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应用发展炭材料--记世界碳科学年度大会(Carbon2011)
1
作者 李峰 龙东辉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1-245,共5页
世界碳科学年度大会(Carbon2011)于2011年7月24日-29日在华东理工大学校园内举行。这是我国继2002年之后第二次承办世界碳科学年度大会。本次会议由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并得到了教育... 世界碳科学年度大会(Carbon2011)于2011年7月24日-29日在华东理工大学校园内举行。这是我国继2002年之后第二次承办世界碳科学年度大会。本次会议由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并得到了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华东理工大学凌立成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世界 面向应用 炭材料 华东理工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大学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吴峻峰 白朔 +2 位作者 刘树和 徐红军 成会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采用一种新的旋转基体稳态流化床沉积装置制备大尺寸的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RD对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旋转基体稳态流化床沉积... 采用一种新的旋转基体稳态流化床沉积装置制备大尺寸的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RD对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旋转基体稳态流化床沉积工艺能够制备出大尺寸的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材料的结构均匀,气孔较少,主要由球形颗粒状碳结构组成,构成这种球形颗粒状碳结构的是乱层结构的石墨片层堆积体。各向同性热解炭与传统炭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硬度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炭 各向同性 制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多壁纳米碳管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电容特性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辰光 方海涛 +3 位作者 王大伟 李峰 刘敏 成会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在活性炭电极材料中,用多壁纳米碳管作导电添加剂替代传统的炭黑、石墨粉等可较大地改善电极材料的性能。当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多壁纳米碳管时,活性炭电化学电容器的比电容量由添加同量炭黑的130 F/g增加到185 F/g,同时提高了活性炭电... 在活性炭电极材料中,用多壁纳米碳管作导电添加剂替代传统的炭黑、石墨粉等可较大地改善电极材料的性能。当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多壁纳米碳管时,活性炭电化学电容器的比电容量由添加同量炭黑的130 F/g增加到185 F/g,同时提高了活性炭电容器的频率响应性能。基于该研究结果试制出不同规格的添加多壁纳米碳管的活性炭电化学电容器样品,结果表明添加多壁纳米碳管的活性炭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电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活性炭 电化学电容器 比电容量 导电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3
4
作者 刘刚 雍兴平 卢柯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概述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的现状,包括表面纳米化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并对表面纳米化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表面纳米化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焊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宗义 肖伯律 +2 位作者 王东 王全兆 毕敬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4期8-16,共9页
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几种典型的熔化焊、钎焊、固相焊接方法。从焊接的特点,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介绍了这几种焊接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目前最受关注的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在铝基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这些焊接方法的发展... 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几种典型的熔化焊、钎焊、固相焊接方法。从焊接的特点,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介绍了这几种焊接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目前最受关注的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在铝基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这些焊接方法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焊接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加工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伯律 马宗义 +2 位作者 王全兆 倪丁瑞 毕敬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8-35,共8页
从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特征与性能关系角度,回顾了承载结构用典型铝基复合材料在体系设计、制备与成型加工研究方面的成果与进展,同时简要介绍了近期铝基复合材料为实现性能突破所开展的研究探索,最后根据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与现... 从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特征与性能关系角度,回顾了承载结构用典型铝基复合材料在体系设计、制备与成型加工研究方面的成果与进展,同时简要介绍了近期铝基复合材料为实现性能突破所开展的研究探索,最后根据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与现有研究的特点对铝基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颗粒 时效沉淀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8
