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层建筑物室内紧急疏散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岩 刘茂华 杨立君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9-232,257,共5页
结合GIS对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紧急疏散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建筑物室内紧急疏散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然后通过对建筑物内人员疏散时间算法的研究,依据Dijkstra算法,利用VB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系统的功能;最后,以某超高层建筑物为例,验证系... 结合GIS对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紧急疏散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建筑物室内紧急疏散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然后通过对建筑物内人员疏散时间算法的研究,依据Dijkstra算法,利用VB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系统的功能;最后,以某超高层建筑物为例,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紧急疏散 VB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沥青路面实体工程病害调查与分析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彦海 胡艳丽 +2 位作者 刘岩 张旭 杨野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7,共5页
通过对辽宁省温拌沥青路面实体工程的调查分析和钻芯取样,分析温拌沥青路面与非温拌沥青路面使用效果,根据温拌沥青路面的病害分布特点,提出温拌沥青路面技术的应用建议。结果表明:温拌沥青路面与非温拌沥青路面对比呈现出无差异病害、... 通过对辽宁省温拌沥青路面实体工程的调查分析和钻芯取样,分析温拌沥青路面与非温拌沥青路面使用效果,根据温拌沥青路面的病害分布特点,提出温拌沥青路面技术的应用建议。结果表明:温拌沥青路面与非温拌沥青路面对比呈现出无差异病害、突出病害及优化病害3类:①温拌沥青路面无差异病害为修补和横纵缝;②突出病害为龟裂和松散,破损率较非温拌沥青路面分别增加10.19%和5.10%;③优化病害为泛油和车辙,破损率较非温拌沥青路面分别降低6.45%和9.80%。路面技术状况调查分析与笔者前期进行的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结果互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沥青路面 路面技术状况 病害调查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物三维点云数据去噪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岩 曲金博 由迎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4-1081,共8页
目的研究k-means聚类算法和双边滤波去噪算法,解决古建筑物在建模中如何减少噪声点的问题.方法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k个集群划分,选择合适集群,获得最佳K值进行点云去噪,使用双边滤波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选用Fand... 目的研究k-means聚类算法和双边滤波去噪算法,解决古建筑物在建模中如何减少噪声点的问题.方法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k个集群划分,选择合适集群,获得最佳K值进行点云去噪,使用双边滤波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选用Fandisk点云数据、bunny点云数据、沈阳建筑大学古建筑物老校门和八王书院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实验.结果选用的仿真模型和古建筑模型经过处理,点云数据模型表面光滑,边界特征保持良好.结论所提方法有效地去除了噪声点,增强了点云数据模型的光滑的和光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聚类算法 双边滤波 古建筑 光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数据沈阳城市建成区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井利 张宁 +1 位作者 杨成杰 赵鑫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2-1088,共7页
目的研究城市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征,加深对城市化理论的理解,为城市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有效的时空决策依据.方法基于辽宁省沈阳市2000-2015年Landsat-7遥感影像数据,首先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接着对精纠的遥感图像,进行图像的... 目的研究城市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征,加深对城市化理论的理解,为城市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有效的时空决策依据.方法基于辽宁省沈阳市2000-2015年Landsat-7遥感影像数据,首先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接着对精纠的遥感图像,进行图像的拼接和裁剪;然后通过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把裁剪后的图像按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水域以及未利用土地进行分类;利用ENVI5.3的Confusion Martrix功能,计算了两种分类精度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结果计算得到监督分类总体精度为92.36%、Kappa系数为0.88,非监督分类总体精度为77.32%、Kappa系数为0.65;2000-2015年沈阳市建成区扩展先后表现为急剧的扩展和逐渐趋于稳定这两类特征;建成区紧凑度不断下降,分行维数呈上升态势.结论2000-2015年沈阳市建成区总体处于快速扩展的时期,主要以外部发散式延伸扩展为主,在空间上的离散程度很大;GDP因素、人口因素和全运会举办所带来的影响是沈阳建成区扩展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解译 动态监测 建成区 城市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基混合料型耐久长效道路交通标线材料组合优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怀志 金鑫 +1 位作者 黎享 赵天颂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7-269,共13页
