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层制”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沈阳建筑大学工程管理教学改革实践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颖 刘亚臣 +1 位作者 宋洁然 朱丹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86,共4页
实训教学一直是高等工程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行业与企业生产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国内各高校工程教育实训教学的质量与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qu... 实训教学一直是高等工程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行业与企业生产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国内各高校工程教育实训教学的质量与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夹层制"实训教学模式面临许多新问题与新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夹层制"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路径是改革教学计划体系,建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配备专业合理的教学师资队伍,以及探索国际化、开放型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制 实训教学 模式 卓越工程师 培养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办公区室内改造设计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冼宁 王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第4期116-117,共2页
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机关楼办公区改造为例,以结合实际需求、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将机关楼原有的展示区改造成目前办公人员所需的以功能为主的办公区,并将改造设计所涉及的对空间的合理分配与对空间的需求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与研究... 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机关楼办公区改造为例,以结合实际需求、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将机关楼原有的展示区改造成目前办公人员所需的以功能为主的办公区,并将改造设计所涉及的对空间的合理分配与对空间的需求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与研究,针对不同空间所对应的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改造中增添原设计中缺少的立面装饰,在创造办公空间的功能、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有效地将机关楼装饰单一、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及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区 改造设计 功能区域 空间分配 高校办公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活动中心交往空间改造设计——以沈阳建筑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冼宁 郑佳梦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年第12期84-85,共2页
本文结合沈阳建筑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改造设计工程,分析大学生活动中心空间改造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和各方面原因,针对相应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制定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使其既满足新的功能需要和情感诉求,又为学校节约翻修改... 本文结合沈阳建筑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改造设计工程,分析大学生活动中心空间改造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和各方面原因,针对相应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制定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使其既满足新的功能需要和情感诉求,又为学校节约翻修改造的成本;节能环保的同时兼顾学生社团表演,知识竞赛一类活动又要能够满足召开校级会议的标准;并在延续和完善大学生活动中心内部功能空间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中心 改造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办公楼空间改造设计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冼宁 翟心怡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近十年,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高校内鼓励建立活力创新的办公环境来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提升学校的创造力。国内部分高校原有的办公环境面临改善与更新。为获得系统的高校办公空间改造设... 近十年,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高校内鼓励建立活力创新的办公环境来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提升学校的创造力。国内部分高校原有的办公环境面临改善与更新。为获得系统的高校办公空间改造设计优化原则与设计策略,文章通过分析沈阳建筑大学办公楼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实地调研分析使用现状,并对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得出沈阳建筑大学办公楼改造设计的核心原则与改造策略,为办公楼内的改造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并据此得出结论,该原则既满足空间更新使用需求又节约改造成本,并可为其他高校同类型改造工程提供可行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办公楼 空间改造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食堂局部改造设计探讨--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冼宁 王禹涵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第4期112-113,共2页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高校里传统的老旧大学食堂向着集高适用性、多功能性和设计性于一体的舒适实用的学生就餐空间发展。本文探讨了食堂局部改造的设计方案。在沈阳建筑大学的食堂局部改造设计方案中...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高校里传统的老旧大学食堂向着集高适用性、多功能性和设计性于一体的舒适实用的学生就餐空间发展。