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宏光 张南滨 +3 位作者 汪曾炜 王辉山 朱洪玉 李新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原因及效果,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失败后,需行外科手术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指征为封堵... 目的探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原因及效果,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失败后,需行外科手术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指征为封堵器脱落7例、Ⅲ°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Ⅲ°AVB)、残余漏1例、封堵失败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mm,较术前诊断的平均26mm增大,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部位为中央型3例,下腔型6例,与术前诊断符合率为41.7%,不符合率为58.3%(P>0.05)。3例Ⅲ°AVB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封堵失败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避免治疗失败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回顾性分析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