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屏幕翻拍人像摩尔纹U-Net增强网络去除
1
作者 倪新龙 孙鹏 +3 位作者 吕仁堃 郎宇博 沈喆 孙德廷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9-1665,共7页
针对现有公开摩尔纹数据集缺少人像数据及现有摩尔纹去除算法对屏幕翻拍人像摩尔纹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构建屏幕翻拍摩尔纹人像数据集,同时提出U-Net增强网络实现对该类摩尔纹的有效去除.该网络共有三大优势:首先,提出扩张残差稠密块实... 针对现有公开摩尔纹数据集缺少人像数据及现有摩尔纹去除算法对屏幕翻拍人像摩尔纹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构建屏幕翻拍摩尔纹人像数据集,同时提出U-Net增强网络实现对该类摩尔纹的有效去除.该网络共有三大优势:首先,提出扩张残差稠密块实现对各尺度特征的充分交换与融合;其次,考虑到摩尔纹的不规则性和重复性,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感兴趣特征部分,较少计算冗余的同时增强不同通道维度的依赖关系;最后,提出多尺度L1-感知损失函数对模型训练过程进行监督引导.实验结果表明,在自建人像数据集及公开数据集中本文算法均取得良好的屏幕翻拍摩尔纹去除效果,较主流摩尔纹去除算法有着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屏幕翻拍 摩尔纹去除 注意力机制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因素影响下嫌疑人发型变化的深度模拟
2
作者 刘耀晖 孙鹏 +3 位作者 郎宇博 沈喆 孙德廷 宋强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5-960,共6页
年龄、伪装等复合因素影响下,命案积案中嫌疑人的相貌、发型等体貌特征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双重风格迁移生成对抗网络(dual style transfe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stGAN)对人像发型变化进行模拟。首先... 年龄、伪装等复合因素影响下,命案积案中嫌疑人的相貌、发型等体貌特征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双重风格迁移生成对抗网络(dual style transfe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stGAN)对人像发型变化进行模拟。首先,设计了双重StyleGAN生成器,借助人像年龄化模型,将人像年龄化信息与发型变化相结合,提高客观因素影响下发型模拟结果的真实度。其次,引入BiSeNET算法对输入人像及其目标发型进行语义分割后得到目标人像语义图,并在FS潜在空间中利用交叉熵损失函数约束GAN逆映射生成的语义图,与模拟后的语义图实现语义对齐,避免出现非自然融合现象。最后,为进一步扩充发型变化种类,通过在RM潜在空间中对发型向量进行编辑,修改输入人像发型所包含的语义属性,实现对于光头等特殊发型的模拟。DstGAN与一些经典发型变化模型相比,更加有效地保证了人脸身份特征的一致性,更加平滑地实现发型与面部边缘的过渡。同时DstGAN在PSNR、SSIM等指标评价的结果中,相比于经典发型变化模型,均取得最为优异的客观评分,表明DstGAN模拟发型变化的人像清晰度更高、感知质量更优、皮肤纹理更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案积案 发型变化 风格迁移 BiSeNET算法 语义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变弯度翼型气动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巍 冯贺 +1 位作者 刘畅 黄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9-1267,共9页
为了获得机翼最优的气动外形,提出了一种多偏转参数与非均匀B样条结合的翼型前后缘连续偏转变形方法。以NACA3412翼型为研究实例,对翼型曲线进行参数化重构。以翼型前、后缘偏转位置和偏转角度为变化参数,模拟分析了不同变形状态对翼型... 为了获得机翼最优的气动外形,提出了一种多偏转参数与非均匀B样条结合的翼型前后缘连续偏转变形方法。以NACA3412翼型为研究实例,对翼型曲线进行参数化重构。以翼型前、后缘偏转位置和偏转角度为变化参数,模拟分析了不同变形状态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翼型升力系数和升阻比为优化目标,以前、后缘的偏转角度、偏转位置以及过渡段长度等六个偏转参数为设计变量,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和ANSYS软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与基础翼型相比,优化后的变弯度翼型的升阻比提升约19.26%,升力提升约44.43%,明显改善了翼型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翼型 前后缘偏转 非均匀B样条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C添加量对风电部件用316L熔覆层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群 赵晋芳 +1 位作者 朱爽 王琳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316L+x%NbC(x=0,5,10,15)熔覆层,研究了NbC含量对熔覆层相组成、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及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bC含量为5%~15%时,熔覆层相组成为NbC、Cr7C3和γ⁃Fe;添加NbC后,316L基体组织显...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316L+x%NbC(x=0,5,10,15)熔覆层,研究了NbC含量对熔覆层相组成、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及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bC含量为5%~15%时,熔覆层相组成为NbC、Cr7C3和γ⁃Fe;添加NbC后,316L基体组织显著细化;少量Nb元素固溶在γ⁃Fe相中,形成间隙固溶体。添加NbC,熔覆层显微硬度、耐磨性大幅提升,摩擦因数、磨损率显著下降,其中316L+15%NbC熔覆层显微硬度高达381HV0.3,平均摩擦因数为0.437(比316L熔覆层降低了41%),磨损率为2.95×10^(6)μm^(3)/(N·m)(约为316L熔覆层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BC 316L不锈钢 显微硬度 耐磨性 表面处理 表面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