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sim仿真在电工及工业电子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尔申 李鹏 +2 位作者 郑丹 王瑞芳 庞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2,共4页
针对非电类专业课程"电工及工业电子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Multisim仿真融入到课堂理论教学中,使课堂理论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理论课中穿插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融的Multisim仿真验证,... 针对非电类专业课程"电工及工业电子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Multisim仿真融入到课堂理论教学中,使课堂理论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理论课中穿插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融的Multisim仿真验证,使得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结论能够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难点和重点,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为学生后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物验证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为学生分析实物实验带来的误差提供了解决方法,进而形成一种理论学习和实验验证相互促进的良性闭环学习方式。而且学生反馈和学期考试结果证明了该项改革有助于"电工及工业电子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Multisim仿真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 MULTISIM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sim的电工及工业电子学课程仿真实验设计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尔申 李轩 +1 位作者 王相海 庞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8-131,140,共5页
将"工业及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分为课堂理论教学、仿真实验教学和实物实验教学3个环节,将Multisim仿真软件用于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了课程基本定律验证、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555定时器电路等多种应用电路的... 将"工业及工业电子学"课程教学分为课堂理论教学、仿真实验教学和实物实验教学3个环节,将Multisim仿真软件用于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了课程基本定律验证、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555定时器电路等多种应用电路的仿真实验项目。实践证明,Multisim仿真实验能够使"电工及工业电子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联系得更加紧密,可以为学生分析实验误差提供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 仿真实验 MULTISIM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导航空间信号用户测距误差评估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尔申 张晴 +1 位作者 雷虹 庞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6-62,共7页
空间信号(SIS)精度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性能之一,而卫星的用户测距误差(URE)是SIS精度的重要指标。基于轨道误差及钟差误差研究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SIS URE评估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评估了GPS和BDS的SIS性能... 空间信号(SIS)精度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性能之一,而卫星的用户测距误差(URE)是SIS精度的重要指标。基于轨道误差及钟差误差研究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SIS URE评估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评估了GPS和BDS的SIS性能。验证结果表明:GPS的SIS URE均优于2.2 m,BDS SIS URE除GEO-01和GEO-04卫星外均优于2.5 m,符合GPS标准定位服务性能规范(2008年)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对SIS URE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号 精度 用户测距误差 GP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焦平面偏振超分辨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特邀)
4
作者 张俊超 伍彩云 +3 位作者 罗毅东 李成功 姜南 宋颖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208,共14页
分焦平面偏振成像作为新一代偏振探测手段,通过将偏振片阵列与焦平面探测器集成,实现了紧凑型快照式偏振成像,在生物医学检测、环境监测及军事侦察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分焦平面探测器结构引起图像空间分辨率降低,及相邻像元间... 分焦平面偏振成像作为新一代偏振探测手段,通过将偏振片阵列与焦平面探测器集成,实现了紧凑型快照式偏振成像,在生物医学检测、环境监测及军事侦察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分焦平面探测器结构引起图像空间分辨率降低,及相邻像元间具有不同偏振方向的光强响应,导致瞬时视场误差严重影响偏振信息的重构精度。为实现高分辨率成像、降低瞬时视场误差,分焦平面偏振超分辨成像技术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从偏振成像的基本理论入手,介绍典型的偏振成像系统:分时型、分振幅型、分孔径型、分焦平面型和超构表面型。然后对分焦平面偏振成像分辨率增强的三大方法理论体系进行详细介绍和对比分析,包括基于插值策略的传统算法、基于数学建模的优化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处理技术。最后对分焦平面偏振成像分辨率增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分焦平面 超分辨成像 超构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YOLOv7轻量化目标检测模型
5
作者 贾亮 戚丽瑾 +1 位作者 林铭文 谈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50-2357,共8页
