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建立苜蓿干草纤维品质预测模型
1
作者 杨松 岳嘉豪 +3 位作者 程柳洋 张淑枝 钟荣珍 骆雅萍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6-138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采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构建我国甘肃地区苜蓿干草的纤维品质预测模型,以建立苜蓿干草品质的快速检测方法。选用来自甘肃地区的493份苜蓿干草样本,通过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并计算相对饲喂价值(R... 本试验旨在通过采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构建我国甘肃地区苜蓿干草的纤维品质预测模型,以建立苜蓿干草品质的快速检测方法。选用来自甘肃地区的493份苜蓿干草样本,通过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并计算相对饲喂价值(RFV),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将所有样本划分为校正集样本和预测集样本;然后采用蒙特卡洛交叉验证算法剔除校正集中的异常样本;再用不同预处理方法,使用光谱段(950~1650 nm)对不同品质参数进行偏最小二乘(PLS)法建模,确定各指标的最佳建模方法。结果表明:NDF含量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无预处理,其预测决定系数(R_(p)^(2))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970和3.389;ADF含量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SNV法,其R_(p)^(2)和RPD分别为0.984和5.430;RFV预测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SNV法,其R_(p)^(2)和RPD分别为0.944和2.770。由此可知,本试验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建立的甘肃地区苜蓿干草NDF和ADF含量预测精准度较好,而RFV的预测精准度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干草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 纤维品质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脂肪酸在脂多糖诱导下猪小肠上皮细胞炎性反应中缓解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张思琦 王安琪 +6 位作者 周思彤 孙丽华 王勇 吕静仪 张淑枝 刘洋 辛杭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35-5948,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支链脂肪酸(BCFA)对脂多糖(LPS)诱导下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及缓解屏障功能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8组:对照组、LPS诱导组、iso-C14∶0+LPS组、iso-C15∶0+LPS组、iso-C16∶0+... 本试验旨在研究支链脂肪酸(BCFA)对脂多糖(LPS)诱导下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及缓解屏障功能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8组:对照组、LPS诱导组、iso-C14∶0+LPS组、iso-C15∶0+LPS组、iso-C16∶0+LPS组、iso-C17∶0+LPS组、anteiso-C15∶0+LPS组、anteiso-C17∶0+LPS组,每组3个重复。在正式开始试验之前,分别获得6种BCFA单体(iso-C14∶0、iso-C15∶0、iso-C16∶0、iso-C17∶0、anteiso-C15∶0、anteiso-C17∶0)和LPS处理IPEC-J2细胞的最适条件。通过CCK-8法测定IPEC-J2细胞活性、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IPEC-J2细胞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BCFA单体对IPEC-J2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梯度试验,最终确定分别用1.5μmol/L浓度的6种BCFA单体处理细胞24 h,用10μg/mL浓度的LPS分别处理各组细胞24 h,建立细胞炎性模型。2)检测6种BCFA单体对LPS诱导下IPEC-J2细胞活性的影响发现,与LPS组相比,BCFA预处理可以显著缓解由LPS刺激引起的IPEC-J2细胞存活率的降低(P<0.05),与其他BCFA单体相比,iso-C17∶0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最高,达到91.55%。3)试剂盒检测细胞中ROS含量发现,与LPS组相比,BCFA组IPEC-J2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减少(P<0.05)。4)BCFA预处理后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LPS组(P<0.05),对于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相对表达量,iso-C14∶0、iso-C17∶0和anteiso-C15∶0处理后显著低于LPS组(P<0.05),对于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相对表达量,只有iso-C17∶0处理后显著低于LPS组(P<0.05),除iso-C14∶0+LPS组外,其他BCFA+LPS组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LPS组(P<0.05)。5)与LPS组相比,IPEC-J2细胞内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因BCFA的添加而显著降低(P<0.05),除anteiso-C15∶0外,其他BCFA也显著降低了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6)与LPS组相比,BCFA单体均能显著提高LPS刺激后IPEC-J2细胞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封闭蛋白-1(Claudin-1)和封闭蛋白-4(Claudin-4)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7)添加BCFA可以降低LPS刺激后IPEC-J2细胞中半胱天冬酶-8(Caspase-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与LPS组相比,iso-C14∶0、iso-C16∶0、iso-C17∶0和anteiso-C17∶0处理后,细胞内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so-C14∶0和iso-C17∶0处理后,细胞内半胱天冬酶-9(Caspase-9)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8)与LPS组相比,除anteiso-C15∶0外,加入其他BCFA单体,细胞内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添加BCFA后,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LPS组(P<0.05)。综上所述,BCFA可以减少IPEC-J2细胞内ROS的集聚,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还可以提高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调节凋亡基因的表达,进而明显缓解LPS诱导下IPEC-J2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脂肪酸 脂多糖 IPEC-J2细胞 炎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彩霞 张冰 +5 位作者 宁鹏飞 黄程程 孙磊 高雁 姜维胜 刘明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94,共3页
