准,给出了一种新型航空电子云模型。建立了层次化的云模型架构,包括物理资源层、本地资源管理层、资源虚拟层、平台管理层和应用功能层;采用虚拟化技术建立资源虚拟模型,隔离软件APP与硬件资源和软件环境;分布式的数据动态发布与订阅,提高应用部署的灵活性;分布式资源管理,实现资源池管理、健康监控和故障管理;分布式存储模型,提供分布式数据和文件共享能力。遵循行业标准,为应用软件提供面向服务的航空电子云计算模型,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子云 虚拟化 资源虚拟 数据分发 资源管理 订阅发布 分布式文件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主动控制S形进气道流动分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汝兵 曾剑鸿 +1 位作者 梅笑隐 林麒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50,共13页
S形进气道内的流动分离和二次流造成进气道出口压力损失和气流畸变较为严重,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为改善其流场特性,采用交流介质阻挡放电(Alternating curren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AC-DBD)等离子体激励器主动控制进气... S形进气道内的流动分离和二次流造成进气道出口压力损失和气流畸变较为严重,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为改善其流场特性,采用交流介质阻挡放电(Alternating curren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AC-DBD)等离子体激励器主动控制进气道内的流场。在来流风速为10m/s,雷诺数ReD为1.35×10^(5)的工况下,探究了控制位置、布局形式对控制效果的作用规律,从流向和出口截面流场及压力分布出发,探究了主动控制的机理。结果表明,AC-DBD等离子体激励器能够提高壁面静压恢复系数,抑制流动分离并改善出口压力畸变。激励器控制位置在分离点附近最佳,且以诱导气流与来流平行的布局形式最优。在本实验范围内,出口静压系数提高了8.94%,出口稳态畸变指数降低了4.58%。其控制机理是DBD等离子体产生的诱导气流直接加速边界层运动,提高边界层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从而抑制流动分离。同时,抑制二次流运动,降低压力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进气道 流动控制 DBD等离子体 流动分离 总压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管在飞发一体化设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鹏 汪东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随着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的发展,飞机和发动机由相互独立逐步走向相互融合,喷管作为飞发一体化设计的重要部件,作用也变得更加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喷管在不同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发展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喷管设计应着重... 随着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的发展,飞机和发动机由相互独立逐步走向相互融合,喷管作为飞发一体化设计的重要部件,作用也变得更加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喷管在不同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发展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喷管设计应着重考虑的问题。研究表明:在飞发独立设计阶段,喷管作为发动机的部件几乎不对飞机设计产生影响;在飞发联合设计阶段,喷管在飞发一体化设计中的作用明显增加,需考虑内外流一体化设计问题;在飞发综合设计阶段,推力矢量技术和隐身技术的应用使喷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具有隐身能力的矢量喷管成为此阶段飞机的典型特征;进入飞发融合设计阶段后,不论是下一代战斗机还是高超声速飞机,喷管都将成为飞机后机身的组成部分,将飞机和发动机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管 飞发一体化 内外流 推力矢量 隐身 飞机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线曲率法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通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戎毅 廖凯龙 +1 位作者 孙恩慧 王立志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的真实气体特性使得开展S-CO_(2)离心压缩机的三维数值模拟难以获得稳定的收敛结果,同时,数值计算的时间成本进一步增加了压缩机设计优化的难度。对此,本文首先对压缩机开展三维数值模拟,得到流场信息及对应的...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的真实气体特性使得开展S-CO_(2)离心压缩机的三维数值模拟难以获得稳定的收敛结果,同时,数值计算的时间成本进一步增加了压缩机设计优化的难度。对此,本文首先对压缩机开展三维数值模拟,得到流场信息及对应的损失分布,然后在传统流线曲率法中叠加一维损失模型,并沿流线分段计算CO_(2)压缩因子,以此反映真实气体的压缩过程,建立适用于S-CO_(2)离心压缩机的通流计算方法。将通流计算结果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流线曲率法得到的子午面相对速度场分布和焓分布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结果基本一致;叶片出口温压数据与CFD结果接近,误差分别为0.23%和1.08%,总静等熵效率相差1.5%。结果表明,采用流线曲率法的通流计算可以快速获得较准确的S-CO_(2)离心压缩机叶轮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缩机 流线曲率法 损失模型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抗环境中基于种群多样性的鲁棒策略生成方法
12
作者 庄述鑫 陈永红 +3 位作者 郝一行 吴巍炜 徐学永 王万元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091,共11页
在对抗博弈环境中,目标智能体希望生成具有高鲁棒性的博弈策略,使得目标智能体在面对不同对手策略时,始终具有较高的收益。现有的基于自我博弈的策略生成方法通常会过拟合到针对对手某个特定策略进行学习,所学习到的策略鲁棒性低且容易... 在对抗博弈环境中,目标智能体希望生成具有高鲁棒性的博弈策略,使得目标智能体在面对不同对手策略时,始终具有较高的收益。现有的基于自我博弈的策略生成方法通常会过拟合到针对对手某个特定策略进行学习,所学习到的策略鲁棒性低且容易受到其他对手策略的攻击。此外,现有的结合深度强化学习和博弈论方法迭代生成对手策略的方法在复杂且具有庞大决策空间的对抗场景下收敛效率低。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种群多样性的鲁棒策略生成方法,其中对抗双方各自维护一个种群策略池,并且需要保证种群中的策略是具有多样性的,以此生成鲁棒的目标策略。为了保证种群多样性,将从策略的行为和质量2个视角度量策略的多样性,其中行为多样性是指不同策略状态-动作轨迹的差异性,质量多样性是指不同策略面对相同对手时最终获得的收益的差异性。最后,在典型的具有连续状态、连续动作的对抗环境中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种群多样性所生成的策略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环境 深度强化学习 种群多样性 Shapley value 行为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TBCC发动机多方案安装布局对比分析
