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机机翼表面金属腐蚀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泽青 许康妮 +4 位作者 吴江鹏 赵丽滨 胡宁 王成波 闫雨哲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37-1960,共24页
针对高温、高湿、高盐雾等严苛腐蚀环境下飞机机翼及机体结构腐蚀频发,快速、准确地识别腐蚀,并采取相应的修复与维护措施,对保障飞机飞行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及缩短停机维修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飞机机翼表面金属腐蚀的特性,列举了... 针对高温、高湿、高盐雾等严苛腐蚀环境下飞机机翼及机体结构腐蚀频发,快速、准确地识别腐蚀,并采取相应的修复与维护措施,对保障飞机飞行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及缩短停机维修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飞机机翼表面金属腐蚀的特性,列举了典型的腐蚀部位及类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的调研与分析,重点探讨了基于视觉检测与识别的飞机机翼表面金属腐蚀识别方法,从传统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3个方面综述了研究现状。特别关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腐蚀识别方法,分析了YOLO,DETR等方法的识别原理与应用场景。针对飞机机翼表面金属腐蚀数据集数量不足所导致的模型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探讨了基于数据增强和迁移学习的样本扩充方法,梳理了相关数据集及腐蚀识别性能评价指标。最后,总结了飞机机翼表面金属腐蚀识别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机翼 腐蚀识别 深度学习 小样本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飞机前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试验研究
2
作者 崔盼礼 贺尔铭 +2 位作者 苑强波 杨正权 王彬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8,共9页
起落架动力学试验是研制过程中验证结构参数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且对动态过程约束条件模拟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针对固定翼舰载飞机弹射起飞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舰载飞机前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试验方法,... 起落架动力学试验是研制过程中验证结构参数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且对动态过程约束条件模拟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针对固定翼舰载飞机弹射起飞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舰载飞机前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试验方法,搭建了起落架弹射突伸试验测试系统,并分别研究了在弹射起飞突伸过程中起落架关键部位载荷、加速度及缓冲器充填压力等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参数变化对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起落架牵制释放及弹射突伸过程均会使结构受到较大冲击,牵制释放过程造成上部质量垂向过载是起落架突伸时的2倍以上,起落架缓冲器压力改变对此过程影响不大;弹射突伸过程中加载速率与高压气腔充气压力对整个系统突伸能量影响较大,而缓冲器充油量、轮胎充气压力等变化对突伸能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飞机 前起落架 地面试验 牵制释放 弹射突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的飞机设计选材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蓝元沛 孟庆春 +2 位作者 李锋 许广兴 关志东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94,共7页
首先介绍目前工程领域提出的基于多属性决策(MADM)理论的选材方法,总结基于该理论选材方法的主要步骤。针对飞机金属结构的选材问题,提出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MAUT)理论的选材方法。结合分析飞机结构设计不同设计准则和要求对机体结构金... 首先介绍目前工程领域提出的基于多属性决策(MADM)理论的选材方法,总结基于该理论选材方法的主要步骤。针对飞机金属结构的选材问题,提出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MAUT)理论的选材方法。结合分析飞机结构设计不同设计准则和要求对机体结构金属材料性能提出的不同要求,提出飞机主要承力构件选材的材料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MAUT理论选材方法的实施要点。最后以战斗机机翼大梁选材实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构设计 选材 材料性能 多属性决策理论 多属性效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飞机高升力层流翼型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远强 李天 +2 位作者 白俊强 徐家宽 张煜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9-347,共9页
针对某型通用飞机设计状态,基于自由变形(FFD)技术参数化方法以及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了高升力层流翼型的优化设计。优化以GAW-1翼型为基础出发,考虑前后梁对厚度的要求,对偏重巡航、爬升特性设计了所需的高升力层流翼型,并对进... 针对某型通用飞机设计状态,基于自由变形(FFD)技术参数化方法以及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了高升力层流翼型的优化设计。优化以GAW-1翼型为基础出发,考虑前后梁对厚度的要求,对偏重巡航、爬升特性设计了所需的高升力层流翼型,并对进一步考虑失速特性的翼型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设计过程考虑自然转捩工况,使用Menter k-ω SST两方程湍流模型和γ-Re_(θt)转捩模型对设计进行评估,并对先优化后缩比厚度和直接按照目标厚度优化的翼型气动特性进行对比。设计结果表明,优化的翼型满足层流设计要求,在优化系列厚度翼型时使用优化好的翼型作为基础翼型,可以提升优化的效率,所提出的方法可为通用航空飞机高升力层流翼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飞机 自然层流 高升力翼型 翼型设计 遗传算法 F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设计选材专家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3
