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超声心动图预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岩 王辉山 +3 位作者 于岩 张南滨 姜辉 陶登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3例单纯行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和对照组,采集术前...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3例单纯行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和对照组,采集术前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数据,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3l例f27.4%)患者发生术后房颤。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室壁运动积分(WMI)、二尖瓣E峰/A峰(E/A)、二尖瓣侧壁处收缩期峰速(s’)、E峰/二尖瓣侧壁处舒张早期峰速(E/E’)、肺动脉收缩压(rASP)、二尖瓣反流(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多凶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相对危险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I程度、E/E’增高、年龄增加、PASP升高。44例术前有MI,其中房颤组18例,对照组26例,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发现房颤组有13例(72.2%)MI无变化,而对照绀仅6例(23.1%)MI无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2s例患者MI均减轻或消失。房颤组和对照组巾MI患者术前E/Elf苴分别为13.5±4.9和9.94-3.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CABG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I、E/E’增高、年龄增加、PASP升高。二尖瓣功能性反流同时伴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E/E’≥8-10)的患者,应该考虑CABG同时行二尖瓣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