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工程伦理准则与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
宁先圣
胡岩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0
|
|
2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时期的教师角色——评《英语教学改革及教师发展研究与探索》 |
国宁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3
|
基于项目的学术英语读写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评《大学学术英语读写教程》 |
常乐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4
|
跨文化视角下农林英语翻译策略及其教学 |
邱嘉
迟腾飞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5
|
主位推进模式及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吕岩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
6
|
心理内容的“盈亏模型”与醉酒经验中的认知 |
李侠
郭巧懿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从语法、语义、语用角度划分英语歧义类型 |
张晓红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9
|
|
8
|
从关联理论看语用翻译 |
张晓红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7
|
|
9
|
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生态文学——评《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 |
耿聃聃
|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0
|
从目的论看电影《花木兰》的字幕翻译策略 |
柳景荣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1
|
西方学习型社会发展中的成人教育终身化理念与启示 |
孙楠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2
|
象征视角下对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 |
迟文成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3
|
人化与异化:欧美动物主题电影中“人”的身份认同 |
国宁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4
|
《红帆》的浪漫主义元素及文化影响 |
张雪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5
|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英语表达建构 |
孙楠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对惠特曼作品《草叶集》中隐喻的认知研究 |
张丹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7
|
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茶叶翻译策略研究 |
贾娜
|
《福建茶叶》
|
2018 |
1
|
|
18
|
高校食品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的“碎片化”教学创新——评《实用食品英语阅读》 |
国宁
|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9
|
文化内核:从传统走向现代——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耿聃聃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20
|
分析化学科技英语翻译策略研究——评《英汉·汉英分析化学词汇》 |
张艳丽
|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