针对目标检测模型计算量较大、难部署的问题,提出改进的YOLOv7模型。引入FasterNet轻量级网络结构,显著降低参数量和计算量。采用多样化分支块增强模型对输入数据的特征表达能力。引入分组空间卷积改进网络的Neck层并更换损失函数,使其... 针对目标检测模型计算量较大、难部署的问题,提出改进的YOLOv7模型。引入FasterNet轻量级网络结构,显著降低参数量和计算量。采用多样化分支块增强模型对输入数据的特征表达能力。引入分组空间卷积改进网络的Neck层并更换损失函数,使其在学习和表征复杂数据时更加有效并减少信息的丢失。利用模型剪枝和知识蒸馏技术对模型再次浓缩。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拥有高精确度的同时,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下降了64%和54%,模型大小仅为5.3 MB,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快速区域卷积网络 多样化分支块 分组空间卷积 损失函数 模型剪枝 知识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元学习网络的毫米波雷达手势识别方法
6
作者 屈乐乐 洪雨云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7-416,共10页
传统深度学习依赖大量训练数据,而雷达数据的收集耗时费力,且难以涵盖所有手势类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元学习网络的毫米波雷达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对毫米波雷达采集的手势回波进行预处理得到多普勒时频图(DTFM),... 传统深度学习依赖大量训练数据,而雷达数据的收集耗时费力,且难以涵盖所有手势类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元学习网络的毫米波雷达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对毫米波雷达采集的手势回波进行预处理得到多普勒时频图(DTFM),将DTFM输入到特征提取模块,该模块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局部特征提取和Transformer全局上下文建模能力,能够准确提取手势动作对应的DTFM特征。然后构建基于Transformer和序列池化的非线性分类器,执行特征级比较以衡量不同手势样本之间的相似度。最后将比较结果送入到分类模块中进行手势类别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小样本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手势动作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毫米波雷达 Transformer网络 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信息融合的燃气轮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20
7
作者 崔建国 刘瑶 +1 位作者 于明月 江秀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31,共4页
为有效、准确地诊断出燃气轮机健康状态,在燃气轮机专用试验平台对其进行试车试验,获取主泵、喷口加力调节器、滑油压差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原始信息,采用核主元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KPCA)方法对原始信息进行处... 为有效、准确地诊断出燃气轮机健康状态,在燃气轮机专用试验平台对其进行试车试验,获取主泵、喷口加力调节器、滑油压差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原始信息,采用核主元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KPCA)方法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提取燃气轮机关键部件状态表征参数的核主元,创建特征向量空间。由于深度学习可以构建含多隐层的学习模型,实现逐层的特征变换,从而自适应地捕获隐藏于故障数据内部的有用信息,增强诊断过程的智能性,因此由核主元特征向量创建深度学习故障诊断模型,对燃气轮机进行了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与此同时,亦创建了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简称ELM)故障诊断模型并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正确诊断率明显优于极限学习机。在此基础上,尚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对以上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决策层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故障诊断准确率。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诊断出燃气轮机关键部件健康与故障状态,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核主元分析 深度学习 信息融合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光谱图像压缩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丽丽 陈子坤 +1 位作者 潘天鹏 屈乐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34,共13页
不同于普通图像压缩,多光谱图像压缩除了需要去除空间冗余同时还需要去除光谱间冗余,近年来研究表明端到端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压缩方面具有很好的性能,但对于多光谱图像压缩其编解码器并不能有效解决同时高效提取到多光谱图像空... 不同于普通图像压缩,多光谱图像压缩除了需要去除空间冗余同时还需要去除光谱间冗余,近年来研究表明端到端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压缩方面具有很好的性能,但对于多光谱图像压缩其编解码器并不能有效解决同时高效提取到多光谱图像空间和光谱间特征的问题,同时也会忽略图像局部特征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光谱图像压缩方法。所提出网络在压缩模型的编解码器中嵌入了可以提取出不同尺度下空间和光谱间特征信息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以及可以用来捕捉局部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空间光谱间非对称卷积模块。实验表明,与传统算法如JPEG2000和3D-SPIHT以及深度学习方法相比,在Landsat-8的7波段和Sentinel-2的8波段数据集上所提出模型的峰值信噪比(PSNR)指标高于传统算法1-2dB。在平均光谱角度(MSA)指标的衡量下,所提出的模型在Landsat-8数据集上优于传统算法约8×10^(-3)rad,在Sentinel-2数据集上优于传统算法约2×10^(-3)rad。满足了多光谱图像压缩对空间和光谱间特征提取以及局部特征提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谱间特征 非对称卷积 卷积神经网络 多光谱图像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优化Transformer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黄煜峰 梁焕超 许磊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91-2802,共12页
