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4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2-132,共1页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1人,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下设15个学院,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学校建立伊始就设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发展成为具有6个系、9个教研室、6个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大学科门类 多科性大学 联合培养博士 硕士学位 工程公司 高级技术职称 占地面积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7-147,共1页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1人,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下设15个学院,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学校建立伊始就设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发展成为具有6个系、9个教研室、6个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大学科门类 多科性大学 联合培养博士 硕士学位 高级技术职称 占地面积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改进遗传算法在土木工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3
作者 范鹤 张延年 +1 位作者 范泽 刘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5-867,共3页
为了改进基本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随机漫游,验证改进后的算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提出4点改进措施,形成自适应遗传算法。利用混沌序列的"遍历性、随机性、规律性"的特点生成初始种群;引入适应度的指数尺度变换;提出自适... 为了改进基本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随机漫游,验证改进后的算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提出4点改进措施,形成自适应遗传算法。利用混沌序列的"遍历性、随机性、规律性"的特点生成初始种群;引入适应度的指数尺度变换;提出自适应的交叉、变异概率公式;幅度系数调节交叉率、变异率。改进后的优化结果与基本遗传算法进行了对比,在进化时间、收敛精度上得到提高。通过土木工程中桁架结构非对称受荷的数值算例,证明自适应改进遗传算法是现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基本遗传算法 自适应改进遗传算法 数值算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建筑中木格构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刘永军 盛方方 +1 位作者 王光远 王新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7,共9页
在我国西南村镇地区木结构建筑中大多使用大直径木柱,但所需木材面临生长周期较长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一种适合村镇建筑的木格构柱,并对其抗震性能展开研究。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木格构柱模型,通过改变肢件截面尺寸来研究其对... 在我国西南村镇地区木结构建筑中大多使用大直径木柱,但所需木材面临生长周期较长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一种适合村镇建筑的木格构柱,并对其抗震性能展开研究。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木格构柱模型,通过改变肢件截面尺寸来研究其对木格构柱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能量耗散和延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木格构柱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均呈现S形。随着肢件截面尺寸的增大,滞回环的面积显著增加,峰值荷载和能量耗散系数也逐渐增加。与试件LC-1相比,试件LC-2、LC-3、LC-4峰值荷载依次提高了58.5%、49.8%、42.4%。极限荷载阶段,试件LC-4能量耗散系数最大,达到了65.709。在不改变肢件之间距离的情况下,肢件截面边长为120~160mm时,木格构柱具有良好抗震性能,在木结构村镇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格构柱 抗震性能 肢件尺寸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火灾场景下表征人员认知负荷的生理信号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家喜 张超文 +2 位作者 张瑞 孙丽 李畅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4-1513,共10页
为研究个体在火灾逃生场景下的应激状况和差异性及与认知负荷的关系,创建了虚拟建筑火灾场景,并利用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平台,对试验对象进行虚拟火灾逃生场景下心率、皮电、眼动等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按照... 为研究个体在火灾逃生场景下的应激状况和差异性及与认知负荷的关系,创建了虚拟建筑火灾场景,并利用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平台,对试验对象进行虚拟火灾逃生场景下心率、皮电、眼动等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分成的不同类型试验对象在火灾逃生时的差异,并分析不同类型人群的特点与其认知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火灾疏散场景中,火灾可见性对于人群疏散有影响,且火灾可见情况下比火灾不可见情况下人员疏散时的认知负荷更大,男性的认知负荷显著高于女性,胆汁质人群的认知负荷明显高于多血质人群的认知负荷。研究结果可为火灾环境下人群疏散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对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虚拟现实 生理指标 眼动 皮肤电信号 认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蓉 崔云鹏 赵硕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6-201,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设计不能局限于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而忽视了环境、成本等方面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一挑战,再生混凝土的概念应运而生。再生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建材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整个生命周期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设计不能局限于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而忽视了环境、成本等方面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一挑战,再生混凝土的概念应运而生。