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老旧建筑物处理方式界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静海 付宇寒 +1 位作者 王凤池 杨永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4-811,共8页
目的研究一种维修、改造老旧建筑物处理方法.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老旧建筑物进行分析.首先构建层次分析法模型,模型包括目标层、指标层.其中指标层为老旧建筑物的影响因素,分为准则层与子准则层,准则层含有4个因素,子准则层含有15个因... 目的研究一种维修、改造老旧建筑物处理方法.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老旧建筑物进行分析.首先构建层次分析法模型,模型包括目标层、指标层.其中指标层为老旧建筑物的影响因素,分为准则层与子准则层,准则层含有4个因素,子准则层含有15个因素.其次对模型进行计算后,将影响到老旧建筑物的各个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将各个处理方案对老旧建筑物的影响进行量化.结果计算结果得出准则层中最重要的因素为结构因素,权重为56.11%.子准则层中最重要的因素为抗震构造和沉降程度,这两项的权重分别为26.67%与17.71%,方案层中维修是对建筑物整体影响最小的.结论层次分析法可以对老旧建筑物进行分析,并为选择老旧建筑物处理方式上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建筑物 层次分析法 界限研究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框架中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静海 康天蓓 +1 位作者 王凤池 舒云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5-242,共8页
完成了再生骨料取代率为50%,废弃纤维长度分别为12 mm、19 mm、30 mm以及废弃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8%、0.12%、0.16%的5个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框架中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主要对不同废弃纤维长度、不同废弃... 完成了再生骨料取代率为50%,废弃纤维长度分别为12 mm、19 mm、30 mm以及废弃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8%、0.12%、0.16%的5个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框架中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主要对不同废弃纤维长度、不同废弃纤维体积掺量下梁柱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耗能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破坏均经历了初裂、通裂、极限、破坏四个特征阶段,当纤维长度为19mm,废弃纤维体积掺量为0.12%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柱节点构件的滞回性能、延性性能及耗能性能较好;废弃纤维的体积掺量比废弃纤维长度对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大。提出了废弃纺织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中柱节点 废弃纤维长度 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静海 李婷婷 杨国志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基于再生混凝土与纤维混凝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废弃纤维作为再生混凝土的增强纤维,形成了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试验针对不同纤维长度、不同纤维掺量以及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废弃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在再... 基于再生混凝土与纤维混凝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废弃纤维作为再生混凝土的增强纤维,形成了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试验针对不同纤维长度、不同纤维掺量以及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废弃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在再生混凝土中掺入废弃纤维可以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提高其强度,对于提高废弃纺织纤维的利用率、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节约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中纤维二维分布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静海 李泽 康天蓓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102,106,共5页
建立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分布模型,取再生骨料取代率为50%的C30基体再生混凝土,加入体积取代率为0.12%,长度为15 mm的废弃纤维,在ABAQUS中建立14个二维分布模型,对其进行单轴拉伸数值模拟,定义三个废弃纤维分布系数:分布均匀性系数β、... 建立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分布模型,取再生骨料取代率为50%的C30基体再生混凝土,加入体积取代率为0.12%,长度为15 mm的废弃纤维,在ABAQUS中建立14个二维分布模型,对其进行单轴拉伸数值模拟,定义三个废弃纤维分布系数:分布均匀性系数β、分布聚拢性系数γ、分布角度系数λ,得出β、γ、λ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破坏机理都是裂缝始于混凝土界面,纤维在裂缝开展过程中起到阻裂作用;纤维角度分布情况对基体混凝土抗拉承载力影响很大,而纤维的个数分布均匀性、聚拢程度对承载力影响不大;纤维角度分布情况对基体混凝土变形能力影响很小,但个数分布均匀性、聚拢程度对变形能力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 分布模型 单轴拉伸数值模拟 分布均匀性系数 分步聚拢型性系数 分布角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久性损伤耦合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5
作者 周静海 张晓赢 +1 位作者 潘美旭 康天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研究耐久性损伤耦合效应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的影响.方法考虑非线性粘结滑移,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非线性模型,分析混凝土保护层碳化、梁纵筋锈蚀、冻融循环三者的耦合效应对钢筋混凝土... 目的研究耐久性损伤耦合效应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的影响.方法考虑非线性粘结滑移,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非线性模型,分析混凝土保护层碳化、梁纵筋锈蚀、冻融循环三者的耦合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在三种损伤因素共同作用下,当钢筋的锈蚀率从5%增加到10%时,试件的累积耗能能力和极限位移全部发生急剧衰减,试件的抗震性能严重退化;在碳化、冻融及钢筋锈蚀率为10%的情况下,滞回曲线出现弓形,试件的承载力及延性均急剧下降;随着混凝土的碳化,试件承载力提高的同时延性在逐渐降低.结论无论钢筋锈蚀率、混凝土保护层的碳化或冻融循环次数,其中任何一种损伤量的增加,均会导致试件抗震能力的下降;而当三者同时作用时,对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性 耦合效应 钢筋混凝土 抗震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100
