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2/RP-3航空煤油混合燃料着火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潇潇 刘宇 +2 位作者 曾文 马洪安 陈保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127-134,共8页
实现碳氢燃料的快速点火与稳定燃烧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航空煤油中添加乙醇燃料,利用乙醇热分解得到氢气等可燃小分子气体来改善燃烧过程是达到促进航空煤油着火与燃烧稳定的有效手段。选取正癸烷、甲苯... 实现碳氢燃料的快速点火与稳定燃烧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航空煤油中添加乙醇燃料,利用乙醇热分解得到氢气等可燃小分子气体来改善燃烧过程是达到促进航空煤油着火与燃烧稳定的有效手段。选取正癸烷、甲苯、丙基环己烷三组份混合燃料作为RP-3航空煤油的模拟替代燃料,构建了其燃烧反应机理;并对该机理进行了验证。为揭示氢气对RP-3航空煤油着火特性的影响,构建了RP-3航空煤油/氢气混合燃料的燃烧反应机理;并对该机理进行了验证。同时,采用该燃烧反应机理分析了多工况下掺氢比对RP-3航空煤油着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正癸烷、甲苯、丙基环己烷三组份混合燃料的燃烧反应机理计算得到的着火延迟时间与相应工况下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时间的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多工况下氢气添加能够提升RP-3航空煤油/氢气混合气活性,缩短着火延迟时间,促进燃料着火;同时,随着混合气中掺氢比的升高,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逐渐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RP-3航空煤油 燃烧反应机理 着火延迟时间 掺氢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禹 李洋洋 +4 位作者 王柏臣 于祺 王绍权 董尚利 包建文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21期16-21,共6页
随着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用量的增加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航空发动机部件对材料本身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不同种类树脂基体方面综述了近些年航空发动机各部件上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和耐高温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 随着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用量的增加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航空发动机部件对材料本身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不同种类树脂基体方面综述了近些年航空发动机各部件上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和耐高温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航空发动机部件 耐高温性能 减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温度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辐射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成军 江平 +1 位作者 辛欣 曾文 《航空发动机》 2013年第5期31-33,59,共4页
为了解燃烧室内火焰辐射换热特性,建立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进气温度下燃烧室内燃气温度、碳黑粒子生成及分布变化对燃烧室辐射热流量和火焰筒壁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燃... 为了解燃烧室内火焰辐射换热特性,建立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进气温度下燃烧室内燃气温度、碳黑粒子生成及分布变化对燃烧室辐射热流量和火焰筒壁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燃气温度升高,碳黑粒子质量分数增大,且高温区和碳黑粒子生成区均往前移;火焰筒壁温急剧升高,高温区集中在燃烧室中间段和掺混段,主燃区火焰筒壁温相对较低;辐射热流量不断增加,由3245 W增加到8674 W,辐射热流量主要受燃气辐射特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辐射换热 进气温度 数值模拟 航空发动机 火焰筒壁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算法优化RBF网络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图像识别 被引量:3
4
作者 石宏 张维亮 +1 位作者 田中笑 朱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8534-8538,共5页
通过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图像进行识别,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叶片损伤状况,有利于对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预测。本文对损伤图像进行分割,提取损伤图像特征参数,采用改进GA算法优化RBF网络参数的方法建立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图像识别模型,对... 通过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图像进行识别,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叶片损伤状况,有利于对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预测。本文对损伤图像进行分割,提取损伤图像特征参数,采用改进GA算法优化RBF网络参数的方法建立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图像识别模型,对损伤图像特征参数样本进行仿真实验,识别正确率为93.33%,同时与单一RBF网络模型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加优越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特征图像提取 GA算法 RBF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航空导管检测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白雪山 席剑辉 +2 位作者 徐悦 傅莉 张修瑞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117,124,共5页
航空导管被广泛应用于油、水、气等非腐蚀性或腐蚀性介质的传输,因此,其端头接口型面的加工质量检测十分重要。采用线结构光视觉测量技术对航空导管端头的三维型面进行非接触式精确测量,设计检测系统实现航空导管端头三维建模及其误差... 航空导管被广泛应用于油、水、气等非腐蚀性或腐蚀性介质的传输,因此,其端头接口型面的加工质量检测十分重要。采用线结构光视觉测量技术对航空导管端头的三维型面进行非接触式精确测量,设计检测系统实现航空导管端头三维建模及其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系统在满足检测精度的前提下,一次检测小于30 s,导管角度精度优于0.5°,提高了检测效率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视觉 接触测量 航空导管端头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的碰摩特征测试 被引量:2
6