回顾了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的预测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优化的Transformer网络,利用历史数据预测电池SOH。首先,通过添加高斯噪声、自动编码器重构对电池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电池数... 回顾了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的预测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优化的Transformer网络,利用历史数据预测电池SOH。首先,通过添加高斯噪声、自动编码器重构对电池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电池数据中原始噪声并强化数据特征;其次,利用提出的KF-Transformer(Kalman filter-transformer)算法模型提取电池健康状态变化特征,使得Transformer网络能够更好地捕捉电池健康状态的非线性变化;最后,通过线性层完成电池健康状态变化特征到电池健康状态预测的映射,得到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的预测结果。本文使用3个不同充放电策略、不同测试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数据集[分别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数据集、马里兰大学CALCE CS2数据集和CALCE CX2数据集]来验证本文提出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预测算法的鲁棒性和准确性,且本文算法对于SOH不同状态、不同循环次数的预测均具有较好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方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能控制在2%,决定系数(R-square,R2)为0.987,并与多层感知机(MLP,multilayer perceptron)、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 network)、长短时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门控循环单元(GRU,gated recurrent unit)进行比较,证明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健康状态 自动编码器 Transformer网络 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通道CNN-GSAM-LSTFEM网络的雷达人体切向动作识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屈乐乐 祝诗卉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4,154,共11页
为了提高干涉雷达对人体切向动作的识别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通道CNN-GSAM-LSTFEM网络的人体切向动作识别方法。首先利用一发二收的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搭建干涉雷达平台采集人体切向动作回波数据,之后对每个接收通道的回波数据进... 为了提高干涉雷达对人体切向动作的识别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通道CNN-GSAM-LSTFEM网络的人体切向动作识别方法。首先利用一发二收的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搭建干涉雷达平台采集人体切向动作回波数据,之后对每个接收通道的回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每个接收通道的多普勒时频图(DTFM)和双通道的干涉时频图(ITFM),然后将这3种时频图分别送入到3个并行的CNN-GSAM-LSTFEM网络进行训练,利用全局空间注意力模块(GSAM)和长短时特征提取模块(LSTFEM)增强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将三通道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实现人体切向动作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人体切向动作的识别准确率,平均准确率高达9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识别 干涉雷达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舰船检测的神经网络关联剪枝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丽丽 王贤俊 +1 位作者 屈乐乐 刘雨轩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90,299,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由于其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特点,使其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调查和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基于SAR图像的舰船目标检测是SAR图像处理中的重要部分,其在军用和民...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由于其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特点,使其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调查和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基于SAR图像的舰船目标检测是SAR图像处理中的重要部分,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基于深度学习实现的SAR图像目标检测算法参数计算量大、内存占用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关联剪枝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网络进行改进,将相关联的卷积同时进行剪枝,并在训练结束后统一映射到低维度上以实现剪枝操作。通过在SSDD、SAR-Ship-Dataset和HRSID上进行实验,可以在保证平均精度(AP_(50))下降小于2%的前提下,针对FCOS网络实现70%以上的剪枝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模型剪枝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Ga_(4)Se_(7)晶体的中红外辐射源稳定性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李楠 李惟帆 +3 位作者 祁峰 姚吉勇 郭丽媛 路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5-691,共7页
在实际应用中,光源的输出能量稳定性影响着光源在各种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性能,如激光治疗、光谱分析、光电对抗以及光成像等领域。本文首先对光学参量振荡器(OPO)系统从激光泵浦源、谐振腔结构和非线性晶体三个方面对输出能量稳定性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光源的输出能量稳定性影响着光源在各种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性能,如激光治疗、光谱分析、光电对抗以及光成像等领域。本文首先对光学参量振荡器(OPO)系统从激光泵浦源、谐振腔结构和非线性晶体三个方面对输出能量稳定性进行分析。实验方面,使用BaGa_(4)Se_(7)(BGSe)晶体搭建脉冲激光泵浦的3~8μm中红外OPO辐射源,从激光泵浦源和OPO系统两部分对输出能量波动性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当输入泵浦能量为30 mJ,正入射输出4.5μm波长时,平均能量为2.151 mJ,标准差为56.49μJ,计算RMS波动为2.62%。根据分析得出,随着激光增益的提高和腔损耗的减小,输出脉冲的波动减小。该研究为不同应用场景下BGSe晶体的红外辐射源的工作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激光 BaGa 4Se 7 光参量振荡器 稳定性 方均根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注入式太赫兹波参量产生源研究