本文探讨了食堂局部改造的设计方案。在沈阳建筑大学的食堂局部改造设计方案中本着人性化、多元化、低成本、高品质的设计原则,进行重新规划平面、更新设施、增加就餐形式和空间风格的改造,得出沈阳建筑大学食堂改造设计的改造原则和策略。希望可以给同类型的高校食堂改造设计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食堂 改造设计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6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2-132,共1页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1人,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下设15个学院,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学校建立伊始就设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发展成为具有6个系、9个教研室、6个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大学科门类 多科性大学 联合培养博士 硕士学位 工程公司 高级技术职称 占地面积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7-147,共1页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1人,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下设15个学院,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学校建立伊始就设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发展成为具有6个系、9个教研室、6个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大学科门类 多科性大学 联合培养博士 硕士学位 高级技术职称 占地面积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
8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0-960,共1页
日前,我校收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编委会入编通知,《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我校学报已连续3次入选,表明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将为学校建设... 日前,我校收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编委会入编通知,《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我校学报已连续3次入选,表明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将为学校建设国家一流学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建筑大学 统计文献 文摘刊物 源数据库 一流学科 校学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13项科技成果获2004年度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奖
9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 科研成果 科学管理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以协同创新为先导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玉宽 周鹏 张晓芬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1-45,共5页
协同创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完善科技机制导向、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三个方面。要通过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校地校企合作平台、校级直属科研院所、校企技术创新联盟、科技成果对接会、校办... 协同创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完善科技机制导向、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三个方面。要通过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校地校企合作平台、校级直属科研院所、校企技术创新联盟、科技成果对接会、校办产业平台等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
1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1人,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下设15个学院,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科性大学 建筑面积 沈阳 硕士学位 博士生导师 占地面积 技术职称 联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
1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1人,各类住校生近2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科性大学 建筑面积 沈阳 博士生导师 占地面积 技术职称 教职工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贝德福特大学校长到沈阳建筑大学访问
13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副校长 大学 福特 英国 国际交流中心 建筑 沈阳 校园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教育部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一等奖”
14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科技论文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建筑 沈阳 在线 中国 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多项科技成果荣获2005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
15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684-684,共1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奖 科技成果 辽宁省 沈阳市 科技进步二等奖 城市生命线系统 大学 建筑 高速数控机床 应用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16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复合碳汇价值评价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铁矛 王迪 +1 位作者 汤煜 李沛颖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6,共10页