现有道路交通标线技术在材料组成、材料质量以及标线涂层结构等方面均有不足,导致道路标线的耐久性和功能性无法长期得到保证,大量标线处于低性能服役状态。鉴于此,本工作自主研发一种混合料型道路交通标线,在保证其路用性能与道路表面... 现有道路交通标线技术在材料组成、材料质量以及标线涂层结构等方面均有不足,导致道路标线的耐久性和功能性无法长期得到保证,大量标线处于低性能服役状态。鉴于此,本工作自主研发一种混合料型道路交通标线,在保证其路用性能与道路表面层性能相协调的前提下,可提升标线的光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和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验证其作为道路反光标线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料主体集料为熔融石英砂;最佳级配类型为AK-13(a)级配,SMA-10级配和MS-3级配次之,最后为MS-2级配和AC-5级配;胶粘剂体系为3016LV(A/B),且最佳胶粘剂用量为9%;胶粘剂刷涂量为250~275 g/m^(2);面撒玻璃珠最佳撒布量为750~800 g/m^(2),处置后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可达到195 mcd·m^(-2)·lx^(-1),具有良好的光度性能;通过构建材料组合中基本因素与各性能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最优材料组合的解集,结合室内试验结果,确定混合料型道路标线的最佳材料组合方案为:集料采用熔融石英砂;胶粘剂采用“3016LV(A/B)”体系胶粘剂;填料采用金红石型钛白粉;级配类型为AK-13(a)级配或MS-3级配;胶石比满足要求即可;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替换比率均在9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标线 树脂类混合料 路用性能 光度性能 高分子胶粘剂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智能交通信号灯的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明霞 许泽恩 +1 位作者 李如仁 张海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6期179-182,共4页
为了提高城市交叉口车辆的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堵塞,解决交叉口在车流量相差很大时产生空等待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智能交通信号灯设计方法。以两相位十字交叉口为例,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在QuartusⅡ开发环境中由自顶向... 为了提高城市交叉口车辆的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堵塞,解决交叉口在车流量相差很大时产生空等待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智能交通信号灯设计方法。以两相位十字交叉口为例,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在QuartusⅡ开发环境中由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处理交通堵塞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分频模块、信号灯控制模块、译码显示模块;最后,利用QuartusⅡ13.0软件进行综合测试,并在ModelSim SE-64 10.4软件中对交通控制系统进行功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系统满足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要求,具有开发周期短、稳定性好、易维护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灯 FPGA Verilog HDL 模块编程 交通控制 功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CM算法的城市交叉口交通状态判别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宗锋 杨凯利 +1 位作者 吴鲁香 吴东平 《交通工程》 2022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准确、有效判别城市交叉口交通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城市交叉口交通状态判别方法.该方法针对交叉口交通流的变化特性及拥堵强度,将交通状态分为畅通、缓行、拥堵3类,选取平均排队长度、平均延误、饱和度3个交通参数为判别指... 为准确、有效判别城市交叉口交通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城市交叉口交通状态判别方法.该方法针对交叉口交通流的变化特性及拥堵强度,将交通状态分为畅通、缓行、拥堵3类,选取平均排队长度、平均延误、饱和度3个交通参数为判别指标,利用基于模糊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和熵权法加权的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确定交通状态,并以济南市为例验证判别算法的有效性.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FCM算法相比,改进的FCM算法的目标函数值降低了76.0%,迭代次数减少了28.6%,同时利用划分系数(PC)和划分熵系数(PE)的评价结果更优,验证了所提的方法对城市交叉口交通状态判别的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改进的FCM算法 熵权法 交通状态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Y形桥墩受力性能及抗震分析
8
作者 王国强 靳大森 +2 位作者 丁宁 吴学东 李艳凤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6期89-92,共4页
本项目以沿海地区高架桥Y形桥墩为对象,采用ABAQUS程序对其在海上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模拟,并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混凝土劣化、钢筋锈蚀对城市高架桥Y形桥墩的受力性能影响的规律,目的是探讨海洋环境下城市高架桥Y形桥墩受... 本项目以沿海地区高架桥Y形桥墩为对象,采用ABAQUS程序对其在海上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模拟,并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混凝土劣化、钢筋锈蚀对城市高架桥Y形桥墩的受力性能影响的规律,目的是探讨海洋环境下城市高架桥Y形桥墩受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并给出提高其承载能力的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海洋环境下Y形桥墩的承载能力会随着墩身混凝土强度劣化后,Y形桥墩极限承载能力降低;Y形桥墩墩身钢筋强度锈蚀后,顺桥向随着钢筋强度锈蚀Y形桥墩极限承载能力降低,极限位移较成桥阶段下降;横桥向随着钢筋强度锈蚀Y形桥墩极限承载能力、极限位移影响并不显著;Y形桥墩的刚度退化有明显的突变点,突变之后刚度开始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劣化 钢筋锈蚀 有限元模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大跨度斜拉桥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9
作者 宋福春 陈冲 +1 位作者 张兴 赵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3,共9页
