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30省份经济、能源与大气污染物的关联性解耦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祚希 陶炜坤 薛冰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225-232,共8页
区域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耦合机制研究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能值与解耦指数的分析方法,核算2015年至2017年中国30省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与气体排放情况,并构建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比例、单位能源GDP产出、单位... 区域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耦合机制研究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能值与解耦指数的分析方法,核算2015年至2017年中国30省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与气体排放情况,并构建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比例、单位能源GDP产出、单位GDP环境成本、环境负荷强度和经济—能源—气体排放耦合指数5个指标。30个省份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①可再生能源消耗呈现上升趋势,东部沿海及东北区域发展情况优于其他地区,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南部与京津地区明显优于其他区域;②在大气环境方面,西部及中部欠发达省份环境成本及环境负荷强度偏高,但30省份在研究期间气体排放物造成的能值损失逐年下降(尤其是粉尘);③中国28省份的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处于强解耦状态(DI_(排放-GDP)<0),而辽宁省(DI_(排放-GDP)=2.36)与内蒙古(DI_(排放-GDP)=4.58)由于经济倒退处于衰退解耦的状态。区域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状态(DI能源-GDP)较为复杂,但大多数省份处于强解耦状态。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省份的能源消耗,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可持续发展趋势,在未来应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提出符合本地区的能源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模式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能源消耗 大气污染物排放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丙酸乙酯复配燃料理化特性研究
2
作者 苗长林 吴鹏 +2 位作者 庄新姝 谭雪松 李惠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4,共7页
对不同比例乙酰丙酸乙酯与0#石化柴油复配混合燃料的互溶性、密度、运动黏度、闭口闪点、馏程、冷凝点、冷滤点等理化性质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下乙酰丙酸乙酯与0#柴油互溶性较差,5℃时最大互溶比仅为7%,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有... 对不同比例乙酰丙酸乙酯与0#石化柴油复配混合燃料的互溶性、密度、运动黏度、闭口闪点、馏程、冷凝点、冷滤点等理化性质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下乙酰丙酸乙酯与0#柴油互溶性较差,5℃时最大互溶比仅为7%,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有所上升,在35℃条件下最大互溶比为15%。随着复配燃料中乙酰丙酸乙酯所占比例增加,复配燃料的十六烷值逐渐降低;对馏程影响不明显,密度增幅不大;闪点较石化柴油有所提高,这有利于燃料的安全储存;热值出现小幅下降;运动黏度、凝点和冷滤点低温流动性改善明显。总体来看:掺混比小于或等于7%的乙酰丙酸乙酯复配燃料基本符合国六柴油GB 19147—2016标准;如需提高乙酰丙酸乙酯复配比例,有必要对热值、十六烷值等指标进行改进,以满足国六柴油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乙酰丙酸乙酯 石化柴油 复配燃料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催化液化制备生物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润东 张杨 +4 位作者 李秉硕 刘合鑫 开兴平 烟征 杨天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5,共7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添加分子筛催化剂在体积为500 m L的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催化液化制备生物油实验研究。选取反应温度、催化剂含量和反应时间三个主要因素为变量,探究其对玉米秸秆催化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添加分子筛催化剂在体积为500 m L的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催化液化制备生物油实验研究。选取反应温度、催化剂含量和反应时间三个主要因素为变量,探究其对玉米秸秆催化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玉米秸秆生物油的成分和官能团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最佳催化液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40℃,玉米秸秆15 g,Fe HZSM-5催化剂含量为6.67%,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生物油产率为28.03%,催化液化整体转化率为81.73%。