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丽洁 杨书桓 +3 位作者 李富顺 陈静静 王齐晖 褚云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分析2022年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医院制定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从2022年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患者中分离的病原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 目的分析2022年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医院制定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从2022年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患者中分离的病原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22年共分离4968株病原菌,其中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9%和17.7%,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6.7%和2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15.6%。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分离率分别为7.1%、11.6%。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20%。结论该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监测结果存在差异,有必要进行医院菌株的耐药监测,及时了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抗感染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敏试验 碳青霉烯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分析桂枝甘草汤的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 被引量:1
2
作者 尹然 于新颖 +5 位作者 魏姗姗 石崇臻 赵爽 王雪 孙媛方 韩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方法分析鉴定桂枝甘草汤的化学成分及大鼠口服后的入血成分。方法采用XSelect HSS T3色谱柱(2.1 mm×150 mm,2.5μm),乙腈-1%醋酸水溶液为流...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方法分析鉴定桂枝甘草汤的化学成分及大鼠口服后的入血成分。方法采用XSelect HSS T3色谱柱(2.1 mm×150 mm,2.5μm),乙腈-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35℃,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根据化合物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碎片离子、裂解规律并与对照品比对,分析桂枝甘草汤的化学成分;通过对比空白血浆、含药血浆和桂枝甘草汤样品的色谱及质谱信息,分析入血成分。结果在桂枝甘草汤中共鉴定了68个化学成分,包含30个黄酮类、16个三萜类、8个有机酸类、5个醛类、3个香豆素类及6个其他类成分。大鼠口服桂枝甘草汤后,在大鼠血浆中共鉴定出45个吸收入血的原型成分。结论建立的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方法可对桂枝甘草汤的整体化学成分及其在大鼠体内入血成分进行快速表征,为桂枝甘草汤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甘草汤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化学成分 入血成分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低共熔溶剂在中药活性成分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卫鹏阁 刁美琳 +2 位作者 张宇 赵龙山 关雪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0,共6页
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是一类新兴的绿色有机溶剂,具有廉价、易降解、制备简单、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有望取代传统有机溶剂进行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工作。本文简单介绍NADES的组成及理化性质,综述了近年来天然低共熔溶剂在中药活性成分... 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是一类新兴的绿色有机溶剂,具有廉价、易降解、制备简单、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有望取代传统有机溶剂进行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工作。本文简单介绍NADES的组成及理化性质,综述了近年来天然低共熔溶剂在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相关的报道,并对NADES的回收技术改良和更广泛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NADES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低共熔溶剂 中药活性成分 提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莪术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结构表征及对功能性便秘的改善作用研究
4
作者 王参政 孙永芳 +5 位作者 周晔 任昆 王冬梅 潘英妮 任舒蒙 刘晓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5-1207,共13页