目的研究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大跨度斜拉桥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推广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BIM的核心建模软件Revit Structure建立斜拉桥各个构件族库,利用建立完成的族库逐步建立完整的斜拉桥的信息化模型,在族库的应用... 目的研究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大跨度斜拉桥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推广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BIM的核心建模软件Revit Structure建立斜拉桥各个构件族库,利用建立完成的族库逐步建立完整的斜拉桥的信息化模型,在族库的应用及斜拉桥模型建立和应用过程中探索出BIM技术在斜拉桥施工图设计中减少繁琐的工作量,减少错漏现象的发生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桥梁工程族库能够很好地解决桥梁工程建模速度不高的问题;通过斜拉桥的信息化模型可以导出二维的施工图纸,同时可以生成三维的图纸,而且在任意视图下改变图纸的任意地方其他地方会自动修改.结论 BIM技术能够给大跨斜拉桥的设计带来极大的便利,节省大量的时间,减少由常规方法所带来的材料浪费现象,降低成本,具有在斜拉桥设计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大跨度斜拉桥 桥梁设计 族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结构控制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宋福春 张兴 +1 位作者 陈冲 李雪莲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6-234,共9页
目的研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的成桥线形和受力情况,为施工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模拟分析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桥梁悬臂施工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特点,得到桥梁结构各个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和... 目的研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的成桥线形和受力情况,为施工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模拟分析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桥梁悬臂施工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特点,得到桥梁结构各个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和变形,利用TDV软件建立桥梁模型,分别采用正装分析法、倒装分析法和无应力状态分析法,对桥梁施工过程进行结构控制分析.结果模拟分析出桥梁结构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变形和受力状态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保证桥梁成桥的线形和受力情况符合设计要求.结论根据结构控制原理并结合模拟分析数据特点,正装分析法适用于施工过程中结构应力计算,倒装分析法适用于施工过程中立模标高的确定,无应力状态分析法适用于预测成桥状态下的结构应力和线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装分析法 倒装分析法 无应力状态分析法 悬臂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对桥梁荷载试验的控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玲 宋吉宏 +2 位作者 姜毅超 包龙生 王晓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3-1089,共7页
目的为了避免在桥梁检测中由于加载过大造成桥梁结构的损伤,研究基于函数cos(x^2)变换的灰色预测模型,提供一种预测桥梁在加载过程中产生内力的方法,并以此作为控制加载的一个途径.方法以斜拉桥混凝土箱梁的最大负弯矩工况的分级加载为... 目的为了避免在桥梁检测中由于加载过大造成桥梁结构的损伤,研究基于函数cos(x^2)变换的灰色预测模型,提供一种预测桥梁在加载过程中产生内力的方法,并以此作为控制加载的一个途径.方法以斜拉桥混凝土箱梁的最大负弯矩工况的分级加载为例,采用基于函数cos(x^2)变换的灰色模型对该工况的箱梁内力进行预测.加载试验分为5级加载,整理前4级加载时的混凝土箱梁产生的内力值数据,再采用基于函数cos(x^2)变换的灰色模型对其分析,并对第5级加载时的混凝土箱梁产生的内力值进行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验证其预测精度.结果预测的每一级的数值的预测精度都在97%以上,达到预测精度的要求.结论采用基于函数cos(x^2)变换的灰色模型对加载时的混凝土箱梁内力值的预测比较准确;基于函数cos(x^2)变换的灰色模型预测桥梁加载时的内力值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混凝土箱梁应变值 灰色模型优化 应变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和温度作用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抗裂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雅珍 唐雪莹 +1 位作者 张思博 顾章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5,共8页
目的探索沥青路面应力吸收层的防裂效果,提高重载及低温环境下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方法运用ABAQUS软件建立含裂缝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对比沥青路面面层层底σ_(11)、σ_(22)、σ_(33)、τ各应力值及路表弯沉值,确定橡胶沥... 目的探索沥青路面应力吸收层的防裂效果,提高重载及低温环境下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方法运用ABAQUS软件建立含裂缝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对比沥青路面面层层底σ_(11)、σ_(22)、σ_(33)、τ各应力值及路表弯沉值,确定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合理厚度和弹性模量;在低温状态下,分析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厚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对沥青路面面层表及面层底的拉应力及剪应力的影响,从而确定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低温和重载环境下的防裂效果.结果在重载交通作用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推荐的厚度为3 cm,弹性模量为800 MPa;在低温状态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厚度对面层底的拉应力影响很大,而弹性模量对面层底部拉应力的影响很小.结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对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能消散面层与基层之间力的作用从而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 低温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反射裂缝 防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法与正装分析法对桥梁施工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包龙生 宋涛 +1 位作者 于玲 冯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3-660,共8页
