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RRT算法机械臂复杂避障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付靖凯 慕丽 +2 位作者 邸雪阳 张昕楠 张慧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186,共7页
为解决复杂工况下的机械臂避障与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通过降维预实验预设分段式插值的改进RRT算法。该算法基于多次降维实验拟合,得到路径中间点,通过插值不断替换目标点,将长距离多障碍的目标路径分段求解,具有较好的时间与求解优势... 为解决复杂工况下的机械臂避障与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通过降维预实验预设分段式插值的改进RRT算法。该算法基于多次降维实验拟合,得到路径中间点,通过插值不断替换目标点,将长距离多障碍的目标路径分段求解,具有较好的时间与求解优势,并且能得到研究者所期望的路径走向。经过可视化结果对比:所提算法相比RRTConnect算法减少了约71%的收敛时间,减少了约58%的迭代计算量;而相对于传统RRT*算法减少了约45%的收敛时间,减少了83%的迭代运算量。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实现轨迹优化与关节碰撞验证,并在真实工况下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复现算法得到的路径,验证了改进算法所求解的轨迹的收敛时间短且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RRT算法 机械臂避障 路径规划 预实验 分段式插值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引信章动条件下的活机体动态响应
2
作者 李世龙 张嘉易 +3 位作者 郝永平 田中旺 高涛 赵洪力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5,共9页
针对活机体章动过程中的动态响应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首先进行了活机体在引信中无位移条件下的运动分析,明确解算了活机体进动、章动以及自转条件下的加速度及受力响应规律曲线。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弹体实际飞行的气动特性,以及摩擦力、接... 针对活机体章动过程中的动态响应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首先进行了活机体在引信中无位移条件下的运动分析,明确解算了活机体进动、章动以及自转条件下的加速度及受力响应规律曲线。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弹体实际飞行的气动特性,以及摩擦力、接触力等实际参数,采用气动和动力学耦合的方法进行仿真,以获得活机体的动力学响应特性,运动分析解算与耦合仿真结果表明活机体轴向径向受力曲线以及运动特性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两种方法可以对活机体在章动条件下的动力特性进行有效解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章动 活机体 耦合仿真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S的工程图多层次图块信息提取
3
作者 张嘉易 尚文利 刘英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92-195,共4页
针对工程图信息提取过程中的图块多层次引用问题,利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对引用图块信息进行提取。建立图块多层次引用关系,介绍节点深度定义、目标节点判定方法及引用图块搜索策略,设计多层次引用路径搜索算法,并开发应用程序模块,实现... 针对工程图信息提取过程中的图块多层次引用问题,利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对引用图块信息进行提取。建立图块多层次引用关系,介绍节点深度定义、目标节点判定方法及引用图块搜索策略,设计多层次引用路径搜索算法,并开发应用程序模块,实现多层次引用图块的信息提取。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提取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 信息提取 深度优先搜索 引用图块 坐标变换 引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械加工的开闭链混合机械臂设计与钻孔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龙飞 白晓楠 +2 位作者 王炳昊 赵文博 李金泉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2,共3页
采用机器人钻孔是提高钻孔自动化程度和保证钻孔精度一致性的重要途径,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提出一种可用于机械加工的开闭链混合机械臂结构,基于能量法和卡氏定理建立机械臂关节变形量模型,分析影响机械臂受载变形的主要因... 采用机器人钻孔是提高钻孔自动化程度和保证钻孔精度一致性的重要途径,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提出一种可用于机械加工的开闭链混合机械臂结构,基于能量法和卡氏定理建立机械臂关节变形量模型,分析影响机械臂受载变形的主要因素。通过搭建机械臂样机对厚8mm的7075铝合金进行钻孔加工实验验证了该型机械臂用于机械加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钻孔 机械臂 能量法 关节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下机械臂轨迹规划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玮凡 李波 李金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针对数控加工机器人的工作抖动问题,考虑机床工作精密度、时间、能耗指标,提出一种时间寻优的改进麻雀搜索优化算法。使用D-H参数构建机械臂数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对已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利用3-5-3多项式插值法对机械臂空间轨迹路... 针对数控加工机器人的工作抖动问题,考虑机床工作精密度、时间、能耗指标,提出一种时间寻优的改进麻雀搜索优化算法。使用D-H参数构建机械臂数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对已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利用3-5-3多项式插值法对机械臂空间轨迹路线分析,并提出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方案,对比传统算法及改进后机械臂关节速度及加速度曲线,明确优化后算法高效性,对比其他优化算法,确定机械臂时间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粒子收敛速度提升43%,最优解收敛精度提升8%,机械臂轨迹规划用时明显缩短,轨迹规划达到预期,有效提高算法收敛效率及求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仿真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收敛精度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人工势场法解决局部最小值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闫为佳 杨旗 +1 位作者 黄星卓 周杨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39,共4页