5
作者 蓝元沛 焦起祥 +1 位作者 关志东 许广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58-1364,共7页
在对飞机设计选材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Browser/Service)结构的飞机设计选材专家系统总体框架和系统各功能的实现方式,并开发了系统的原型.该系统将基于规则、案例和模型的选材方法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个通用... 在对飞机设计选材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Browser/Service)结构的飞机设计选材专家系统总体框架和系统各功能的实现方式,并开发了系统的原型.该系统将基于规则、案例和模型的选材方法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个通用的推理机实现推理.该推理机功能通过CLIPS(C Language Integrated Production System)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实现.该系统主要有3个工作步骤:选材的定性推理,材料检索和材料综合性能排序.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浏览器对系统进行访问和操作.该系统飞机机翼大梁选材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可对飞机设计人员的选材工作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构 飞机结构材料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三维技术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承根 朱天文 刘新宇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22期57-59,97,共4页
提出在飞机设计中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实现全三维模型集成设计、制造、检验等信息,保证相互间的一致关联性,并作为唯一依据贯穿飞机研制全生命周期,提高设计制造效率,缩短研制周期。
关键词 产品数字化定义 数据集成 产品数据管理 轻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发动机支杆动力学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吉宏 施荣明 陈桂彬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75-79,共5页
以某型飞机发动机安装结构为对象 ,以降低发动机传给机身的振动响应为目标 ,开展动力学设计研究。重点从发动机支撑杆系的质量和刚度出发 ,计算分析其对机身结构的减振效果 ,为发动机支撑杆系的减振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动力学设计 动力响应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失效机理及多尺度失效分析方法研究
8
作者 陈亮 孟琳书 +6 位作者 张音旋 王广帅 曹奇凯 赵铭卓 吴涛 高希光 宋迎东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针对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失效破坏进行了试验和仿真计算研究。开展了室温、500℃、1000℃无氧环境下0°层、网胎层材料的拉伸、压缩破坏试验以及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破坏试验,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试验件断... 针对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失效破坏进行了试验和仿真计算研究。开展了室温、500℃、1000℃无氧环境下0°层、网胎层材料的拉伸、压缩破坏试验以及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破坏试验,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试验件断口进行观察,分析了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损伤模式和失效机理。基于试验数据与观察结果,建立了通过单一铺层性能参数获取宏观针刺元件力学性能的方法,并依据多尺度理论和渐进损伤方法,借助Abaqus子程序二次开发进行了针刺C/SiC复合材料强度仿真分析。仿真预测的应力分布、失效模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最大应变准则的强度预测精度可达94.7%,验证了分析方法在室温与高温环境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多尺度分析 性能预测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设计方法的战斗机座舱概念设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舒婷 张学永 +3 位作者 李珍 曹淮 吴磊 毛非一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9,共7页
目的基于感性设计方法对战斗机座舱开展设计研究,探究战斗机座舱的工业设计方法,以提升飞行员的操作感受和用户体验。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厘清感性设计的概念和理论来源;对装备感性设计和飞机座舱的工业设计方法进行文献回顾;针对... 目的基于感性设计方法对战斗机座舱开展设计研究,探究战斗机座舱的工业设计方法,以提升飞行员的操作感受和用户体验。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厘清感性设计的概念和理论来源;对装备感性设计和飞机座舱的工业设计方法进行文献回顾;针对以技术为主导的战斗机座舱设计,其外观设计受到功能的严格限制。通过构建基于创意感性的战斗机座舱感性设计方法,将“感性”思维融入战斗机座舱的工业设计程序,通过风格意象、主题分析、主题造型化等设计阶段产出设计方案,最后进行验证评估。结论根据感性设计方法对战斗机座舱开展概念设计案例实践,验证了感性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战斗机座舱工业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座舱 设计方法 感性设计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凹槽对振动工况下管接头密封性能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刘静 张岭 +4 位作者 庞凯月 贾铎 王润良 钟后顺 丁晓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35,共7页