目的为了提高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中结构分析的精度问题,提出了将Kalman滤波法与正装分析法相结合进行施工控制的计算,从而改善倒装分析法的不足.方法通过建立Kalman滤波模型得出最优无偏估计值,然后结合正装分析法的模型预测成桥的... 目的为了提高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中结构分析的精度问题,提出了将Kalman滤波法与正装分析法相结合进行施工控制的计算,从而改善倒装分析法的不足.方法通过建立Kalman滤波模型得出最优无偏估计值,然后结合正装分析法的模型预测成桥的最终状态.将滤波分析程序与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通过计算机Fortran语言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用于桥梁监控计算分析的系统程序.结果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通过该方法得出的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的最大偏差仅为1.3cm,线形平顺,达到了理想的控制目标.结论应用笔者提出的方法,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满足设计线形的偏差要求,能较好地解决桥梁施工中较多出现的波浪线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man滤波法 最优估计 正装分析法 施工控制 FORTRAN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后评估 被引量:11
14
作者 于玲 张筱薇 +1 位作者 包龙生 汤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4-660,共7页
目的分析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性能后评估指标,建立相对独立的就地热再生路面路用性能后评估体系.方法基于辽宁省黑大线维修改造工程沈棋路至棋盘山风景区路段,以《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15)为依据,结合就地热再生的特点,利... 目的分析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性能后评估指标,建立相对独立的就地热再生路面路用性能后评估体系.方法基于辽宁省黑大线维修改造工程沈棋路至棋盘山风景区路段,以《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15)为依据,结合就地热再生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将其作为指标权重值的修正值,进而计算就地热再生项目的路面质量指数(PQI),对就地热再生路面的路用性能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得出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车辙深度指数(RDI)和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的权重分别为0.478 7、0.243 2、0.204 5和0.073 5,路面质量指数(PQI)为90.623 1,评价等级为优.结论利用修正后的指标权重计算得出的结果更加精确、可靠,更适用于辽宁省公路的具体情况.对路用性能后评估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热再生 路面性能 后评估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性性能圆形钢桥墩內填混凝土补强填充高度的简易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占飞 张霞 李帼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7-837,共11页
目的探明圆形钢桥墩内填混凝土补强填充高度的计算方法及长细比和钢管径厚比参数对圆形截面钢桥墩承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的影响.方法在确定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9组60个不同填充混凝土桥墩模型进... 目的探明圆形钢桥墩内填混凝土补强填充高度的计算方法及长细比和钢管径厚比参数对圆形截面钢桥墩承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的影响.方法在确定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9组60个不同填充混凝土桥墩模型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空钢管桥墩柱相比,部分填充混凝土圆形钢桥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随着混凝土填充率的增加,该类桥墩的延性和承载力均有所提高,超过最适填充率后,持续增加混凝土填充率,模型的承载力提高但延性下降.结论拟合出的混凝土填充率、承载力及延性与长细比和径厚比的关系公式为圆形钢桥墩内填混凝土补强填充高度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钢桥墩 抗震性能 混凝土补强填充高度 长细比 径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偏心部分填充混凝土圆形钢桥墩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占飞 邱国强 +1 位作者 刘可 高彬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目的探析竖向偏心受压部分填充混凝土圆形钢桥墩柱在横桥方向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方法以城市高架桥倒L型桥墩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该类钢桥墩的有限元分析简化模型,根据计算得出的力与位移(H-δ)滞回曲线结... 目的探析竖向偏心受压部分填充混凝土圆形钢桥墩柱在横桥方向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方法以城市高架桥倒L型桥墩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该类钢桥墩的有限元分析简化模型,根据计算得出的力与位移(H-δ)滞回曲线结果,对其在竖向偏心荷载及横桥方向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柱两侧水平承载力及无偏心和偏心桥墩柱之间的承载力关系进行了研究.钢桥墩柱的长细比参数取0.2、0.3和0.4,钢管部分截面径厚比参数取0.07、0.08和0.09,竖向荷载的偏心率e则取0、0.1、0.15和0.2.结果部分填充混凝土钢桥墩在偏心一侧的水平承载力降低,相反在另一侧的水平承载力则得到增强,呈明显的不对称性,且随着偏心率的增加,抗震性能降低.拟合得出一个关于无偏心受压钢桥墩柱与偏心受压钢桥墩柱之间H-δ滞回曲线关系的经验公式.结论经验公式计算得出的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与有限元分析直接得到的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结果无论在弹性阶段还是在塑性阶段吻合性均较好,经验公式的有效性得到验证,该公式将为偏心受压部分填充混凝土圆形钢桥墩横桥方向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填充混凝土 钢桥墩柱 偏心率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条件下PEM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士忠 王艺澄 +2 位作者 于东旭 孙红 肖健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6-511,共6页