再生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建材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整个生命周期的资源利用效率。BIM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由于砌块夹芯保温层存在易燃的现象,对再生骨料制备的砌块的基本性能以及砌块墙体耐火性能进行研究,并通过BIM进行3D建模,对辽宁省内使用再生混凝土砌块项目A和未使用再生混凝土砌块B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制备的砌块性能优于使用再生砖骨料制备的砌块,且均满足MU4.2的砌块强度要求,4种砌块墙的耐火极限均大于3 h,分别为3.72 h、6.36 h、3.94 h、4.97 h;项目A的保温、隔热费用占据工程总预算的1.74%,项目B的保温、隔热费用占据工程总预算的7.33%,相比较A提升了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BIM技术 基本性能 耐火极限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城市建筑物抗震普查中的应用——以沈阳地区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宁伟 郝大为 +1 位作者 陆法潭 杨小兵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658-662,共5页
目的清查老旧建筑物的数量和现状,对海量的各类建筑物数据进行快速查询和分析.方法利用GIS技术,结合建筑物抗震普查结果,以GIS软件ArcView3.2为平台应用Avenue脚本语言设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结果以沈阳市普查数据为基础,在1:5 000的电... 目的清查老旧建筑物的数量和现状,对海量的各类建筑物数据进行快速查询和分析.方法利用GIS技术,结合建筑物抗震普查结果,以GIS软件ArcView3.2为平台应用Avenue脚本语言设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结果以沈阳市普查数据为基础,在1:5 000的电子地图上建立沈阳市建筑物抗震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得到各种类型的统计数据、图表和反馈分析;从系统统计结果可知:截止到2003年底沈阳市1989年前建筑物占全部建筑的1/3左右.结论GIS是一种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空间信息系统,对空间分布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适合应用于城市防灾减灾.沈阳市建筑物抗震普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将GIS结合到抗震普查中,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使得抗震普查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抗震普查 信息管理 城市建筑物 ARC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事故灰色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健 隋杰明 +1 位作者 武凤单 郭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800-802,共3页
目的提出使用灰色GM(1,1)模型准确地预测建筑工程事故状况,解决建筑工程事故系统的"小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和偶然性问题.方法通过灰色差分方程和灰色微分方程之间的互换实现了利用离散数字序列建立连续动态微分方程的过程,... 目的提出使用灰色GM(1,1)模型准确地预测建筑工程事故状况,解决建筑工程事故系统的"小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和偶然性问题.方法通过灰色差分方程和灰色微分方程之间的互换实现了利用离散数字序列建立连续动态微分方程的过程,对建筑工程事故进行了预测及精度检验.结果从模型精度检验结果可知,相对误差σ、小误差概率p、均方差比值c均满足合格指标要求,其中p、c达到I级精度.结论通过实例模拟及精度检验,GM(1,1)模型解决了建筑工程事故不确定性问题,并预测可知辽宁省未来几年工程事故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不明显,需要建立较好的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事故 灰色模型 预测精度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因子下带连廊高层建筑外墙火竖向蔓延数值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宇 王馨瑶 +2 位作者 齐琳 马福生 汤维维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1,共9页
目的 研究带连廊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焰蔓延的变化规律,为该类建筑的防火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火灾数值模拟软件FDS建立一个33层带连廊建筑模型,分别改变结构因子、窗口数量两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该模型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分布等温... 目的 研究带连廊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焰蔓延的变化规律,为该类建筑的防火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火灾数值模拟软件FDS建立一个33层带连廊建筑模型,分别改变结构因子、窗口数量两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该模型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分布等温线和温度曲线。结果 结构因子为0.4、0.8、1.2,窗口数量为二、三、四时,达到危险温度540℃,火焰融合高度随结构因子和窗口数量增加而上升;随着结构因子的增加,火焰融合高度提高了0.25~12.5 m;随着窗口数量的增加,火焰融合高度上升了0.9~6.37 m;结论 带连廊高层建筑外墙火焰蔓延高度受结构因子和窗口数量影响;随着窗口数量增加,结构因子对火焰融合高度影响越大,结构因子越大,火焰融合高度越高;建议带连廊高层建筑连廊部分结构因子小于0.8,并选用结构因子为0.8时的火焰融合高度作为外部蔓延防火阻隔区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连廊高层建筑 结构因子 火焰融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芯镀锌钢板复合墙板对木结构建筑外部火灾蔓延的延缓与阻断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谷凡 郭荞声 +2 位作者 白月 张景川 应傲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3-730,共8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型夹芯镀锌钢板复合墙板,以延缓与阻断村镇木结构建筑的外部火灾蔓延。方法采用火灾环境模拟软件PyroSim建立西南地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数值模型,从发生火灾后的室外温度和外部火灾蔓延时间的角度,对比分析复合墙板对外部... 目的提出一种新型夹芯镀锌钢板复合墙板,以延缓与阻断村镇木结构建筑的外部火灾蔓延。方法采用火灾环境模拟软件PyroSim建立西南地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数值模型,从发生火灾后的室外温度和外部火灾蔓延时间的角度,对比分析复合墙板对外部火灾蔓延的延缓与阻断效果及其合理布设方式。结果综合考虑地形、地势以及大气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建议西南地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防火间距取值为6.0 m以上。对于封堵山墙通风洞口的木结构建筑而言,当前后立面方向的建筑间距为3.0 m时,复合墙板的布设能够将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物的时间延长约60 s;当前后立面方向的建筑间距为4.0 m时,复合墙板的布设将有效阻断外部火灾蔓延。结论对于未封堵山墙通风洞口的木结构建筑物而言,应以合理设置防火间距作为控制外部火灾蔓延的手段。对于封堵山墙通风洞口的木结构建筑物而言,在前后立面外墙布设复合墙板,既能延缓外部火灾蔓延,又能有效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外部火灾蔓延 复合墙板 防火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装配式盒子建筑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1