优化温莪术多糖(Curcumae Rhizoma polysaccharide,CRP)提取工艺,并对其结构和改善功能性便秘作用进行研究。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CRP的最佳提取工艺;CRP经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采用紫外光谱、红外... 优化温莪术多糖(Curcumae Rhizoma polysaccharide,CRP)提取工艺,并对其结构和改善功能性便秘作用进行研究。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CRP的最佳提取工艺;CRP经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分析单糖组成。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莫沙必利)、CRP高剂量组(400 mg/kg)、CRP中剂量组(200 mg/kg)和CRP低剂量组(100 mg/kg)。采用盐酸洛哌丁胺复制功能性便秘大鼠模型,考察CRP对功能性便秘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66 min、料液比1∶24(g/mL)。CRP分离纯化得到1个中性多糖和3个酸性多糖,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SEM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了4个多糖的单糖组成。功能性便秘药效实验结果表明,CRP高剂量组对粪便的形态、重量和湿度表现出良好的改善作用,显著降低结肠残余粪便数量,显著提高小肠推进率、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含量,明显改善结肠的病理情况。本研究为温莪术多糖的开发及其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多糖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功能性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的酮康唑洗剂质量研究评价
5
作者 寻延滨 多凯 +8 位作者 信长颖 韩小旭 赵霞 王斯文 王春雨 肖宇 赵龙山 王常禹 于新颖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95-1600,共6页
目的评价国内不同企业生产的酮康唑洗剂的质量。方法采用法定标准结合探索性研究对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的45批(40个批号)酮康唑洗剂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有关物质、抗氧剂含量、包装透氧量、体外透皮、黏度、抑菌效力、刺激性、微观结构等... 目的评价国内不同企业生产的酮康唑洗剂的质量。方法采用法定标准结合探索性研究对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的45批(40个批号)酮康唑洗剂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有关物质、抗氧剂含量、包装透氧量、体外透皮、黏度、抑菌效力、刺激性、微观结构等。结果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100.0%,经探索性研究后发现多批次样品存在问题。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酮康唑洗剂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处方工艺和包装。结论建议生产企业尽快进行处方工艺优化,并注意选择合适的包材,有效提高酮康唑洗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洗剂 国家药品抽检 法定标准 探索性研究 处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琳 曾昭全 +1 位作者 魏文树 宋洪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244-1247,共4页
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发生较多,约占移植后感染的53%~70%[1],且发病隐匿,临床诊治困难,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缓解患者免疫抑制过度,同时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是临床十... 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发生较多,约占移植后感染的53%~70%[1],且发病隐匿,临床诊治困难,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缓解患者免疫抑制过度,同时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患者 肾移植术后 药学监护 临床诊治 免疫抑制过度 呼吸系统 病情进展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物RuBisCO蛋白酪氨酸加合物的有机磷神经性毒剂环境暴露溯源研究
7
作者 莫宏倩 徐华 +8 位作者 徐斌 李永齐 陈佳 薛晋娟 孔琳琳 吴剑峰 刘玉龙 谢剑炜 熊志立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33-1940,共8页
针对有机磷神经性毒剂(OPNAs)环境暴露溯源中生物医学样本的安全与伦理限制,该研究通过鉴定植物中高丰度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与OPNAs的酪氨酸加合物,实现了对其环境暴露的溯源分析。选择拟南芥和水稻(日本晴)为主要研究对... 针对有机磷神经性毒剂(OPNAs)环境暴露溯源中生物医学样本的安全与伦理限制,该研究通过鉴定植物中高丰度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与OPNAs的酪氨酸加合物,实现了对其环境暴露的溯源分析。选择拟南芥和水稻(日本晴)为主要研究对象,暴露于维埃克斯(VX)、塔崩(GA)及梭曼(GD)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进行分析,成功鉴定到RuBisCO蛋白与VX、GA和GD形成的酪氨酸加合物。优化了酶解条件、固相萃取条件及RuBisCO蛋白纯化方法(硫酸鱼精蛋白沉淀法(PSP))。在拟南芥中,VX、GA和GD的最低可检出暴露剂量分别为7.4μg/株、9.3μg/株、91 ng/株。在水稻中,VX的最低可检出暴露剂量为74 ng/株,GA、GD的结果与拟南芥中一致。加合物浓度与暴露剂量呈正相关,且在冻干植物中可稳定存在长达6个月。该研究首次证明了RuBisCO蛋白来源的酪氨酸加合物,并验证其可作为OPNAs环境暴露溯源分析的生物标志物。鉴于RuBisCO蛋白是植物中含量最丰富的可食用蛋白,也为绿色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污染的分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ISCO 酪氨酸加合物 有机磷神经性毒剂 溯源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靶向重活化剂酰胺磷定脂质纳米颗粒对有机磷脑损伤小鼠的救治研究