生物油的主要成分为酚类和长链酯类,生物油的热值达30.08 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催化剂 催化液化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在亚/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润东 李秉硕 +1 位作者 杨天华 谢迎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59-1465,共7页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采用乙醇为溶剂在亚/超临界状态下对水稻秸秆进行液化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稻秆/乙醇比及停留时间对稻秆液化的影响,确定了反应温度325℃、稻秆与乙醇比为1.0/10.0(g/mL)、反应时间60 min为最佳液化条件。在...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采用乙醇为溶剂在亚/超临界状态下对水稻秸秆进行液化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稻秆/乙醇比及停留时间对稻秆液化的影响,确定了反应温度325℃、稻秆与乙醇比为1.0/10.0(g/mL)、反应时间60 min为最佳液化条件。在此条件下,稻秆转化率为78.32%,液化油收率达55.03%;通过GC-MS对液化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酚类和酯类,占总体的50%左右。液化油的热值为28.95 MJ/kg,运动黏度为5.63 mm2/s,水分含量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乙醇 液化 生物油 超临界流体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层状富Ni无Co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艳红 张磊 +3 位作者 王超越 陈彦合 潘睿聪 葛昊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55,共12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对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富Ni层状正极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比能量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目前电动汽车供应链严重依赖稀缺且昂贵的Co,富Ni无Co层状正极具有高能量密度、优越... 随着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对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富Ni层状正极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比能量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目前电动汽车供应链严重依赖稀缺且昂贵的Co,富Ni无Co层状正极具有高能量密度、优越的库仑效率和较低的价格等优点。介绍了Co对层状富Ni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不利影响并总结了富Ni无Co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策略的研究进展,对富Ni无Co层状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有望推动富Ni无Co层状正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无Co 富Ni 层状正极材料 改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床条件下木屑高温水蒸气气化特性试验研究
6
作者 党洪玉 任强强 +1 位作者 衡禹乾 李润东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6-807,共12页
在滴管炉开展了木屑高温气化实验,研究气流床条件下温度与水蒸气比例对木屑气化的气相与固相产物的影响。使用煤气分析仪分析气相产物,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合成气中H_(2)产生、碳转化率及气体产率,温度为1300℃时碳转化率达到90.65... 在滴管炉开展了木屑高温气化实验,研究气流床条件下温度与水蒸气比例对木屑气化的气相与固相产物的影响。使用煤气分析仪分析气相产物,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合成气中H_(2)产生、碳转化率及气体产率,温度为1300℃时碳转化率达到90.65%、气体产率达到1.98 m^(3)/kg;水蒸气通入有利于H_(2)的产生,但是会降低合成气中有效气体(H_(2)、CO)的产量,H_(2)/CO会随着S/B的增加而增大,S/B为2.5时H_(2)/CO达到2.89。SEM固相产物微观形貌分析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S/B比增加,气化残炭表面逐渐附着一层球状颗粒;进一步XRD固相产物物相分析表明,这些颗粒由高温条件下无机元素的固相反应聚集形成;XPS固相产物含碳官能团分析表明,温度的升高会使得气化残炭中C−C/C−H键分解断裂,形成C=O、C−O与−C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气流床 水蒸气气化 高温条件 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木质素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天华 刘正 +2 位作者 李秉硕 张海军 王鹤逸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84-1095,共12页
