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立皇宫遗址博物馆独特的陈列体系
1
作者
支运亭
《中国博物馆》
1998年第2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沈阳故宫
文物陈列
宫殿建筑
历史文物
努尔哈赤
八旗制度
皇太极
北京故宫
陈列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努尔哈赤宫室与沈阳城“九门”——兼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原因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明琦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2期93-98,共6页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三月)从辽阳迁都沈阳,直到明天启六年(后金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死去,在沈居住只有十八个月。他居住的宫室在沈阳城什么方位,既不见于清朝官方文献的确记载,又少闻于明清之际野史稗乘的传...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三月)从辽阳迁都沈阳,直到明天启六年(后金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死去,在沈居住只有十八个月。他居住的宫室在沈阳城什么方位,既不见于清朝官方文献的确记载,又少闻于明清之际野史稗乘的传说。据《奉天通志》推断是沈阳故宫。《通志》说:“据《太祖实录》天命十年三月由辽阳迁都沈阳。必沈阳宫殿先已修筑,始议迁都。若是,则沈阳故宫建筑于天命十年之前矣。”此说至今仍相袭沿用。把沈阳故宫早期建筑也说成是努尔哈赤所建,并居住的宫室。那么努尔哈赤的宫室究竟是什么地方?据《盛京城阙图》所描绘的清初盛京城垣、城门与角楼、清太祖居住的宫、盛京宫殿、清初王府、清初六部三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明清之际
天命
辽东
辽阳
皇太极
东京城
通志
宫殿
纪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边外”初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余练
王佩环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6期100-107,共8页
吉林省南部以桦甸县夹皮沟为中心的数百里山区,在清代后期大约半个世纪中,被称为“韩边外”。它是人民群众反对清朝在东北推行的封禁国策,披荆斩棘开发东北边疆的历史产物;是以采金为主、农业为次、各业并举的经济区;同时也是外国侵略...
吉林省南部以桦甸县夹皮沟为中心的数百里山区,在清代后期大约半个世纪中,被称为“韩边外”。它是人民群众反对清朝在东北推行的封禁国策,披荆斩棘开发东北边疆的历史产物;是以采金为主、农业为次、各业并举的经济区;同时也是外国侵略者垂涎争夺的地方。本文旨在阐明其生长、消亡的过程,并给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后期
东北地区
东北边疆
宪宗
柳条边
封禁政策
边疆地区
夹皮沟金矿
松花江上游
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皇宫遗址博物馆独特的陈列体系
1
作者
支运亭
机构
沈阳故宫博物馆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98年第2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沈阳故宫
文物陈列
宫殿建筑
历史文物
努尔哈赤
八旗制度
皇太极
北京故宫
陈列形式
分类号
G2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努尔哈赤宫室与沈阳城“九门”——兼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原因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明琦
机构
沈阳故宫博物馆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2期93-98,共6页
文摘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三月)从辽阳迁都沈阳,直到明天启六年(后金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死去,在沈居住只有十八个月。他居住的宫室在沈阳城什么方位,既不见于清朝官方文献的确记载,又少闻于明清之际野史稗乘的传说。据《奉天通志》推断是沈阳故宫。《通志》说:“据《太祖实录》天命十年三月由辽阳迁都沈阳。必沈阳宫殿先已修筑,始议迁都。若是,则沈阳故宫建筑于天命十年之前矣。”此说至今仍相袭沿用。把沈阳故宫早期建筑也说成是努尔哈赤所建,并居住的宫室。那么努尔哈赤的宫室究竟是什么地方?据《盛京城阙图》所描绘的清初盛京城垣、城门与角楼、清太祖居住的宫、盛京宫殿、清初王府、清初六部三院。
关键词
努尔哈赤
明清之际
天命
辽东
辽阳
皇太极
东京城
通志
宫殿
纪略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边外”初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余练
王佩环
机构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沈阳故宫博物馆
研究室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6期100-107,共8页
文摘
吉林省南部以桦甸县夹皮沟为中心的数百里山区,在清代后期大约半个世纪中,被称为“韩边外”。它是人民群众反对清朝在东北推行的封禁国策,披荆斩棘开发东北边疆的历史产物;是以采金为主、农业为次、各业并举的经济区;同时也是外国侵略者垂涎争夺的地方。本文旨在阐明其生长、消亡的过程,并给予评价。
关键词
清代后期
东北地区
东北边疆
宪宗
柳条边
封禁政策
边疆地区
夹皮沟金矿
松花江上游
州县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立皇宫遗址博物馆独特的陈列体系
支运亭
《中国博物馆》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努尔哈赤宫室与沈阳城“九门”——兼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原因
王明琦
《社会科学辑刊》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韩边外”初探
杨余练
王佩环
《社会科学辑刊》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