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磁悬浮熔炼Ti-45Nb合金铸造组织和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重阳 刘时兵 +2 位作者 刘天翼 李鸿举 李昕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04-506,共3页
二元合金Ti-45Nb中,由于Nb含量较多,且两种元素熔点及密度差异较大,因此在熔炼过程中易出现成分偏析等冶金缺陷。本研究结合真空磁悬浮熔炼技术,使用0级海绵钛和高纯铌屑为原料,制备Ti-45Nb合金。熔炼过程中,熔池受电磁力作用呈半悬浮态... 二元合金Ti-45Nb中,由于Nb含量较多,且两种元素熔点及密度差异较大,因此在熔炼过程中易出现成分偏析等冶金缺陷。本研究结合真空磁悬浮熔炼技术,使用0级海绵钛和高纯铌屑为原料,制备Ti-45Nb合金。熔炼过程中,熔池受电磁力作用呈半悬浮态,仅底部与坩埚有少量接触,保障了合金成分的纯净度;同时电磁力对熔池的搅拌作用,使合金成分熔化更均匀。采用石墨型浇注工艺分别对所浇注试样的宏观组织、显微组织、成分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45Nb 真空磁悬浮熔炼 铸造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及锆合金铸造工艺与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包春玲 金德华 +5 位作者 张有为 宁兆生 赵宁 岳野 李嘉伟 杨海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67-371,共5页
锆及锆合金是21世纪具有战略地位的金属材料,拥有低中子吸收率、抗腐蚀、耐高温等优点,在化工设备制造和核工业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锆及锆合金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铸造工艺与成型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 锆及锆合金是21世纪具有战略地位的金属材料,拥有低中子吸收率、抗腐蚀、耐高温等优点,在化工设备制造和核工业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锆及锆合金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铸造工艺与成型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锆及锆合金铸件的主要应用场景,对锆及锆合金的铸造工艺方式以及成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最后,结合现有科技水平,提出了锆及锆合金目前面临的问题,对未来锆及锆合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铸造工艺 成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钛合金壳体铸件复合铸型铸造工艺研究
3
作者 刘一铎 刘宏宇 +6 位作者 徐凯 马志毅 杨海涛 张新 宁兆生 王伟龙 杨晓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85-389,共5页
针对薄壁钛合金壳体铸件铸造过程中存在的尺寸精度低、表面质量差等技术问题,采用一种石墨型复合砂芯铸造工艺,该砂芯具有适用性强、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对浇铸结果的分析可知,该铸件非加工面处尺寸精度可控制在±0.2 mm,表... 针对薄壁钛合金壳体铸件铸造过程中存在的尺寸精度低、表面质量差等技术问题,采用一种石墨型复合砂芯铸造工艺,该砂芯具有适用性强、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对浇铸结果的分析可知,该铸件非加工面处尺寸精度可控制在±0.2 mm,表面粗糙度控制在3.2~6.3μm,可实现对薄壁钛合金壳体铸件的研制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薄壁壳体 石墨-砂芯复合铸型 ProCAST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元素添加对钛合金回收料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邱炜宸 赵军 +4 位作者 刘宏宇 刘时兵 王伟龙 李昕祺 张家硕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07-611,共5页
目前,钛合金石墨铸造后剩余的浇注系统属于回收料,其在性能上存在天然劣势,部分区域杂质元素的富集破坏了原有的组织结构,导致材料强度和塑性下降,致使钛合金回收料的重复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钛合金降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工作对... 目前,钛合金石墨铸造后剩余的浇注系统属于回收料,其在性能上存在天然劣势,部分区域杂质元素的富集破坏了原有的组织结构,导致材料强度和塑性下降,致使钛合金回收料的重复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钛合金降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工作对TC4钛合金石墨型铸造所产生的回收料进行了悬浮熔炼浇铸+HIP处理,并通过添加碳元素制备了不同碳含量的TC4钛合金,研究了碳含量对TC4钛合金回收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碳元素添加量较低时,碳元素主要以固溶形式添加到基体中,随着碳元素添加的梯度含量升高,基体中开始析出小颗粒状的TiC相,其数量逐渐增多且形貌变成长条颗粒状,多数弥散分布在晶内,少数分布在晶界上,且TC4的α板条晶界逐渐变窄、模糊甚至消失。