6
作者 周静海 何海进 +1 位作者 孟宪宏 杨有志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4-468,共5页
目的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基本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人工破碎的方式把废弃的混凝土破碎后,利用水泥浆浸泡再生骨料,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配置再生混凝土,对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50%、80%的混凝土进... 目的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基本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人工破碎的方式把废弃的混凝土破碎后,利用水泥浆浸泡再生骨料,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配置再生混凝土,对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50%、80%的混凝土进行试验.结果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相对普通混凝土均有所降低,其中立方体试块破坏形态和普通混凝土相似,均为粗骨料和水泥凝胶体面之间的粘结破坏.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混凝土相似.结论再生骨料的取代率为50%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抗压强度,不宜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计算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水泥浆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劈裂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静海 刘子赫 +1 位作者 李婷婷 杨永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6-802,共7页
目的为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研究再生骨料掺入量、纤维长度、水灰质量比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干拌法掺入不同掺量纤维,制作150 mm×150 mm×150 mm标准立方体试块,标准养护28 d后进行劈裂抗拉试验.... 目的为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研究再生骨料掺入量、纤维长度、水灰质量比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干拌法掺入不同掺量纤维,制作150 mm×150 mm×150 mm标准立方体试块,标准养护28 d后进行劈裂抗拉试验.结果随着废弃纤维掺入量的增加,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增加,当掺入量达到0.12%时,劈裂抗拉强度有所下降或者增加趋势有所减弱.掺入纤维长度增加,纤维体积掺入量增加,劈裂抗拉强度下降或者增长趋势有所减弱;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水灰质量比增加使劈裂抗拉强度有所降低.结论试验证明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 再生骨料 劈裂抗拉强度 水灰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26
8
作者 周静海 张东 杨永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0-296,共7页
目的研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和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差异,以期能早日应用于工程中.方法在截面尺寸及配筋率相同的情况下,对1组普通混凝土梁以及再生骨料取代率为50%,废弃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08%、0.12%、0.16%... 目的研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和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差异,以期能早日应用于工程中.方法在截面尺寸及配筋率相同的情况下,对1组普通混凝土梁以及再生骨料取代率为50%,废弃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08%、0.12%、0.16%的4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抗弯试验.结果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破坏机理与普通混凝土梁基本一致.在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弯过程中,梁的受拉钢筋屈服时间较晚,延性明显提升.开裂荷载以及极限荷载也均有一定提升,其中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在0.12%时提升较多,开裂荷载提升约9%,极限荷载提升约9.7%.结论将废弃纤维掺入再生混凝土中对于改善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不足的缺陷切实有效,梁的延性及承载力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 再生混凝土梁 受弯性能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入量再生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周静海 郭凯 +1 位作者 孟宪宏 吴金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9-864,共6页
目的研究高掺入量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变形性能和破坏特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差别.方法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采用相同尺寸和配筋率制作了12根再生混凝土简支梁和3根普通混凝土简支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 目的研究高掺入量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变形性能和破坏特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差别.方法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采用相同尺寸和配筋率制作了12根再生混凝土简支梁和3根普通混凝土简支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结果再生骨料混凝土梁在受力过程中经过了明显的弹性、开裂、屈服、极限4个阶段.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弯矩小于普通混凝土梁,掺入量为50%、60%、70%、80%的梁,最大承载力比普通混凝土梁分别下降了11%、12%、15%、16%.结论采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公式来计算高掺入量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弯矩、开裂荷载、挠度依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掺入量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 正截面 纯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球墨铸铁供水管道柔性接口在不同轴向变形下供水功能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静海 姜涛 +2 位作者 孟宪宏 杨永生 张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5-681,共7页
