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城市空间碳固存与增汇路径研究
1
作者 石铁矛 高杨 王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目的 以城市空间碳增汇为目标,探索城市复合碳汇空间综合固碳机制,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方法,构建低碳城市空间规划方法体系。方法 依托多源数据,构建城市碳源碳汇时空数据库,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当前城市空间固碳效能进行评价,揭示城... 目的 以城市空间碳增汇为目标,探索城市复合碳汇空间综合固碳机制,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方法,构建低碳城市空间规划方法体系。方法 依托多源数据,构建城市碳源碳汇时空数据库,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当前城市空间固碳效能进行评价,揭示城市复合碳汇空间固碳效能格局;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结合回归分析,识别人工-自然碳汇空间固碳效能耦合协调关键空间驱动因子,探明城市复合碳汇空间固碳效能空间影响机制;利用OLS-GWR模型,明确各环境因素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探明城市复合碳汇空间固碳效能环境影响机制。结果 最终根据机制研究结果,探讨增汇目标下的多尺度空间优化方法,从而引导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结论 研究能够形成空间评价-机制研究-空间优化的系统规划方法,为城市低碳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固碳机制 低碳规划 城市空间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生态要素优化导向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诗文 石铁矛 +1 位作者 李殿生 李绥 《华中建筑》 2021年第4期92-96,共5页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应该在生态优先的目标下,建立起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的技术方法与管控体系。该文分析了生态文明导向、数字化技术发展对城市新区规划方法创新带来的推动作用,采用CiteSpace对城市新区...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应该在生态优先的目标下,建立起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新的技术方法与管控体系。该文分析了生态文明导向、数字化技术发展对城市新区规划方法创新带来的推动作用,采用CiteSpace对城市新区绿色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检索分析,系统梳理了城市新区绿色发展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新区规划设计应以核心生态要素为切入点,加强生态系统性和空间关联性的关注,多学科技术的跨尺度融合将是构建新方法的关键。最后,提出了基于核心生态要素优化下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以核心生态要素识.别、生态要素与空间规划指标的关联性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形成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的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优先 核心生态要素 城市新区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系统健康的城市空间影响因素及规划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振兴 石羽 +1 位作者 黄娜 石铁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1年第5期40-49,共10页
"健康中国"背景下,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为城市规划的方式与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受到所属地域空间环境的多方层面影响,传统规划一方面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过程中缺乏对呼吸健康的防控,另... "健康中国"背景下,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为城市规划的方式与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受到所属地域空间环境的多方层面影响,传统规划一方面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过程中缺乏对呼吸健康的防控,另一方面面临着缺少相关指导理论的困境;对呼吸系统的健康防护,形成空间环境致病防控的系统方法,对建设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特征为出发点,分析总结呼吸系统疾病致病的主要环境诱因,梳理呼吸系统疾病与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和空间环境之间的潜在关系,总结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空间环境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风险评估、动态监测和规划控制构成的城市规划应对呼吸系统疾病管控策略,并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终形成了"防控致病源—阻断致病途径—保护易病人群"的综合防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呼吸系统疾病 致病诱因 规划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绿地景观格局对滞蓄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石铁矛 卜英杰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88-94,共7页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构建城市海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优化绿地景观格局以提升城市整体滞蓄能力的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沈阳市三环内建成区为研究范围,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城区、场地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进行评...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构建城市海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优化绿地景观格局以提升城市整体滞蓄能力的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沈阳市三环内建成区为研究范围,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城区、场地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进行评价,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在城区尺度上,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于绿地滞蓄能力影响大小依次为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绿地分布特征指数;在场地尺度上,各类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于绿地滞蓄能力影响程度依次为绿地分布特征指数>绿地规模特征指数>绿地形态特征指数。通过量化研究得到了不同尺度绿地景观格局对于滞蓄能力的影响规律,可在未来的海绵城市规划中,为不同层次绿地系统布局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 滞蓄能力 城市内涝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气防疫的城市公共空间呼吸暴露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绥 陈雨萌 +2 位作者 石铁矛 周诗文 吴尚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32,共12页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严重威胁了世界公共安全与人类健康,如何对人群在公共空间的呼吸暴露风险进行科学评价,是加强城市风险预警与提高大气防疫能力的基础。本文以城市环境要素对呼吸暴露风险的影响为切入点,耦合呼吸传染概率模型与...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严重威胁了世界公共安全与人类健康,如何对人群在公共空间的呼吸暴露风险进行科学评价,是加强城市风险预警与提高大气防疫能力的基础。本文以城市环境要素对呼吸暴露风险的影响为切入点,耦合呼吸传染概率模型与城市通风环境评估模型,构建了面向空气传播途径的呼吸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在研究区的实证研究中,计算了基于4个变量(暴露时间、人口数量、背景平均风速、人体间距)的多情形下的呼吸暴露风险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个体行为模式、空间形态与风环境参数与评价结果的相关性显著,根据关键参数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提出了针对多种风险要素的规划防疫策略。研究结果能够为保障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的公共活动安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传染 公共空间 环境要素 通风能力 暴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及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明卓 李殿生 苏欢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61,共11页
如何厘清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空间演化及其动力机制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文章以河南省洛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9年4个时期的洛阳市土地利用解译数据,利用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法和GIS... 如何厘清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空间演化及其动力机制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文章以河南省洛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9年4个时期的洛阳市土地利用解译数据,利用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法和GIS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定量探讨了1990~2019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过程及其空间自相关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洛阳市土地类型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其次为草地。受城镇扩张影响,草地面积持续减少,尤以1990~2000年降幅明显。近年来洛阳市经济和人口持续增长,区域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且在2019年首次突破1000km2。(2)受益于河流水系治理成效,洛阳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整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在2010年以后出现小幅下跌。各生态系统类型的贡献率总体较为平稳,其中林地贡献率最高,达到56%以上。从单项功能ESV来看,水文和气候调节功能贡献率最高,其次为土壤保持和气体调节功能。(3)洛阳市ESV主要呈现出由南部伏牛山-白云山区向北部平原城镇密集区逐渐递减的空间特征。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显著的空间正相关,ESV高-高值集聚区集中在河流水系沿线,而FSV低-低值集聚区则多分布在北部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且建设用地相对集中的各县区。土地利用类型演化将直接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格局,通过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将显著提升区域生态价值并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化 空间自相关 洛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