随着碳含量的梯度增加,TC4回收料的硬度总体呈现增加趋势,TC4回收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增大,TC4回收料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先逐渐增加随后逐渐减小,在添加了0.1%碳元素后,TC4钛合金回收料的硬度达到335 kg/mm^(2),抗拉强度达到1 005 MPa,屈服强度达到878 MPa,延伸率达到12%、断面收缩率达到20%。同时,随着碳含量的梯度增加,拉伸断口的整体形貌变化规律为沿晶界脆性断裂+塑性断裂混合断裂形貌→塑性形变断裂形貌→塑性断裂+沿晶界断裂形貌+少量准解理形貌→准解理形貌+极少塑性断裂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钛合金回收料 碳含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s模型改进的道路交通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桑嘉更 张志佳 +2 位作者 肖传民 罗海波 张俊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307,共14页
红外图像目标检测在交通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红外图像存在分辨率低、缺乏颜色信息、对比度差、特征模糊的特点,导致现有模型在检测红外车辆与行人时精度不高。为此,文中对YOLOv8s进行了改进,首先对特征融合机制进行改进... 红外图像目标检测在交通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红外图像存在分辨率低、缺乏颜色信息、对比度差、特征模糊的特点,导致现有模型在检测红外车辆与行人时精度不高。为此,文中对YOLOv8s进行了改进,首先对特征融合机制进行改进,在网络中添加小目标检测层,充分利用目标的浅层特征信息,提高对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其次引入了SPD(Space to Depth)细粒化模块来代替YOLOv8s中的3×3卷积进行下采样,避免了3×3卷积下采样导致红外图像细粒度信息丢失。并且还设计了一个新的混合注意力机制,使网络更好地聚焦感兴趣的区域,减少背景对行人和车辆检测的干扰,增强模型对目标特征的关注度。最后使用Focal EIOU损失函数代替CIOU损失函数,改善了CIOU在特殊情况失效和正负样本不平衡的问题。在交通场景红外图像数据集FLIR_ADAS_v2上进了行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YOLOv8s相比,改进后的模型mAP@0.5从83.4%提升到了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s 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细粒化卷积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热处理工艺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 刘鸿羽 +2 位作者 谢嘉琪 段双 张有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30-433,共4页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生物相容性好、综合力学性能优异、耐腐蚀性好等优点。TC4合金是一种常用的钛合金,广泛应用于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了TC4钛合金的退火、固溶时效、电磁热处理等热处理工艺,以及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C4钛...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生物相容性好、综合力学性能优异、耐腐蚀性好等优点。TC4合金是一种常用的钛合金,广泛应用于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了TC4钛合金的退火、固溶时效、电磁热处理等热处理工艺,以及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C4钛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综述了该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对热处理过程中合金的性能变化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组织及性能,最后对TC4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钛合金在热处理工艺方面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回收料的表面酸洗工艺研究
7
作者 邱炜宸 赵军 +4 位作者 刘时兵 史昆 王伟龙 宁兆生 李昕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90-394,共5页
