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社会发展新挑战——评《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与人文新视野》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晓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I0004-I0004,共1页
《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与人文新视野》(王滨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围绕科学革命与社会发展这一重大主体,阐述了其全新内涵和丰富内容,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并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和历史统一原则,系统地... 《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与人文新视野》(王滨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围绕科学革命与社会发展这一重大主体,阐述了其全新内涵和丰富内容,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并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和历史统一原则,系统地构架了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体系。总体上看,该书从人文新视野总结和分析了历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和内容,阐述了高技术的主要前沿进展情况以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技术的对策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体系 新科技革命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逻辑关系 科技与人文 前沿进展 高技术 新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2
作者 刘颖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F0002-F0002,共1页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已成为中国革命无可争议的指导思想,而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照抄转向与我国实际紧密联系,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指引着中国革命一步步前进。因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已成为中国革命无可争议的指导思想,而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照抄转向与我国实际紧密联系,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指引着中国革命一步步前进。因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与社会主义革命史也可以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由黄宏和张彬主编、凤凰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作为向十八大献礼的图书被隆重推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革命史 哲学诠释 照搬照抄 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的价值意蕴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196,共4页
中国特色农业强国是基于我国国情农情提出的农业发展战略,是兼顾国内农业发展特殊个性与国际农业现代化普遍共性的创新探索,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完... 中国特色农业强国是基于我国国情农情提出的农业发展战略,是兼顾国内农业发展特殊个性与国际农业现代化普遍共性的创新探索,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鉴于此,文章提出以下几点: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向;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为根本,夯实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保障;以创设乡村生态宜居环境为指向,厘清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的具体思路;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保证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的高效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农业强国 内涵特征 价值意蕴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茶文化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峻 周正霞 《福建茶叶》 2023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在时间长河中,采茶、制茶、品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对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其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还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对提升当代学生的文化底蕴具有积极的推动力作用。本文在阐述优秀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茶文化融入... 在时间长河中,采茶、制茶、品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对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其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还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对提升当代学生的文化底蕴具有积极的推动力作用。本文在阐述优秀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突破口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辅助教师全面认知优秀茶文化的重要教育意义,为提升对茶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助力。教育工作要对为现阶段的茶文化渗透工作进行全面分析,为创新茶文化渗透路径指明方向,实现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成效的显著提升,为当代学生文化自信稳步提升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茶文化 思政教育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垂直园艺在构建城市生态景观中的作用
5
作者 刘颖杰 《现代园艺》 2021年第24期135-136,139,共3页
“人的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范式新的转变。随着城市化不断加速,现代城市的繁荣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留住和吸引受过教育和有创造力的人的能力。城市的竞争力随着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生活舒适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这直接取决于城市公共空间... “人的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范式新的转变。随着城市化不断加速,现代城市的繁荣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留住和吸引受过教育和有创造力的人的能力。城市的竞争力随着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生活舒适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这直接取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状态。垂直园艺具有改善城市空间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景观和谐美感和强化城市文化的功能,可以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状态,实现城市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园艺 生态景观 公共空间 文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域内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规划
6
作者 刘颖杰 《现代园艺》 2022年第4期67-69,共3页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法旨在增加人们对生活场所的情感依恋,并培养居民社区意识,公共空间的规划改善应基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自然特征和地方特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社会文化现象突出了空间环境质量与人类意识、行为、生活方式...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法旨在增加人们对生活场所的情感依恋,并培养居民社区意识,公共空间的规划改善应基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自然特征和地方特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社会文化现象突出了空间环境质量与人类意识、行为、生活方式之间的根本关系,制定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和景观规划要着眼于保护和维护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环境的特性,更要考虑城市居民对现代城市生活理解的特点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规划 生态化 城市景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反贫困理论的哲学意蕴与现实意义
7
作者 王梓怡 刘浩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11期1-3,共3页
习近平反贫困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通过对习近平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进行梳理,丰富发展了习近平反贫困理论体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方法论的指引,同时,为世界减贫事业贡... 习近平反贫困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通过对习近平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进行梳理,丰富发展了习近平反贫困理论体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方法论的指引,同时,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反贫困 哲学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