8
作者 林芮汁 王建宇 +5 位作者 魏雅婧 赵欣然 王淋 杨军 王永安 喻翠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41-650,共10页
目的构建新型中枢神经系统靶向的脂质纳米颗粒,并探讨其对有机磷脑损伤小鼠的救治作用。方法(1)脂质纳米颗粒制备、筛选与表征:①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以不同摩尔比(1∶6∶3、3∶4∶3、5∶2∶3和7∶0∶3)1-棕榈酰基-2-油酰基-sn-磷脂酰丝氨... 目的构建新型中枢神经系统靶向的脂质纳米颗粒,并探讨其对有机磷脑损伤小鼠的救治作用。方法(1)脂质纳米颗粒制备、筛选与表征:①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以不同摩尔比(1∶6∶3、3∶4∶3、5∶2∶3和7∶0∶3)1-棕榈酰基-2-油酰基-sn-磷脂酰丝氨酸(POPS)、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胆固醇(CHOL)的混合物(PDC)为脂质载体,酰胺磷定(HI-6)为治疗药物的脂质纳米重活化剂(HI-6@PDC 1∶6∶3、3∶4∶3、5∶2∶3和7∶0∶3)。②用荧光素钠(FLU)染料标记脂质纳米载体得到FLU@PDC 1∶6∶3、3∶4∶3、5∶2∶3和7∶0∶3,并将各制剂与磷脂酶A2(PLA2)溶液物理混合(PLA2终浓度10 kU·L^(-1))得到FLU@PDC+PLA2;将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FLU组、FLU@PDC+PLA21∶6∶3、3∶4∶3、5∶2∶3和7∶0∶3组,每组7只,iv给药,FLU给药剂量为1 mg·kg^(-1),相应载体量为80 mg·kg^(-1),1 h后,取脑组织,匀浆离心,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上清液的荧光值,筛选中枢靶向效果最佳的纳米脂质载体组成。③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HI-6@PDC 5∶2∶3的形态,Zeta电位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多分散性指数和Zeta电位,超滤离心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与载药量,采用透析袋扩散法结合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I-6@PDC 5∶2∶3和HI-6@PDC+PLA25∶2∶3的体外释放率。(2)中枢靶向性验证:①用花青素7(Cy7)标记PDC 5∶2∶3得到Cy7@PDC 5∶2∶3,将其与PLA2溶液物理混合(PLA2终浓度10 kU·L^(-1))得到Cy7@PDC+PLA25∶2∶3;将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y7组、Cy7@PDC 5∶2∶3组和Cy7@PDC+PLA25∶2∶3组,每组3只,iv给药,Cy7给药剂量为1 mg·kg^(-1),相应载体量为80 mg·kg^(-1),3 h后,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脑组织中Cy7的荧光。②花青素3(Cy3)标记PDC 5∶2∶3得到Cy3@PDC 5∶2∶3,将其与PLA2溶液物理混合(PLA2终浓度10 kU·L^(-1))得到Cy3@PDC+PLA25∶2∶3;将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y3@PDC 5∶2∶3组和Cy3@PDC+PLA25∶2∶3组,每组3只,iv给药,Cy3给药剂量为1 mg·kg^(-1),相应载体量为80 mg·kg^(-1),2 h后,取脑组织进行荧光染色并观察Cy3荧光。(3)救治效果验证:①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损伤组、HI-6治疗组和HI-6@PDC+PLA25∶2∶3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小鼠颈部sc给予梭曼(soman)120μg·kg^(-1);随后立即iv给药,HI-6给药剂量为22 mg·kg^(-1),相应载体量为80 mg·kg^(-1)。10 min后,摘眼球取血,取脑组织并记录重量,采用Ellman法测定小鼠血液与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的重活化率;②分组和处理同①,每组3只。24 h后,取脑组织,经HE染色后,观察小鼠脑组织损伤情况;③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脑损伤组和HI-6@PDC+PLA25∶2∶3治疗组,每组10只,梭曼剂量为220μg·kg^(-1),其他处理同①。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情况,绘制生存曲线;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肌颤、流涎等神经中毒症状与惊厥潜伏期。结果(1)当PDC 5∶2∶3时,小鼠脑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荧光值最高,药物靶向进入中枢的效果最好。HI-6@PDC 5∶2∶3呈规则球形,带负电,粒径为(219.4±3.1)nm、多分散指数为0.4±0.02;包封率为72.9%,载药量为49.7%;HI-6@PDC+PLA25∶2∶3在60 min时的累积释放率为43.5%,虽低于罗丹明B水溶液,但该释放速率经体内实验验证可有效满足中枢神经系统救治的时效性要求。(2)活体荧光结果和病理荧光结果显示,PDC摩尔比为5∶2∶3在PLA2介导下实现了药物的中枢递送。(3)重活化实验结果表明,与HI-6相比,HI-6@PDC+PLA25∶2∶3可显著提高小鼠外周血与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重活化率。HE染色结果显示,HI-6@PDC+PLA25∶2∶3可改善梭曼中毒引起的脑组织病理损伤;经HI-6@PDC+PLA25∶2∶3治疗的脑损伤小鼠生存周期显著延长,惊厥率降低,神经系统症状减轻,惊厥潜伏期延长。结论HI-6@PDC 5∶2∶3在PLA2介导下可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具有良好的中枢靶向能力,能显著提升梭曼中毒小鼠外周及中枢乙酰胆碱酯酶重活化率,对有机磷脑损伤小鼠救治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化合物 脂质纳米颗粒 重活化 磷脂酶A2 血脑屏障 酰胺磷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佐塔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9
