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微切削加工表面形貌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家超 金成哲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1,共4页
采用声发射技术对工件材料为Al6061T6的微切削表面轮廓进行了实时测量。采集监控微切削加工表面时产生的声发射均方根信号,并与表面轮廓仪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声发射均方根信号与微切削表面形貌很好的相对应,因此,声发射技术... 采用声发射技术对工件材料为Al6061T6的微切削表面轮廓进行了实时测量。采集监控微切削加工表面时产生的声发射均方根信号,并与表面轮廓仪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声发射均方根信号与微切削表面形貌很好的相对应,因此,声发射技术适于微切削表面形貌的监测。研究了切削用量(每齿进给量和主轴转速)与表面形貌之间的关系,微切削的每齿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削 声发射 表面形貌 切削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铣加工中心的主轴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媛 孙建业 郭晓丽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41,47,共3页
结合具体机床的主要电气控制,阐述了车铣加工中心主轴与C轴的切换,主轴与铣刀轴(第二主轴)之间的控制方式。通过对PLC程序、机床参数、零件编程等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加工中心复杂运动的电气控制。
关键词 C轴 铣刀轴 分度定向停 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C的镗铣加工中心数控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建业 李强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6,共4页
简要介绍了PMAC在卧式镗铣加工中心上的应用,建立开放式的数控系统,包括实现电动机的同步控制,双轴组的切换功能。在VC++6.0环境下建立人机交互界面,并实现其控制与通信功能。
关键词 PMAC 镗铣加工中心 开放式数控系统 同步控制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C的镗铣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建业 孙文娟 王国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5-69,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刀库自动换刀系统,此系统充分利用了PMAC本身控制系统的优势,构建以IPC机为上位机、PMAC为下位机的双CPU换刀数控系统;系统采用计算记忆式选刀模式,通过建立虚拟刀库数据表控制刀库的就近选刀;直接在PEWIN32PRO中编写PL... 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刀库自动换刀系统,此系统充分利用了PMAC本身控制系统的优势,构建以IPC机为上位机、PMAC为下位机的双CPU换刀数控系统;系统采用计算记忆式选刀模式,通过建立虚拟刀库数据表控制刀库的就近选刀;直接在PEWIN32PRO中编写PLC换刀程序,运行加工程序时直接调用换刀子程序,换刀过程简捷方便。经试验台运行调试后证明,此换刀系统换刀时间短,运行稳定可靠,满足镗铣加工中心换刀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AC 复合镗铣加工中心 自动换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C的TX1600G镗铣加工中心的挠度补偿
5
作者 孙建业 刘娜娜 +1 位作者 王国勋 康俊贤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163,共5页
针对TX1600G镗铣加工中心滑枕的挠度变形的问题,采用基于PMAC的数控系统对滑枕的挠度误差进行软件补偿。首先建立滑枕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变形量;然后使用PMAC提供的一维位置补偿功能,建立了适合加工中心的挠度补偿,并设计... 针对TX1600G镗铣加工中心滑枕的挠度变形的问题,采用基于PMAC的数控系统对滑枕的挠度误差进行软件补偿。首先建立滑枕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变形量;然后使用PMAC提供的一维位置补偿功能,建立了适合加工中心的挠度补偿,并设计了修改挠度补偿量的界面,通过修改补偿量界面,可根据具体情况修改补偿量,提高了数控系统的开放性;最后经试验台运行调试后证明,该方法可行,且操作简单、响应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AC 镗铣加工中心 挠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铣削和微细车铣切削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茂霞 金成哲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5期51-53,共3页
微细铣削和微细车铣切削技术与LIGA和光刻等其他微细加工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能耗低、生产灵活、效率高等优点。而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实际加工,微细车铣切削技术更适合于微细长轴类零件的加工,它在改善微小型零件的切削状态、实现高... 微细铣削和微细车铣切削技术与LIGA和光刻等其他微细加工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能耗低、生产灵活、效率高等优点。而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实际加工,微细车铣切削技术更适合于微细长轴类零件的加工,它在改善微小型零件的切削状态、实现高速切削、降低切削力、延长刀具寿命、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非常适合微小型零件加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铣削 LIGA 沈阳理工大学 微小型零件 切削状态 车铣加工 切削技术 切削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铣复合加工的切屑形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建业 马骏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2-74,共3页
