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点阵结构制造技术、测试及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晖 廖恕 +3 位作者 王会东 王祥贺 谢洪志 赵天章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26,共14页
点阵结构因其内部空间的独特性,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同时满足轻量化及多功能化的要求,在航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点阵结构的构型复杂,制造工艺多样,难进行统一的力学性能表征,设计制造一体化思路尚不明确。本文首先总结目前... 点阵结构因其内部空间的独特性,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同时满足轻量化及多功能化的要求,在航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点阵结构的构型复杂,制造工艺多样,难进行统一的力学性能表征,设计制造一体化思路尚不明确。本文首先总结目前国内外应用范围较广的点阵结构构型与材料,回顾了点阵结构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增材制造等各个制造技术的工艺流程及优缺点,再次分析了点阵结构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规则拓扑结构的理论力学性能表征。最终总结归纳了现有点阵结构形性协调演变机理不明确和大型点阵结构蒙皮超塑成形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并对点阵结构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结构 制造技术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工艺方案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共冬 李南 +2 位作者 熊需海 种强 周丽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5-332,共8页
鉴于目前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制孔质量的评价主要在实验基础上依靠单一因素或经验评价,没有综合考虑多参数的评价模型,选取合适的加工参数、加工条件和材料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了各个影响因素的... 鉴于目前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制孔质量的评价主要在实验基础上依靠单一因素或经验评价,没有综合考虑多参数的评价模型,选取合适的加工参数、加工条件和材料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了各个影响因素的隶属函数的构造方法,确定了不同钻削方案的各个因素隶属度和权重系数;采用加权平均型广义模糊算子进行合成运算,从给定的10个方案中得出最优钻削方案。通过钻削对比实验检测制孔质量,得出算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模糊理论 钻孔 钻削参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叠层制孔工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共冬 周丽 +2 位作者 种强 李南 熊需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157,共6页
为提高叠层材料制孔质量満足装配与连接的要求,对CFRP/A1叠层材料进行了钻削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叠层顺序、不同刀具材料在变换加工参数时对轴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复合材料侧钻入时,由于铝合金对复合材料产生的支撑作用制孔质量得... 为提高叠层材料制孔质量満足装配与连接的要求,对CFRP/A1叠层材料进行了钻削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叠层顺序、不同刀具材料在变换加工参数时对轴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复合材料侧钻入时,由于铝合金对复合材料产生的支撑作用制孔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从铝合金侧钻入能获得更低的钻削轴向力;相比无涂层及金刚石涂层钻头。类金刚石涂层刀具在钻削叠层材料时能获得更好的孔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Al叠层 孔质量 叠层顺序 刀具磨损 刀具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工艺对5356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光 王宝星 +3 位作者 王向明 周思雨 崔灿 钦兰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29,共5页
为了研究CMT与MIG电弧增材工艺对5356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两种工艺电弧增材加工后的试样成型形貌、气孔、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MT方式增材的试样表面均匀,而MIG试样边缘出现明显塌陷;两种试样的气孔... 为了研究CMT与MIG电弧增材工艺对5356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两种工艺电弧增材加工后的试样成型形貌、气孔、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MT方式增材的试样表面均匀,而MIG试样边缘出现明显塌陷;两种试样的气孔缺陷主要出现在层间熔合线附近,但MIG试样缺陷数量更多、尺寸更大;两种方式增材的试样组织存在明显区别,MIG试样的柱状晶和熔合线明显,CMT试样的组织为均匀的等轴晶,但CMT试样内部出现明显的偏析现象;MIG试样力学性能各向异性明显而CMT试样呈现出各向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 5356铝合金 冷金属过渡(CMT)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参数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制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萌 王共冬 +2 位作者 李南 肇启迪 刘喜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0683-10689,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的钻孔参数对制孔质量的影响,采取5种不同顶角的刀具(90°、118°、140°、160°、180°)以及不同进给速度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层合板进行钻削实验,将钻孔参... 为了研究不同的钻孔参数对制孔质量的影响,采取5种不同顶角的刀具(90°、118°、140°、160°、180°)以及不同进给速度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层合板进行钻削实验,将钻孔参数与制孔质量的关系进行拟合,建立了基于分层因子的评价方法,并由此开发一种CFRP钻孔工艺参数知识库系统。通过对不同顶角钻头的轴向力-时间曲线、进给率/顶角-轴向力拟合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比不同顶角钻头的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图象发现:钻头顶角越大,进给率越大则钻削轴向力越大,出口分层缺陷越严重;钻削参数为小顶角、低进给时,出口质量更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制孔 不同顶角 钻削参数 拟合方程 制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削工艺参数对碳/环氧复合材料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共冬 李南 +1 位作者 种强 周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由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有许多优异的特点,为满足制造装配的需要,对这种材料的机械加工特别是孔的加工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手工钻孔过程中出现的分层、撕裂、毛刺等加工缺陷,分析了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质量的钻削工... 