目前,钛合金石墨硬模铸造所产生的浇道等钛合金回收料的表面存在较为严重的C、O等污染层,从而导致这些钛合金回收料的重复利用率较低,无法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对钛合金石墨硬模铸造所产生的回收料进行了表面酸洗去除污染层的工艺研究,... 目前,钛合金石墨硬模铸造所产生的浇道等钛合金回收料的表面存在较为严重的C、O等污染层,从而导致这些钛合金回收料的重复利用率较低,无法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对钛合金石墨硬模铸造所产生的回收料进行了表面酸洗去除污染层的工艺研究,主要研究了酸洗配方、酸洗温度以及酸洗时间对钛合金回收料表面污染层的影响。通过表面粗糙度检测、表面硬度检测、表面成分分析以及SEM-EDS分析等方法对酸洗后钛合金回收料表面的组织、性能、化学成分、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TC4回收料的最优酸洗工艺条件为300 mL/L的HNO_(3)、60 mL/L的HF、640 mL/L的H_(2)O酸洗配方和30℃酸洗温度以及6 min酸洗时间,其表面粗糙度为3.2145μm,表面硬度达到270 kg/mm^(2),钛合金回收料的表面和质量较为优异,整体达到了较好的酸洗效果。TC4回收料的表面污染层呈现出具有清晰轮廓的白色厚层组织形貌,其最大厚度约为14μm,在酸洗后,表面污染层可被有效脱除。酸洗对TC4回收料表面O、C有明显的脱除效果,并且TC4回收料在酸洗过程中存在较弱的吸氢行为,且高浓度HNO_(3)+HF复合酸的表面吸氢更为严重,但均未超过GJB 2896A-2007标准规定的150 ppm上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石墨硬模铸造 回收料 酸洗工艺 表面污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对石墨铸造钛合金界面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姚谦 刘天翼 +3 位作者 刘时兵 李重阳 史昆 曲赫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34-437,共4页
石墨型铸造是钛合金常用的铸造工艺之一,但界面反应在其浇铸过程中无法避免。本工作为了降低钛铸件的界面反应,通过在石墨模具型腔表面采用人工涂刷以及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不同涂层以改善石墨表面状态,研究涂层对TC4钛合金界面反应的... 石墨型铸造是钛合金常用的铸造工艺之一,但界面反应在其浇铸过程中无法避免。本工作为了降低钛铸件的界面反应,通过在石墨模具型腔表面采用人工涂刷以及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不同涂层以改善石墨表面状态,研究涂层对TC4钛合金界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涂刷的涂层微观表面存在缺陷,浇铸过程中涂层结构遭到破碎,涂层以夹杂物形式存在于金属内部。两种等离子喷涂涂层在降低界面反应上效果显著,相同喷涂功率下APS-Y_(2)O_(3)涂层与石墨结合效果较好,未发生脱落,喷涂8YSZ涂层的合金试样表面上出现残留的涂层组织,但涂层组织并未出现在合金内部。无涂层、人工涂刷Y_(2)O_(3)、喷涂Y_(2)O_(3)和8YSZ涂层界面反应层的宽度分别为154.97μm、68.49μm、48.57μm、44.55μm,在石墨铸型上喷涂涂层可有效降低界面层宽度,且合金试样界面层硬度普遍降低,其中APS-Y_(2)O_(3)和APS-8YSZ试样界面层硬度最低且宽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石墨铸型 界面反应 等离子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簇式设计600℃/856 MPa级Ti-Al-Sn-Zr-Mo-Nb-Ta-W-Si铸态高温钛合金
9
作者 黄晓宁 王岑阳 +2 位作者 朱智浩 刘田雨 董闯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5,共13页
近α型高温钛合金室温抗拉强度一般小于1200 MPa,600℃高温抗拉强度不超过750 MPa。在近α型高温钛合金Ti65团簇式α-{[Al-Ti_(12)](AlTi_(2))}_(12)+β-{[Al-Ti_(14)](Mo_(0.08)Si_(0.4)Nb_(0.1)Ta_(0.32)W_(0.14)Sn_(0.96)Zr_(1))}5... 近α型高温钛合金室温抗拉强度一般小于1200 MPa,600℃高温抗拉强度不超过750 MPa。在近α型高温钛合金Ti65团簇式α-{[Al-Ti_(12)](AlTi_(2))}_(12)+β-{[Al-Ti_(14)](Mo_(0.08)Si_(0.4)Nb_(0.1)Ta_(0.32)W_(0.14)Sn_(0.96)Zr_(1))}5基础上,本工作将β-Ti结构单元中的元素部分替换,用Zr元素取代部分Ti元素,以提升β相高温稳定性,从而改变α和β相团簇式比例,设计出成分式为α-{[Al-Ti_(12)](AlTi_(2))}x+β-{[Al-Ti_(13)Zr_(1)](Mo_(0.12)_(5)Si_(0.5)Nb_(0.125)Ta_(0.5)W_(0.25)Sn_(0.5)Zr_(1))}(17-x)(x=11、12、13和14)系列合金,其铸态组织为板条α相与残余β相组成的网篮组织。随着β相团簇个数增加,α相片层逐渐变细,抗拉强度升高。其中,当x=11时,合金名义成分为Ti-5.3Al-2.5Sn-7.6Zr-0.5Mo-0.5Nb-3.8Ta-0.6Si-1.9W(质量分数),室温抗拉强度高达1334 MPa,分别比锻造态IMI834和ZTi65合金提高28%和21%,断后伸长率仅为1.3%,低于锻造态IMI834和ZTi65合金。该合金在600°C高温抗拉强度为856 MPa,分别比锻造态IMI834和ZTi65合金提高26%和37%,断后伸长率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成分设计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含量对Z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刘天翼 李重阳 +3 位作者 于仓瑞 刘时兵 史昆 曲赫威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