通过对车铣复合加工高强度钢的不同切屑形态分析表明,随轴向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加,切屑变长。在建立车铣切削变形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车铣切屑的形成机理。切削层金属裂纹的周期破裂和形成是车铣切屑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车铣 切屑形态 周期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铣复合加工的刀具磨损强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建业 梁媛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63,共3页
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上,进行了车铣加工高强度钢工件材料的刀具磨损强度实验,分析了车铣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影响车铣刀具磨损的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车铣刀具的磨损强度影响最大。并以车铣刀具的磨损实验为基础... 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上,进行了车铣加工高强度钢工件材料的刀具磨损强度实验,分析了车铣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影响车铣刀具磨损的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车铣刀具的磨损强度影响最大。并以车铣刀具的磨损实验为基础,以切削速度为变量,建立了车铣高强度钢的刀具磨损强度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铣 切削速度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车铣高强度钢切屑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金成哲 贾春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10-1612,共3页
对正交车铣高强度钢的不同切屑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交车铣切屑属于短的锯齿形切屑,不会损伤已加工表面,易于排屑,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分析了正交车铣切屑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照片,发现有绝热剪切发生,证明正交车铣锯齿形切屑... 对正交车铣高强度钢的不同切屑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交车铣切屑属于短的锯齿形切屑,不会损伤已加工表面,易于排屑,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分析了正交车铣切屑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照片,发现有绝热剪切发生,证明正交车铣锯齿形切屑产生的原因是切屑内部的局部产生突变性剪切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车铣 切屑 绝热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C的开放式组合机床控制系统开发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媛 孙建业 祝辉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68,共3页
利用VB开发上位机的控制程序界面,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多轴控制器PMAC的开放式组合机床控制系统。通过对PMAC多轴控制器的硬件构建及运动程序、PLC程序等的软件编写,完成了针对组合机床的开放式控制系统开发。
关键词 PMAC可编程多轴控制器 组合机床 开放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子Simotion运动控制系统在托辊管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建业 张斌 王国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29,共4页
分析了托辊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结合西门子Simotion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全自动托辊管生产线。采用伺服技术进行定长送料,运用三锯片进行环切,保证了管料的精确快速切割;同时将SIEMENS Simotion D运动控制系统、伺服功率单元、变频器... 分析了托辊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结合西门子Simotion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全自动托辊管生产线。采用伺服技术进行定长送料,运用三锯片进行环切,保证了管料的精确快速切割;同时将SIEMENS Simotion D运动控制系统、伺服功率单元、变频器MM440、触摸屏TP177B、远程输入输出模块ET200M作为生产线的主要控制单元,使机床的操作更加灵活可靠,大大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辊管 三锯片 伺服技术 SIMOTION D运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控制系统在大型数控滚齿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建业 梁媛 马骏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5-126,共2页
结合具体机床介绍了NUM控制系统如何适应数控滚齿机的特殊要求,实现C轴与主轴,C轴与Z轴的同步控制。应用NUM提供的滚齿包和E参数编程,完成滚齿机的复杂加工运动,通过MMI-TOOL软件,可以编写具有齿轮加工特色的人机对话式界面。
关键词 数控滚齿机 轴同步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EMENS 840D托辊生产线料仓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建业 魏成峰 柳书桥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7,共4页
介绍了托辊生产线料仓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料仓控制系统方案的配置,程序的设计以及调试过程中的部分改进措施。该料仓控制系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托辊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 840D 料仓控制系统 NC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