作者 金业壮 王德友 闻邦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利用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模拟不同部位的碰摩,测试获得碰摩时机匣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并与无碰摩时机匣加速度时、频域波形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航空发动机叶盘结构的转子—机匣碰摩时,其加速度信号具有冲击、调幅特征,即在碰摩频率... 利用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模拟不同部位的碰摩,测试获得碰摩时机匣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并与无碰摩时机匣加速度时、频域波形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航空发动机叶盘结构的转子—机匣碰摩时,其加速度信号具有冲击、调幅特征,即在碰摩频率及其整数倍频附近存在边频带,其边频宽度为旋转频率。同时,与无碰摩状态相比,在低频段时碰摩特征主要表现为转频及其倍频分量,且倍频分量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航空发动机 转子试验器 碰摩 调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飞机零组件装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巍 高雪松 +1 位作者 穆志国 张莹莹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9期92-96,共5页
随着飞机零组件装配逐渐由刚性装配变为柔性装配,装配流程的不合理问题日渐突出。在保证零组件装配工艺全面性的基础上,引入人机工程仿真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介绍DELMIA人机仿真机理,利用DELMIA人机仿真模块建立人体模型。以某机型垂... 随着飞机零组件装配逐渐由刚性装配变为柔性装配,装配流程的不合理问题日渐突出。在保证零组件装配工艺全面性的基础上,引入人机工程仿真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介绍DELMIA人机仿真机理,利用DELMIA人机仿真模块建立人体模型。以某机型垂尾右壁板刚性装配需要为例,建立人机仿真评价过程,详细阐述人机仿真技术在刚性装配与柔性装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技术 零组件装配 DELMIA人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头形状对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中材料流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岳玉梅 李政玮 +3 位作者 姬书得 柴鹏 马轶男 王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28-2434,共7页
以LY12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常规搅拌头作用下的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的材料流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焊点的宏观形貌与显微组织进行试验验证;讨论不同搅拌头形状对材料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高速流动区域主要位于套筒内外壁... 以LY12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常规搅拌头作用下的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的材料流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焊点的宏观形貌与显微组织进行试验验证;讨论不同搅拌头形状对材料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高速流动区域主要位于套筒内外壁附近;流动速度值在外壁凹槽处出现最大值,且随着离套筒壁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流动规律的模拟结果由位于焊点中心的中间较宽、两端较窄的韧带与焊点内部不同区域晶粒的不同所证实。从减小焊点内韧带宽度的角度考虑,双凹槽搅拌头优于常规搅拌头、小槽宽搅拌头和大直径搅拌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搅拌头形状 数值模拟 材料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头旋转频率对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1
9
作者 姬书得 孟祥晨 +3 位作者 黄永宪 高双胜 路浩 马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4,115-116,共6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静止轴肩装置对6005A-T6铝合金进行了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200 mm/min时,表面光滑且无缺陷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与断后伸长率随着搅拌头旋转频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焊接接头的正... 利用自行设计的静止轴肩装置对6005A-T6铝合金进行了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200 mm/min时,表面光滑且无缺陷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与断后伸长率随着搅拌头旋转频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焊接接头的正背弯180°无裂纹;当旋转频率为1 800 r/min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234MPa,接头强度系数达到79%.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显微维氏硬度呈W形分布,最小值出现在前进侧的热影响区;接头的软化程度随搅拌头旋转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焊接接头的断裂位置位于热力影响区,断口呈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 力学性能 搅拌头旋转频率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动时域的无人机空战决策专家系统 被引量:45
10
作者 傅莉 谢福怀 +1 位作者 孟光磊 王东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94-1999,共6页
针对专家系统法在空战应用中存在适应性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时域控制(RHC)的机动决策算法对空战机动决策专家系统进行改进.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在专家系统空战机动决策中的最优控制问题,完成了机动决策最优控制模型系统状态方程... 针对专家系统法在空战应用中存在适应性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时域控制(RHC)的机动决策算法对空战机动决策专家系统进行改进.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在专家系统空战机动决策中的最优控制问题,完成了机动决策最优控制模型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控制约束的设计以及指标函数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根据滚动时域法原理,将整个空战过程分解为若干有限时域,并在每个时域内将空战机动决策问题视为初始条件不断更新的专家系统机动决策最优控制模型的求解,反复进行直到空战结束.仿真结果表明,在专家系统法失效的情况下,通过求解专家系统空战机动决策滚动时域最优控制模型,无人机能够快速地进行有效的机动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时域控制(RHC) 最优控制模型 机动决策 专家系统 空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健康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卢少微 冯春林 +3 位作者 聂鹏 王晓强 熊需海 马克明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0,共9页