目的研究温度变化对PEM燃料电池动态特性的影响,分别比较不同加湿温度和电池温度下PEM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找到最佳加湿温度和电池温度.方法通过测试PEM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和交流阻抗,采用等效电路法研究燃料电池中的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 目的研究温度变化对PEM燃料电池动态特性的影响,分别比较不同加湿温度和电池温度下PEM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找到最佳加湿温度和电池温度.方法通过测试PEM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和交流阻抗,采用等效电路法研究燃料电池中的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抗,分析电池温度和加湿温度对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抗的影响.结果实验得出电池温度和加湿温度不同对PEM燃料电池的影响不同;不同的电池温度和加湿温度对电池的电阻变化影响不同.结论当加湿温度低于电池温度10K时,电池性能最好,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抗最低;因此实验结果对PEM燃料电池性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 燃料电池 温度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试验研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彦海 张群 纪文强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9-113,共5页
为了研究通车运营一段时间后的SMA路面就地热再生混合料中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以及木质纤维素的作用,该文在研究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新加材料性能以及配合比设计基础上,利用析漏、飞散、冻融劈裂、车辙、小梁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 为了研究通车运营一段时间后的SMA路面就地热再生混合料中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以及木质纤维素的作用,该文在研究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新加材料性能以及配合比设计基础上,利用析漏、飞散、冻融劈裂、车辙、小梁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掺量SMA-13L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采用析漏和飞散试验横向对比评价了旧料中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如果设计合理,SMA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性能稳定可靠,SMA路面经就地热再生使用一段时间后,旧料中纤维的含量有所减少,但仍然存在,并能吸附和稳定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MA沥青混合料 就地热再生 木质纤维素 最佳掺量 横向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的基坑桩顶水平位移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玲 王晓光 包龙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9-465,共7页
目的研究灰色理论在基坑桩顶水平位移预测的应用,进而全面反映基坑的安全状况,确保基坑的稳定性.方法笔者以沈阳铁路局调度所改扩建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理论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GM(1,1)模型,对桩顶水平位移进行预测.结果GM(... 目的研究灰色理论在基坑桩顶水平位移预测的应用,进而全面反映基坑的安全状况,确保基坑的稳定性.方法笔者以沈阳铁路局调度所改扩建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理论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GM(1,1)模型,对桩顶水平位移进行预测.结果GM(1,1)模型预测精度为二级,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残差序列最小值为0.03 mm,最大值为0.2 mm,达到了仪器监测的精度.数据的均值处理能够使预测精度为四级的模型提高到精度为二级,二级精度提高到一级精度.结论基于灰色理论的基坑桩顶水平位移分析与预测是恰当而实用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灰色预测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工程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变形预测 灰色理论 GM(1 1)模型 均值处理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乳化沥青冷再生下面层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彦海 杨野 +1 位作者 曲泰霖 董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目的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的力学特性,推荐合理结构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路面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当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厚度大于10 cm,模量大于800M Pa;水泥稳定碎石厚... 目的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的力学特性,推荐合理结构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路面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当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厚度大于10 cm,模量大于800M Pa;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大于40 cm,模量大于1 600 M Pa;土基模量大于70 M Pa,沥青路面路表弯沉、AC-10面层最大剪应力和层底弯拉应力、乳化沥青冷再生下面层最大剪应力和层底弯拉应力等效果较好.结论在路面结构层参数合理的情况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可以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 ABAQUS模拟 正交试验 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