木质素是具有芳香族结构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可以通过水热液化技术将其转化为生物油。不同种类的木质素结构特点和反应活性存在差异,故本研究选取三种木质素(工业碱木质素(KL)、酶解木质素(EHL)和乙醇木质素(OL))为原料,首先对三种原料理... 木质素是具有芳香族结构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可以通过水热液化技术将其转化为生物油。不同种类的木质素结构特点和反应活性存在差异,故本研究选取三种木质素(工业碱木质素(KL)、酶解木质素(EHL)和乙醇木质素(OL))为原料,首先对三种原料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其次考察反应条件对三种木质素水热液化生物油特性的影响。在三种木质素中,EHL、OL为愈创木基型结构。OL的C、H元素含量最高,其高位热值为23.54 MJ/kg,芳香特征更加明显,酚羟基含量相对较高。KL为紫丁香基型结构,甲氧基与酚羟基含量较少。液化实验结果显示,反应温度为300℃时,木质素生物油产率及能量回收率最高,该温度下产率OL>KL>EHL,生物油的H/C比值为1.0-1.4。三种生物油化学成分不同,OL生物油中含有9.14%的芳香烃,EHL生物油酚类物质含量达到41.34%,KL生物油中酸类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水热液化 生物油 芳香族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烘焙对生物质气化及碱金属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开兴平 朱景博 +4 位作者 杨天华 王乐生 王熙雯 李秉硕 邢万丽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本工作研究了有氧烘焙对玉米秸秆组成成分、烘焙产率、化学结构及微观结构等理化特性及气化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玉米秸秆烘焙及气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烘焙可有效提高玉米秸秆中固定碳含量,降低H/C、O/C。相较于... 本工作研究了有氧烘焙对玉米秸秆组成成分、烘焙产率、化学结构及微观结构等理化特性及气化特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玉米秸秆烘焙及气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烘焙可有效提高玉米秸秆中固定碳含量,降低H/C、O/C。相较于惰性烘焙,有氧烘焙具有更好的提质效果,结合H/C、O/C、质量产率和能量产率发现,氧气体积分数为6%时较合适。烘焙玉米秸秆气化气中CO含量、气体产率及热值随烘焙气氛中氧气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氧气体积分数为6%时气化品质相对较好,此时气体组分中CO体积分数为14.73%、气体产率达到1.09 L/g、气体热值达到4.93 MJ/m3。烘焙过程中碱金属在玉米秸秆中富集,并促进部分水溶态钾向醋酸铵溶态钾转化,有助于气化过程中生成更多不溶态钾,且有氧烘焙促进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有氧烘焙提质及气化产气的技术推广提供基础数据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有氧烘焙 气化 碱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坑对并排气膜孔冷却性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赵胜岩 贺业光 +1 位作者 冯国淼 李润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156,共10页
为提高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冷却性能,探索了一种并排气膜孔和波浪形凹坑的组合冷却结构,添加椭圆形凹坑考虑凹坑形状变化的影响。利用压力敏感漆(PSP)技术实验测量了组合结构的冷却性能,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流场结构。在吹风比0.5~2.0内,... 为提高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冷却性能,探索了一种并排气膜孔和波浪形凹坑的组合冷却结构,添加椭圆形凹坑考虑凹坑形状变化的影响。利用压力敏感漆(PSP)技术实验测量了组合结构的冷却性能,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流场结构。在吹风比0.5~2.0内,PSP实验结果显示,并排气膜孔结构产生的气膜冷却效果优于单圆孔结构,布置波浪形凹坑可以显著改善气膜孔下游的流场结构。经过计算,在吹风比为1.0时,波浪形并排凹坑孔对比单圆孔面平均冷却效率提高147.8%,对比椭圆形并排凹坑孔提高46.7%。在四个吹风比下,波浪形并排凹坑孔产生了最佳的气膜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压力敏感漆 冷却效率 凹坑型气膜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灰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物化性/水蒸气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天华 孙海朋 +3 位作者 孙洋 开兴平 李杰 李润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8-606,共9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水洗、不同浓度酸洗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物化性/水蒸气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洗处理后稻秆中的钾、钠脱除率分别为90.5%和82.1%,酸洗处理后稻秆中的钾脱除率达到99.2%,而钠脱除率随酸种类略有...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水洗、不同浓度酸洗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物化性/水蒸气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洗处理后稻秆中的钾、钠脱除率分别为90.5%和82.1%,酸洗处理后稻秆中的钾脱除率达到99.2%,而钠脱除率随酸种类略有差异,在84.6%~92.3%;酸洗并未改变稻秆中主要组分含量,但破坏了稻秆微观物理结构。比较不同浓度酸洗后稻秆的孔容、孔径分布、BET比表面积发现,各指标的排列顺序均为水洗稻秆〉3%硫酸洗后稻秆〉原稻秆〉7%硫酸洗后稻秆〉10%硫酸洗后稻秆;各种预处理酸的浓度均为3%时,硫酸洗后稻秆的孔容、孔径分布、BET比表面积最大,而磷酸洗后稻秆各指标则最小。水蒸气气化结果表明,钾、钠及丰富的孔径结构均能促进H2的生成,且钾、钠对气化过程的作用明显强于孔径结构对气化过程的影响。水洗稻秆气化产气中H2、CO2的瞬时释放浓度高于酸洗稻秆;CO、CH4则相反。4种酸的浓度为3%时,稻秆气化中H2、CO2瞬时释放浓度与稻秆孔径分布呈正相关性;CO、cH4瞬时释放浓度则与稻秆孔径分布呈负相关性。4种酸浓度为3%时,孔径越丰富,气化速率越快。脱灰预处理虽降低了稻秆气化氢气产率,但提高了气化气体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脱灰预处理 物化性 水蒸气气化 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与塑料PE共气化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天华 肖蕾 +3 位作者 开兴平 丁一 陈志敏 李润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3-678,共6页