目的研究覆土情况下埋地球墨铸铁管道在不同轴向变形下的破坏情况,确定地震作用下管道接口抗拉拔强度,以该指标作为判断管道抗震性能的依据.方法采用T型胶圈连接直径为200mm的球墨铸铁管道.管道埋深为0.6m,下部铺垫0.2m厚的砂土,左侧和... 目的研究覆土情况下埋地球墨铸铁管道在不同轴向变形下的破坏情况,确定地震作用下管道接口抗拉拔强度,以该指标作为判断管道抗震性能的依据.方法采用T型胶圈连接直径为200mm的球墨铸铁管道.管道埋深为0.6m,下部铺垫0.2m厚的砂土,左侧和右侧分别铺垫0.3m的砂土,进行6种不同位移工况下的静载拉拔试验.结果 48mm、52mm、58mm3个工况属于小位移不漏时的工况,此时水压基本稳定;65mm工况是微漏的工况,水压略微有下降,到0.15MPa仍能能满足供水;68mm是小漏的工况,水压明显下降,降到0.1MPa仍能满足供水;68mm工况以后是全程工况,此时已经大漏,水压迅速下降直至到0,不能满足供水.结论球墨铸铁管柔性接口管道抗震性能较好,胶圈质量对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增加承插式管道的承口深度有助于提高管道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管道 水压-位移曲线 T型胶圈 静载拉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被引量:20
11
作者 周静海 刘丹 董健飞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了研究废弃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度、再生骨料掺入量及水灰比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棱柱体试件与刚性元件组合的方法,测定了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表明:废弃纤维可以明显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轴心抗压... 为了研究废弃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度、再生骨料掺入量及水灰比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棱柱体试件与刚性元件组合的方法,测定了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表明:废弃纤维可以明显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随着水灰比、废弃纤维长度、废弃纤维体积掺量和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峰值应力随着水灰比和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废弃纤维长度为19 mm、体积掺量为0.16%时,轴心抗压强度相对于普通再生混凝土的提高幅度最大。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上升段和下降段,通过拟合相关参数,提出了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用分段有理分式表达,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 应力-应变全曲线 轴心抗压强度 峰值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大柱截面与碳纤维复合节点加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静海 赵婷 +2 位作者 王凤池 赵凤凯 杨永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9,共11页
目的模拟不同加固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找出合理的加固方案,进而提高结构耐久性.方法以核心区少配箍筋的框架十字型节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增大柱截面与碳粘贴碳纤维复合的加固方法来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目的模拟不同加固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找出合理的加固方案,进而提高结构耐久性.方法以核心区少配箍筋的框架十字型节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增大柱截面与碳粘贴碳纤维复合的加固方法来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加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增大柱截面加固节点极限承载力平均提高92%,延性平均提高34%,刚度平均提高4%;碳纤维布加固节点,极限承载力平均提高44%,延性平均提高55%,刚度平均提高67%;增大柱截面与碳纤维复合加固节点极限承载力平均提高157%,延性平均提高86%,刚度平均提高79%.结论不同加固方案改变了试件的破坏形态,由脆性破坏变为延性破坏,破坏点均发生在梁端.相比增大柱截面方法加固节点和碳纤维加固节点方法,采用增大柱截面与碳纤维复合加固的方法对试件极限承载力、延性、刚度都提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节点 复合加固 增大柱截面 碳纤维 有限元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料分布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静海 郭易奇 +1 位作者 王晓天 康天蓓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28,共4页
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50个骨料分布不同的再生混凝土数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数值模拟。分析均匀性系数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研究骨料分布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再生骨料分布过于均匀或分散时,会加快裂... 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50个骨料分布不同的再生混凝土数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数值模拟。分析均匀性系数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研究骨料分布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再生骨料分布过于均匀或分散时,会加快裂缝发展的速度,降低试件的承载力;当再生骨料大多分布在试件边缘部位时,将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产生不利影响;当试件内在荷载施加方向上出现较大的无骨料区域时,会出现相对的强度薄弱区,导致试件承载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数值模拟 骨料分布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静海 王晓天 +1 位作者 郭易奇 康天蓓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在细观层次上仿真模拟再生混凝土试件的抗压试验,将再生混凝土看作天然骨料、砂浆、附着砂浆、新界面、老界面五相复合材料组成,运用Ansys建立了二维圆形的随机骨料模型,并以此建立了的二维和三维再生混凝土立方体... 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在细观层次上仿真模拟再生混凝土试件的抗压试验,将再生混凝土看作天然骨料、砂浆、附着砂浆、新界面、老界面五相复合材料组成,运用Ansys建立了二维圆形的随机骨料模型,并以此建立了的二维和三维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数值模拟试件,进行轴向受压分析。改变附着砂浆的强度及新、老界面的厚度、再生骨料的取代率等参数,分析它们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附着砂浆强度愈大,新、老界面厚度越小,再生骨料取代率变小、骨料粒径愈小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细观 数值模拟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静海 李飞龙 +1 位作者 王凤池 康天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8-436,共9页