锥面管接头广泛应用于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管路系统,其密封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工作可靠性。经验表明,在锥面上设置环形凹槽可以提升锥面管接头的密封性能稳定性,然而目前缺少证明该观点的试验数据。以航空发动机上常用的某... 锥面管接头广泛应用于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管路系统,其密封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工作可靠性。经验表明,在锥面上设置环形凹槽可以提升锥面管接头的密封性能稳定性,然而目前缺少证明该观点的试验数据。以航空发动机上常用的某74°锥面管接头为对象,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证明了环形凹槽可以显著提升振动工况下锥面管接头密封性能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元仿真证明了环形凹槽的边缘可以产生接触压强集中带,起到线密封的作用,从而对环形凹槽提升密封性能稳定性的机理给出了定性的解释。研究可为锥面管接头及其他形式静密封结构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接头 密封性能 振动工况 环形凹槽 旋转弯曲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方主动防御条件下动态攻击区解算研究
11
作者 葛俊 李浩楠 +2 位作者 李忠超 王腾 张海若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6,共8页
主动防御是一种有效提高飞机空战效能的新型作战技术,是飞机通过主动发射导弹拦截敌方导弹以规避其威胁的过程,传统攻击区模型无法满足主动防御空战下辅助决策依据的解算需求。针对这一问题,从追逃对抗机理出发,建立了一种评价空战决策... 主动防御是一种有效提高飞机空战效能的新型作战技术,是飞机通过主动发射导弹拦截敌方导弹以规避其威胁的过程,传统攻击区模型无法满足主动防御空战下辅助决策依据的解算需求。针对这一问题,从追逃对抗机理出发,建立了一种评价空战决策指标的新模型——敌方主动防御条件下的动态攻击区,并对动态攻击区的内涵进行了分析。首先,基于微分对策理论,建立了一种目标-防御弹-攻击弹博弈对抗模型,并求解出了动态博弈背景下的最优追逃控制策略;然后,根据主动防御过程实际约束,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进退法的动态攻击区边界求解策略;最后,选取多种典型态势,对动态攻击区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敌方主动防御条件下的动态攻击区可以准确表征出攻击弹的可发射范围,为空战决策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定量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攻击区 主动防御 微分对策 空战决策 空战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中模型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比较研究
12
作者 李珂 巴金石 李伟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36-738,共3页
对国产高强中模型碳纤维环氧、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进行了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凹坑深度、冲击后压缩强度以及压缩破坏应变等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能量—凹坑深度... 对国产高强中模型碳纤维环氧、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进行了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凹坑深度、冲击后压缩强度以及压缩破坏应变等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能量—凹坑深度曲线和凹坑深度—剩余压缩强度曲线均存在拐点。冲击能量低于40 J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阻抗性能高于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能量高于40 J时存在相反关系。凹坑深度小于2 mm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容限性能高于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大于2 mm时两者性能相当。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在6.7 J/mm冲击能量下的冲击后压缩强度(CAI)差异较大,在目视勉强可见损伤(BVID)下的CAI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中模型碳纤维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 冲击损伤 损伤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热处理与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长富 钱鑫 +2 位作者 杨光 任宇航 王向明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7,共9页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影响,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探究各向异性随热处理改变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组...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影响,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探究各向异性随热处理改变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激光沉积制造TB6钛合金组织中原始β晶粒形状与初生α相(α_(p)相)的尺寸形貌受热梯度影响较大,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使沉积态试样室温拉伸性能出现各向异性,在垂直沉积方向(X向)上的抗拉强度相比沉积方向(Z向)上的高7.3%,屈服强度高5%、而伸长率则低32.4%。低温退火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较小,仅塑性的各向异性有所降低;高温退火后α_(p)相长宽比差异程度降低,室温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随之降低;固溶时效后析出的次生α相(α_(s)相)使合金强化机制发生改变,且α_(s)相无明显的择优析出生长,使得强度提高的同时其室温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趋于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TB6钛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三维场景导航方法研究