作者 许峰 张增辉 +1 位作者 许伟 王春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2-1020,共9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集成装配式盒子建筑角件连接节点,解决节点连接对现场施工操作空间要求较高的局限性。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节点模型,在验证数值模拟方法有效的基础上,研究节点的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滞回曲线及耗...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集成装配式盒子建筑角件连接节点,解决节点连接对现场施工操作空间要求较高的局限性。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节点模型,在验证数值模拟方法有效的基础上,研究节点的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滞回曲线及耗能能力,分析不同轴压比、连接角件厚度、卷边高厚比对节点失效模式及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节点的失效模式表现为靠近节点域天花板梁和地板梁梁端形成塑性铰,梁端翼缘发生鼓曲破坏,模块柱与连接角件均产生部分区域塑性变形,但未发生破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符合“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节点的抗震性能受轴压比影响较大,通过改变连接角件厚度和增设卷边可以有效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结论建议轴压比控制在0.3以内;连接角件厚度不宜低于12 mm;增设卷边可以提高连接角件翼缘板的稳定性,防止角件翼缘发生屈曲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装配式 盒子建筑 有限元 连接节点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建筑渣土力学和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少华 詹世佐 +2 位作者 康天蓓 丁向群 王凤池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61-4269,共9页
为解决建筑渣土处置难、堆弃难、资源化程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固化剂固化建筑渣土。本文对比分析了水泥掺量、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对固化建筑渣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水稳性、抗冻融性能、抗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 为解决建筑渣土处置难、堆弃难、资源化程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固化剂固化建筑渣土。本文对比分析了水泥掺量、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对固化建筑渣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水稳性、抗冻融性能、抗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SEM和XRD试验结果分析了固化剂协同水泥固化的固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水泥质量掺量为7%且固化剂质量掺量为3%时,固化建筑渣土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6.91 MPa、劈裂抗拉强度为0.98 MPa、水稳系数91.52%,较水泥质量掺量为10%的对比件分别增加15.7%、31.2%和12.2%;固化剂的掺入具有提高水泥固化土抗干缩性能的作用;冻融循环10次后,固化建筑渣土试件较水泥固化对比试件质量损失率降低44.6%,残余强度增加34.9%。固化剂协同水泥水化反应生成的C-S-H和C-A-H胶凝物质使土颗粒团聚成团粒结构,形成网络骨架提供强度;固化剂中的SiO_(2)、Al_(2)O_(3)减小了土颗粒间的自由水和吸附水含量,加入固化剂后固化土的强度和路用性能得到增强和改善。研究结果为固化建筑渣土在路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渣土 固化剂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稳性能 抗冻融性能 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压短柱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伟 程嘉宝 +1 位作者 佟舟 张海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研究外截面形式、受压类型和偏心率等变化参数对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组合柱力学模型,在有限元模拟和轴压试验结果吻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试件的偏压力学性能。增加CFRP层... 研究外截面形式、受压类型和偏心率等变化参数对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组合柱力学模型,在有限元模拟和轴压试验结果吻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试件的偏压力学性能。增加CFRP层数,对轴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提高幅度可分别达到30.44%、41.11%,对偏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提高幅度分别为5.97%、37.49%;增加偏心率,对方截面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降低幅度分别达到41.22%、20.16%,对圆截面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降低幅度分别为45.79%、33.02%。内置CFRP圆管能够改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但对偏压柱的影响小于轴压柱;在模拟参数范围内,随着偏心率的增加,试件力学性能降低;但同等截面面积下,方截面试件的偏压力学性能比圆截面试件的偏压力学性能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层数 偏心率 受压类型 外截面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因素回归和ARIMA-LSTM的露天矿地表形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如仁 李梦晨 +1 位作者 葛永权 刘明霞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7,共12页
