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ossel框架沈阳市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军 杨庆元 +3 位作者 廖黎燕 郭亚琼 陈东宁 李万彬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建立沈阳市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沈阳市水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基于复合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沈阳市统计年鉴》(2002~2008)和《沈阳市水资源公报》(2002~2008)上的数据为核心数据,结合沈阳市自然、社会... 目的建立沈阳市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沈阳市水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基于复合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沈阳市统计年鉴》(2002~2008)和《沈阳市水资源公报》(2002~2008)上的数据为核心数据,结合沈阳市自然、社会经济、水环境资料,应用Bossel基本类定向指标评分标准,建立沈阳市水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沈阳市水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包括发展态势、协调性、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综合评价.结果沈阳市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可持续性程度具有一定的波动,且处于弱可持续的边缘.结论该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可持续发展 Bossel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大辛垃圾场废气发电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敖永安 王岳人 于谨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6期70-72,共3页
文章依据美国EPA的LANDGEM填埋垃圾场垃圾气体排放量的预测软件,对沈阳市新建生活填埋垃 圾场废气甲烷的排放量、排放峰值时间、排放气体的特点做了预测。得出在沈阳市,垃圾场甲烷废气转换为能 量是可行的。
关键词 填埋垃圾场 甲烷废气 LANDGEM预测软件 废气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光伏发电与峰谷电价的空气源热泵最优装机容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明 张昊天 +2 位作者 王强 马璎涵 赵诗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8-236,共9页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及峰谷电价的用电形式下,空气源热泵耦合电锅炉供热系统经济性装机容量选择困难的有关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光伏发电与峰谷电价影响的设备装机容量计算方法,使用空气源热泵最优不保证天数(OGD)作为选型参考值,通过TRN...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及峰谷电价的用电形式下,空气源热泵耦合电锅炉供热系统经济性装机容量选择困难的有关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光伏发电与峰谷电价影响的设备装机容量计算方法,使用空气源热泵最优不保证天数(OGD)作为选型参考值,通过TRNSYS建立系统模型开发新模块使其具有自动寻优能力。在使用测试数据验证模型准确性后,基于该模型计算5座代表性城市OGD推荐值。结果表明:OGD值受建筑负荷大小与光伏装机容量双重影响。采用OGD均值作为推荐值时,单一建筑OGD与均值分别对应的费用年值最大误差为8.17%,可保证计算准确性;5类气候分区内各城市费用年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OGD值随气候变暖各气候分区间平均下降46.83%;其中北京市最大OGD值仅为5,说明在寒冷B区城市此类系统添加光伏发电后,可不设置辅助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仿真模型 光伏发电 最优装机容量 TR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泥制备多孔复合吸附剂及其对废水中锑的动态吸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雅姝 曹鹏宇 张丽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181,共7页
利用反冲洗铁锰泥和海藻酸钠(SA)制备了一种多孔复合吸附剂ISG,并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Sb(Ⅲ),探究了不同造孔材料及其添加量对除锑Sb(Ⅲ)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吸附剂填料层高度、模拟废水中Sb(Ⅲ)初始质量浓度、进液流量对动态吸附锑的影... 利用反冲洗铁锰泥和海藻酸钠(SA)制备了一种多孔复合吸附剂ISG,并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Sb(Ⅲ),探究了不同造孔材料及其添加量对除锑Sb(Ⅲ)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吸附剂填料层高度、模拟废水中Sb(Ⅲ)初始质量浓度、进液流量对动态吸附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体NaHCO_(3)为造孔材料所制备的多孔复合吸附剂ISSG对模拟废水中Sb(Ⅲ)的去除效果最好,适宜条件下ISSG对Sb(Ⅲ)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8%,且机械强度良好;在一定范围内,吸附剂填料层高度的升高或模拟废水Sb(Ⅲ)初始质量浓度和进液流量的降低都会延长吸附穿透时间;Yoon-Nelson和Thomas模型对吸附穿透曲线拟合良好(R^(2)>0.91),可准确预测穿透时间和饱和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泥 固体NaHCO3 吸附剂 动态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处理苯胺污染水源水的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傅金祥 王锋 +1 位作者 李敬宝 池福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9-692,703,共5页