14
作者 刘伯凯 殷雪峰 +6 位作者 孙传昱 葛慧林 魏子麒 姜雨彤 朴海音 周东生 杨鑫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0-1017,共8页
近年来,无人机产业规模与应用需求不断扩大,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成为了行业内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无人机导航作为无人机自主控制领域的基础技术,已然成为无人机应用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大多数无人机导航方法依赖于环境信息的重... 近年来,无人机产业规模与应用需求不断扩大,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成为了行业内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无人机导航作为无人机自主控制领域的基础技术,已然成为无人机应用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大多数无人机导航方法依赖于环境信息的重建,消耗过多的计算和内存,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场景与实时性要求。因此,基于深度学习卓越的表征学习能力与强化学习的自主学习决策能力,提出无人机自主导航方法,通过不断自主学习优化决策策略,更好地完成导航任务。首先构造连续性动作空间以及非稀疏性奖励函数,用来引导无人机的学习过程;并设计特征提取模块与决策模块来提高无人机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仿真三维场景下,该算法表现出最优的导航避障性能,在所设计的三维场景下导航成功率可达到87%,平均累计奖励收敛值较同期方法提高33%,同时缩短训练时长,提高训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注意力机制 无人机 导航避障 三维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C-BP神经网络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
15
作者 王强 娄华语 +4 位作者 周国强 吴伟 马长胜 邱荣贤 王良模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9-704,共6页
针对某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试验的复杂性、危险性以及试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工蜂群算法(ABC)优化BP神经网络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由机体动力学模型、机轮转动模型、电液伺服阀和刹车装... 针对某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试验的复杂性、危险性以及试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工蜂群算法(ABC)优化BP神经网络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由机体动力学模型、机轮转动模型、电液伺服阀和刹车装置模型等组成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仿真模型;确定电液伺服阀和轮速传感器典型故障模式,建立故障注入模块;通过轮速传感器和电液伺服阀的典型故障仿真模拟,得到故障数据样本.采用滑动窗口裁剪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建立故障数据集;采用优化前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故障诊断.结果表明:采用ABC算法对BP神经网络优化后的系统平均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5.4%(优化前为92.7%),湿跑道传感器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为83.9%(优化前为74.5%),可见通过优化有效提升了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 故障诊断 故障注入 BP神经网络 数据增强 人工蜂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混合智能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范式研究
16
作者 王远航 李珍 +2 位作者 徐刚 郜中奇 王一行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5,共8页
目的针对人机混合智能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提升飞行绩效和安全为核心目标。方法构建了包含语言动作感知、生理模态感知和认知行为感知的综合智能感知系统,以实现对飞行员状态的全面理解。通过引入特征可视化、局部可解释和交... 目的针对人机混合智能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提升飞行绩效和安全为核心目标。方法构建了包含语言动作感知、生理模态感知和认知行为感知的综合智能感知系统,以实现对飞行员状态的全面理解。通过引入特征可视化、局部可解释和交互透明化技术,提高人工智能决策的透明度与可信度。详细分析了人在环内、人在环上及人在环外的三种人机协同模式的特点及适用场景。结果提出了一种动态人机协同决策范式。该范式将机器的计算优势与人类的直觉感知、创造性决策优势相结合。结论为航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智能 人机协同 语言动作感知 生理模态感知 透明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纳米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劭鹏 隋晓东 +3 位作者 王美琦 肖山 韩远飞 王向明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钛基复合材料(TMCs)作为新一代轻质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微米增强TMCs相比,纳米增强TMCs在强塑性协同与热变形能力等方面展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但目前由于纳米增强体分散性和热稳... 