由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有许多优异的特点,为满足制造装配的需要,对这种材料的机械加工特别是孔的加工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手工钻孔过程中出现的分层、撕裂、毛刺等加工缺陷,分析了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质量的钻削工艺参数,就轴向力、有无导向、不同的铺层角度三个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探索。采用单因子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设计了实验方案,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获得了一些数据和结论,为手工钻孔质量的优化做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复合材料 轴向力 导向 铺层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不同制孔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共冬 彭天 +2 位作者 李映池 周丽 熊需海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0,共5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分层主要由钻孔入口的剥离作用和出口的推出作用所引起。轴向钻削推力是分层的主要原因,控制轴向推力可以提高制孔质量。设计无预制孔的麻花钻、带预制孔的麻花钻和阶梯钻三种钻孔工艺方案,根据现有三种工艺的轴向力... 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分层主要由钻孔入口的剥离作用和出口的推出作用所引起。轴向钻削推力是分层的主要原因,控制轴向推力可以提高制孔质量。设计无预制孔的麻花钻、带预制孔的麻花钻和阶梯钻三种钻孔工艺方案,根据现有三种工艺的轴向力模型,分析对比三种工艺方案的临界轴向力与直径比率、轴向力与钻削位置深度及轴向力与进给率关系,并使用SEM观察孔的质量。结果表明,使用阶梯钻和预制孔钻削能大幅减少轴向推力,获得高质量的孔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预制孔 阶梯钻 分层 轴向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制造技术在飞机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春 郭大鹏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21期34-38,共5页
虚拟制造技术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从而更加高效、经济、灵活地组织生产,达到了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优化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介绍了虚拟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及国内外... 虚拟制造技术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从而更加高效、经济、灵活地组织生产,达到了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优化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介绍了虚拟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及国内外应用概况;综述了虚拟制造技术在航空制造业的应用,包括飞机虚拟设计、零件虚拟制造、部件虚拟装配和生产线规划等方面应用的成功案例,从而展示应用虚拟制造技术的意义;最后,总结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飞机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发展现状,并且展望了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制造 虚拟现实 虚拟设计 虚拟装配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TC4筋包超塑成形工艺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析桐 王会东 +2 位作者 周忠智 尹延广 赵天章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6,共5页
在Abaqus/Standard平台建立TC4钛合金飞机壁板典型筋包结构超塑成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表面缩沟和圆角破裂机理。结果表明:产生缩沟的主要原因为止焊剂涂覆范围偏小,尤其偏小2 mm以上时;圆角破裂的主要原因为圆角半径过小,最佳圆角... 在Abaqus/Standard平台建立TC4钛合金飞机壁板典型筋包结构超塑成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表面缩沟和圆角破裂机理。结果表明:产生缩沟的主要原因为止焊剂涂覆范围偏小,尤其偏小2 mm以上时;圆角破裂的主要原因为圆角半径过小,最佳圆角半径与板料壁厚及理想减薄率相关,分析得到最佳圆角半径-壁厚预测方程。通过对TC4钛合金飞机壁板筋包超塑成形工艺优化,成功避免了缩沟和破裂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超塑成形 有限元模拟 表面缩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NiAl涂层对基体TC4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颖杰 付和国 +4 位作者 谢洪志 吕伟 王纯 郑晖 孙凌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在室温、高温下对含NiAl涂层的TC4板材进行拉伸试验,测试其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下的抗拉强度、伸长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涂层的显微组织。统计涂层的孔隙率和界面夹杂物面积。结果表明:涂层孔隙率为7.5%,结合界面夹杂物面积为35.2%。等... 在室温、高温下对含NiAl涂层的TC4板材进行拉伸试验,测试其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下的抗拉强度、伸长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涂层的显微组织。统计涂层的孔隙率和界面夹杂物面积。结果表明:涂层孔隙率为7.5%,结合界面夹杂物面积为35.2%。等离子喷涂NiAl无法提高TC4板材的室温及高温强度,因涂层的过早脱落,导致板材实际承载面积减小,基体强度降低,且NiAl涂层降低了TC4板材的伸长率,其原因是涂层破裂使基体表面产生裂纹,导致基体提前断裂,降低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涂层 TC4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及损伤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戚英伟 陈宏燃 +3 位作者 王祥贺 谢洪志 付和国 赵天章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本文在500~800℃、应变率为0.001~0.1 s^(-1)条件下对TC4钛合金进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其高温变形行为。根据NCL损伤准则计算出临界损伤值,引入温度补偿因子Z,建立基于温度和应变率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表征显微组织,从微观上解释高... 本文在500~800℃、应变率为0.001~0.1 s^(-1)条件下对TC4钛合金进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其高温变形行为。根据NCL损伤准则计算出临界损伤值,引入温度补偿因子Z,建立基于温度和应变率的损伤本构模型。通过表征显微组织,从微观上解释高温变形行为和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在500~800℃下,TC4钛合金的流变应力出现加工硬化,以及动态再结晶;用三次多项式对损伤本构模型进行拟合,拟合曲线和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0.96;由显微组织表征结果可得,在500~800℃下,TC4钛合金变形以动态再结晶为主。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且随温度的升高和应变率的降低,韧窝数量增多、形状更规则,材料塑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高温力学性能 损伤本构 微观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试验模型曲面快速处理系统开发