以浑河水为原水,模拟突发苯胺污染,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进行应急处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AC对苯胺的吸附在30 min内能达到80%~90%的吸附容量;PAC对苯胺的吸附等温线符合弗兰德里希(Freundlich)吸附模式,在苯胺的平衡质... 以浑河水为原水,模拟突发苯胺污染,通过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进行应急处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AC对苯胺的吸附在30 min内能达到80%~90%的吸附容量;PAC对苯胺的吸附等温线符合弗兰德里希(Freundlich)吸附模式,在苯胺的平衡质量浓度为0.030 mg/L时,PAC对其吸附容量约为5 mg/g;比表面积较大的木屑炭对苯胺的吸附效果比煤质炭好,但粒度以300目左右为宜;炭浆浓度越小对苯胺的吸附效果越好;溶液pH以不小于5为最好;絮凝剂最佳的投加顺序是先投加炭浆然后投加絮凝剂;对突发的浑河水苯胺污染,在取水口处投加PAC是十分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应急处理 浑河 粉末活性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微生物联合修复滴滴涕污染土壤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苏 单岳 +6 位作者 晁雷 姜鹏艳 郑尧文 唐章 王皓 姜秋萍 屈登鑫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22-1527,共6页
以滴滴涕(DDT)为目标污染物,采用课题组前期研究所筛选出的滴滴涕降解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液为供试菌液,选取混合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吐温80(Tween80),比例为2∶3]及生物表面活性剂... 以滴滴涕(DDT)为目标污染物,采用课题组前期研究所筛选出的滴滴涕降解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液为供试菌液,选取混合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吐温80(Tween80),比例为2∶3]及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作为供试表面活性剂,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DDT降解菌对土壤中DDT的去除、降解情况以及两者联合处理对土壤中DDT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单独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处理中,H300、RL5和RL10的处理效果最好,土壤中DDT的降解率最高可达29.60%。单独接种降解菌处理的土壤中DDT残留量显著减少,5个月后降解率可达47.05%。混合表面活性剂与菌株联合处理1个月后,H7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63.53%;生物表面活性剂-降解菌处理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42.32%。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表面活性剂与菌株联合处理土壤中DDT降解率的增幅逐渐下降。在处理5个月后,混合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中以H7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63.98%;生物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中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45.64%;混合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效果略优于生物表面活性剂+菌,其中H70+N的处理效果最好,为6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滴涕 污染土壤 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苏 陈宁 +5 位作者 晁雷 孙家君 孙丽娜 郝芯欣 刘芹 马鸿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54-1559,共6页
选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与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两种植物与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紫金牛叶杆菌(Phyllobacterium-myrsinacearum)和真菌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混合菌液,对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进... 选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与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两种植物与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紫金牛叶杆菌(Phyllobacterium-myrsinacearum)和真菌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混合菌液,对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进行联合修复。模拟受不同浓度镉、土霉素污染的土壤,在温室进行90 d盆栽实验,通过其修复效果,探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紫茉莉和孔雀草对镉均表现出良好耐性,孔雀草、紫茉莉生物量都随土壤中土霉素含量增加而下降,土霉素抑制植物对镉的富集;土霉素降解菌有利于提高植物生物量,促进孔雀草、紫茉莉对镉吸收并提高紫茉莉对镉的富集系数。当土霉素质量分数为5 mg·kg-1时,土霉素降解率最差为30.8%(9号处理),降解效果最好为70.6%(22号处理)。当土霉素质量分数为30 mg·kg-1时,土霉素降解率最差为17.2%(11号处理);土霉素降解率最高为59.3%(24号处理)。综合比较,孔雀草无论在镉富集能力还是土霉素降解效果上均优于紫茉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紫茉莉 孔雀草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7