通过悬浮熔炼工艺制备氧含量为0.08%(质量分数,下同)、0.12%、0.16%和0.2%的ZTA15钛合金铸锭,利用OM、SEM和XRD等设备研究氧含量对Z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氧含量的ZTA15组织均为典型的魏氏组织。随... 通过悬浮熔炼工艺制备氧含量为0.08%(质量分数,下同)、0.12%、0.16%和0.2%的ZTA15钛合金铸锭,利用OM、SEM和XRD等设备研究氧含量对Z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氧含量的ZTA15组织均为典型的魏氏组织。随着氧含量的增加,α集束的长度变短,方向变得混乱,4种合金α板条片层宽度逐渐减小,分别为3.92、3.06、2.49μm和2.77μm。随着氧含量的增加对合金的固溶强化效果增强,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整体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塑性降低。氧含量为0.16%时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高分别为1037 MPa和909 MPa,当氧含量为0.2%时合金强度明显降低主要是因为形成了粗大的α相组织,此时合金塑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ZTA15 氧含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对Ti-Al-Si-Zr共晶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宁兆生 包春玲 +5 位作者 邱炜宸 毛浚鉴 王伟龙 刘天翼 李欣 刘一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58-565,共8页
本工作以改善轻质耐高温TiAl_(20.5)Si_(8.5)Zr_(5.0)共晶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为出发点,设计并制备了TiAl_(20.5)Si_(8.5)Zr_(5.0)-Nb_(x)(x=5、10和15,at%)难熔轻质合金。通过分析600℃、800℃和1 000℃恒温氧化后试样显微结构、元素分... 本工作以改善轻质耐高温TiAl_(20.5)Si_(8.5)Zr_(5.0)共晶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为出发点,设计并制备了TiAl_(20.5)Si_(8.5)Zr_(5.0)-Nb_(x)(x=5、10和15,at%)难熔轻质合金。通过分析600℃、800℃和1 000℃恒温氧化后试样显微结构、元素分布及氧化产物的变化,探究了Nb元素对TiAl_(20.5)Si_(8.5)Zr_(5.0)合金氧化膜致密度和成分的影响规律,优化出最佳的合金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Nb能显著提高TiAl_(20.5)Si_(8.5)Zr_(5.0)的抗高温氧化性能。600℃/24 h高温氧化后,TiAl_(20.5)Si_(8.5)Zr_(5.0)Nb_(5)、TiAl_(20.5)Si_(8.5)Zr_(5.0)Nb_(10)、TiAl_(20.5)Si_(8.5)Zr_(5.0)Nb_(15)合金因Nb抑制了质量传输,三种合金表面均生成了致密且完整的TiO氧化膜。800℃/24 h高温氧化后,TiAl_(20.5)Si_(8.5)Zr_(5.0)Nb_(5)合金因抑制效应减弱,表面的氧化加深,其氧化膜的主要成分转变为TiO_(2);而TiAl_(20.5)Si_(8.5)Zr_(5.0)Nb_(10)、TiAl_(20.5)Si_(8.5)Zr_(5.0)Nb_(15)合金因Nb^(5+)的掺杂效应,其氧化膜仍然完整、光滑且主要成分未改变。1 000℃/24 h高温氧化后,TiAl_(20.5)Si_(8.5)Zr_(5.0)Nb_(5)合金氧化更加严重;TiAl_(20.5)Si_(8.5)Zr_(5.0)Nb_(10)合金表面因Al与Si形成的网状结构维持了基体与氧化层的粘结性,使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而TiAl_(20.5)Si_(8.5)Zr_(5.0)Nb_(15)合金表面的孔洞及氧化层与基体界面处的微裂纹引发了氧化皮剥落,其抗氧化性能显著下降。因此,在600~1 000℃区间高温氧化后,TiAl_(20.5)Si_(8.5)Zr_(5.0)Nb_(10)合金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_(20.5)Si_(8.5)Zr_(5.0) 共晶合金 高温氧化性能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倪嘉 柴皓 +4 位作者 史昆 赵军 刘时兵 刘鸿羽 崔亚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369-373,共5页