12
作者 屈力刚 孙晨 杨野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7-224,共8页
目的结合风洞试验模型曲面处理方法与CATIA CAA二次开发技术,开发曲面快速处理系统,以解决目前风洞试验模型曲面处理自动化程度低、重叠与搭接曲面检查困难及孔洞填充效率低等问题,提高设计效率、规范设计流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边界表... 目的结合风洞试验模型曲面处理方法与CATIA CAA二次开发技术,开发曲面快速处理系统,以解决目前风洞试验模型曲面处理自动化程度低、重叠与搭接曲面检查困难及孔洞填充效率低等问题,提高设计效率、规范设计流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边界表示法的特征智能识别算法,该方法基于边界表示法提取曲面的拓扑边界,通过拓扑分析和构建加权的邻接矩阵计算目标特征,实现待处理目标的快速识别和提取。基于该算法与CAA接口开发风洞试验模型曲面快速处理系统,以交互式形式进行发布,以某导弹风洞试验模型的曲面处理作为应用实例,验证该算法和曲面快速处理系统的适用性。结果通过实例演示,验证了该系统在重叠与搭接曲面检查、复杂孔洞填充以及批量化模型缩放的处理方面效果显著,相比于传统设计时手动曲面处理,效率提高了30倍。结论基于边界表示法的特征智能识别算法可以快速进行目标特征的识别,曲面快速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实现了风洞试验模型曲面处理的快速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A二次开发 CATIA 特征识别 邻接矩阵 边界表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回丽 张旭 +1 位作者 许磊 王勇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5,97,共5页
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温度为71℃、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下吸湿至平衡后研究了它的吸湿行为,然后分别在室温和71,93,116,132℃下进行了弯曲性能、纵横剪切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温度为71℃、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下吸湿至平衡后研究了它的吸湿行为,然后分别在室温和71,93,116,132℃下进行了弯曲性能、纵横剪切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91%左右;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保持率在50%以上,弯曲模量保持率在80%以上,纵横剪切强度保持率在55%以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5℃,极限耐热温度可达到132℃;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湿热老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吸湿试验 湿热环境 力学性能 性能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自由曲面部件组合测量现场全局标定优化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曲学军 孟飙 刘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84-2392,共9页
为了解决全局测量与局部精度控制的矛盾,为大尺寸复杂尺寸测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集成激光跟踪仪与光学扫描仪的组合测量及其全局标定。在扫描仪固定机构上建立了基坐标系,为激光跟踪仪提供了位姿观测基准。通过变换标定系统各组件的... 为了解决全局测量与局部精度控制的矛盾,为大尺寸复杂尺寸测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集成激光跟踪仪与光学扫描仪的组合测量及其全局标定。在扫描仪固定机构上建立了基坐标系,为激光跟踪仪提供了位姿观测基准。通过变换标定系统各组件的相对位姿以获取冗余观测数据,采用测量平差优化技术完成了扫描仪基坐标系与自身测量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的标定。此过程在测量之前完成,降低了对测量过程的干扰。利用激光跟踪仪实现了光学扫描仪的实时位姿监测,结合基坐标系标定结果实现了局部视角测量数据的统一转换。基坐标系的标定在测量之前完成,全局标定无需中介标定装置的辅助,减少了坐标转换环节并提高了测量精度与效率。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全局标定与测量技术可有效地控制整体测量误差,能够满足飞机装配质量的在线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质量 组合测量 平差优化 全局标定 大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钢应力强度因子厚度效应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良 张宁 +3 位作者 周松 王磊 马闯 刘鹏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7-172,共6页
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300M钢不同厚度M(T)试样的三维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模型,比较了不同厚度下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解。将不同厚度下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解与解析解通过Paris公式拟合得到相应的a-N曲线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力强... 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300M钢不同厚度M(T)试样的三维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模型,比较了不同厚度下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解。将不同厚度下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解与解析解通过Paris公式拟合得到相应的a-N曲线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数值解具有厚度效应,对于不同厚度下的解析解有一定的修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应力强度因子 厚度效应 厚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编织复合材料层压板低速冲击损伤和压缩失效行为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少华 郭洪杰 +1 位作者 回丽 王勇刚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44,共6页