7
作者 曾尤 王函 成会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567,共13页
随着石墨烯低成本宏量制备技术的突破,石墨烯的工业化应用进程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石墨烯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侧重阐述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力学增强、导电/导热网络构建、防腐阻燃等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随着石墨烯低成本宏量制备技术的突破,石墨烯的工业化应用进程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石墨烯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侧重阐述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力学增强、导电/导热网络构建、防腐阻燃等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同时对商业化石墨烯产品及其复合材料应用进行了简单评述,探讨了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导电网络结构对复合材料拉伸变形的响应性 被引量:6
8
作者 曾尤 刘鹏飞 +2 位作者 赵龙 杜金红 刘畅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3,共6页
基于碳纳米管(CNT)优异的导电能力和聚氨酯(PU)弹性体的大变形特性,原位聚合制备CNT/PU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在拉伸变形过程中CNT网络结构的演变,及其电学性能对拉伸应变的响应敏感性。结果表明,CNT/PU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电阻-应变响应敏感... 基于碳纳米管(CNT)优异的导电能力和聚氨酯(PU)弹性体的大变形特性,原位聚合制备CNT/PU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在拉伸变形过程中CNT网络结构的演变,及其电学性能对拉伸应变的响应敏感性。结果表明,CNT/PU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电阻-应变响应敏感性,其在大应变范围(0~200%)内电阻率变化高达6个数量级以上,这与CNT导电网络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密切相关。复合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使得CNT体积分数随应变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CNT含量低于渗流阈值时,CNT网络呈断开状态并导致复合材料电阻的急剧增加;此外,CNT含量对复合材料电阻-应变响应敏感性也有显著影响。CNT/PU复合材料电阻对拉伸应变的响应敏感性使得该材料可望应用于结构诊断、应变传感、安全监控、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导电网络 聚氨酯 复合材料 电阻-应变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原位拉伸研究金属材料形变机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隋曼龄 王艳波 +1 位作者 崔静萍 李白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9-229,共11页
透射电镜原位拉伸方法是研究材料形变机制的一种直观而有效的手段。将拉伸实验与高分辨透射电镜相结合,通过在原子尺度上直接观察,实时地记录应力应变作用下晶体材料微观结构的演变及位错的产生和运动等,直观地揭示材料在弹性及塑性阶... 透射电镜原位拉伸方法是研究材料形变机制的一种直观而有效的手段。将拉伸实验与高分辨透射电镜相结合,通过在原子尺度上直接观察,实时地记录应力应变作用下晶体材料微观结构的演变及位错的产生和运动等,直观地揭示材料在弹性及塑性阶段的形变机理。本文将重点回顾近年来作者用透射电镜原位拉伸方法在研究金属材料形变机制方面的工作进展。主要包括纳米金属材料的晶界发射和吸收不全位错、晶粒旋转长大等变形机制,及金属材料在变形过程中的几种可逆形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机制 透射电镜 原位拉伸 纳米金属材料 可逆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峻峰 白朔 成会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30,共6页
对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的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显微激光喇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及显微硬度实验、三点弯曲实验,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与热处理温度之间... 对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的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显微激光喇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及显微硬度实验、三点弯曲实验,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与热处理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的石墨片层间距缩小,石墨化程度增加,晶粒尺寸增大,同时材料中的孔隙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材料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抗弯强度在1 750℃和2 400℃之间没有变化,在2 600℃时有显著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热解炭 热处理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ZrO_2(Y_2O_3)复合材料的可靠性、磨损形态及其切削耐用度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伟民 闻雷 +2 位作者 管仁国 孙旭东 李喜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0-276,共7页