本文从增强体的选择方面综述了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概述了锻造、挤压、轧制等加工手段对钛基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介绍了退火、固溶和时效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锻造 轧制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钛直接氮化制备氮化钛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邱炜宸 王耀武 +1 位作者 狄跃忠 彭建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2,共6页
目前氮化钛主要采用钛粉直接氮化生产,但生产过程需多次氮化,能耗较高。以氟钛酸钠为原料经铝热还原制备的多孔钛比表面积大、活性好,本文对以多孔钛为原料直接氮化制备氮化钛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氧氮氢分析仪... 目前氮化钛主要采用钛粉直接氮化生产,但生产过程需多次氮化,能耗较高。以氟钛酸钠为原料经铝热还原制备的多孔钛比表面积大、活性好,本文对以多孔钛为原料直接氮化制备氮化钛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氧氮氢分析仪,分别对所制备氮化钛的物相、微观形貌和N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氮化工艺条件对氮化效果的影响。通过热力学分析和差热-热重分析探讨了多孔钛直接氮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氮化温度1200℃、保温时间300min、氮化压力0.100MPa的条件下,经一次氮化即可制备N含量为20.6%的氮化钛,制备的氮化钛纯度较高,整体氮化效果较好。多孔钛的氮化是放热反应,由于渗氮过程是由表及里逐渐进行的,而且N元素由颗粒表面向内扩散的过程较慢,氮化反应整体上是一个缓慢氮化、逐渐增氮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钛 直接氮化 多孔钛 铝热还原 氮化机理 N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非晶涂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鹏飞 陈永君 +5 位作者 王增睿 解志文 丛洁 刘鹏 赵岭 熊云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4,110,共12页
铁基非晶涂层可突破尺寸及室温脆性限制,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可改善基体材料表面性能,有效拓展铁基非晶合金应用范围。针对非晶合金成分设计准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归纳了铁基非晶涂层材料体系,介绍了铁基非晶涂层常用的制备技术,分析... 铁基非晶涂层可突破尺寸及室温脆性限制,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可改善基体材料表面性能,有效拓展铁基非晶合金应用范围。针对非晶合金成分设计准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归纳了铁基非晶涂层材料体系,介绍了铁基非晶涂层常用的制备技术,分析了热喷涂和激光熔覆技术对非晶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综述了铁基非晶涂层耐磨性和耐蚀性的研究现状。影响涂层性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制备工艺、元素组成、非晶含量、孔隙率、表面粗糙度、硬度及对涂层的后续处理等因素均会对涂层性能产生影响,并分别针对涂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摩擦因数是保证工作人员在甲板正常工作的前提,针对国内研究现状,开发制备出更多可同时兼具高耐磨性和高耐蚀性的铁基非晶涂层体系是突破技术封锁的关键问题。讨论了铁基非晶涂层在军事、航天、海洋防护、核工业、储燃及其他工程设备上应用的前景,介绍了铁基非晶涂层的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展望了铁基非晶涂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涂层 制备技术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船用低合金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昊 国旭明 +2 位作者 徐荣正 赵岭 熊云龙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42,共5页