作者 群培 李文兵 +2 位作者 次旦多吉 刘圆 达娃卓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2-1258,共7页
佐塔是藏语“■”的简称,音译为“欧曲佐珠钦木”,是诸多仁青类藏成药的核心配伍成分,其配伍用药具有增加疗效、缓解毒性的作用。佐塔炮制工艺已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在公元8世纪《四部医典(后序)》中记载水银炮制方法,公元13世纪珠钦... 佐塔是藏语“■”的简称,音译为“欧曲佐珠钦木”,是诸多仁青类藏成药的核心配伍成分,其配伍用药具有增加疗效、缓解毒性的作用。佐塔炮制工艺已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在公元8世纪《四部医典(后序)》中记载水银炮制方法,公元13世纪珠钦·乌坚巴对该工艺做出较详细的描述并开辟实践工艺,1978年措如·次朗大师撰写《藏药水银加工洗练法实践论》并进一步明确炮制方法。佐塔炮制工艺主要由“能持八铁”和“能炽八元”经煅灰、水银祛污除毒、水银煮炼、遇敌变形(合成)完成,传统方法约需420 h,而现代技术只需约302 h。本文通过查阅藏医药古籍文献与近现代研究成果,对佐塔炮制工艺的传承历史、原辅料选择、临床应用、工艺流程等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对传统、现代炮制工艺进行系统比较,以期为佐塔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塔 藏药 炮制工艺 传承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墨旱莲药对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鉴定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雨桐 宋秀苹 +2 位作者 李楠 尚涌琳 韩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9-412,共14页
目的建立女贞子-墨旱莲药对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以控制其质量,并对提取物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HPLC法,固定相为ZORBAX Extend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为0.1%甲酸溶液梯度洗... 目的建立女贞子-墨旱莲药对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以控制其质量,并对提取物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HPLC法,固定相为ZORBAX Extend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为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建立15批不同产地女贞子-墨旱莲药对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联用技术,分别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对提取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基于高分辨质谱一级和二级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由不同产地药材随机组合的15批女贞子-墨旱莲药对提取物的相似度介于0.865~0.992之间,药对指纹图谱中共确定了16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7个色谱峰;液质联用共检测到55个化合物,采用对照品准确鉴定了7个成分的化学结构,并推测了其它48个化合物的可能化学结构。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女贞子-墨旱莲药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研究;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联用技术可实现对女贞子-墨旱莲药对提取物中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其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女贞子 指纹图谱 超高效液相 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3年我国饲料产品与饲料原料镉和铬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京 刘骐玮 +5 位作者 梁海军 范志影 朱超 赵维香 谷旭 杨雨鑫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97-406,共10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022-2023年间我国饲料产品及饲料原料中重金属镉和铬的含量及变化情况,探究2022-2023年间镉和铬主要污染的畜禽饲料种类、饲料类型及具体饲料产品与饲料原料。本研究共涉及1137份样本,采样年份为2022年与2023年,依...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022-2023年间我国饲料产品及饲料原料中重金属镉和铬的含量及变化情况,探究2022-2023年间镉和铬主要污染的畜禽饲料种类、饲料类型及具体饲料产品与饲料原料。本研究共涉及1137份样本,采样年份为2022年与2023年,依据《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与重金属类型分别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火焰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本内镉和铬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测定年份、畜禽饲料种类、饲料类型、具体饲料原料与饲料产品的分类分析。结果显示:(1)与2022年相比,2023年饲料产品与饲料原料样本中镉含量水平总体降低,铬含量水平总体升高。(2)2022-2023年,水产动物饲料、家禽饲料和猪饲料分别为影响当年全部饲料样品镉和铬含量的主要畜禽饲料种类。(3)2022-2023年,饲料添加剂和预混料为影响全部饲料样品镉和铬含量的主要饲料类型。