8
作者 牛明芬 武肖媛 +2 位作者 于海娇 梁文娟 王思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3-395,共3页
通过"富集—初筛—复筛"流程,筛选出4株对纤维素有强降解能力的菌株,分别标记为TG1、HN1、HP2、P3。对4株菌的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定量测定;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TG1为放线菌,HP2为地衣芽孢杆菌,P3、HN1为枯草芽孢杆菌。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分离 纤维素酶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等3种成分在煤泥凝聚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亚峰 金亚斌 刘元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3期473-477,共5页
目的对Ca2+、Ca(OH)2和OH-3种成分在煤泥凝聚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与分析,为洗煤废水的处理以及混凝剂的筛选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对Ca2+、Ca(OH)2和OH-3种成分在煤泥凝聚中的作用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研究结果表... 目的对Ca2+、Ca(OH)2和OH-3种成分在煤泥凝聚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与分析,为洗煤废水的处理以及混凝剂的筛选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对Ca2+、Ca(OH)2和OH-3种成分在煤泥凝聚中的作用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OH-在煤泥凝聚过程中不直接起作用,Ca2+在煤泥凝聚中起着主要作用,Ca(OH)2对煤泥凝聚起一定的补充作用.结论Ca2+对煤泥的凝聚,不仅是游离Ca2+吸附压缩双电层的作用,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沉淀吸附在煤泥颗粒表面的Ca(OH)2对混凝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洗煤废水 含钙混凝剂 凝聚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耐盐脱氮复合菌剂的脱氮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婧 陈金楠 +3 位作者 肖亚男 樊明 傅金祥 于鹏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3-1139,共7页
目的研究人工构建的高效耐盐脱氮复合菌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脱氮效果,为优化培养条件、提高高盐废水的脱氮效率和处理实际废水提供运行参数.方法在转速125r/min的恒温振荡培养箱中,按6%接种复合菌剂,控制初始氨氮质量浓度1... 目的研究人工构建的高效耐盐脱氮复合菌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脱氮效果,为优化培养条件、提高高盐废水的脱氮效率和处理实际废水提供运行参数.方法在转速125r/min的恒温振荡培养箱中,按6%接种复合菌剂,控制初始氨氮质量浓度100mg/L,进行36h静态脱氮试验.结果耐盐脱氮复合菌剂的脱氮最适m(C):m(N)为15,最适氯化钠质量分数为3%,pH为7,温度为30℃.耐盐脱氮复合菌剂在氯化钠质量分数为3%~7%均能获得良好的生长和脱氮性能,脱氮率达到99.02%,反应末氨氮质量浓度低于1mg/L.结论耐盐脱氮复合菌剂具有一定耐盐性,脱氮过程中无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积累,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能提高高盐废水生物处理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同步硝化反硝化 耐盐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强化修复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苏 晁雷 +5 位作者 沙桐 孙家君 皮珍军 陈宁 马鸿岳 单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0-274,共5页
选用观赏性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作为修复植物,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Phyllobacterium myrsinacearum)和真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混合菌液作为降解微生物,并辅以肥料(硫酸铵、磷酸二氢钙、氯化钾),有机酸(酒石... 选用观赏性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作为修复植物,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Phyllobacterium myrsinacearum)和真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混合菌液作为降解微生物,并辅以肥料(硫酸铵、磷酸二氢钙、氯化钾),有机酸(酒石酸、草酸、柠檬酸)和化学螯合剂(NTA和EDTA)8种强化处理,对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强化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孔雀草对土壤中镉的富集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硫酸铵≈氯化钾>EDTA>酒石酸>草酸>磷酸二氢钙>NTA>柠檬酸>对照。肥料处理对于降解菌降解土霉素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有机酸处理,螯合剂处理降解效果较差。综合而言,硫酸铵肥料对镉的富集和土霉素的降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孔雀草 强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加氢氧化铁对SMBR中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旭东 秦许河 +1 位作者 李慧 李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9-81,88,共4页