当移动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使用传统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ethod, APF)进行路径规划时,通常会陷入局部最优困境,无法顺利到达目标点。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APF算法规划路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其次设置情况判断条件,... 当移动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使用传统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ethod, APF)进行路径规划时,通常会陷入局部最优困境,无法顺利到达目标点。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APF算法规划路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其次设置情况判断条件,判断当机器人陷入局部最小值时,通过在合适位置增加临时引导点的方法,引导其跳出局部极小值点;其次,引入分数阶微积分思想方法结合APF算法,提出混合阶次的分数阶梯度下降法进行位置信息迭代,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最后,用MATLAB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局部最小值问题,而且在速度、精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且能适应较为复杂的多障碍物环境,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 人工势场法 局部最小值 路径规划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削20CrMnTi钢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浩淳 金成哲 +1 位作者 张文瑞 刘玮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CBN直柄平底立铣刀高速铣削20CrMnTi淬硬钢时切削参数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得到了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指数函...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CBN直柄平底立铣刀高速铣削20CrMnTi淬硬钢时切削参数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得到了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指数函数的切削参数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模型。利用预测模型得出的表面粗糙度与试验的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比较准确地对表面粗糙度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和切削速度,表面粗糙度随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 20CrMnTi淬硬钢 切削参数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磨料气射流加工结构化拓扑鱼鳞表面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智佳琦 吕玉山 +1 位作者 李兴山 陈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397,共7页
为了在脆性难加工材料上制备结构化鱼鳞表面,首先提取了鱼鳞表面的拓扑特征,建立了鱼鳞单元的表面模型,并基于鱼鳞模型进行搭接,得到结构化鱼鳞表面;然后根据微磨料气射流加工原理,分析了气射流加工拓扑鱼鳞实验的可行性与影响结构化鱼... 为了在脆性难加工材料上制备结构化鱼鳞表面,首先提取了鱼鳞表面的拓扑特征,建立了鱼鳞单元的表面模型,并基于鱼鳞模型进行搭接,得到结构化鱼鳞表面;然后根据微磨料气射流加工原理,分析了气射流加工拓扑鱼鳞实验的可行性与影响结构化鱼鳞表面形貌的重要工艺参数;最后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重要加工参数进行实验分析,得到了较好的拓扑鱼鳞表面单元,并以此进行排布得到结构化表面。研究结果表明,微磨料气射流加工结构化拓扑鱼鳞表面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组合是加工时间为10 s、气射流加工压力为0.5 MPa、靶距离为10 mm以及射流角度为30°,在此工艺条件下,鱼鳞表面的形态和尺寸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鱼鳞表面的拓扑属性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磨料射流加工 鱼鳞表面 拓扑特征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动驱动机械手结构设计及抓取形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炳昊 孙龙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9,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欠驱动机械手仅能被动适应抓取物体形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绳索与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的差动驱动机械手,可以根据被抓取物体特征主动控制手指的抓取形态,更符合人类手部的抓握特点。采用D-H法建立手指的运动学模型,分... 