(4)2022-2023年,家禽饲料预混料、猪饲料预混料与水产动物饲料预混料为影响全部饲料产品与饲料原料镉和铬含量的主要饲料产品。以上结果表明,2022-2023年,镉和铬主要污染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等微量元素与矿物质含量较多的饲料产品,主要污染水产动物饲料、家禽饲料和猪饲料。本研究可为后续实际生产中对镉和铬主要污染的饲料原料与饲料产品采取的防控与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动物 饲料添加剂 预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倍半萜内酯类成分抗胶质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小婷 王鑫烨 +1 位作者 白明 姚国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4-1184,共11页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恶性胶质瘤死亡率高、预后极差,尽管采取多种治疗干预措施,总体生存率依旧很低。倍半萜内酯是一类含有α-亚甲基-γ-内酯的天然产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近几年来已有多项关于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抗...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恶性胶质瘤死亡率高、预后极差,尽管采取多种治疗干预措施,总体生存率依旧很低。倍半萜内酯是一类含有α-亚甲基-γ-内酯的天然产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近几年来已有多项关于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抗胶质瘤作用的报道,如ACT001,是一种倍半萜内酯(小白菊内酯)的结构修饰物,已作为一种潜在抗癌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近几年已有研究的具有抗胶质瘤作用的倍半萜内酯的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倍半萜内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的卤酸脱卤酶活性全细胞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鹏 陆峰 赵云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3-418,共6页
卤酸脱卤酶能够降解对环境具有危害性的卤代羧酸类化合物,并且其具有立体选择性,可以拆分出纯手性的卤代羧酸,在环境保护和化学合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建立卤酸脱卤酶活性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催化性能较好的卤酸脱卤酶DehE... 卤酸脱卤酶能够降解对环境具有危害性的卤代羧酸类化合物,并且其具有立体选择性,可以拆分出纯手性的卤代羧酸,在环境保护和化学合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建立卤酸脱卤酶活性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催化性能较好的卤酸脱卤酶DehE在弱碱性范围内(pH 8.00~9.50)能催化2-氯丙酸发生脱卤反应产生氢离子,从而改变弱缓冲能力反应体系的pH,而某些物质的荧光强度受溶液pH影响较大。进行了荧光-pH指示剂的筛选,并以此建立了基于荧光光谱法的卤酸脱卤酶活性全细胞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荧光-pH指示剂2-萘酚-6,8-二磺酸二钾能够灵敏地反映弱碱性范围内(pH 8.00~9.50)的pH变化。所建方法在20 mmol·L^(-1)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pH 8.50、45℃、45 mmol·L^(-1)的2-氯丙酸条件下检测效果最好,并且能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当被检测的菌液OD600=2.0时,15 min即可出现50%的荧光变化。采用HPLC验证了方法的专属性。该方法能够快速、简单、灵敏地在全细胞水平上检测卤酸脱卤酶活性。当微生物含有卤酸脱卤酶的活性与DehE相当时,所建立的方法对该微生物检测限为菌液OD600=0.3,具备对含有卤酸脱卤酶的微生物原位筛查分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卤酸脱卤酶 酶活性检测 正交试验设计 全细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中杂质的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沁洁 崔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将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直接进样,采用Agilent■Zorbax SB-Aq C_(18)色谱柱作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6.4 m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用磷酸调节酸度至pH 3.8)和乙腈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分离其中的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在检测波长... 将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直接进样,采用Agilent■Zorbax SB-Aq C_(18)色谱柱作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6.4 m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用磷酸调节酸度至pH 3.8)和乙腈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分离其中的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在检测波长210 nm下进行检测,杂质均先进行归属(异丙托溴铵的4个常见已知杂质按照相对于异丙托溴铵的相对保留时间0.67,0.75,0.83,1.32定性,沙丁胺醇的6个常见已知杂质按照相对沙丁胺醇的相对保留时间2.55,3.19,3.40,3.46,3.71,3.96定性),美国药典未研究的8个已知杂质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未知杂质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相较主成分异丙托溴铵或沙丁胺醇)定量,无法归属的杂质按未知杂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酸、碱、光照、氧化、高温降解以及不降解条件下两种主成分相关杂质基本一致,方法的适用性良好;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中各已知化合物的分离度均大于1.5。