13
作者 黄发 兰甫 +3 位作者 钟世林 龚晓庆 陈晖 庄福建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7,共9页
针对并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由于双动力、双通道、几何非对称带来的安装及传力难点,选取燃气涡轮发动机、冲压燃烧室和单边膨胀组合喷管(SERN)3个不同安装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个安装单元的连接组合形式以及安装节点不同布... 针对并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由于双动力、双通道、几何非对称带来的安装及传力难点,选取燃气涡轮发动机、冲压燃烧室和单边膨胀组合喷管(SERN)3个不同安装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个安装单元的连接组合形式以及安装节点不同布置形式,设计了6种安装方案,分析了不同安装方案在机动载荷和气动载荷下的载荷传递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全浮动与冲压喷管刚性连接方案、全刚性与涡轮喷管刚性连接方案的受力特点相似;全浮动连接方案主安装节受力最大;全刚性方案传力相对全浮动方案的更优,前者相对后者主安装节受力在限制载荷下减小57%,在极限载荷下减小55%;在全刚性方案中,主安装节设置在涡轮单元上比在SREN上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安装方案 安装布局 燃气涡轮发动机 冲压燃烧室 单边膨胀组合喷管 载荷分析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跨声速流动及阻力特性
14
作者 李宪开 张志雨 +2 位作者 何淼生 缪俊杰 柳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2-563,共12页
为了探究跨声速飞行工况下混合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o based combine cycle,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在冷通气状态下的流动及阻力特性,构建了一个巡航马赫数为4.0、基于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高马赫数飞机模型,通过三维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 为了探究跨声速飞行工况下混合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o based combine cycle,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在冷通气状态下的流动及阻力特性,构建了一个巡航马赫数为4.0、基于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高马赫数飞机模型,通过三维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其在Ma_(∞)=0.7~1.6,H_(∞)=11 km飞行环境下飞机-发动机内/外流动及其耦合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跨声速状态下,冲压进气道入口处气流增压后的静压达到了自由来流滞止压力的85%~90%,气流接近于滞止状态,说明组合进气道存在强烈的节流效应,且冲压通道的喉道是组合进气道节流效应的主要贡献者;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的排气流动同时受到飞机绕流及涡轮通道排气系统等多方面的干扰,且涡轮通道排气射流对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气流本身就存在膨胀压缩及排气引射等多种干扰机制。阻力分析表明,压差阻力系数高出内表面摩擦阻力系数2个数量级,是跨声速状态下冲压流道阻力的主要来源;亚声速状态下,进气道阻力占比达到了60%~80%,是冲压流道的主要阻力部件,而Ma_(∞)>1.0超声速状态下,进气道阻力占比随飞行马赫数的增大而逐步减小,尾喷管的阻力则快速增长,阻力贡献逐渐向尾喷管转移,两者趋于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数飞机 混合并联TBCC 飞机/发动机一体化 跨声速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圆柱绕流中驻点热流的稀薄效应
15
作者 李宪开 张志雨 +2 位作者 何淼生 朱斌镔 柳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0-186,共7页
采用Fay-Riddell关系式、直接模拟Monte Carlo方法和基于直接模拟Monte Carlo流场温度的Fourier传热三种热流表达方式,分别对比研究了不同来流克努森数(Kn)和不同来流马赫数(Ma)的结果,以期从微观视角给出经典连续方法在稀薄流区高估驻... 采用Fay-Riddell关系式、直接模拟Monte Carlo方法和基于直接模拟Monte Carlo流场温度的Fourier传热三种热流表达方式,分别对比研究了不同来流克努森数(Kn)和不同来流马赫数(Ma)的结果,以期从微观视角给出经典连续方法在稀薄流区高估驻点热流的新理解。结果表明,驻点热流的稀薄效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温度跳跃,削弱温度梯度导致驻点热流降低;二是壁面附近平动非平衡,导致Fourier热传导定律失效且高估热流;三是壁面约束,致使Fourier热传导定律在距壁面3倍分子平均自由程内高估热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点热流 稀薄效应 直接模拟Monte Carlo 平动非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多部件3维性能联合仿真探索验证与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文昆 陈仲光 张志舒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
航空发动机各部件在单独进行3维仿真时,其流道气动参数和部件性能参数与总体匹配设计值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偏差,为减小部件仿真与总体设计值之间的差异,将工程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总体性能程序和各部件3维模型相结合,开展各部件3维模型... 航空发动机各部件在单独进行3维仿真时,其流道气动参数和部件性能参数与总体匹配设计值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偏差,为减小部件仿真与总体设计值之间的差异,将工程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总体性能程序和各部件3维模型相结合,开展各部件3维模型在整机匹配约束条件下考虑部件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能联合仿真,探索了多部件联合仿真方法,建立整机3维仿真架构,通过整机3维仿真获得了航空发动机多部件内部及部件间界面流动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主流道流场参数相比单部件3维仿真更加接近设计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量不超过4%,满足工程应用要求。提出了整机匹配约束下航空发动机多部件3维性能仿真技术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多部件联合仿真 3维仿真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