露天矿山大规模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严重威胁了周边基础设施的稳固性及附近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形变演化趋势的精准预测对于保障矿山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形变监测技术的时空采样率低、成本高,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因子筛选困... 露天矿山大规模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严重威胁了周边基础设施的稳固性及附近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形变演化趋势的精准预测对于保障矿山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形变监测技术的时空采样率低、成本高,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因子筛选困难、趋势预测精度欠佳等问题,以辽宁省鞍山市露天矿集中分布区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融合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多源因素融合回归的露天矿地表形变演化趋势分析方法。首先,利用短基线子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开展2020年1月—2022年4月期间研究区地表形变的长时序监测,获取该时段内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耦合因子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形变主影响因子,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验证影响因子的筛选效果,同时考虑地表相邻点位形变的联动效应,构建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回归序列。在此基础上,引入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ARIMA)模型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开展形变趋势预测,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标准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以及平均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评估所提方法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监测期内东鞍山矿东部、大孤山矿中部以及鞍千矿东部沉降相对严重,年均沉降速率最高达166.41 mm/a。耦合因子分析及灰色关联度法提取的影响因子合理可靠,融合高程、地形起伏度及累积降雨量等因子的形变序列更贴合矿区地表真实形变过程。与ARIMA-LSTM模型相比,基于多源因素融合回归模型的预测误差MAE、RMSE、MAPE分别降低了48.0%、16.7%和25.5%,预测精度有所改善且能够有效反映形变累积的整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形变监测 多源数据融合 形变趋势预测 SBAS-InSAR ARIMA-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条件下预处理废旧橡胶粉水泥土损伤劣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凤池 王天岐 于昊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研究经不同化学预处理后的橡胶粉对废旧橡胶粉水泥土抗冻性的提升能力。以4种不同化学试剂对橡胶粉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废旧橡胶粉水泥土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抗压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预处理方法下废旧橡胶粉水泥土微... 研究经不同化学预处理后的橡胶粉对废旧橡胶粉水泥土抗冻性的提升能力。以4种不同化学试剂对橡胶粉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废旧橡胶粉水泥土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抗压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预处理方法下废旧橡胶粉水泥土微观形貌的损伤劣化机理。在冻融循环条件下,预处理改性后废旧橡胶粉水泥土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量均有明显降低,相较于3次冻融循环的清水组试件,Na_(2)CO_(3)组、CaCl_(2)组和硅烷偶联剂组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6.2%、14%和23.3%。橡胶预处理对于废旧橡胶粉水泥土冻融循环前期影响较为明显。硅烷偶联剂能够改变胶粉表面基团从而获得较为密实的内部结构,提高了废旧橡胶粉水泥土抗冻性能。基于橡胶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理论,提出了不同预处理条件下废旧橡胶粉水泥土冻融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预处理 橡胶粉水泥土 冻融循环 损失率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损检测的隐框玻璃幕墙服役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超 张渡 +1 位作者 候世伟 吕寻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为了探索玻璃破碎、结构胶老化对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无损检测评价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方法.首先,通过加速度计分别对完好与破损的幕墙玻璃进行摆锤激励加速度时程检测,得到各测点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然后,通过傅立叶变换(... 为了探索玻璃破碎、结构胶老化对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无损检测评价幕墙玻璃服役性能的方法.首先,通过加速度计分别对完好与破损的幕墙玻璃进行摆锤激励加速度时程检测,得到各测点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然后,通过傅立叶变换(FFT)得到幕墙玻璃频域特征.最后,通过ABAQUS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服役状态下幕墙玻璃加速度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幕墙玻璃破损会导致其固有频率下降;结构胶损伤老化也会导致其固有频率降低;频谱曲线中波峰相对高度可作为识别结构胶老化程度的依据.因此,通过加速度无损检测得出幕墙玻璃频率及振型,评价其服役性能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墙玻璃 无损检测 模态分析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储层裂缝气水微观渗流过程研究
17
作者 侯世伟 吕寻庆 +2 位作者 孟素云 张皓 杜修力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79,共9页