选取一定混合比例的玉米秸秆与塑料PE制成混合燃料,采用固定床实验台,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并结合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电镜能谱分析技术对共气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迁移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化气中碱金属以气态组... 选取一定混合比例的玉米秸秆与塑料PE制成混合燃料,采用固定床实验台,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并结合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电镜能谱分析技术对共气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迁移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化气中碱金属以气态组元KCl、K2Cl2、NaCl形式存在。混合燃料中掺入塑料PE后,C、H含量增加,H使得共气化反应中更容易与Cl反应生成HCl,而非KCl,同时C更容易与K结合,导致K的释放率低于单独玉米秸秆气化,但使Na释放率增加。灰中碱金属化合物以KCl、NaCl、K2SO4、KAlSi3O8、KAlSiO4、NaAlSi3O8、NaAlSiO4为主,气化温度高于800℃后灰中K、Na、Cl更易沉积于微孔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PE 共气化 碱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与PVC塑料共气化过程中钾、钠、氯的迁移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天华 丁一 +3 位作者 开兴平 马静 孙洋 李润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6-342,共7页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结合X射线衍射(XRD)表征和热力学计算研究了水稻秸秆与PVC塑料共气化过程中钾钠氯的迁移和状态变化.结果表明,混合物中氯的释放率与反应温度和PVC塑料的量(氯含量)有关.当反应温度为800~900℃时,PVC的量对混合物...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结合X射线衍射(XRD)表征和热力学计算研究了水稻秸秆与PVC塑料共气化过程中钾钠氯的迁移和状态变化.结果表明,混合物中氯的释放率与反应温度和PVC塑料的量(氯含量)有关.当反应温度为800~900℃时,PVC的量对混合物中氯元素释放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气化温度达900℃时,含PVC 20%(氯含量为11.5%)的水稻秸秆混合物中,氯元素的释放率较纯水稻上升了16.5%.与此同时,氯含量的增加也促进了钾钠在气相中的释放.气化温度为850℃时,当混合物中PVC比例大于20%(氯含量大于11.5%)时,氯对钾钠的气相析出有一定抑制作用;钾钠以KCl和NaCl的形式滞留在固相中,其含量随着混合物中PVC量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PVC 共气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氢源技术--铝水解制氢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洋 谢佳琦 +2 位作者 刘美佳 周雯慧 李润东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8-1043,共6页
铝水解制氢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储存和运输氢能的方式。文章考察了生石灰(CaO)添加量、添加方式及添加剂NaCl等影响因素对铝水解产氢性能的影响,并结合XR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O提供的碱性环境可促进铝水解反应产氢,随着CaO量的增加,... 铝水解制氢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储存和运输氢能的方式。文章考察了生石灰(CaO)添加量、添加方式及添加剂NaCl等影响因素对铝水解产氢性能的影响,并结合XR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O提供的碱性环境可促进铝水解反应产氢,随着CaO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铝水解反应完全,氢产量增大;将CaO与铝粉制成铝粉包投入水中,CaO更有利于铝水解反应产氢;铝粉包中添加粉包总质量9%的NaCl,可加快铝水解快速反应速度并延长快速反应时间,氢产量明显增加,与未添加NaCl相比,氢产量增加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水解反应 制氢 生石灰 铝粉包 产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预处理对牛粪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磊 李润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0-44,共5页