采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填充自制的船用低合金高强度钢丝材,制备了多道多层的钢墙体,并对其沉积态和退火态试样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墙体成形质量良好,层间实现了有... 采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填充自制的船用低合金高强度钢丝材,制备了多道多层的钢墙体,并对其沉积态和退火态试样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墙体成形质量良好,层间实现了有效的冶金结合。沉积态试样的微观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和不规则的多边形铁素体组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低温冲击韧性。经过400℃和600℃退火热处理后,马氏体-奥氏体组元不断发生分解,形成铁素体和许多细小的碳化物,使粒状贝氏体的数量减少,铁素体的数量增加,导致强度降低,塑性和低温韧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 低合金高强度钢 粒状贝氏体 退火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系轻质难熔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宁兆生 宋克兴 +5 位作者 张彦敏 刘时兵 史昆 张志勇 刘田雨 尚尔峰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49-452,共4页
高温合金是航天、航空发动机的必选材料,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目前,铁基/钴基/镍基传统高温合金在发动机内部仍然占主导地位,尽管其综合性能优异,但比重过大,而且使用温度已经达到了合金熔点的80%以上,因此使用耐高温氧化的轻质难熔合... 高温合金是航天、航空发动机的必选材料,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目前,铁基/钴基/镍基传统高温合金在发动机内部仍然占主导地位,尽管其综合性能优异,但比重过大,而且使用温度已经达到了合金熔点的80%以上,因此使用耐高温氧化的轻质难熔合金对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和可靠性极具意义。本文介绍了抗高温氧化研究的目的及影响因素,分析了高温钛合金(Ti60)、γ-TiAl金属间化合物这两种轻质合金高温氧化性能变差的内在原因,而后详细地梳理了Ti-Al-Si、Ti-Al-Si-Nb轻质难熔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合金化机理,为开发以该类型合金为基础的新型合金作一些前期的理论性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难熔合金 抗高温氧化性能 合金化防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n稀土镁合金成分的正交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富琳 李宇飞 +5 位作者 李泽华 熊俊杰 李笑 常博文 车昶 徐时晶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46,共10页
目的为进一步扩大镁合金的应用范围,以ZM2为基础合金成分,引入Sn元素,设计一种性能优异且经济成本相对低廉的含Sn稀土镁合金。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正交表L9,对Mg-Zn-Ce-Zr-Sn合金成分配比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抗拉强度、延伸率... 目的为进一步扩大镁合金的应用范围,以ZM2为基础合金成分,引入Sn元素,设计一种性能优异且经济成本相对低廉的含Sn稀土镁合金。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正交表L9,对Mg-Zn-Ce-Zr-Sn合金成分配比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抗拉强度、延伸率、硬度3项指标,得出最优成分配比;对Sn元素的含量进行调控,对比分析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验证当S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2%~0.4%时,Mg-4.5Zn-1.2Ce-0.6Zr-xSn合金的组织与性能是否最佳。结果Mg-Ce-Zn-Zr-Sn合金的优选成分如下:Zn的质量分数为4.0%~4.5%、Ce的质量分数为1.2%~1.5%、Sn的质量分数为0.2%~0.4%。优选合金成分为Mg-(4.0~4.5)Zn-(1.2~1.5)Ce-0.6Zr-(0.2~0.4)Sn。极差分析及影响因素主次分析结果表明,新引入的Sn元素对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Sn的质量分数为0.2%时,Mg-4.5Zn-1.2Ce-0.6Zr-xSn合金具有最为优良的组织及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布氏硬度分别为212 MPa、4.5%、69.8HBW5/250。结论优选方案的试验数据表明,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的新型合金综合性能较好,满足ZM2合金的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正交设计 合金成分优选 极差分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添加剂对石蜡-硬脂酸蜡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尤畅 程姣姣 +3 位作者 史昆 刘田雨 刘泊良 李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58-563,共6页