[目的]在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任务与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背景下,碳汇价值评价尤为重要。但在当前碳汇生态补偿研究中,城市的碳汇价值被忽视。从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出发,构建城市复合碳汇价值的评价方法,揭示城市复合碳汇价值。[方法]首... [目的]在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任务与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背景下,碳汇价值评价尤为重要。但在当前碳汇生态补偿研究中,城市的碳汇价值被忽视。从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出发,构建城市复合碳汇价值的评价方法,揭示城市复合碳汇价值。[方法]首先结合遥感影像和样地数据,构建碳储量估算模型,计算2003、2008、2013、2018、2023年沈阳四环区域内的自然与人工碳储量,使用造林成本法、碳税法和碳交易法对研究区城市复合碳汇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使用不同方法的城市复合碳汇价值评价结果在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以及不同碳汇要素碳汇价值贡献方面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方法对城市复合碳汇价值评价的作用,以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局限。[结果]2003-2023年沈阳市四环区域内,使用造林成本法计算得到城市复合碳汇价值为5.99亿元~25.00亿元,使用碳税法的计算结果为6.46亿元~8.64亿元,使用碳交易法的计算结果为6.23亿元~8.33亿元。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碳汇价值差异较大,目前中国的碳交易价格与相关研究得到的碳税价格仍有上升空间。2003-2023年沈阳市城市复合碳汇价值不断提高,植被、土壤碳汇价值呈现波动趋势,而建筑碳汇价值则持续上升,植被、土壤的碳汇价值占比均有所下降,而建筑碳汇价值占比则有所上升。[结论]城市空间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重要贡献不容忽视。虽然城市复合碳汇价值总量略逊于森林等其他陆地生态系统,但在年均增长速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城市复合碳汇价值评价能够揭示城市空间的碳资产情况,明确各类碳汇要素的价值,为进一步探讨自然与人工空间冲突、城市环境变化对碳汇价值的影响提供支持,为提升城市复合碳汇效能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并为以综合效益为目标的土地利用决策与规划提供参考。未来应重点关注各类人类活动因素对城市复合碳汇价值的影响。在方法选择上,造林成本法相对不适用于城市碳汇价值评价,而碳税法与碳交易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未来应调控碳交易价格,在制定碳税税率时参考碳汇造林成本,提高碳汇功能在城市功能布局决策中的竞争力,进而提升城市碳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城市复合碳汇 建筑碳汇 碳储量 碳汇价值 碳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基底环境对内涝风险的影响机制分析——以沈阳市建成区为例
18
作者 曹晓妍 王曦 +1 位作者 初亚奇 石铁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7,共6页
城市的扩张建设会影响自然水文循环,极端化气候造成建成环境的内涝现象逐年增多。剖析城市建设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内在耦合联系,揭示城市建成环境的内涝根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填补多学科支撑下城市防涝规划中理论空缺的重要环节。本... 城市的扩张建设会影响自然水文循环,极端化气候造成建成环境的内涝现象逐年增多。剖析城市建设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内在耦合联系,揭示城市建成环境的内涝根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填补多学科支撑下城市防涝规划中理论空缺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沈阳市建成区为例,系统研究了城市地表基底环境对内涝风险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水体比例、不透水面比例、林型分布、高差分布、客土分布、地下建设分布及排涝设施标准等地表基底环境因素进行详细统计,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量化各因素的权重系数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排涝设施标准是内涝风险强度的最显著影响因子,硬化比例和地下建设分布对内涝风险强度具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余因子则由于干扰因素过多并不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成环境 地表基底环境 内涝风险强度 影响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街区蓝绿空间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以沈阳市过渡季节为例
19
作者 袁敬诚 韩腾瑞 李海滨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3,共7页
寒地城市过渡季节的气候条件对居民出行具有显著影响,营造适宜微气候促进居民室外环境暴露成为街区环境优化的重要目标。本文借助增强回归树模型,验证了过渡季节街区蓝绿空间与热环境的最佳研究尺度,并以此模型分析了二者的非线性关系... 寒地城市过渡季节的气候条件对居民出行具有显著影响,营造适宜微气候促进居民室外环境暴露成为街区环境优化的重要目标。本文借助增强回归树模型,验证了过渡季节街区蓝绿空间与热环境的最佳研究尺度,并以此模型分析了二者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沈阳的过渡季节,1km^(2)的街区是探究蓝绿空间对热环境影响的最佳尺度;在此尺度下,蓝绿空间各项指标对热环境影响最为显著,且不同蓝绿空间指标对于街区热环境综合指数的相对贡献及边际效应也存在明显区别。文章通过揭示寒冷地区过渡季节蓝绿空间对街区热环境的影响,为高品质寒地街区更新和蓝绿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街区 蓝绿空间 热环境 过渡季节 气候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老旧小区建筑色彩视觉舒适度的主客观评价研究
20
作者 路旭 成麟 +1 位作者 董玉宽 李清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探索老旧小区建筑色彩选择搭配与公众视觉舒适度的关系,为城市色彩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对沈阳市和平区121个老旧小区的色彩现状进行调研,依据色彩原理筛选出8个典型的色彩组合,借助VR技术构建虚拟模型,采用客观生理试验和主观问卷评价方... 探索老旧小区建筑色彩选择搭配与公众视觉舒适度的关系,为城市色彩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对沈阳市和平区121个老旧小区的色彩现状进行调研,依据色彩原理筛选出8个典型的色彩组合,借助VR技术构建虚拟模型,采用客观生理试验和主观问卷评价方法,综合分析居民对建筑色彩环境的偏好。结果表明,色彩和谐性、安全性、愉快性、柔和性和轻松性等因子对舒适度有积极影响,而色彩明亮度则有消极影响;使用测量瞳孔直径变化和皮电反射水平得出的客观试验结果与主观问卷评价结果一致,整体评价倾向也非常相近;主体色的理想范围:色相10Y~5RP、明度4~10、彩度1~6,辅助色的最佳范围:明度6~10、彩度1~5。建议老旧小区在色彩更新时,采用高暖色、低彩度的主体色搭配高明度、低彩度的辅助色,同时,主体色与辅助色需要有明显的区分,整体呈现清雅感,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建筑色彩 视觉舒适 城市更新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