为了解决传统欠驱动机械手仅能被动适应抓取物体形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绳索与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的差动驱动机械手,可以根据被抓取物体特征主动控制手指的抓取形态,更符合人类手部的抓握特点。采用D-H法建立手指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手指的工作空间;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建立了机械手的静力学模型,阐明了驱动绳索的驱动力、手指关节等效刚度对抓取形态的影响规律,并通过ADAMS仿真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对样机进行试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物体的轮廓大小,通过主动控制机械手绳索驱动力与手指关节的等效刚度,可以完成包络、捏取等典型的抓取动作,进而实现对不同形状、尺寸物体的稳定抓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抓取形态 差动驱动 SMA弹簧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数据生成算法的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研究
10
作者 王鹏 李颖 +1 位作者 王金东 巴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往复压缩机故障信息样本缺失、样本不平衡等引起的长尾分布所造成故障诊断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优化的对抗生成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方法,该方法在既保证样本质量又增强样本数量的...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往复压缩机故障信息样本缺失、样本不平衡等引起的长尾分布所造成故障诊断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优化的对抗生成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方法,该方法在既保证样本质量又增强样本数量的情况下,应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进行故障诊断分类。首先对往复压缩机一维故障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小波变换生成故障时频图;然后构建适应于样本的LS-SAGAN框架模型并利用原始故障时频图训练模型,生成满足实验数量的时频图;最后通过经天鹰算法优化CNN进行快速准确的故障诊断。将实验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效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9.6%,相较其他分类方法分类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往复压缩机 LS-SAGAN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尖半径对GFRP切削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于晓琳 张议囡 +1 位作者 黄树涛 崔众晗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7,共7页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凭借其优异性能,在航天、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刀尖半径的选择会对其切削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为优化切削条件,减少刀具磨损,提升表面质量,从实际角度出发对GFRP进行车削实验,研究刀尖半径对切削力、刀具...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凭借其优异性能,在航天、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刀尖半径的选择会对其切削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为优化切削条件,减少刀具磨损,提升表面质量,从实际角度出发对GFRP进行车削实验,研究刀尖半径对切削力、刀具磨损、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v=181~343 m/min范围内,轴向力随着刀尖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径向力与之相反,当刀尖半径改变时,主切削力的变化不大;刀尖半径对刀尖的磨损程度影响较大,当刀尖半径增大时,刀尖的磨损程度减小;在进给量f=0.1~0.2 mm/r的范围内,刀尖半径对轴向力、径向力、主切削力及刀尖的损伤程度的影响规律同上;在切削深度a_(p)=0.4~1.2 mm的范围内,当刀尖半径增大时,径向力随之增大,刀尖半径对轴向力、主切削力的影响不大,刀尖损伤程度随着刀尖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刀尖半径增大时,工件会呈现较好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 刀尖半径 切削力 刀具磨损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动方式的供弹装置结构设计与动态特性分析
12
作者 王鹏 陶泽 +2 位作者 岳跃康 宋焦 刘江帆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针对箱式火箭炮供弹自动化能力不足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供弹迅速、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的气动供弹装置。该装置利用高压气体实现快速供弹的功能,可以提高火箭炮的饱和打击能力。完成气动供弹装置的结构设计及供弹过程动力... 针对箱式火箭炮供弹自动化能力不足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供弹迅速、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的气动供弹装置。该装置利用高压气体实现快速供弹的功能,可以提高火箭炮的饱和打击能力。完成气动供弹装置的结构设计及供弹过程动力学特性的分析。使用SolidWorks对供弹装置进行建模,并对其进行力学计算,初步计算出气瓶压力,为仿真分析提供参考。运用FLUENT、ABAQUS、ADAMS仿真软件分析供弹过程中弹丸的作用力、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动力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能达到快速供弹的要求且极大地提高了供弹效率,对于实现快速供弹以及其他供输行业及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弹装置 气动 结构设计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算法渐变式液压缓冲器的优化研究