对平面编织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不同能量的低速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试验,分析表面凹坑深度、损伤面积以及剩余压缩强度与冲击能量的关系。对压缩后层压板的断口进行宏观观察,分析不同等级损伤对压缩失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损伤... 对平面编织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不同能量的低速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试验,分析表面凹坑深度、损伤面积以及剩余压缩强度与冲击能量的关系。对压缩后层压板的断口进行宏观观察,分析不同等级损伤对压缩失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损伤分为无损伤、前表面目视勉强可见、前表面目视可见及穿透性损伤四个等级,不同等级损伤的失效特征不同;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大,表面凹坑深度逐渐增大,二者之间并不满足线性关系,存在着拐点,损伤面积也逐渐增大,在达到穿透性损伤后基本不变;剩余压缩强度逐渐降低,损伤面积和剩余压缩强度最后都有变缓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编织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凹坑深度 损伤面积 剩余压缩强度 失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因子的某轻型飞机U型装配线平衡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共冬 杨尧 +2 位作者 吕思超 王巍 熊需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2-619,共8页
为了解决某轻型飞机第Ⅱ类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与生产实际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能力因子的Memetic算法。给出能力因子的定义和取值方法,从符合生产实际的角度研究了装配线平衡问题。以装配线节拍的最小化和各工位间负载的优化为目标... 为了解决某轻型飞机第Ⅱ类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与生产实际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能力因子的Memetic算法。给出能力因子的定义和取值方法,从符合生产实际的角度研究了装配线平衡问题。以装配线节拍的最小化和各工位间负载的优化为目标,建立了某轻型飞机U型装配线的多目标、多类约束数学模型,并详细描述了约束条件。以某轻型飞机装配线为对象进行了优化计算,通过比较考虑能力因子的Memetic算法和普通Memetic算法的求解结果,验证了考虑能力因子的Memetic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因子 U型装配线 MEMET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湿热条件下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湿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回丽 张旭 +1 位作者 许良 王勇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0-192,共3页
研究国产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在3种不同湿热环境(水煮、70℃水浸、70℃下85%相对湿度)下的吸湿规律;考察不同湿热条件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在3种不同湿热环境下对复合材料进行定量吸湿,并测试定量吸湿下复合材料常温的... 研究国产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在3种不同湿热环境(水煮、70℃水浸、70℃下85%相对湿度)下的吸湿规律;考察不同湿热条件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在3种不同湿热环境下对复合材料进行定量吸湿,并测试定量吸湿下复合材料常温的层间剪切性能。结果表明:湿热环境越恶劣,平衡吸湿量越大,吸湿速率越快;3种湿热环境的吸湿过程中材料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在湿态23℃和150℃层间剪切性能保持率分别在88%和70%以上;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吸湿后层间剪切性能主要由吸湿率决定,不同湿热条件相同吸湿率下层间剪切性能的下降幅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湿热环境 吸湿实验 红外分析 层间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5钛合金板材高温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洪志 刘广鑫 +4 位作者 彭皓云 刘金玲 樊智贤 尹延广 赵天章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29,共4页
拉伸测试钛合金Ti65在740~840℃、0.0012~0.0024 s^(-1)下力学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Ti65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温度和应变率对Ti65合金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随温度升高,峰值应力减小;应变率越大,峰... 拉伸测试钛合金Ti65在740~840℃、0.0012~0.0024 s^(-1)下力学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Ti65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温度和应变率对Ti65合金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随温度升高,峰值应力减小;应变率越大,峰值应力越高。740℃时峰值应力为381.1 MPa,应变率为0.0024 s^(-1)时峰值应力为244.9 MPa。高温和低应变率位错强化作用较小,降低变形抗力,促进软化。高温下断裂主要由微孔聚集引起,温度越高等轴韧窝数量越多,利于塑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钛合金 高温力学性能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压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少华 费昺强 +2 位作者 回丽 许良 韩放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109,共4页
对不同圆孔直径和不同孔形的含孔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压缩实验,分析比较了破坏前后的形貌变化,研究了孔的直径和形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圆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随着孔径的增大,压缩... 对不同圆孔直径和不同孔形的含孔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压缩实验,分析比较了破坏前后的形貌变化,研究了孔的直径和形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压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圆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随着孔径的增大,压缩强度下降明显,二者之间并不满足线性关系。对于不同孔形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含圆孔的压缩强度最大,其次是椭圆孔,然后是方孔,最小的是菱形孔。在含孔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圆孔。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破坏模式都为过孔破坏,破坏都发生在应力集中的区域,并且断裂都是沿着应力集中最大的方向扩展。侧面断口主要为剪切失效,有分层和屈曲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 圆孔直径 孔形 压缩强度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