以牛粪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波预处理对牛粪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强度的超声波预处理对牛粪厌氧消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与未经预处理牛粪相比,在100、175、250W超声波预处理下牛粪厌氧消化的最高产气速率从127.02mL/d分别提高到17... 以牛粪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波预处理对牛粪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强度的超声波预处理对牛粪厌氧消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与未经预处理牛粪相比,在100、175、250W超声波预处理下牛粪厌氧消化的最高产气速率从127.02mL/d分别提高到179.26、212.73、298.71mL/d,累计产气量从1 674.18mL分别提高到2 279.81、2 508.05、2 730.66mL,消化液达到最低pH的时间从30d分别缩短至25、15、10d;消化液最大溶解性COD从14 881mg/L分别提高到16 450、17 080、19 250mg/L,牛粪挥发性固体的生物降解率从44.7%分别提高到55.4%、57.3%、61.7%。超声波强度过大将对微生物造成破坏,降低生物反应活性,从而抑制牛粪厌氧消化。经325W超声波预处理后,牛粪厌氧消化的最高产气速率、累计产气量等参数均不及未经预处理牛粪。在未来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控制超声波强度,以达到最优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超声波 预处理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对水稻秸秆和聚乙烯富氧共气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天华 贾凯 +3 位作者 孙洋 梅鹏 开兴平 李润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34,73,共7页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分别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钾的钾盐对水洗水稻秸秆(稻秆)及其混聚乙烯(聚乙烯占40%)富氧共气化特性的影响;在800℃,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条件下,考察不同质量分数钾的稻杆及其混聚乙烯富氧气化产气瞬时释放体积分数...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分别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钾的钾盐对水洗水稻秸秆(稻秆)及其混聚乙烯(聚乙烯占40%)富氧共气化特性的影响;在800℃,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条件下,考察不同质量分数钾的稻杆及其混聚乙烯富氧气化产气瞬时释放体积分数、碳转化率及产气量。结果表明:钾促进了水洗稻秆及其混聚乙烯富氧气化产气中CO_2的生成,抑制了CO的生成,但对生成H_2和CH_4影响不大;水洗浸渍钾质量分数为3%溶液稻杆混和40%聚乙烯时,富氧共气化的碳转化率达到最大值;随着浸渍液钾质量分数增大,浸渍钾盐的水洗稻杆混聚乙烯富氧共气化的总产气量比不浸渍钾盐水洗稻秆混聚乙烯气化总产气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气化 水洗稻秆 聚乙烯 产气量 碳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头改性对玉米秸秆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润东 谢迎辉 +3 位作者 杨天华 揭业斐 李秉硕 开兴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41-2746,共6页
采用稀酸改性和发酵改性对新鲜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并利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分析稀酸改性处理和发酵改性处理对玉米秸秆微观形貌和官能团及生物油液化产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酸改性处理和发酵改性... 采用稀酸改性和发酵改性对新鲜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并利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分析稀酸改性处理和发酵改性处理对玉米秸秆微观形貌和官能团及生物油液化产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酸改性处理和发酵改性处理均能破坏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结构,但对官能团的种类影响较小。改性处理有利于生物油产率和生物质转化率的提高,其中发酵改性处理的效果更显著,生物油产率和生物质转化率分别提高到39.95%和86.61%,生物油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大于4%的化合物有6种,相对含量总和高达5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改性处理 水热液化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烷基链酯类复配柴油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庄新姝 吴鹏 +3 位作者 苗长林 李吾环 谭雪松 杨天华 《太阳能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9-357,共9页
将不同烷基链长度的乙酰丙酸酯与0#柴油进行复配混合,引入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验证互溶性,再对复配燃料的闭口闪点、运动黏度、冷滤点、氧化安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烷基链越长的酯类与0#柴油的复配燃料越稳定;短烷... 