试验研究了在SMBR中投加不同量氢氧化铁对出水水质以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铁-SMBR中随氢氧化铁投加量的增加,COD出水及去除率略有提高;氢氧化铁投加量为5%时,对活性污泥的活性促进作用最强;活性污泥SVI的降低主要是氢氧化铁絮... 试验研究了在SMBR中投加不同量氢氧化铁对出水水质以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铁-SMBR中随氢氧化铁投加量的增加,COD出水及去除率略有提高;氢氧化铁投加量为5%时,对活性污泥的活性促进作用最强;活性污泥SVI的降低主要是氢氧化铁絮体本身的化学絮凝作用所致;试验条件下氢氧化铁最佳投加量为混合液污泥浓度的5%时,半透膜压增长最慢,膜污染程度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氢氧化铁 脱氢酶活性 S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分户计量耗热量分摊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国斌 冯国会 +1 位作者 尚久明 杨景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5期802-805,共4页
目的将多层住宅建筑的顶层、底层及有山墙的用户(边角用户)多消耗的热量合理地分摊给标准用户(中间层用户).方法结合热负荷计算理论分析多层住宅建筑各围护结构耗热量的构成及相互关系.结果按照建筑物的总耗热量分为公共耗热量和可变耗... 目的将多层住宅建筑的顶层、底层及有山墙的用户(边角用户)多消耗的热量合理地分摊给标准用户(中间层用户).方法结合热负荷计算理论分析多层住宅建筑各围护结构耗热量的构成及相互关系.结果按照建筑物的总耗热量分为公共耗热量和可变耗热量的思想,建立供热分户计量耗热量公平分摊模型.结论多层住宅建筑的边角用户比中间层的标准用户消耗的热量多,必须进行分摊修正.通过对试验建筑实测数据进行耗热量分摊,表明耗热量分摊模型能够客观、合理分摊耗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户热计量 分摊模型 建筑节能 边角用户 耗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释氧材料制备及对湿地堵塞解除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瑞 傅金祥 +2 位作者 张荣新 焦义利 徐静怡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2-386,392,共6页
针对人工湿地内部DO含量较低引起的生物性堵塞,污水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采用投加释氧材料的方法来提高湿地内部DO含量,修复生物性堵塞。采用CaO_2为释氧剂制备释氧材料,进行释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孔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 针对人工湿地内部DO含量较低引起的生物性堵塞,污水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采用投加释氧材料的方法来提高湿地内部DO含量,修复生物性堵塞。采用CaO_2为释氧剂制备释氧材料,进行释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孔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包埋剂制成的释氧材料释氧性能最佳。在模拟人工湿地污水系统中,释氧材料可使反应器中DO质量浓度在15d内保持在5.0mg/L以上,并且pH保持中性水平,相较未投加释氧材料的对照组,30d内COD的平均降解效率提高125%。投加释氧材料可以使发生生物性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在连续运行条件下基质孔隙率在15d内恢复到初始水平的83%左右,并且相较机械曝气具有操作便捷、不受环境限制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堵塞 释氧材料 D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残差优化的GM(1,1)模型预测城市用水量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白懿 杲红双 +1 位作者 孙志民 班福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5-88,共4页
鉴于科学有效的城市用水量预测是进行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以灰色预测模型为基础,提出应用二次指数平滑法(ES)对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残差优化的方法。以珠海市2010~2020年用水量为原始数据,使用基于ES残差优化的GM(1,1)模型对珠海... 鉴于科学有效的城市用水量预测是进行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以灰色预测模型为基础,提出应用二次指数平滑法(ES)对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残差优化的方法。以珠海市2010~2020年用水量为原始数据,使用基于ES残差优化的GM(1,1)模型对珠海市用水量进行预测分析,并与GM(1,1)模型、二次指数平滑法及其组合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相比其他方法提升明显,相对误差均小于5%,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指数平滑法 残差优化 用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BR工艺活性污泥增殖动力学参数研究
16