8个已知杂质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2~0.028 m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8个已知杂质的回收率为98.4%~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1.0%;方法成功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托溴 铵硫酸沙丁胺醇 吸入溶液 杂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用pH敏感型尼达尼布脂质体的制备与优化
15
作者 田葳 王欣茹 +4 位作者 包凌云 刘彤 王淑君 杨瑞 叶田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74-1781,共8页
目的设计pH敏感的尼达尼布脂质体(Nb-Lips),使其靶向肺纤维化的酸性微环境。通过处方工艺优化Nb-Lips包封率(EE%)。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Nb-Lips,以EE%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响应面法对脂质体处方进行优化。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和微... 目的设计pH敏感的尼达尼布脂质体(Nb-Lips),使其靶向肺纤维化的酸性微环境。通过处方工艺优化Nb-Lips包封率(EE%)。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Nb-Lips,以EE%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响应面法对脂质体处方进行优化。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和微柱离心法考察其粒径、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EE%;采用透析法分别考察Nb-Lips在pH值为7.4、5.3的人工肺液中的体外释放行为;使用压缩空气式雾化器雾化Nb-Lips,并考察其雾化稳定性及空气动力学粒径。结果Nb-Lips粒径为(100.651±7.315)nm,PDI为(0.328±0.026),Zeta电位为(21.633±2.004)mV,优化后的EE%>80%。与在pH值为7.4的人工肺液中比较,Nb-Lips在pH值为5.3的人工肺液中总释放量高60.78%,且释放时间达48 h,远高于尼达尼布溶液。Nb-Lips雾化前后粒径、电位、PDI无显著差异,EE%下降4.25%,雾化后液滴微细粒子分数为37.49%。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有效地提高Nb-Lips EE%,成功制备酸性环境敏感的、可吸入、可缓慢释放的Nb-L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达尼布 特发性肺纤维化 pH敏感型脂质体 肺吸入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被引量:104
16
作者 孙国祥 任培培 +2 位作者 毕雨萌 毕开顺 孙毓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8-523,共6页
建立了色谱指纹图谱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法,并应用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评价。采用反相HPLC,以芦丁为参照物峰,确定了41个共有峰,建立了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对照指纹图谱。以双定性相似度S和S′、双定量相... 建立了色谱指纹图谱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法,并应用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评价。采用反相HPLC,以芦丁为参照物峰,确定了41个共有峰,建立了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对照指纹图谱。以双定性相似度S和S′、双定量相似度C和P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分别考察在大峰缺失和小峰缺失两种情况下,4个相似度指标的变化特征。S能反映化学成分的分布比例,受大峰影响严重,无法反映小峰的丢失;S′对所有指纹峰等权,反映小峰缺失灵敏,二者构成双定性相似度。C能反映样品共有峰的总体含量,但受大峰影响严重,无法反映小峰的缺失;P对所有峰积分值等权,能较好地反映小峰的变动,二者构成双定量相似度。因此,由S与S′、C与P构成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能同时监测大峰和小峰的变动与缺失,能准确地解决色谱指纹图谱的宏观定性和定量评价问题。同时还提出了方向余弦作为对照指纹图谱的特征指纹的概念和分解相似度的概念,以此考察了各指纹峰对相似度贡献的大小及其在不同程度缺失时4种相似度的变化情况。所建立的HPLC对照指纹图谱可用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双定性相似度 双定量相似度 方向余弦 相似度分解值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法 银杏达莫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2
17