13
作者 路远 李惟帆 +3 位作者 祁峰 姚吉勇 郭丽媛 李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863,共6页
种子注入式太赫兹波参量产生源(is-TPG)基于非线性晶体中的受激电磁偶子散射,具有线宽窄、相干性好、室温运转、可调谐等优点。本文基于5%摩尔百分比氧化镁掺杂的同成分铌酸锂晶体(MgO:CLN),对连续/脉冲种子注入式太赫兹波参量产生源(is... 种子注入式太赫兹波参量产生源(is-TPG)基于非线性晶体中的受激电磁偶子散射,具有线宽窄、相干性好、室温运转、可调谐等优点。本文基于5%摩尔百分比氧化镁掺杂的同成分铌酸锂晶体(MgO:CLN),对连续/脉冲种子注入式太赫兹波参量产生源(is/ips-TPG)调谐范围、输出能量、阈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相比于is-TPG系统,ips-TPG系统调谐范围范围扩大约80%。is-TPG系统与ips-TPG系统3dB带宽分别为1THz与1.41THz,占各自调谐范围的51%和39%。ips-TPG系统相比is-TPG系统3dB带宽范围扩大了41%。在相近的平均功率密度下,由于ips-TPG具有更高的峰值功率密度降低了阈值,产生了更强的THz波输出,最大转换效率为1.01×10^(-5)。不同形式种子光的注入对太赫兹波参量辐射源有着显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ps-TPG系统的输出特性更为突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高的价值。本文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参量辐射源 种子注入 非共线相位匹配 受激电磁耦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HEVC帧内预测算法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轩 冷雨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7,共9页
作为HEVC标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帧内预测对实现视频编码的高速、高质量和高压缩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针对帧内预测复杂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通过学习来预测CTU的划分,从而减少HEVC帧内... 作为HEVC标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帧内预测对实现视频编码的高速、高质量和高压缩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针对帧内预测复杂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通过学习来预测CTU的划分,从而减少HEVC帧内编码的复杂性。通过建立一个大规模的CTU划分数据库,并利用CNN的能力学习各种CTU划分模式,能够准确地预测CTU的划分,从而避免了传统的穷举搜索,实现了HEVC编码复杂性的显著降低,提高了编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测试序列和图像上分别将帧内编码时间减少了62.25%和69.06%,与其他最先进的方法相比,比特率分别仅增加了2.12%和1.13%,达到了优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编码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编码单元 深度决策 编码块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的MAF-Net和CS损失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丽丽 蔡健楠 +1 位作者 刘雨轩 屈乐乐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深度学习算法以其端到端训练和高准确率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舰船检测领域。然而,SAR图像中舰船目标尺寸跨度较大,且易受到复杂背景和噪声的干扰,从而影响识别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检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个多尺度... 深度学习算法以其端到端训练和高准确率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舰船检测领域。然而,SAR图像中舰船目标尺寸跨度较大,且易受到复杂背景和噪声的干扰,从而影响识别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检测精度,本文提出了一个多尺度注意力融合网络。该网络主要包含一个多尺度特征注意力融合模块,该模块使用骨干网络输出的特征图,融合多尺度的信息,在空间和通道维度对FPN输出的特征图进行增强,用于抑制噪声和背景对舰船目标的影响,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余弦相似损失,通过计算目标与非目标区域的余弦相似度,使网络更准确地区分船舶目标与背景,以进一步提高准确率。大量的实验表明,在SSDD和SAR-Ship-Dataset数据集上,本文所提的方法与现有的几种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SAR图像 多尺度注意力融合网络 余弦相似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VFusion算法的电力巡检无人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鑫 王路平 +2 位作者 陈冕 黄宗琦 佟文浩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0-34,共5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巡检逐渐从传统的人力巡检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针对这种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BEVFusion算法的电力巡检无人机优化方案。BEVFusion算法结合了鸟瞰图视角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综...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巡检逐渐从传统的人力巡检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针对这种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BEVFusion算法的电力巡检无人机优化方案。BEVFusion算法结合了鸟瞰图视角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综合利用毫米波雷达和单目相机的数据,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通过在多种典型电力巡检场景中的试验,验证了该算法在目标检测、路径规划和故障识别等方面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BEVFusion算法的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任务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势。该研究不仅为电力巡检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也为无人机在其他复杂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Fusion算法 电力巡检 无人机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六足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及步态仿真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亮 赵小溪 +1 位作者 叶长龙 徐宏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1-355,共5页