对辽宁地区16家规模化奶牛场总计1 609头泌乳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进行了调查,并对患病奶牛乳样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头发生率为6.96%,乳区发生率为2.35%;共分离鉴定出84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55... 对辽宁地区16家规模化奶牛场总计1 609头泌乳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进行了调查,并对患病奶牛乳样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头发生率为6.96%,乳区发生率为2.35%;共分离鉴定出84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55.63%;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O51、O148、O60、O21、O77、O17、O6、O158、O101、O12510个血清型为优势血清型。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2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84株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表明分离菌对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甲砜霉素高度耐药;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大肠杆菌 血清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用南瓜副产物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以及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比较及其相关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吕静仪 李光磊 +5 位作者 杜鸿波 王一强 张淑枝 张永根 李洋 辛杭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71-298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籽用南瓜副产物(包括南瓜籽饼、南瓜籽皮及南瓜果肉)的营养价值,并探索其与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试验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尼龙袋法和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籽用南瓜副产物的碳水化... 本试验旨在比较籽用南瓜副产物(包括南瓜籽饼、南瓜籽皮及南瓜果肉)的营养价值,并探索其与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试验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尼龙袋法和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籽用南瓜副产物的碳水化合物化学组成、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参数及碳水化合物组分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籽用南瓜副产物的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而探求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籽用南瓜副产物的常规化学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南瓜籽皮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均最高;南瓜果肉的淀粉、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和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均最高。南瓜果肉碳水化合物的快速降解部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副产物(P<0.05),而不可降解碳水化合物组分含最低;南瓜籽饼和南瓜果肉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南瓜籽皮(P<0.05);2)南瓜果肉的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总碳水化合物的峰高和峰面积均显著高于南瓜籽饼和南瓜籽皮(P<0.05)。南瓜籽皮的纤维复合物的峰面积及峰高值均最高;3)南瓜籽饼、南瓜籽皮及南瓜果肉的峰面积及峰高比均与碳水化合物组分和瘤胃降解参数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南瓜籽饼、南瓜籽皮及南瓜果肉的营养特性和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用南瓜副产物 营养价值 FTIR技术 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和牛奶中奇链支链脂肪酸含量与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鑫 姜鑫 +3 位作者 徐宏建 张淑枝 管佳琦 辛杭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717-572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瘤胃和牛奶中奇链支链脂肪酸(OBCFA)含量与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本试验选择3头安装永久性瘘管的荷斯坦泌牛奶牛[胎次=1胎;泌乳天数=(142.0±15.8)d;产奶量=(27.0±6.2)kg/d],采用3×3拉... 本试验旨在探究瘤胃和牛奶中奇链支链脂肪酸(OBCFA)含量与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本试验选择3头安装永久性瘘管的荷斯坦泌牛奶牛[胎次=1胎;泌乳天数=(142.0±15.8)d;产奶量=(27.0±6.2)kg/d],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将3种剂量的碳酸氢铵(NH_(4)HCO_(3))(0、112和224 g/d)进行瘤胃灌注,并测定瘤胃pH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_(3)-N)、MCP和OBCFA含量,同时也测定了牛奶中的OBCF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H_(4)HCO_(3)剂量的增加,瘤胃内iso-C14∶0、iso-C17∶0和总异构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MCP含量趋于提高(P=0.06);牛奶中anteiso-C15∶0含量随NH_(4)HCO_(3)剂量的增加趋于提高(P=0.07)。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瘤胃中OBCFA含量与瘤胃pH及NH 3-N、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26~0.64,P<0.05);牛奶中OBCFA含量与瘤胃pH及NH_(3)-N、乙酸、丁酸和戊酸含量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71~0.84,P<0.05);瘤胃MCP含量与瘤胃中anteiso-C15∶0(r=0.79)、anteiso-C17∶0(r=0.76)和总反异构脂肪酸含量(r=0.84)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牛奶中anteiso-C15∶0含量(r=0.78)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瘤胃和牛奶中OBCFA含量能够反映出瘤胃发酵参数的变化情况,且瘤胃中的anteiso-C15∶0和anteiso-C17∶0含量以及牛奶中的anteiso-C15∶0含量具有作为标记物来预测瘤胃MCP含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链支链脂肪酸 微生物蛋白 瘤胃发酵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