将不同烷基链长度的乙酰丙酸酯与0#柴油进行复配混合,引入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验证互溶性,再对复配燃料的闭口闪点、运动黏度、冷滤点、氧化安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烷基链越长的酯类与0#柴油的复配燃料越稳定;短烷基链酯与0#柴油在低温情况下复配易分层;复配燃料的低温流动性、喷射的雾化性、运输储存的安全性、氧化安定性均有较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柴油 酯类 替代燃料 溶解性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工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茹月 李彤彤 +4 位作者 杨天华 李艳平 刘慧 王雷 吕宁磬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94-1303,共10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应用广泛,但超富集植物的寻找耗时费力,现存超富集植物通常生长缓慢、生物量低、地域限制较大,导致植物修复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基因工程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为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应用广泛,但超富集植物的寻找耗时费力,现存超富集植物通常生长缓慢、生物量低、地域限制较大,导致植物修复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基因工程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为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综述基因工程强化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着重关注植物修复关于重金属转运、储存、解毒过程的调控过程,主要包括:①控制植物体内重金属由胞外运移至胞内的关键基因,主要有锌铁调控蛋白、黄色条纹样蛋白、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作为载体参与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不同组织的转运.②改变重金属在细胞内储存位置、提高植物耐受能力的关键基因,主要调控ATP结合盒转运器、阳离子扩散促进器和P 1B 型ATPases,通过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区隔化能力来实现储存功能.③降低重金属对植物毒害作用的关键基因,主要调控植物体内植物络合素、金属硫蛋白的大量合成,并络合重金属形成螯合物.根据植物基因对重金属超耐性和超富集的作用机制,建议后续研究可利用基因工程向目标植物导入相关功能基因,使其在目标植物中高效表达,并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植物生长测试应答机制,最终更好地调控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平衡关系,以克服超富集植物与环境适配性差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植物修复 超富集植物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变稀流体中的单气泡生成行为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少白 徐双 +2 位作者 李润东 杨天华 李庆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49,共4页
为了探究剪切变稀流体的流变性对气泡生成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仪对单气泡在剪切变稀流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及牛顿流体(甘油水溶液)中的气泡生成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剪切变稀流体的流变性对气泡在生成过程中的体积及形状的影... 为了探究剪切变稀流体的流变性对气泡生成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仪对单气泡在剪切变稀流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及牛顿流体(甘油水溶液)中的气泡生成过程进行研究,考察了剪切变稀流体的流变性对气泡在生成过程中的体积及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生成体积及生成时间随流体黏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气泡颈形成之前的阶段,气泡体积增长速度随流体黏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气泡颈形成之后,气泡体积增长速度则随流体黏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流体中气泡的长径比随着生成过程的进行均呈增大趋势,但在生成初期,长径比的增长速度随剪切变稀性的增大而减小,在生成后期,气泡长径比的增长速度则随剪切变稀性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生成 剪切变稀流体 流变性质 体积 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剂单一及共掺杂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陆祥昕 侯立安 +3 位作者 杨天华 杨文哲 王雷 席北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共7页
介绍了单一及共掺杂改性TiO_(2)光催化剂的方法,旨在阐述现有改性技术的优劣,掺杂方式主要包括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元素掺杂、贵金属沉积、表面光敏化、半导体材料复合、负载载体以及它们的组合。最后认为2种或多种改性方式共掺杂对TiO... 介绍了单一及共掺杂改性TiO_(2)光催化剂的方法,旨在阐述现有改性技术的优劣,掺杂方式主要包括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元素掺杂、贵金属沉积、表面光敏化、半导体材料复合、负载载体以及它们的组合。最后认为2种或多种改性方式共掺杂对TiO_(2)光催化剂性能的提升具有更大的作用,因为多种改性方式协同作用会导致TiO_(2)产生多种结构变化,激发TiO_(2)光催化剂产生更好的催化性能。当前学者们已研究出较多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方式,但还需要找出最适宜的掺杂方式以及简便、低成本的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光催化活性 单一掺杂 共掺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