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梦 男高音独唱
1
作者 名河(词) 吴尘(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0,共5页
歌曲《天梦》由男高音演唱,随着音乐层次的递进,情感逐步推向高潮,刻画航天英雄们无私奉献、敢于拼搏的崇高情怀,歌颂他们勇攀高峰、不畏艰难的奋斗历程。作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语言,营造出壮阔而真挚的氛围,使听众在聆听歌曲的同时... 歌曲《天梦》由男高音演唱,随着音乐层次的递进,情感逐步推向高潮,刻画航天英雄们无私奉献、敢于拼搏的崇高情怀,歌颂他们勇攀高峰、不畏艰难的奋斗历程。作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语言,营造出壮阔而真挚的氛围,使听众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深入体会航空航天英雄们的奉献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英雄 男高音独唱 无私奉献 敢于拼搏 天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艺术音乐创作之求索:作品命意社会化与创作技法现代化的有机融合——“系列”室内乐作品“悲歌—2020”创作杂感与技法提要
2
作者 范哲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I0002,共10页
以“系列”室内乐作品《悲歌—2020Ⅰ》与《悲歌—2020Ⅱ》之创作构思为话题,从创作观念与创作技法两个层面阐述和展示了对于中国现代艺术音乐创作的心得体会及具体应用。在创作观念方面,对于“中国特色”艺术音乐的现状做出了简要评价... 以“系列”室内乐作品《悲歌—2020Ⅰ》与《悲歌—2020Ⅱ》之创作构思为话题,从创作观念与创作技法两个层面阐述和展示了对于中国现代艺术音乐创作的心得体会及具体应用。在创作观念方面,对于“中国特色”艺术音乐的现状做出了简要评价,同时阐述了对于这一艺术品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认识,建议中国现代艺术音乐创作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在创作技法方面,罗列了两部作品的音高组织设计以及材料与结构、形式与内容关系上的构想,以此为证来支撑中国现代艺术音乐要以现代作曲技法来呈现的创作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音乐 创作观念 创作技法 现代性 核心音高组织 音级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首视唱练习曲》的音乐风格与弹唱
3
作者 颜锐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十四首视唱练习曲》是法国作曲家欧·嘉禾朗劳勃按照不同音乐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而创作的高音谱号版、中等程度带钢琴伴奏的视唱教材。本文通过笔者在本科实际教学中对该教材进行边运用、边研究、边实践、边领悟、边积累... 《十四首视唱练习曲》是法国作曲家欧·嘉禾朗劳勃按照不同音乐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而创作的高音谱号版、中等程度带钢琴伴奏的视唱教材。本文通过笔者在本科实际教学中对该教材进行边运用、边研究、边实践、边领悟、边积累的过程,总结归纳了其中几首代表不同时期并具有典型性的视唱作品,并将这几首视唱作品的音乐风格特征和与弹唱训练中有关技术层面的具体要求等要素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首视唱练习曲 音乐风格 弹唱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敕勒歌》音高材料及组织关系之研究
4
作者 王秋诗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4,共6页
无伴奏童声合唱《敕勒歌》是作曲家陈怡1999年创作的童声合唱《中国古诗词五首》中的第四首。本文从《敕勒歌》这首作品的创作理念、结构特征、序列设计、调式调性的复合,以及音高材料的组织关系予以研究,借此揭示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现代... 无伴奏童声合唱《敕勒歌》是作曲家陈怡1999年创作的童声合唱《中国古诗词五首》中的第四首。本文从《敕勒歌》这首作品的创作理念、结构特征、序列设计、调式调性的复合,以及音高材料的组织关系予以研究,借此揭示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现代作曲技术与民族风格之间的融合和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唱《敕勒歌》 序列 音高材料 民族意识 陈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的配器风格 被引量:4
5
作者 范哲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4,共13页
拉赫玛尼诺夫的三部交响曲应是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包括俄罗斯学派在内的西方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及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作为柴可夫斯基的继承人,拉赫玛尼诺夫始终在创作中体现着他对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观念甚至是风格上的认同,... 拉赫玛尼诺夫的三部交响曲应是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包括俄罗斯学派在内的西方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及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作为柴可夫斯基的继承人,拉赫玛尼诺夫始终在创作中体现着他对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观念甚至是风格上的认同,并将之发扬光大,而他的这种征象在交响曲创作中表露得最为明显。本文以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为实例,从分析、归纳这部作品的配器风格入手,来揭示他的创作中这样一种看似拘谨、刻板,实则深沉、热情的本质,以及精湛的技法中透出的音乐思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交响曲》 配器风格 基本色调 穿插色调 音色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声共同课教学之构想 被引量:4
6
作者 朴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0-191,共2页
本文从和声共同课教材与教学方式两个角度出发,旨在探讨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和声理论课的应用价值,使其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要以及当今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功能和声 民族和声 流行音乐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者术之体 术者学之用——《学与术》读后兼谈和声公共课教学的现状与设想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9-164,共6页