13
作者 尤小梅 侯晓冬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181,共6页
以履带车辆渐变节流式液压缓冲器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其缓冲性能,建立缓冲过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以最大缓冲效率为优化目标,以高压腔半径、阻尼孔半径、长度及节流杆初始半径为变量建立了缓... 以履带车辆渐变节流式液压缓冲器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其缓冲性能,建立缓冲过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以最大缓冲效率为优化目标,以高压腔半径、阻尼孔半径、长度及节流杆初始半径为变量建立了缓冲器优化模型,分别采用蚁群算法、萤火虫优化算法及麻雀搜索算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有结构的渐变节流式液压缓冲器,在3种算法优化后,缓冲效率得到提升,缓冲力及压强差的峰值显著下降,其中麻雀搜索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在缓冲器的组合优化中收敛速度更快,优化效果也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变节流式液压缓冲器 数值仿真 缓冲效率 组合优化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匹配的红外小目标检测与嵌入式实现
14
作者 王磊 孙立业 +1 位作者 徐昕阳 冯凯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0,共8页
为提高复杂背景下红外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判别与自适应匹配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多方向梯度特征在图像中首次筛选出疑似目标区域,利用区域内灰度信息生成自适应模型,进行再次判断。针对梯度判断与自适应模型匹... 为提高复杂背景下红外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判别与自适应匹配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多方向梯度特征在图像中首次筛选出疑似目标区域,利用区域内灰度信息生成自适应模型,进行再次判断。针对梯度判断与自适应模型匹配分别建立量化评价,通过加权方式引入置信度函数对不同疑似目标区域进行评估,筛除疑似目标。为使算法能在无人机等动载平台应用,搭建嵌入式系统,通过红外相机取景,实现探测系统对真实场景下小目标的检测。通过对不同的公共数据集测试,不同复杂场景下与加权增强局部对比度算法(weighted strengthened local contrast measure, WSLCM)、三层滤波窗口局部对比度算法(tri-layer local contrast measure, TLLCM)算法进行比对,所提算法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不同样本下的识别率在92%以上。该算法通过在嵌入式平台IP核的定制和软硬协同设计,进行了硬件加速处理,实时视频帧率>30 frame/s,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 目标检测 梯度判断 自适应 模型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外骨骼设计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忠凯 张佳琦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3,共5页
受限于驱动原理,主动外骨骼机器人体积大、结构复杂;被动外骨骼机器人助力能力较弱、不能主动调节功率密度与时间的匹配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SMA)的半主动式踝关节外骨骼机器人。首先,分析人体步态进行过程中的... 受限于驱动原理,主动外骨骼机器人体积大、结构复杂;被动外骨骼机器人助力能力较弱、不能主动调节功率密度与时间的匹配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SMA)的半主动式踝关节外骨骼机器人。首先,分析人体步态进行过程中的力和位移,确定设计参数;然后,对踝关节外骨骼机器人的整体与核心驱动源进行设计,构建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半主动式踝关节外骨骼机器人,重约314 g,踝关节旋转15°;最后,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本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储能1150 J,为踝关节提供有效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踝关节外骨骼机器人 开环控制 半主动外骨骼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削增材制造Inconel 718切削力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浩淳 金成哲 +1 位作者 李治达 刘玮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为研究切削参数对车削激光增材制造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力的影响规律,本文结合车削仿真和切削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切削参数下车削增材制造Inconel 718切削力,并建立切削力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为背... 为研究切削参数对车削激光增材制造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力的影响规律,本文结合车削仿真和切削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切削参数下车削增材制造Inconel 718切削力,并建立切削力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为背吃刀量a_(p)>进给量f>切削速度v_(c),仿真与切削试验结果误差为3.66%,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基于RBF和BP神经网络分别建立切削力预测模型,两种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平均预测精度为96.274%和95.484%,预测精度较高,且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本研究为车削激光熔融增材制造Inconel 718切削力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 增材制造Inconel 718 切削力 切削参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削参数对钻削TC4小孔切削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那春雨 姜增辉 +1 位作者 刘玮 王少涵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2,共6页