为探究改性松香和聚乙烯对中温模料组织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石蜡-硬脂酸二元系模料为基体,在此基础上逐步添加改性松香和聚乙烯,探究二元基体配比、改性松香及聚乙烯含量对模料熔点、抗弯强度、针入度和融合均匀性等物理特性的影响,在... 为探究改性松香和聚乙烯对中温模料组织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石蜡-硬脂酸二元系模料为基体,在此基础上逐步添加改性松香和聚乙烯,探究二元基体配比、改性松香及聚乙烯含量对模料熔点、抗弯强度、针入度和融合均匀性等物理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种针入度达1.06 mm、强度达6.02 MPa、熔点在58℃附近的综合性能良好的中温模料,为中温模料改良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铸造 硬脂酸 改性松香 中温蜡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对TC21钛合金的成分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智浩 陈志鹏 +3 位作者 宋梦凡 刘田雨 张爽 董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运用源自最成熟Ti-6Al-4V合金的双团簇成分式,解析了高损伤容限的双相TC21(Ti-6Al-2Zr-2Sn-2Mo-2Nb-1.5Cr)钛合金成分,指出其成分式由13个α-Ti和4个β-Ti结构单元构成。与Ti-6Al-4V相比,β-Ti结构单元从5减少到4,但是引入了更多的β稳... 运用源自最成熟Ti-6Al-4V合金的双团簇成分式,解析了高损伤容限的双相TC21(Ti-6Al-2Zr-2Sn-2Mo-2Nb-1.5Cr)钛合金成分,指出其成分式由13个α-Ti和4个β-Ti结构单元构成。与Ti-6Al-4V相比,β-Ti结构单元从5减少到4,但是引入了更多的β稳定元素,使得该合金具有更好的强塑性。在此基础上,本工作将TC21的β-Ti团簇式内各β稳定元素原子等比例配比以增加混合熵,大量增加Zr含量以进一步提升β相稳定性,设计了团簇式为α-{[Al-Ti_(12)](AlTi_(2))}_(13)+β-{[(Al-(Ti_(12)Zr_(2))]Sn_(0.75)Mo_(0.75)Nb_(0.75)Cr_(0.75)}_(4)(原子分数)的新合金TC21Z2,相应质量分数为Ti-5.9Al-5.4Zr-2.6Sn-2.1Mo-2.0Nb-1.1Cr。采用真空铜模倾铸工艺进行样品制备,进而研究了合金的铸态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研究发现,TC21Z2铸态组织为α+少量细针状α'马氏体+少量β相,其抗拉强度约为1289 MPa,屈服强度约为1181 MPa,伸长率约为1.4%,强度和塑性均高于同样状态下TC21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 成分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44Al-6Nb-2Fe合金低温超塑性及高温拉伸组织演化
20
作者 董书琳 曲迎东 +5 位作者 陈瑞润 郭景杰 王琪 李广龙 张伟 于波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6,共6页
为改善高Nb TiAl基合金的热变形能力,本研究利用Fe部分替代高Nb TiAl基合金中的Nb,熔炼制备新型高Nb含Fe的Ti-44Al-6Nb-2Fe合金。首先对合金铸锭进行包套锻造,再对锻造合金在800~1 000℃、1×10^(-4)s^(-1)初始应变速率下进行高温... 为改善高Nb TiAl基合金的热变形能力,本研究利用Fe部分替代高Nb TiAl基合金中的Nb,熔炼制备新型高Nb含Fe的Ti-44Al-6Nb-2Fe合金。首先对合金铸锭进行包套锻造,再对锻造合金在800~1 000℃、1×10^(-4)s^(-1)初始应变速率下进行高温拉伸实验,对合金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含有较多B2相,占30%~40%,随高温拉伸温度升高,合金动态再结晶作用增强,位错减少,晶粒尺寸增大,晶粒长径比降低,这些组织演化特征与合金的应力-应变状态和热变形能力提升相对应。合金在800℃和850℃拉伸变形时,B2相为硬脆相,B2相及B2/γ相界面处的应力集中导致该区域形成大量裂纹及孔洞(800℃时孔洞百分比为14.5%),延伸率较低(800℃时延伸率为123.1%),甚至发生提早断裂,试样断裂处颈缩现象明显;合金在900℃拉伸变形时,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0.284,延伸率明显提高(900℃时延伸率为163.0%),试样断裂处仍有颈缩现象;合金在950℃和1 000℃拉伸变形时,B2相转化为“软”相,发挥了很好的应力-应变协调作用,B2相与γ相之间发生了广泛的晶界滑动,组织中几乎无裂纹孔洞出现,延伸率陡然提高(950℃时延伸率为307.9%),试样断裂处无颈缩现象,合金具备超塑性,但该合金在TiAl基合金中属于低温超塑性。较高的B2相含量及其所发挥的优异的应力-应变协调作用是该合金具备低温超塑性的重要原因和特色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基合金 高温拉伸 超塑性 组织演化 电子背散射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