为了增强机器人在各种环境下的灵活性,设计了一种仿生六足机器人。利用Creo2.0软件设计仿生六足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并将三维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通过ADAMS软件对仿生六足机器人进行直行步态仿真分析和转弯步态仿真分析,结... 为了增强机器人在各种环境下的灵活性,设计了一种仿生六足机器人。利用Creo2.0软件设计仿生六足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并将三维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通过ADAMS软件对仿生六足机器人进行直行步态仿真分析和转弯步态仿真分析,结果证实了仿生六足机器人的运动状态稳定,验证了仿生六足机器人的结构合理性和设计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同时,为实现仿生六足机器人的制作与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实现仿生六足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六足机器人 ADAMS 步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FMCW雷达的多人生命体征检测
18
作者 屈乐乐 杨研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4,264,共9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体制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难于对室内环境多人生命体征进行准确检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IMO-FMCW雷达的多人生命体征检测方法。首先对中频信号做距离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Capon角度估计得到对应的距离角...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体制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难于对室内环境多人生命体征进行准确检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IMO-FMCW雷达的多人生命体征检测方法。首先对中频信号做距离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Capon角度估计得到对应的距离角度图,利用二维恒虚警检测技术(2D-CFAR)和基于密度的聚类(DBSCAN)算法确定每个目标的距离角度信息,通过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准则进行数字波束形成得到目标对应的慢时间维信号,并使用反正切函数完成相位信号的提取,最后利用谐波判别准则实现对呼吸和心跳信号频率的估计继而完成对多目标生命体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谐波判别准则实现了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的呼吸率和心率检测精度,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调频连续波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多人生命体征 谐波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展开网络的SFGPR压缩感知成像方法
19
作者 孙延鹏 尹鑫戊 屈乐乐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3,453,共8页
针对频率步进探地雷达(SFGPR)传统压缩感知成像方法中参数选取敏感、成像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展开网络的SFGPR压缩感知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的迭代过程映射到深度网络架构中,然后加入卷积神经网络模... 针对频率步进探地雷达(SFGPR)传统压缩感知成像方法中参数选取敏感、成像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展开网络的SFGPR压缩感知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的迭代过程映射到深度网络架构中,然后加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块作为成像区域的稀疏表示及其逆过程,需要手动调整的参数设置为可学习的网络参数,最后使用经过杂波抑制的降采样回波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无需人工调优参数的情况下,提高地下目标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展开网络 频率步进探地雷达 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sim和Proteus仿真在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2
20
作者 王尔申 庞涛 +1 位作者 李鹏 郑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1,共4页
针对"数字电路"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将Multisim和Proteus仿真软件融入到课堂理论教学中,利用Multisim和Proteus仿真软件设计课程教学实例仿真,使课堂理论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使讲授的理论知识能够直观、形象的展现... 针对"数字电路"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将Multisim和Proteus仿真软件融入到课堂理论教学中,利用Multisim和Proteus仿真软件设计课程教学实例仿真,使课堂理论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使讲授的理论知识能够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分立元件和集成芯片的应用能力。学生反馈和学期考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数字电路"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路 MULTISIM仿真 PROTEUS仿真 理论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