研究了Al2O3和Al2O3/ZrO2(Y2O3)复合刀具材料的Weibull分布、磨损形态及其切削耐用度。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l2O3/ZrO2(Y2O3)刀具的耐用度参数,分析切削条件对Al2O3/ZrO2(Y2O3)复合刀具材料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和含2%(摩尔分... 研究了Al2O3和Al2O3/ZrO2(Y2O3)复合刀具材料的Weibull分布、磨损形态及其切削耐用度。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l2O3/ZrO2(Y2O3)刀具的耐用度参数,分析切削条件对Al2O3/ZrO2(Y2O3)复合刀具材料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和含2%(摩尔分数)及3%Y2O3的ZrO2/Al2O3(Al2O3/ZrO2(2Y)及Al2O3/ZrO2(3Y))复合刀具材料Weibull模数的m值分别是5.6、10.2和11.7,说明Al2O3/ZrO2(3Y)陶瓷的可靠性最优;Al2O3/ZrO2(3Y)复合刀具切削40CrMoNiA合金钢的磨损形态主要来自磨粒磨损和粘结磨损,耐用度参数vc、f、ap的指数值分别为1.3、1.69和0.66,陶瓷刀具更适合高速切削,最大影响因素是进给量(f),在最佳切削条件下(vc=140 m/min,ap=0.5 mm和f=0.3 mm/r)切削耐用度为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ZrO2(Y2O3)复合材料 刀具 可靠性 磨损形态 一元线性回归 耐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相互作用的石墨化CNT/PMMA复合材料的热电传输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尤 赵龙 +2 位作者 刘鹏飞 杜金红 刘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63-1267,共5页
从理论上计算了碳纳米管(CNT)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相互作用及浸润性,并测试了CNT/PMMA复合材料的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发现石墨化CNT/PMMA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其渗流阈值在0.8%左右,当CNT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 从理论上计算了碳纳米管(CNT)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相互作用及浸润性,并测试了CNT/PMMA复合材料的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发现石墨化CNT/PMMA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其渗流阈值在0.8%左右,当CNT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193%.这种电学及热学性能的提高一方面与石墨化CNTs的规整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与石墨化CNT-PMMA体系的弱相互作用、CNT间的有效接触以及高效的CNT网络输运性能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控CNT与聚合物基体的表面性质、相互作用及浸润性,可以有效地构建优化的CNT输运网络,获得性能优异的功能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弱相互作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复合材料 热电传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铵共沉淀法制备(Y,Gd)2O3:Eu^3+纳米材料及光谱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易芬 马伟民 +3 位作者 闻雷 沈世妃 王华栋 尹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6-750,共5页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Gd)2O3∶Eu3+纳米粉体。用FT-IR、DTA/TG、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先驱沉淀物经150℃干燥,800℃煅烧保温2 h时,合成了近似...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Gd)2O3∶Eu3+纳米粉体。用FT-IR、DTA/TG、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先驱沉淀物经150℃干燥,800℃煅烧保温2 h时,合成了近似球形、粒径均匀、约为15~20 nm、分散性好的(Y,Gd)2O3∶Eu3+纳米粒子。随着掺入Eu3+浓度的增加,发射峰强升高;当掺入5 mol%的Eu3+时,峰强最大;当Eu3+的含量高于5 mol%时出现了浓度猝灭,峰强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Y Gd)2O3:Eu3+纳米粒子 光谱特性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煤或焦炭制备纳米碳质材料的新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茂章 李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82,共12页
评述了以煤为碳源制备富勒烯、纳米碳管、竹节形碳管、铁嵌入的纳米碳棒和由碳包覆的金属纳米粒子等各种纳米材料。认为:等离子体电孤放电法是由煤制备各种纳米碳质材料最常用的方法,随电弧条件及电极性质的不同,所制备的纳米碳质材料... 评述了以煤为碳源制备富勒烯、纳米碳管、竹节形碳管、铁嵌入的纳米碳棒和由碳包覆的金属纳米粒子等各种纳米材料。认为:等离子体电孤放电法是由煤制备各种纳米碳质材料最常用的方法,随电弧条件及电极性质的不同,所制备的纳米碳质材料可有各种不同形态及结构。由于煤是分子固体而石墨是晶格固体,两种碳源的反应机理有明显不同。在等离子体电弧加热时,煤分解并产生许多具有简单芳烃结构的分子,在纳米碳质材料的形成过程中,这些分子可能作为纳米碳质材料的结构单元,同时原煤中的矿物质在合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煤本身的性质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极为重要。煤是成本低廉且储量最丰富的碳源,将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纳米碳质材料最好的碳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纳米碳质材料 富勒烯 石墨 制备方法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苑晓宇 马伟民 +1 位作者 闻雷 杨化仁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3-669,共7页