碳纳米管因其优异的机电特性,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健康监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传感的最新进展:碳纳米管与树脂共混、碳纳米管涂层纤维、碳纳米线和碳纳米纸。利用碳纳米管传感网络来监测结构应变... 碳纳米管因其优异的机电特性,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健康监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传感的最新进展:碳纳米管与树脂共混、碳纳米管涂层纤维、碳纳米线和碳纳米纸。利用碳纳米管传感网络来监测结构应变损伤是不同碳纳米管传感的核心原理。碳纳米纸可以解决碳纳米管与树脂共混时的难分散、碳纳米管涂层纤维的协同变形和碳纳米线的全结构监测等问题,为碳纳米管传感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条件。实现碳纳米管传感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健康监测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涂层纤维 碳纳米线 碳纳米纸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的材料流动规律模拟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姬书得 卓彬 +3 位作者 马琳 柴鹏 张利国 李政玮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2,130-131,共4页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模拟了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的材料流动行为,着重分析了搅拌头旋转速度与回填速度对材料流动的影响规律并加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材料的流动速度随着到套筒内外壁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流动速度最大值出现在... 利用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模拟了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的材料流动行为,着重分析了搅拌头旋转速度与回填速度对材料流动的影响规律并加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材料的流动速度随着到套筒内外壁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流动速度最大值出现在套筒端面的外壁处.在套筒内部,流动速度最小的材料位于焊点的中心处,此处的材料流动状态可通过增加旋转速度进行改善;从扩大焊点有效面积的角度来讲,增加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优于增加回填速度.上述规律得到了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数值模拟 材料流动 回填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针形状影响搅拌摩擦焊过程金属塑性流动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13
作者 姬书得 孟庆国 +2 位作者 史清宇 张利国 邹爱丽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6,117-118,共4页
考虑材料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搅拌工具的实际结构,利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搅拌摩擦焊的有限体积模型,对搅拌针的形状影响材料塑性流动行为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流动速度随着到焊件表面以及到搅拌针旋转轴的距离... 考虑材料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搅拌工具的实际结构,利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搅拌摩擦焊的有限体积模型,对搅拌针的形状影响材料塑性流动行为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流动速度随着到焊件表面以及到搅拌针旋转轴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减小搅拌针的锥角以及减小搅拌针的螺纹槽宽度时,焊件内部材料的流动速度得到提高.当搅拌工具在焊接过程中顺时针旋转时,对于左螺旋搅拌针,搅拌针附近的材料向下流动,而热力影响区材料的流动方向向上,此规律与右螺旋搅拌针时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流动 搅拌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峰值影响6061铝/AZ31B镁异种材料FSW接头成形的规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震磊 崔祜涛 +2 位作者 姬书得 徐敏强 孟祥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6,130,共4页
以6061-T6铝合金与AZ31B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软件进行了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过程的温度场数值模拟,重点分析搅拌针偏置镁侧下的搅拌区温度峰值影响焊缝表面成形的规律.结果表明,当焊接温度峰值高于Al-Mg共晶温度时,搅拌针根部附... 以6061-T6铝合金与AZ31B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软件进行了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过程的温度场数值模拟,重点分析搅拌针偏置镁侧下的搅拌区温度峰值影响焊缝表面成形的规律.结果表明,当焊接温度峰值高于Al-Mg共晶温度时,搅拌针根部附近区域会出现较明显的黏着现象,其随着焊接速度的降低而加剧,这与焊接温度峰值的升高相关.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表面更易避免裂纹缺陷的产生.当搅拌头的转速为1 200 r/min且焊接速度为40 mm/min时,6061铝/AZ31B镁异种材料焊接接头的表面成形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铝合金 镁合金 温度场 表面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形状TA2钛合金半管件黏性介质压力成形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铁军 刘青 +2 位作者 蔡晋 杨于银 王忠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0-796,共7页
针对复杂形状TA2钛合金半管件室温成形困难,进行黏性介质压力成形研究,制定零件的成形工艺方案,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其成形过程进行分析,得到黏性介质压力分布和黏性附着力对坯料流动规律、变形均匀性和成形试件壁厚分布及... 针对复杂形状TA2钛合金半管件室温成形困难,进行黏性介质压力成形研究,制定零件的成形工艺方案,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其成形过程进行分析,得到黏性介质压力分布和黏性附着力对坯料流动规律、变形均匀性和成形试件壁厚分布及回弹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复杂形状TA2钛合金半管件黏性介质压力成形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利用黏性介质自身性能特点,可以实现复杂形状TA2钛合金半管件的精准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半管件 黏性介质性能 成形 壁厚分布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扎深度对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断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岳玉梅 李政玮 +2 位作者 马轶男 柴鹏 邢敬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2-127,共6页