作者 孙国祥 杨宏涛 +1 位作者 邓湘昱 孙毓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100,共5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以50mmol/L硼砂(含20mmol/L β-环糊精(CD),用磷酸调pH8.0)为背景电解质,运行电压12kV,紫外检测波长254nm,重力进样15 s(高度8.5cm),建市了金银花药材水提取液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EFP)。将1...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以50mmol/L硼砂(含20mmol/L β-环糊精(CD),用磷酸调pH8.0)为背景电解质,运行电压12kV,紫外检测波长254nm,重力进样15 s(高度8.5cm),建市了金银花药材水提取液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EFP)。将13个不同产地的金银花药材供试液的CEFP进行比较,以电泳峰出现率100%计,确定金银花的共有指纹峰为18个。该CEFP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分离效能高且成本低廉。提出了指纹图谱宏观含量相似度R、投影含量相似度C和定量相似度P的概念,可从总体上评价药材化学组分的整体含量情况。从两个方面评价各产地药材与对照CEFP间的总体相似性,合格药材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代表化学成分分布相似性的定性相似度(S)≥0.90;(2)描述药材整体化学成分含量的定量相似度(R,C,P,Q)应在80%~120%。以此二类相似度指标控制金银花的质量,建立了指纹图谱评价的又一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指纹图谱 投影含量相似度(C) 宏观含量相似度(R) 定量相似度(P) 金银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策略和色谱技术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发美 熊志立 +2 位作者 鹿秀梅 秦峰 李小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7-544,共8页
综述了色谱技术作为现代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中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组学研究策略,以实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的一体化,进而从深层次揭示和全面控制中药的内在质量。论述结果表明... 综述了色谱技术作为现代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中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中药药效物质组学研究策略,以实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的一体化,进而从深层次揭示和全面控制中药的内在质量。论述结果表明,现代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是中药质量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控制 色谱技术 中药药效物质组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芪中的五种异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60
19
作者 王晓辉 刘涛 +2 位作者 李清 陈晓辉 毕开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6-488,共3页
对蒙古黄芪中5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毛蕊异黄酮-7—0-β-D-葡萄糖苷在20.12~201.2mg/L、芒丙花素-7-O-β-D-葡... 对蒙古黄芪中5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毛蕊异黄酮-7—0-β-D-葡萄糖苷在20.12~201.2mg/L、芒丙花素-7-O-β-D-葡萄糖苷在4.62~46.2mg/L、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在4.86~48.6mg/L、毛蕊异黄酮在9.24~92.4mg/L、芒丙花素在6.92~69.2mg/L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97,0.9997,0.9995和0.9995。5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均高于94%,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2%(n=9)。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芪药材中5种主要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异黄酮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梗五加果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2
20
作者 安琪 杨春娟 +3 位作者 宋洋 于凯 熊志立 李发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65-769,共5页
从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果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经波谱鉴定为东莨菪内酯(1),原儿茶酸甲酯(2),槲皮素(3),无梗五加苷B(4),金丝桃苷(5),(-)-pinoresinol-4,4′-di-O-β-D-glucopyr... 从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果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经波谱鉴定为东莨菪内酯(1),原儿茶酸甲酯(2),槲皮素(3),无梗五加苷B(4),金丝桃苷(5),(-)-pinoresinol-4,4′-di-O-β-D-glucopyranoside(6),chiisanoside(7),22α-hydroxychiisanoside(8),niduloic acid(9),胡萝卜苷(10),东莨菪苷(11)和无梗五加苷D(12)。其中化合物9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2,6和11是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是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属 元梗五加 niduloic ACID 东莨菪内酯 东莨菪苷 原儿茶酸甲酯 (-)-pinoresinol-4 4′-di-O-β-D- GLUCOPYRANOSIDE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