为研究致密储层裂缝空间内流体的动态渗流机理,基于深度学习分割结果,构建真实储层三维数字岩心裂隙结构。首先评价其连通性,然后模拟单相流渗透率,利用水平集方法耦合N-S方程进行气、水两相流驱替过程研究,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结果... 为研究致密储层裂缝空间内流体的动态渗流机理,基于深度学习分割结果,构建真实储层三维数字岩心裂隙结构。首先评价其连通性,然后模拟单相流渗透率,利用水平集方法耦合N-S方程进行气、水两相流驱替过程研究,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结果显示:深度学习方法可高效自动分割岩心图像中的裂隙,准确率达85%;连通裂隙对于岩石渗透性有重要作用,流体性质的不同,影响流动压力和速度,进而影响其渗透率。驱替模拟过程中可清晰观察到气、水两相分布特征,随驱替时间变化直至渗流结束,狭窄裂隙通道流体饱和度几乎无变化,是残余气相的主要赋存空间;而连通性相对较好的裂隙成为主渗流通道,其具有宽且笔直的特征,气体采收率趋于稳定。该研究结果对微观条件下致密储层裂缝空间内的气、水两相流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过程 裂隙结构 裂隙连通性 数字岩心 深度学习分割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权重-区间化TOPSIS的山岭隧道风险评估
18
作者 孙雅珍 林坤 +2 位作者 王金昌 祝奉斌 何放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3,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权重和区间化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主观权重,并结合熵权法改进的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从而综合考虑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然后将各风险因素的经典值与综合权重... 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权重和区间化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主观权重,并结合熵权法改进的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从而综合考虑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然后将各风险因素的经典值与综合权重相结合,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区间化TOPSIS对实际工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风险区间。工程的风险等级介于中等到较高风险之间,需要实时监测。与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相比,笔者提出的方法在处理监测数据误差和复杂干预因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减少人为设定隶属函数或等距划分带来的主观偏差。区间化TOPSIS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实际工程中的数据不确定性,使评估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况。该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评估精度,还具备较强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指导山岭隧道施工中的风险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综合权重 区间化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CFRP管的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偏压性能分析
19
作者 许伟 魏玉波 张海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研究内置CFRP管的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偏压性能,分析偏压短柱受力过程,并修正偏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组合短柱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组合柱偏心承载力公式进行修正。当偏心率从0.33增大到0.65... 研究内置CFRP管的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偏压性能,分析偏压短柱受力过程,并修正偏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组合短柱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基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组合柱偏心承载力公式进行修正。当偏心率从0.33增大到0.65时,组合柱的偏心承载力降低了35.3%,但其延性有所提高;当CFRP厚度从0增加到0.668 mm时,组合柱的偏心承载力提高了53.6%;CFRP厚度每增加0.167 mm,承载力提高了9.3%~13.7%,同时,组合柱的延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组合柱的偏心承载力降低,而对其延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内置CFRP圆管的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具有良好的偏压性能,修正的承载力公式可较好地计算其偏压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管 钢管再生混凝土 承载力公式 偏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P约束环的钢筋搭接失效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金峤 马彦强 +1 位作者 张永良 孙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8-355,共8页
探究含FRP约束环的钢筋搭接连接节点部分钢筋失效与装配式门式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关系,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基于连接节点的锚固性能试验及搭接性能试验结果,采用Open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考虑部分节点纵筋失效的装配式混凝土门式... 探究含FRP约束环的钢筋搭接连接节点部分钢筋失效与装配式门式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关系,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基于连接节点的锚固性能试验及搭接性能试验结果,采用Open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考虑部分节点纵筋失效的装配式混凝土门式框架宏观分析模型,结合纤维截面建模技术和应变渗透效应模拟技术,分析不同位置及数量连接钢筋失效对门式框架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节点连接存在缺陷时,结构滞回曲线包络面积会显著减小,且随着失效钢筋数量的增加而加剧;节点连接缺陷会使整体框架结构的初始刚度略有降低,但对加载中后期的刚度退化影响较大;与无缺陷装配式框架相比,边部钢筋连接失效的装配式框架的累积耗能能力减少了6.40%~24.45%,延性系数降低了16.49%~24.45%,中部钢筋连接失效的装配式框架的累积耗能能力减少了5.26%~11.60%,延性系数降低了14.11%~20.36%。连接节点存在缺陷的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刚度、累积耗能、延性系数等诸多评价指标都低于无缺陷装配式框架,且节点内失效纵筋的位置、数量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缺陷 框架结构 OPENSEES 抗震性能 FRP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