目的找出轴压比和纵筋锈蚀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十字形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采用径向位移法,模拟钢筋对周围混凝土的锈胀作用,改变轴压比和钢筋锈蚀率,研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 目的找出轴压比和纵筋锈蚀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十字形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采用径向位移法,模拟钢筋对周围混凝土的锈胀作用,改变轴压比和钢筋锈蚀率,研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结果相同轴压比下,与无锈蚀试件相比,当锈蚀率达到10%,试件承载力下降达40%,延性下降达20%;相同锈蚀率下,轴压比为0.4时,构件承载力、刚度、延性均有所提高.结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随着纵筋锈蚀率的增大,构件承载力降低,延性退化率逐渐增大.钢筋锈蚀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能,核心区无箍筋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适当地提高轴压比有利于提高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 有限元 锈蚀率 轴压比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损伤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静海 张晚来 刘丹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了研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受压破坏的损伤问题,对30块100 mm×100 mm×300 mm非标准试件进行了棱柱体试块单轴受压损伤试验。通过测定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试件横向振动时的基频振动频率以及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荷载... 为了研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受压破坏的损伤问题,对30块100 mm×100 mm×300 mm非标准试件进行了棱柱体试块单轴受压损伤试验。通过测定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试件横向振动时的基频振动频率以及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荷载与应变值,绘制出损伤变量与应变曲线、损伤变量与荷载曲线,通过拟合曲线,建立了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在应变增加的同时,损伤变量也随之增加;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随着应变的增长,水灰比越大、再生骨料掺入量越多、纤维越长,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损伤增加的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 损伤变量与应变曲线 损伤变量与荷载曲线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自密实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静海 苏明 +1 位作者 孟宪宏 杨永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6-271,共6页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因素对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优组合,探讨再生混凝土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再生骨料取代量、减水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对新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影响,找出三种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制作再...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因素对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优组合,探讨再生混凝土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再生骨料取代量、减水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对新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影响,找出三种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制作再生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短柱进行轴压试验.结果三种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为再生骨料材料50%、减水剂10%、粉煤灰8%,钢管再生自密实混凝土的极限荷载比钢管混凝土的极限荷载低,但最大极限荷载处的位移都是7 mm左右.结论钢管再生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与钢管混凝土的性能基本相似,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钢管混凝土结构中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再生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抗渗性能 被引量:17
18
作者 周静海 岳秀杰 白姝君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0-324,共5页
采用氯化钠溶液长期浸泡即自然扩散法,对掺入不同纤维体积和不同纤维长度的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长度为19 mm,体积分数为0.16%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的表观扩散系数最小为2.342 45,抗渗... 采用氯化钠溶液长期浸泡即自然扩散法,对掺入不同纤维体积和不同纤维长度的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长度为19 mm,体积分数为0.16%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的表观扩散系数最小为2.342 45,抗渗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 再生混凝土 抗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