为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对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RFSSW)接头断裂行为的影响,以铝合金为例,通过改变焊接过程中套筒的下扎深度对上下板厚度不同的LY12铝合金进行RFSSW试验,从材料流动、原子扩散及接头软化等方面对其接头的断裂机理进行分析,并... 为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对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RFSSW)接头断裂行为的影响,以铝合金为例,通过改变焊接过程中套筒的下扎深度对上下板厚度不同的LY12铝合金进行RFSSW试验,从材料流动、原子扩散及接头软化等方面对其接头的断裂机理进行分析,并利用焊点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和硬度进行验证。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在RFSSW过程中,当套筒未扎透上板、hook缺陷较平且韧带在整个焊点厚度基本相同时,裂纹主要沿连接强度较弱的搭接面扩展,形成剪切断裂模式;当套筒下扎至下板厚度的15%、hook缺陷向上弯曲且套筒回抽路径产生裂纹缺陷时,裂纹更倾向于沿着原子扩散时间较短的套筒回抽路径扩展,形成剪切塞型断裂模式;随着套筒进一步下扎至下板厚的35%且hook缺陷向下弯曲,裂纹更容易沿着下板中的套筒回抽路径向下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下板的下表面时,形成塞型断裂模式,断口形貌与断裂机理的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 断裂行为 铝合金 下扎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H96合金惯性摩擦焊过程材料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姬书得 刘伟 +3 位作者 张利国 栾国红 张田仓 陶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利用DEFORM软件建立了FGH96合金惯性摩擦焊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焊接过程中的轴向缩短量变化及材料塑性流动行为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焊接时间的增加,试件轴向缩短量的变化幅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与摩擦界面上材... 利用DEFORM软件建立了FGH96合金惯性摩擦焊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焊接过程中的轴向缩短量变化及材料塑性流动行为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焊接时间的增加,试件轴向缩短量的变化幅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与摩擦界面上材料的流动速度变化规律相同;当焊接过程达到稳态后,摩擦界面两边界附近的材料主要向界面外流动,而中心区域的材料流动方向主要与试件旋转方向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H96合金 惯性摩擦焊 材料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阶次HMM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为 高雷 傅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4-530,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隐马尔可夫模型阶次选取策略,该策略根据求解符号出现概率的熵速率与隐马尔可夫模型阶次的关系确定模型最佳阶次,确保在得到合理的模型结构的前提... 介绍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隐马尔可夫模型阶次选取策略,该策略根据求解符号出现概率的熵速率与隐马尔可夫模型阶次的关系确定模型最佳阶次,确保在得到合理的模型结构的前提下,使该模型的计算代价最小,从而得到最优隐马尔可夫模型。将该最优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实验中,获得满意的诊断结果,结果表明在保证匝间短路故障诊断精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选取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阶次可以有效地减少模型的计算代价,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马尔可夫模型 阶次选取 匝间短路 故障诊断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输出频响函数的NES动力学参数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凯 张业伟 +2 位作者 丁虎 李响 陈立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76-80,86,共6页
基于非线性输出频率响应函数(Nonlinear Output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NOFRF),对引入了被动非线性消振器(Nonlinear Energy Sink,NES)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进行了分析,从频域分析的角度评价NES的振动抑制效果,对其进行动力学参数... 基于非线性输出频率响应函数(Nonlinear Output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NOFRF),对引入了被动非线性消振器(Nonlinear Energy Sink,NES)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进行了分析,从频域分析的角度评价NES的振动抑制效果,对其进行动力学参数设计。首先,建立了引入NES的振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对单自由度系统进行了非线性输出频率响应函数分析和输出频率响应分析,从频域分析的角度解释了在原振动系统中引入NES对原系统固有频率几乎没有影响的原因。最后,通过分析NES各参数对振动抑制效果的影响,对NES进行了动力学参数设计。本文得出的分析结果对于工程领域中NES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消振器 动力学参数设计 非线性输出频响函数 频域分析 立方非线性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影响2060铝锂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成形规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震磊 崔祜涛 +2 位作者 姬书得 徐敏强 孟祥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82,共4页
以在航空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的2 mm厚2060-T8 Al-Li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搅拌摩擦焊对接接头的试验分析,重点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影响焊接接头成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呈碗形的焊缝由轴肩作用区与焊核区组成;轴肩作用区的等轴晶的晶粒大... 以在航空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的2 mm厚2060-T8 Al-Li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搅拌摩擦焊对接接头的试验分析,重点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影响焊接接头成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呈碗形的焊缝由轴肩作用区与焊核区组成;轴肩作用区的等轴晶的晶粒大于焊核区.当搅拌头的转速为800 r/min且焊接速度为80 mm/min时,焊接接头的表面成形良好且内部无缺陷.与800 r/min,80 mm/min相比,提高转速或降低焊接速度,焊缝表面变得较粗糙;降低旋转频率或提高焊接速度,焊缝内部会出现隧道型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2060Al-Li合金 成形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