作者 安娜 傅金祥 张丹丹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IMBR)中活性污泥增殖动力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两套相同的IMBR实验装置做不同温度条件的对比试验,并在不同温度下求解出微生物理论产率系数YG和污泥衰减系数b的值,推导出YG和b随温度影响的规律.... 目的研究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IMBR)中活性污泥增殖动力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两套相同的IMBR实验装置做不同温度条件的对比试验,并在不同温度下求解出微生物理论产率系数YG和污泥衰减系数b的值,推导出YG和b随温度影响的规律.结果本实验求得YG和b的值在大多温度下不在普通活性污泥法YG和b值的范围内.YG和b随温度的升高,其变化趋势并不是单一的.相较于微生物产率系数YG的变化趋势,污泥衰减系数b的变化走向就显得平缓了许多.结论在30℃之前YG随温度得升高而降低,在30℃之后YG随温度得升高而升高.温度对污泥衰减系数b变化的影响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温度 微生物理伦产率系数 污泥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管网实时分区及节流阀调度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牟天蔚 蒋白懿 +2 位作者 沈丹玉 杨辉 赵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7-170,90,共5页
为进一步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节约能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EPANET工具箱、Matlab及C#联合编程,以节流阀的开启度为影响因素,以漏失费用为目标,建立阀门实时调度模型。首先,该模型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法(FCM)实时对管网进行分区;其次,... 为进一步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节约能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EPANET工具箱、Matlab及C#联合编程,以节流阀的开启度为影响因素,以漏失费用为目标,建立阀门实时调度模型。首先,该模型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法(FCM)实时对管网进行分区;其次,对各区域内每一时刻的阀门开启度进行调整;最后,通过布谷鸟算法(CS)进行优化调度,从而均衡管网压力,降低管网漏失量。F市实际供水管网优化调度结果表明,优化后漏失率降低了11.96%,提高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研究成果对于供水管网优化调度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节流阀 实时调度 布谷鸟算法 漏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框架对城市日供水量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牟天蔚 蒋白懿 +1 位作者 沈丹玉 赵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8-62,共5页
供水量预测是建立管网水力模型的前提,为提高供水管网模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小波深度信念网络(SW-DBN)时间序列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Symlets小波对日供水量数据进行分解,然后将各分解项分别导入SW-DBN时间序列模型中进行... 供水量预测是建立管网水力模型的前提,为提高供水管网模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小波深度信念网络(SW-DBN)时间序列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Symlets小波对日供水量数据进行分解,然后将各分解项分别导入SW-DBN时间序列模型中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训练的模型进行预测。以新开河2014—2015年日供水量为训练数据,2016年1月1—7日供水量为测试数据,导入该模型进行预测。依据该测试方法对其后200 d的供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日供水量预测比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及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高,相对误差均小于5%,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信念网络模型 深度学习框架 Symlets小波 日供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供水管网压力异常实时诊断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牟天蔚 蒋白懿 沈丹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为有效减少供水管网的漏失,诊断异常压力数据十分必要。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中引入异常诊断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异常诊断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对压力进行预测,再计算压力预测值与实际值的... 为有效减少供水管网的漏失,诊断异常压力数据十分必要。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中引入异常诊断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异常诊断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对压力进行预测,再计算压力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并进行离群点诊断,若异常值持续时间较长,则可能发生漏失。以D市供水管网模型为例,利用该模型对16个监测点压力数据进行诊断并与ARIMA诊断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NN模型能够准确地诊断供水管网的压力异常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离群点诊断 SCADA监测点 漏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