为研究钻削TC4小孔时切削力的特性,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方法,以钻头直径、钻削速度和进给量为因素,研究了主要钻削参数对钻头轴向力、扭矩的影响规律,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轴向力及扭矩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钻削参数对轴向力及扭... 为研究钻削TC4小孔时切削力的特性,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方法,以钻头直径、钻削速度和进给量为因素,研究了主要钻削参数对钻头轴向力、扭矩的影响规律,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轴向力及扭矩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钻削参数对轴向力及扭矩的影响程度排序为d>f_(n)>v_(c),当钻削速度为20 m/min时轴向力及扭矩较低,有利于降低切削力引起的加工误差;轴向力及扭矩的经验公式拟合程度较高,显著性较强,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该试验系统参数范围内的钻头轴向力及扭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小孔 钻削 轴向力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和PCD刀具高速车削GFRP试验研究
18
作者 李文浩 施华 +5 位作者 杨文超 葛亮 刘成炜 崔众晗 于晓琳 黄树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难加工的特性,对比研究了Al_(2)O_(3)+Ti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和PCD刀具高速车削GFRP时的切削性能。结果表明:Al_(2)O_(3)+TiN涂层刀具初期磨损主要为涂层剥落和基体磨损,PCD刀具初期磨损主要为刃口微崩,随...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难加工的特性,对比研究了Al_(2)O_(3)+Ti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和PCD刀具高速车削GFRP时的切削性能。结果表明:Al_(2)O_(3)+TiN涂层刀具初期磨损主要为涂层剥落和基体磨损,PCD刀具初期磨损主要为刃口微崩,随切削长度的增加,两种材料刀具均以后刀面磨损为主,其中Al_(2)O_(3)+TiN涂层刀具还伴有前刀面凹窝形磨损。切削过程中PCD刀具的各切削分力和切削温度及表面粗糙度均低于硬质合金刀具。在高速切削条件下PCD刀具的耐磨性远高于Al_(2)O_(3)+TiN涂层刀具,更适合对GFRP进行长时间稳定车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高速车削 刀具磨损 切削力 切削温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铣削半圆弧工件表面形貌的仿真 被引量:11
19
作者 崔大鹏 黄树涛 +1 位作者 张志军 王凡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6,共3页
在高速铣削情况下,利用平面刃球头铣刀沿半圆弧路线进行加工,对加工后的表面形貌进行理论建模与仿真。给出在空间三维切削时刀具切削刃的运动轨迹数学模型,并借助该模型给出球头刀切削半圆弧工件表面形貌的仿真算法。
关键词 高速铣削 工件表面 圆弧 球头铣刀 切削刃 刀具 形貌 仿真算法 三维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diamond复合材料平面研磨实验研究
20
作者 赵翠翠 刘成炜 +2 位作者 于晓琳 焦可如 黄树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8-224,共17页
目的 为实现Cu/diamond复合材料表面高效平坦化的研磨加工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满足该材料应用需求。方法 对Cu/diamond复合材料进行平面研磨加工实验,研究了研磨盘转速、研磨压力及磨粒粒度对研磨表面质量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结果 实... 目的 为实现Cu/diamond复合材料表面高效平坦化的研磨加工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满足该材料应用需求。方法 对Cu/diamond复合材料进行平面研磨加工实验,研究了研磨盘转速、研磨压力及磨粒粒度对研磨表面质量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Cu/diamond复合材料研磨过程中金刚石增强颗粒的去除形式主要包括延性去除、局部破碎、整体脱落、表面和边缘微小脆性破碎几种形式;研磨表面金刚石增强颗粒与Cu基体两相之间呈现台阶现象,随着金刚石磨粒粒度的增加台阶现象越显著,增强颗粒研磨表面整体平整,增强颗粒间的基体区域较为平坦;Cu/diamond复合材料研磨过程材料去除率随研磨盘转速、研磨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磨粒粒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磨盘转速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研磨压力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大于研磨盘转速,其中磨粒粒度对表面质量及材料去除率的影响最为显著;综合研磨加工效果,Cu/diamond复合材料在研磨120 min,研磨盘转速为180 r/min、研磨压力为1.2 MPa、金刚石磨粒粒度为W14的条件下加工,可以获得表面粗糙度为0.488μm的平坦表面,材料去除率可达0.785μm/min。结论 通过合理选择研磨速度、研磨压力和金刚石磨料粒度对Cu/diamond复合材料进行研磨加工,能够以较高的研磨效率获得较为平坦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diamond复合材料 平面研磨 材料去除率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研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