"学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学与术往往在社会实践中并非总是并驾齐驱,或是同生共长。有学者而无术,或有术者而无学,屡见不鲜。文章以和声学本身所必备的"学"与"术"两个属性和角度,来论证和声公共课程设... "学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学与术往往在社会实践中并非总是并驾齐驱,或是同生共长。有学者而无术,或有术者而无学,屡见不鲜。文章以和声学本身所必备的"学"与"术"两个属性和角度,来论证和声公共课程设置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并以"学"与"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平衡发展、相互融合为焦点,分析当今我国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学与术 和声 公共课教学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少楼台氤氲中——分析钢琴独奏作品《烟雨》的和声技巧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俪月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9-131,共3页
在经过音乐技法、观念、创作手段激烈变化的20世纪之后,21世纪初的中国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如何从理论与创作上来看待过去的传统与出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方家各有高见。兼具理论家、作曲家双重身份的曹家韵以一首钢琴独奏作品《烟雨》对这... 在经过音乐技法、观念、创作手段激烈变化的20世纪之后,21世纪初的中国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如何从理论与创作上来看待过去的传统与出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方家各有高见。兼具理论家、作曲家双重身份的曹家韵以一首钢琴独奏作品《烟雨》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自己"无言"却"有声"的解释。本文借德国音乐理论家基泽勒"和声场"概念对这一作品的和声环境,和声音响及其运动方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雨》和声场 调性 传统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中西 融之一体——解析女声无伴奏合唱《家住安源》有感
9
作者 王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5,共2页
《家住安源》是现代京剧《杜鹃山》的主要唱段之一。之所以作为经典唱段而广泛流传,其特有的技术创新和艺术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于形象塑造上,这段唱腔借鉴了欧洲歌剧中以音乐为主导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多处唱腔的问奏和短小过... 《家住安源》是现代京剧《杜鹃山》的主要唱段之一。之所以作为经典唱段而广泛流传,其特有的技术创新和艺术价值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于形象塑造上,这段唱腔借鉴了欧洲歌剧中以音乐为主导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多处唱腔的问奏和短小过门中都贯穿了音乐主导动机和由其衍生出的旋律片段。其次,在板式结构上,突破中国传统京剧具有板腔体特性的“上、下旬”结构,大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伴奏合唱 中西 解析 现代京剧 技术创新 板式结构 《杜鹃山》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里克·戈莱茨基《第三交响曲》的简约主义构思
10
作者 朴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8-160,共3页
文主要论述的是简约派作曲家亨里克·戈莱茨基《第三交响曲》的主要创作特征,通过实例说明其独特、自然、细腻的简约风格特点,并对比其他简约作品说明亨里克·戈莱茨基如何对简约音乐风格做出了不同的诠释。
关键词 简约主义 亨里克·戈莱茨基 《悲歌》交响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趣
11
作者 姜盛林(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4-80,共7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哈镜(单簧管独奏)
12
作者 姜万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7-108,110+112-113,共5页
一、怪相二、二重唱三、镜中的舞蹈四、易形乐曲说明:《哈哈镜》是为高级单簧管演奏家而作的一部无伴奏独奏曲(组曲)。作品旨在运用单簧管的特殊演奏技术,采取局部与整体对称的镜象结构表达对“哈哈镜”变形形象的玩味与思索。全曲... 一、怪相二、二重唱三、镜中的舞蹈四、易形乐曲说明:《哈哈镜》是为高级单簧管演奏家而作的一部无伴奏独奏曲(组曲)。作品旨在运用单簧管的特殊演奏技术,采取局部与整体对称的镜象结构表达对“哈哈镜”变形形象的玩味与思索。全曲构筑在大七度(小二度)与三全音的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哈镜 单簧管演奏 独奏曲 演奏技术 结构表达 局部与整体 三全音 音乐学院 无伴奏 二重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圆号独奏
13
作者 黄维强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圆号 独奏 音乐学院 作曲系 沈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爱你,美丽的祖国
14
作者 北鸿 刘学严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1,共9页
关键词 我爱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立青《荒漠暮色》的核心素材之应用
15
作者 吴尘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本文以杨立青的交响曲《荒漠暮色》为研究对象,对其音高组织进行分析,重点阐释了核心素材在各个层面及形态的组织与构成等问题,概括总结出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思维、技法形态和架构方式,希冀能产生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杨立青 《荒漠暮色》 音高组织 核心素材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焰
16
作者 刘晖(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1-103,共2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北方(无伴奏混声四重唱)
17
作者 舒婷(词) 王植(曲) 《音乐创作》 2025年第4期89-94,共6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