钛基复合材料(TMCs)作为新一代轻质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微米增强TMCs相比,纳米增强TMCs在强塑性协同与热变形能力等方面展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但目前由于纳米增强体分散性和热稳定性等问题,材料的性能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如何设计TMCs的复合体系和制备途径引入纳米增强体,并在热加工与热处理过程中保持稳定性,一直是纳米颗粒增强TMCs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围绕粉末冶金纳米颗粒增强TMCs工艺特点、制备方法、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等方面分析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纳米增强体分散性、热稳定性等制约其发展的基础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未来应侧重的研究方向有:(1)碳纳米材料增强TMCs的界面反应控制与热稳定设计;(2)纳米颗粒增强TMCs粉体的批量化低成本制备技术;(3)纳米颗粒增强TMCs专用热变形及热处理工艺研究;(4)纳米颗粒增强TMCs组织构型化设计及强韧化机理研究;(5)纳米颗粒增强TMCs材料其他关键力学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表面掺铒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与耐蚀性研究
18
作者 李祥 任晓雪 +4 位作者 高志杨 潘佳蕊 翟梓棫 李成海 张云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7-292,327,共7页
针对TC4钛合金耐腐蚀性偏低和生物活性差等问题,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水热合成技术(PEO/HTS)在TC4表面制备出含羟基磷灰石的陶瓷复合涂层,旨在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增加耐蚀性。采用XRD、SEM、接触角测量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对复合涂层... 针对TC4钛合金耐腐蚀性偏低和生物活性差等问题,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水热合成技术(PEO/HTS)在TC4表面制备出含羟基磷灰石的陶瓷复合涂层,旨在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增加耐蚀性。采用XRD、SEM、接触角测量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对复合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O/HTS技术在TC4表面制备出含羟基磷灰石的亲水涂层,重点研究水热合成液中Er(NO_(3))_(3)掺杂量对涂层物相组成、微观结构、接触角和耐蚀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PEO/HTS复合涂层主晶相为A-TiO_(2)、HA_(p)和Ti,还存在微量的R-TiO_(2)、Er_(2)O_(3)和La_(2)O_(3)相。随着合成液中Er(NO_(3))_(3)掺杂量增加,涂层中HA_(p)含量有所增加。水热处理使得Er元素参与羟基磷灰石的合成。掺Er的PEO/HTS复合涂层微孔缺陷减少。Er掺杂PEO/HTS复合涂层的接触角降低,亲水性提高。这与涂层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亲水性羟基磷灰石的形成有关。在掺杂Er(NO_(3))_(3)后获得的PEO/HTS复合涂层,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约为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水热合成 掺铒涂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落架VL形和T形组合密封高低温密封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戴礼颖 俞经虎 +1 位作者 窦志伟 陈张斌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43,共5页
为提高起落架作动器往复密封的高低温性能,采用VL密封件和T形密封圈组成的组合密封作为作动器直线往复作动筒的密封件,通过功能性能试验考察组合密封的密封性能,通过开展-55℃低温试验和135℃高温试验考察组合密封的高低温性能,并通过... 为提高起落架作动器往复密封的高低温性能,采用VL密封件和T形密封圈组成的组合密封作为作动器直线往复作动筒的密封件,通过功能性能试验考察组合密封的密封性能,通过开展-55℃低温试验和135℃高温试验考察组合密封的高低温性能,并通过寿命试验评价往复密封件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组合密封在功能性能试验、高低温环境试验均未出现明显的泄漏,同时在往复次数为20万的耐久试验中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表明该组合密封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长寿命和密封性能稳定的特点;20万次耐久试验后,组合密封腔体左右两端的VL密封件和T形密封圈的内径尺寸变化和磨损量变化相接近,表明VL密封件和T形密封圈共同起着密封作用;组合密封泄漏量和泄漏速率与内径尺寸变化、磨损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密封件 T形密封圈 往复密封 航空起落架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方法的推力矢量/气动舵飞机复合控制律参数优化方法
20
作者 阮仕龙 董哲 +2 位作者 孙尧 曲晓雷 霍少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2-1341,共10页
推力矢量/气动舵布局的先进飞机存在显著的控制耦合问题,传统的单回路控制参数设计方法在该场景下无法兼顾多控制回路的性能。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回差矩阵奇异值的控制律参数优化方法,利用时域控制性能指标确定控制参数优化区间,在此基础... 推力矢量/气动舵布局的先进飞机存在显著的控制耦合问题,传统的单回路控制参数设计方法在该场景下无法兼顾多控制回路的性能。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回差矩阵奇异值的控制律参数优化方法,利用时域控制性能指标确定控制参数优化区间,在此基础上用奇异值方法衡量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稳定裕度,并建立相应的最优目标函数,从而对控制器参数寻优。采用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控制参数优化算法相较于传统单回路控制参数设计方法具有更好的时域控制性能与更大的系统稳定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差矩阵奇异值 参数寻优 稳定裕度 MIMO系统 推力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