热电池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温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热电池性能的提高,研究与开发新型热电池正极材料是提高热电池性能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热电池的氧化物正极材料和硫化物正极材料及... 热电池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温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热电池性能的提高,研究与开发新型热电池正极材料是提高热电池性能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热电池的氧化物正极材料和硫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表征手段,比较了几种不同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特性及存在的问题。简要叙述了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并提出了不断探索新型热电池正极材料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正极材料 CoS2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孔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符若文 李争晖 +3 位作者 梁业如 李峰 徐飞 吴丁财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1-179,共9页
层次孔炭材料呈合理的微孔-中孔/大孔结构及孔径分布,具有高的电化学活性表面、极短的扩散距离和较高的传质速率,在用作储能器件电极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功率特性。通过综述近来年层次孔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进展,重点... 层次孔炭材料呈合理的微孔-中孔/大孔结构及孔径分布,具有高的电化学活性表面、极短的扩散距离和较高的传质速率,在用作储能器件电极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功率特性。通过综述近来年层次孔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自2008年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而展望了层次孔炭材料的发展方向。指出:层次孔炭材料主要通过模板法或模板-活化联合法制备。这两种方法可以实现炭材料纳米结构的精确调控。最近,开发出来的更简易的免模板法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孔炭材料 合成方法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态颗粒、枝晶增韧非晶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晓峰 何冰 +2 位作者 邱克强 张海峰 胡壮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6,共5页
综述了晶态颗粒、枝晶增韧非晶基复合材料的种类与形成机理。分别介绍了这种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并对其变形(增强韧)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非晶基复合材料 颗粒和枝晶增韧 形成机理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碳包覆改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树和 白朔 +1 位作者 李峰 孙可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1,共6页
主要介绍了CVD碳包覆工艺、包覆层种类和物理性质(结构、含量和分布)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首次容量、首次库仑效率、循环和倍率充放电性能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对CVD法碳包覆改性电极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主要介绍了CVD碳包覆工艺、包覆层种类和物理性质(结构、含量和分布)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首次容量、首次库仑效率、循环和倍率充放电性能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对CVD法碳包覆改性电极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热解炭 纳米碳管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素形态对Ag/C触头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鹏 王亚平 丁秉钧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30,35,共4页
采用高能球磨及热压方法制备银 /金刚石、银 /石墨、银 /炭黑、银 /碳管四种Ag/C合金 ,研究了不同碳素形态对银基触头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金刚石、石墨和碳黑粒子均匀分布在银基体内部 ,扇贝状银 /碳管组织和其它三种组织... 采用高能球磨及热压方法制备银 /金刚石、银 /石墨、银 /炭黑、银 /碳管四种Ag/C合金 ,研究了不同碳素形态对银基触头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金刚石、石墨和碳黑粒子均匀分布在银基体内部 ,扇贝状银 /碳管组织和其它三种组织明显不同。高能球磨和热压后 ,石墨态的碳元素仍能保持原来的形态和晶型。热压块体的密度能达到理论密度的 9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头材料 银/金刚石 银/石墨 银/炭黑 银/碳管 碳素形态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真空开关铜铬触头材料 被引量:39
20
作者 冼爱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1-740,共10页
综述了大功率真空开关铜铬触头材料最近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 :铜铬合金的发明及技术上的优点 ,铜铬合金二元相图上的特点及常规铸造工艺上的困难 ;铜铬合金的主要制备工艺包括粉末烧结法、粉末烧结熔渗法以及自耗电极法等 ,铜铬合金中... 综述了大功率真空开关铜铬触头材料最近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 :铜铬合金的发明及技术上的优点 ,铜铬合金二元相图上的特点及常规铸造工艺上的困难 ;铜铬合金的主要制备工艺包括粉末烧结法、粉末烧结熔渗法以及自耗电极法等 ,铜铬合金中杂质的影响 ,包括残余气体的影响、残余碳的影响及第三组元的影响等。对铜铬合金及其材料的显微组织对真空电触头的基本电性能 (分断电流能力 ,抗电弧烧蚀能力 ,截断电流等 )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最后对铜铬合金进一步发展方向 (如铬粒子细化 ,材料回收及准快速凝固工艺 ,喷射成型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触头材料 制备工艺 电性能 真空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